有个和我工作年限差不多的下属工作不积极,也从不主动汇报工作,该怎么处理他?
谢邀!
答案取决于:题主想要官威,还是想要政绩?
——如果要官威,既然你是领导,办法一抓一大把。比如:
针对“工作年限差不多”,不把你这位领导放在眼里的问题,你可以有事没事经常敲打他,让他明白谁大谁小的问题是。
针对“工作不积极”的问题,你可以耳提面命,量化对他的工作考核目标,经常监督检查他的工作。也可以让他坐“冷板凳”,调整他的工作岗位,边缘化他。
针对“不主动汇报工作”的问题,你可以主动让办公室通知他汇报工作,经常检查他的工作。
甚至,你可以直接辞退他,或者逼迫他主动离职……。
——如果想要政绩,就不应该在意“工作年限差不多”、“工作不积极”和“从不主动汇报工作”这些表面的、面子上的,细枝末节的问题。
要看这位下属是不是单位的业务骨干,能不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说白了就是:重结果,轻过程。
职场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有资历,也有资格,更有经验,是单位里的业务骨干。他们人品正,性子直,不善于,也不屑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整天围着领导转,早请示、晚汇报……。
这类人很多都恃才傲物。作为领导,你可以认为这是他们的缺点,也可以理解成是他们的优点,关键看你能不能容人、怎么用人。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事倍功半。
作为一个领导,要有容人之量。看一个人、用一个人,要看本质,用其长。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个和我工作年限差不多的下属工作不积极,也从不主动汇报工作,该怎么处理他?
题主,从你的汇报工作中可以提炼三个关键词,一是不主动,二是不及时,三是工龄差不多。在这三个关键词中最核心的是工作年限差不多,其实就是如何管理相同资历的员工。
01有个工作年限同上级差不多的下属,汇报工作不主动,交待的事不及时反馈,其他下属不是这样子的,那说明这是个案。上下级工作年限差不多,说明大家在一块共事年头足,大家彼此都比较了解,很有可能你们之间没有那种权利距离感,有一种兄弟的情意在里面。下属不主动汇报工作,交代的事不及时反馈,很有可能下级认为大家没必要太过拘谨,也没有必要太过客气,如果上级想知道什么就直接问好了。
如果真是上述这种情况,上级也没有必要太玻璃心,正常对待这件事,主动打一个电话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非要有这么强的权力感呢?!
如果上级都主动打了电话,而这个下属还是爱理不理的,那就要先礼后兵了。可以在有空的时候,找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比如说茶室,比如说野外观光的时候,大家坐下来喝喝茶,叙旧过去的往事,聊聊家常,聊聊来到目前的生活状态,让大家再次回到原来的场景,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之后,表达自己当领导的一些苦恼,通过投射的方式,让这位老的下属感觉到对他特别的关心。
随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通电话问工作的情况,如果这名下属能够客观的反映自己的工作完成情况,那说明这次轻松的谈话发挥了作用,这将是大快人心的!
如果说通过轻松的谈话以后,还是原来的那样,工作不主动汇报,交代的事不及时反馈,那也只好动粗了。比如要求他必须在几天内,做一个书面的汇报,如果没有汇报的话,就可以进行罚款。
02要想让下属按照自己的一些规则做事,那必须要先建立规则,然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奖惩,因为员工不做你希望的,只做你检查的。要让每一名下属都能主动汇报,对交代的事都有回音的,那就必须先建立一个汇报的制度,我们通常会有定时汇报和不定期汇报相结合的方式。
所谓定期汇报,就是每个部门都会召开周例会、月例会或者是晨会,在这个会议上进行汇报,让大家知道整个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会议讨论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所谓不定期回报,就是根据事情的进展实况,在某一个里程碑或者关键节点,进行阶段性汇报,让领导知道事态的进展情况,从而让领导能够放心;或者说领导知道事情进展情况以后,能够调集相关资源,推进事情向前迈进。
定期汇报和不定期汇报,都可以做些适当的检查,如果发现做的比较好的要进行奖励,做的不好的要进行处罚,要做到恩威并施,奖罚得当。
有了制度,有了检查,长此以往,一定能达到其预想的效果。
03小结:工作中汇报不主动,交代的问题反馈不及时,不管属于个别现象,还是属于普遍现象,都应该通过制度+检查来得以实现。动动手指【关注】我,多年HR,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高级企业培训师,每日分享职场洞见,提供劳动争议类援助。 越分享,越成长!有个和我工作年限差不多的下属工作不积极,也从不主动汇报工作,该怎么处理他?
