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独自遇到蛇,应该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御?
谢邀!蛇分有毒和无毒两种。绝大部分蛇,特别是无毒蛇都不会主动攻击人。所以,如果你在野外遇到蛇,只要你不主动攻击它,蛇是不会主动攻击你的。
最大的危险是:你没有提前发现蛇,蛇把你无意的动作理解成是对它的攻击。这个时候,特别是有毒蛇就会作出反击,咬你,无毒蛇会逃避。你不仅会受到惊吓,而且还可能会受到伤害。
所以,遇到蛇,除非你恶作剧,非要想把它打死或者打跑,否则蛇不会主动攻击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主动回避(防御)。说白了就是——各走各的,敬而远之。
我出生在东北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林场,小时候没少跟蛇、野蜂打交道。闲来无事,说说与蛇有关的几件亲身经历:
(1)母亲与毒蛇
春天采山菜,夏天摘木耳,秋天采蘑菇,冬天砍劈柴。山里人把这些活动统称为——“跑山”。
我的母亲是一位非常勤劳的“跑山”人。俗话说“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遇到蛇、毒蜂是“跑山”人的家常便饭。
我九岁那年的秋天,有一天母亲上山采蘑菇时遇到了一条毒蛇。事后母亲跟我们说起了经过。
母亲发现了一堆松树丁(红蘑),伸手去采,一条不大,全身布满暗红色斑纹的小蛇突然从蘑菇堆里窜起来,在母亲右手大拇指上狠狠咬了一口。
手指被咬的瞬间,母亲瞥见了那条蛇,知道自己不仅被蛇咬了,而且还是一条毒蛇。母亲迅速用镰刀去钩那条蛇,钩到后直接打死,然后找了两块石头,把蛇头砸碎,砸成浆糊状。接下来,用嘴吸和用手挤被蛇咬到的手指,尽可能排出蛇毒,然后把砸碎的蛇头敷上,用布条使劲勒紧。
回到家的时候,母亲的右手肿的很厉害,我们很害怕,也很担心,母亲却说没什么大事儿。晚间喝了几碗绿豆汤,第二天就消肿了。
很多年以后回想这件事儿,感觉母亲被蛇咬了以后蛇毒没有发作,很大的可能还是遇到的那条蛇比较小,毒性不是很强的缘故。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不小心被蛇咬了,第一时间不能慌乱,而是要主动自救。
(2)我与“蛇棍”
小时候只有林场场部有一台电视。记忆里牌子叫“金凤”,屏幕也不是很大,放在场部的会议室里,晚饭后大人小孩围在一起看。从我家到林场场部步行要二十几分钟,都是土路,其中很大一段路两边都是庄稼地和柴禾垛。
大概是十一二岁那年的夏天,夜晚,月亮半遮半掩。电视里放的是样板戏,实在是无聊,独自一个人溜号回家睡觉。路上,模模糊糊看见路中间横着一根弯曲的“棍子”,擀面杖般粗细,扁担般长短。
半大小子可能都会有一个特点:走路不老实,看见脚边的东西都习惯性地踢上一脚。那天晚间的我也是这样,看见“棍子”,下意识地就抬起了脚。就在脚要踢到“棍子”上的时候,那根“棍子”竟然动了一下。当时的我,全身汗毛瞬间就炸了起来,妈呀一声,一个高儿蹦了出去。
跑出去好远,也逐渐缓过来神儿,想想应该是一条蛇。心有不甘,于是在路边柴禾垛上抽了一根棍子,壮着胆子走了回去。结果是:那根会动的“棍子”早没了踪影。
(3)领导与大蟒蛇
我们这里有座国家级大型水库,库区面积非常大。水库边上的沟沟叉叉草木茂盛,湿气特别重,很适合蛇类繁衍生活。
曾经的一位领导,出身农村。2000年初的时候,快要退休的他在水库边上租了几十亩地种植中药材,还接了电,盖了十几间房子,有点类似现在的农家乐和度假村,总投资估计得十几万。私人关系,我也经常跟他过去。弄了两年多,那年夏天,领导很突然就不去他那个基地了。问他原因,他只说干不动,不干了,也不要了。
很多年以后,我请这位已经退休的领导吃饭,席间聊起了当年的这件事,很好奇导致他突然就不干了的原因。领导仍然心有余悸地说:
有一天下午,正在地里忙活的他,看见一条水桶般粗细的大蟒蛇爬到水库边上汲水,距离他十几米,蛇头高高昂着,蛇身隐没在草丛里,时隐时现,究竟有多长看不清楚。
领导说,当时的他,想跑,但是双腿无论如何也不听使唤,连站着的力气都没了,冷汗出了一身又一身。在地里瘫坐了几个小时,天快黑了才跑出来。
现在想来,领导遇到的也是蛇,区别仅仅是:那是一条——大蛇。
野外独自遇到蛇,应该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御?
生活在山区的人,野外遇到蛇是常有的
事。一般蛇都是躲着人的,即使有些遇到人时不逃跑的蛇,也很少有主动攻击人的。当你赤手空拳在野外遇到蛇时,最好绕过蛇走,以免发生异外。如果有打蛇工具,那就看你的心情了。如果蛇很大,且巨毒,还是绕开走为好,别因小失大,送了性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