这个问题很明显,就是这个员工不服你,认为你没有能力管理他,这时你还不用些手段,以后他更加不会服你,而其他人也会受他影响觉得你好欺负。小明对于不主动汇报工作的人就一招,而且屡试不爽,你也可以试试。
不爱主动汇报可以,那我就去找你,而且是准备下班的时候去找你,看是你急还是我急!
不主动汇报工作,除非是新入职场的大学生不懂事,按题主的话,这位同事工作年限和你差不多,他还不懂主动汇报,那肯定是故意为之。这种时候我觉得你该表现你作为领导的威信,让他明白问题的严重性。
具体我觉得该分五步走:一、先礼后兵,表现你的风度你们工作年限接近,不知道你是空降来的还是从部门内部提拔的,如果你是内部提拔,那么多年的同事,你们以前私下都有接触吧。
借个叙旧的机会,和他聊聊以前在一起工作的趣人趣事,拉近彼此的关系,让他知道你还是念旧情的人,而工作上由于存在上下级关系,所以希望他能配合你的工作,把公司制度也和他说清楚,一个职场老油条通过这次谈话,还不知道什么意思,我觉得几乎不可能。
之后如果他还我行我素,那就不需要在顾及旧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二、把情况告诉你的上司,获取他的支持他敢有恃无恐的无视你,也许是心里不服你,觉得和你一起来的,你凭什么管理他,也许是有人给他撑腰,而这个人可能就是你的上司。
小明是公司的主管,小建作为他的手下,却从来不服他的管理,小明调查发现,原来小建和副总经理私下关系很好,而他有恃无恐的勇气也来源于此。小明以汇报工作的方式向副总经理提出,要整肃工作纪律,还特别强调了小建的工作态度,副总经理口头上也表示全力支持小明的工作。最后小明也表示,总经理也很支持小明,意思很明显--我也是有后台的人。之后小建工作态度也慢慢好转了,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和你的上司沟通,一来是向你的上司汇报这个下属的情况,二来可以说明你对整治职场纪律的决心,并希望获得他的支持,第三点就是如果给他撑腰的人是你的上司,你也是从侧面在提醒你的上司,你要处理他,希望上司不要徇私。
当上司已经知道你有处理他的想法,而他明面上又表示支持你,那么即使背后想保这个下属,也不敢做得太明显。也许私下就让那个下属收敛,不在为难你。
小结:职场中有些事,看破不说破,大家都心理明明白白。话的意思传到了,明白人自然会明白,毕竟职场人际关系复杂,谁没有个靠山,只要大家表面上配合,把工作做好,大家就平安无事,我相信作为一个打工者,不是深仇大恨,也没人会把关系闹僵。三、给下属布置工作的时候要求说清楚给这个下属布置工作的时候,什么时候检查,什么时候汇报,要达到什么要求。要明确的说清楚,之后他没按要求来做,你处罚起来,才能让别人心服口服。
这些要求可以当着其他所有人的面说清楚,所有人要求都一样,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一个人,也告诉大家,工作要汇报完才能走,你每天都要做汇总,先汇报先走,晚汇报就晚走,没有汇报就私自离开,按公司制度处罚。
四、不主动汇报就下班前去找他要结果小明公司新来一个下属,也是不爱主动汇报,在小明多次提醒下,最好的情况就是下班前几分钟把方案发给我,有些地方想找他修改人已经下班了。我规定他下班前一个小时给我汇报,修改好在走。刚开始他也是在试探我的底线,也是不主动过来汇报,我也不和他急,因为我知道他下班是溜得最快的,他急着走。我就在下班前几分钟去找他,把他的方案一字一句的和他慢慢分析,并把自己的建议和要求在和他慢慢讨论,看着同事都走完了他还在加班,他心里也急,我和他耗够一个多小时,他自己也发现了问题。从此他每天都主动来找我,因为他知道不来汇报肯定不能准时走。员工最怕的不是罚钱扣工资,最怕的是加班,抓住这点,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明白你和他慢慢讨论工作的意思,他如果下次还这样,要么是和你赌气,要么就是真的闲得不想下班。
我认为不想准时下班的人很少,这些人都是在工作上非常努力的人,也不可能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
到目前为止,小明还没有遇到过被我单独留下来汇报,还不了解我的意思的人。
如果真的有这种人,你就采取下面的措施。
小结:把任务布置清楚的情况下,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对还是不肯配合的情况,用留下加班这种小动作,暗示他做事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完成,起到侧面敲打的作用,这也算是做最后的警告,一般在职场中混过的人,都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对于冥顽不灵非要和你作对的,只能采取更强硬的手段。五、公事公办、杀鸡儆猴车间禁止吸烟,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违反规定,偷偷的躲到车间楼道里吸烟,主管建议罚钱来遏制这种现象,结果问题更严重了,员工被罚钱也没心思干活了,这直接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总经理知道后,就用了一招解决了这个问题,总经理也不罚他们的钱,把违反规定吸烟的人,拍照公布在工厂进门的宣传栏上,让每个人进门都能看到,并让这些人在大会上当众阅读自己的检讨书,慢慢的在车间吸烟现象也就杜绝了。明示暗示你都用了,他还不配合,这属于得寸进尺,已经触及底线了,就没必要顾及他的脸面了。
你的上级也明面是支持你,你该做的就是把他的事情公布出来。
“人要脸树要皮”这句老话听过吧,把他不服从管理的事情在大会上公布,并让他做出检查,在大会上读出来。
这样做的结果,要么他气得离职,要么他之后就乖乖的听话,这都是你希望得到的结果。对付不讲理的人,不下狠手他永远不涨记性。
也可以按照公司的制度,在年度评优或者绩效考核上,不让他通过,这就是一些常用的强硬手段,当然也需要你们公司有这方面的制度。
但是千万不要搞一些小动作,比如他有事不批他的假,在工作上故意为难他等。这些既显得你小气,传出去又给人落下口实,公事公办即可。
总结大家都是打工者,没必要撕破脸皮,可以先找他聊聊,看看是否有和平解决的方法,不主动汇报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只有在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在按步对这位下属进行处罚,如果放任这样的人在团队中,必然会带坏团队风气,对你以后的管理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在职场中“低头不见抬头见”,要么不管,要管就管到他服为止,心慈手软只会为自己留下更大的后患。
当然,小明也不希望能做到这一步,我的建议是通过让他加班汇报,从侧面提醒他尊重你这个领导,而不用撕破脸皮。
这件事和你的上司反映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这是你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你应该给你上司做汇报,其次,得到你上司的支持,也不怕对这个下属实行处罚的时候落人口实,如果这个下属有后台,也能通过你的汇报,让他的后台给他提个醒。
我是王小明,一个职场领域的创作者,只分享职场干货,不说职场鸡汤,希望能和每一个职场人做朋友,有空点个关注吧~有个和我工作年限差不多的下属工作不积极,也从不主动汇报工作,该怎么处理他?
【职场笔杆子创业】独特观点:工作“年限”和领导差不多、从不“主动”汇报工作、交待的事也不“及时”反馈,这中间我认为有三层“窗户纸”需要捅破:
(1)“年限长”:意味着“资历老”,资历老就会“有派头”、觉得“有地位”,凡事就会“爱讲究”、就会“倚老卖老”,领导就要哄着、惯着、推着往前走;
(2)“不主动”汇报:潜台词就是“看不起”领导,将上级“不放在”眼里,我把工作干了就行,“没必要”汇报,大家都是职场“老手”,谁也别装,尽管你是领导;
(3)“不及时”反馈:反映出员工“无所谓”和“不在乎”的心态,既没把领导“当回事”,也没将工作“放心上”,存在“应付”的思想和“敷衍”的意识。
综合评析以上三种现象,可以传递出四个信号:
(1)这类员工可能已“心如止水”,没有提拔升职和加薪涨工资的追求了,因为员工一旦没有这种职场拼搏的欲望,那么碰到什么事情都会“看淡”,或者说“看开”。准确点说,员工会变得“消极”,会产生“懈怠”心理,体现在行动上,就是“不主动”汇报工作、“不及时”反馈进度。(2)员工给领导汇报工作,本身就带有压力,出于纯粹的上下级关系,因为不善于表达、轻易不愿面对领导、心理惧怕和领导进行交流而表现出的本能行为,这种性格的员工也很多。(3)员工和领导之间,以前可能存在职位升迁的“竞争关系”,抑或是工作利益竞争,昔日的竞争对手,成为今天的下属,自然下属心里会不服气,或不甘心,抑或是赌气,自然就会在工作上产生抵触心理。(4)领导碍于情面,并不想因为工作而“得罪”和自己工作年限一般的下属,毕竟大家都要“脸面”,还有“情分”,所以下属出现这类行为,可能是长期的“纵容”和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环境制度所造成的,管理上有所不足。我将围绕“和领导工作年限差不多的下属,既不主动汇报工作,也不及时反馈进度”的职场问题进行论述,着重从下属的“职场追求”与“内在性格”、领导和下属的“竞争关系”和“利益关系”,以及领导的“管理艺术”三个层面来进行系统阐述,下面的回答可以作为类似职场问题的标准教材来参考和使用:
一、“资历老”的下属,靠“真诚”和“威严”来管理职场中,相信大多数的领导都会碰到“资历老”的下属,这类下属喜欢“摆谱”,经常想体现出自己的“地位”,内心渴望获取那种“与众不同”的待遇,凡事都会表现出自己的“独特”。
领导如何管理这类员工?以我11年的职场经验,我认为有两个原则要予以把握:
(1)靠“真诚”来让下属感知到你的他的在意资历老的下属,在工作中往往喜欢在一些小事上游离于“规则”之外,以此体现出自己的“特别”。他们往往会心想,虽然我没有“职位”上的特殊权益,但我要有“工作”上的那种特殊待遇。
存有这种心理认知和行为表现的下属,不在少数。作为领导,一定不能“对着干”,不能“硬来”,否则,只会使得自己和下属的关系变得生疏,产生矛盾就大可不必了。因为资历老的下属,轻易不会“服软”,靠强压是不没有实效的。
所以,领导一定要用“顺”的方法,靠“真诚”来让对方感受到领导对自己的关怀,让下属感觉到不支持领导或者与领导做对,自己都不好意思。如果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工作自然就不会存在上述问题了。
(2)靠“威严”让下属心服口服领导的“威信”,不是靠“位子”挣来的,不是靠“权力”得来的,不是靠“制度”定来的,更不是靠“发怒和批评”吵来的。
下属表面的“信服”,并不是“真信服”,往往掺杂着巨量的水分;只有内心的信服,才会让员工心服口服。
领导如何做到“威严”满满?职场中,领导只需要做到两点,就能达到管理好团队的目标:一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比如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等,虽然很宽泛,但是一点一滴的提升路径,确实需要领导进行“多元化”进步;二是秉持公平的态度,凡事都能在规章制度的框架下,通过信息公开和阳光透明的办法,让员工心服口服。
二、没有“职场追求”的员工,要放对“位置”职场有句名言:没有“无用”的员工,只有没有放对“位置”的员工。
如果员工没有职业追求,对升迁晋升、加薪涨工资都没有了追求动力,如果想要管好这类员工,确非易事。因为任何激励效用,在这类员工的身上,几乎都起不到作用。
【举个例子】:
单位里有一名老员工,50多岁,再有几年就快退休了。上一任领导在时,他几乎就不上班,因为他以前的工作就是一些文体活动的举办事宜,后来因为公司业务繁忙,市场拓展迅速,文体活动也就渐渐不再举办了。所以,那几年他几乎无事可干,整天来单位晃荡一圈就走了。新领导上任后,对每一位员工都很重视,采取的就是“各施其用”的方法。新领导经常会说:如果单位里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动起来,那么我们的单位一定是有发展空间的。所以,当新领导知道这名老员工有举办文体活动的经验时,便给老员工划拉了一些经费,让他搞一些企建文体活动。这名老员工接受任务后,信心大增,文体活动搞得是有声有色,企建活动大大凝聚了员工的向心力,领导对他的评价也很好。【我的建议】:
凡是在职场中打拼的员工,没有对职位和薪资不抱希望的,或者说没有不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只是因为外部环境的限制,往往使得他们失去了这份工作的热情。因此,对于没有职场追求的员工,领导采用的办法就是让员工在自己适合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上下级关系的“心理障碍”领导和员工的上下级关系,存在四种心理障碍:
(1)压力心理障碍员工面对领导,往往会有心理压力,尤其是在汇报工作时,生怕自己的工作被领导否定、批评,或者惧怕自己因为对工作的生疏,而让领导对自己的印象发生改观,使得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变差。
(2)疏远心理障碍领导和员工的关系,存在自然的“隔阂”,二者之间永远会有一条潜在的隔层和空间,似乎大家都觉得,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会有安全感。
(3)管理心理障碍领导和员工,一方是管理者,另一方是被管理者,这种定性的管理方式,使得二者之间存在潜意识的“矛盾”心理,一方总是以“压制”的心态去面对,另一方总是以“对抗”的心理去应对。
(4)面子心理障碍面子心理障碍,是领导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认知。领导在内心总认为,自己毕竟是领导,要有格局、要有胸襟,轻易不要批评员工,不要让自己的形象在员工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面子心理使得领导常常会对员工的行为视而不见,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能能够过得去就行,结果只会越来越糟。
【我的建议】:
(1)领导要能够“蹲的下去”,多和员工接触,多到一线交流,不说要和所有员工打成一片,起码要让员工觉得你是一个“亲和”的领导,见到你不仅不生疏,而且还乐于和你打招呼、多交流。所以,领导的“向下”姿态,是缓解员工压力心理障碍的管用办法。
(2)领导为了保持一份威信,有意或者无意跟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团队,让员工能够更好地听从自己。这种内心认知,会让领导无意识地与员工产生一种疏远感,因此领导需要通过企建活动,或者企业文化活动,增加自己与员工的熟悉感,让大家能够在更为轻松和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缓解员工的疏远心理障碍。
(3)管理和面子,似乎天生就是一种“矛盾”关系,在很多领导的认识里,要管理似乎就很难兼顾面子,如何权衡二者关系?我认为领导在管理时,就要将“规章制度”高高地举在头顶,以从没有例外的态度,让所有员工都明白规章制度不可能被逾越和打破。所以,在有人说清的时候,就要能够顶住一切压力, 将规章制度的具体条例拿出来,该放下面子就要放下面子,不能因为面子而失去了里子。
以上三点建议,都是解决员工“不主动”汇报工作、“不及时”反馈进度的办法。
四、结语领导面对员工不主动汇报工作、不及时反馈进度的问题,采取的办法可以很多,但前提是要突破“面子”问题,要坚持不伤“和气”,既让员工觉得你有威信,又能让员工心服口服。
这个问题,其实只是领导在管理中遇到的一个小问题,关键还是领导在日常工作中没有给员工“立下规矩”,让员工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碰,让员工了解领导的工作风格、处事态度和标准规矩。
谨记: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有明显的效果,需要在持续的管理过程中予以意识强化和规矩提醒,让员工慢慢养成一种工作要主动汇报、及时反馈的态度。
—END—
我始终相信:“一支笔足以撬动职场,一支笔足以结识你我!”我是【职场笔杆子创业】,以我11年的职场经验为你解疑释惑。如果你觉得我的建议有用,希望【关注】点赞、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有个和我工作年限差不多的下属工作不积极,也从不主动汇报工作,该怎么处理他?
我们先从描述当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 “有个下属从不主动汇报工作”
这里直观的看出你有一个从不主动汇报工作的下属,同时从侧面也反映出你作为领导希望下属主动汇报工作。当然进一步也可以看出其他的下属都主动找你汇报工作,你的团队应该不是很大,你的下属也应该不是很多,你也有比较多的空余时间。
- “交待的事情不及时反馈”
这里是对该下属从不主动汇报工作的进一步阐述,当然“不及时反馈”的严重程度要比“从不主动汇报工作”还要严重一些的,因为这个是由事情的本身所决定的,领导专门交代的事情肯定相对来说是领导比较关心的,要比他本职工作的优先级高。
- “工作年限和我差不多”
工作年限和你这个领导差不多,你言外之意说他是个老员工,资格老,能力也高,更或许他对你有一定的威胁。
- “该如何处理”
你作为管理者,你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这个下属主动汇报及时反馈,当然更进一步而言,你不知道如何管理、如何对待这个老员工。
下属员工出问题,有一半的责任在管理者身上。很多管理者在对待问题下属的时候,往往把自己的责任摘的很干净,这肯定不对,下属员工出了问题,领导也脱不了干系。
- “主动汇报”合理不合理?
汇报工作,牵扯到员工和领导两个人,员工想汇报了,领导有没有时间,想不想听,这是一回事;领导想听汇报了,员工有没有时间,员工有没有准备好汇报,这是另一回事情。员工主动汇报,那么员工这边妥当了,你领导这边也妥当了吗?
职场中的定律就是员工要求领导怎么样,想领导怎么样,这一般来说都无意义;而反过来,领导要求员工怎么样,领导让员工怎么样,一般来说都是OK的。
所以说员工主动汇报不符合职场定律,既然不符合,那就是不合理,这是第一个不合理之处。
我们知道,一般的工作汇报方式可以通过邮件汇报,也可以当面进行汇报。
通过邮件的方式汇报工作,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而当面汇报,局限性比较大。由于时间的限制,当面汇报要求汇报的工作肯定是优先级高的、重要性高的工作。
同时当面汇报要突出重点,不仅在内容上,还包括汇报发起人上,不可能所有的员工都来汇报,肯定只能是关键的下属员工,关键的工作内容,所以如果是日常的工作汇报,那意义肯定不大,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大家的精力。
而关键下属,关键工作,这个只能由领导来界定,所以所谓的汇报由领导指定最为恰当,从这个角度看,员工主动汇报工作,就不是那么太合理了,这是第二个不合理之处。
综上所述,员工主动汇报日常的工作,这肯定不合理。
- “及时反馈”你有没有要求?
职场上面除了员工本职工作之外,还有一些事情是领导特别安排、特别嘱咐的,这些事情大部分是临时的,当然相对而言,也是领导比较关注的。
而员工在接到这些临时工作的时候,虽说心里不爽,但既然是领导的安排,该做还是要做。
那么这里就有个问题,有些工作是需要反馈的,有些工作是没必要反馈的。
其实要不要反馈并不在于这个工作有多么的重要,而在于领导在安排这个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强调要反馈或者不用反馈。
所以你在给他交待工作的时候,你要求他反馈,但他没反馈,这是他的问题。如果你没要求他反馈,他也没反馈,那这很正常。
怎么处理才恰当?- 管理者的想法不要强加给下属。
作为管理者,作为团队的领头人,你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要强加到下属员工身上,人与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事情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同。你想的不一定是员工想的,你认为的不一定就是员工所认为的。
- 制定合理以及可接受的制度与措施。
当然,你作为管理者,你可以强制推行你认为对的,你认为合理的措施,这个没问题,比如你真的迫切的想让员工主动给你汇报工作。
但你一定要衡量利弊,制定一定的规则,比如什么时间汇报,什么人可以汇报,汇报什么内容等,都要明确下来。
- 对待老员工要慎重。
老员工,特别是有能力的老员工,在团队中非常重要,用好了,事半功倍。即使他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毛病,只要不影响工作,不影响团队,那就随他即可。
管理对待老员工,坚持一个原则:疏导与拉拢要比排挤与打压重要许多。
好了,说了这么多,最后啰嗦一句:
既然这个老员工从不主动汇报,那你作为他的领导,你可以主动询问他的工作,主动让他汇报工作,很简单的事情,不要想那么复杂,不要搞那么复杂。
有个和我工作年限差不多的下属工作不积极,也从不主动汇报工作,该怎么处理他?
以前公司的技术团队里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主管和一个骨干的年纪差不多大,工作经验年限也差不多,但是主管在管理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好,能力更为突出,所以升职了。骨干可能比较不服气,也可能是他自己的工作习惯问题,经常因为不及时反馈工作进展被主管点名。
正像题主说的那样,遇到从不主动汇报工作,交待的事情也不及时反馈,工作年限又和自己差不多的下属时,不管其出于什么原因这样做,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行。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入手:
一、制定合理的工作管理制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能够让一切问题规则化、透明化。身为一个管理者,在“治人”方面,要尽量让一切有法可依,让对方能够服从约束。
合理的工作要求和管理制度,能让下属按照规则操作。比如每天定时的日报反馈当天的工作进度,确定每天的工作量和职责。也可以制定统一的工作模板,让下属按时去填写任务情况。这样一来,就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每一个下属的工作情况,即便个别人心里不满、抵触你的管理,也没有理由不去完成和反馈。
作为管理者,可以靠合理的管理制度去确立自己的微信和工作职责,有效地推动团队的管理和工作管理。
二、布置任务列明要求,团队化管理题主说,有个下属从来不主动汇报工作,也不及时反馈。
其实有的领导也存在布置任务要求不明确的情况,一些比较内向的员工就不知道如何主动去反馈汇报了。
针对这种情况,身为管理者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要尽量说明要求,最好确定deadline,要求务必要保证清晰明了,让下属知道什么时间点一定要给出反馈,知道你的期望是什么样的。
再者,也要推动团队化的管理,务必要让整个团队的人互相促进,每个人的任务和其他人的任务尽量是有接触有交集的。这样即便有的人不愿意主动反馈,你也可以通过其他团队成员的工作推断出他的工作情况和进展。
三、替换他的核心工作或者换人沟通过,也提过要求,明确了布置任务,也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管理要求。如果做完了这些,该下属还是一样没有改变,那身为管理者,不可能因为一个人毁了一个团队,所以只能公事公办,替换掉他的核心工作或者将他开除出团队。
身为管理者,需要包容,也需要明确底线。如果下属一再触犯甚至得寸进尺,劝也劝了、法令也颁布了还是没有效果,那就果断下手换人吧。
以上。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