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排挂职5年,没提拔,申请回原单位不批,挂职有明文规定吗?

挂职,又分上挂和下挂。是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或者下级单位担任职务锻炼,一般时间都是两年。还有的是选派到新疆、西藏挂职,也叫援疆、援藏,时间也是两年。

选派出去的人,人事隶属关系不变,还是原单位的人。有的党团组织关系临时迁到挂职单位,参加挂职单位的组织活动。

因为选拔出去挂职的干部都是原单位的优秀年轻干部,也是后备干部,所以绝大部分都会得到提拔,区别只是时间早晚和有没有位置而已。

以上说的是正常的挂职。还有不正常的挂职。就是以挂职的名义,把单位里某些人安排出去。这种方式也叫“挂起来”、边缘化。

某些人,指的是刺儿头、非嫡系、人缘不好,等等。反正就是原单位不待见的人。不正常挂职就没有期限规定了,全看领导高兴还是不高兴。

被不正常挂职的人,即使能回到原单位,不仅得不到提拔,好岗位也不会有了,等于彻底被边缘化,还赶不上不回来。

“被安排挂职5年,没提拔,申请回原单位不批”,你这属于什么挂职,不用我解释了吧。

被安排挂职5年,没提拔,申请回原单位不批,挂职有明文规定吗?

挂职也叫挂职锻炼,分上挂和下挂,上挂就是被选派到上一级机关任职,下挂就是到下一级机关任职,比如县城的到市里就是上挂,到乡镇就是下挂。挂职期间,人事关系还在原单位,但组织关系需要转到现单位。

一般而言,能被安排挂职的都属于单位的骨干力量,因为挂职是有条件的,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能被安排去挂职,态度要好,工作能力要强,学历要高,年龄要轻等等,符合这些条件才可以。

而挂职和提拔是两码事,并不是说安排你挂职了,就一定会提拔你,尤其是上挂,提拔的可能性更低了,因为去上级单位锻炼,是大家都愿意去的,能让你去就不错了,提拔就别想了。而让你下乡锻炼,好多时候是单位的一种无奈之举,比如当扶贫工作队长,大家都不愿意去,所以领导选派的时候只好先答应一些好处,比如优先提拔,这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就有人去了,但并不是说你去了就肯定会提拔你。因为提拔一名干部,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中间换领导了,你与之前的领导也只是口头协定,新来的领导会不会管以前的事,还是另说,所以不要指望挂职就能提拔。

但是,因为人事关系在原单位,你挂职结束,是理所应当回来原单位的,原单位也没有理由不接纳你,相反,原单位还更愿意让你回来,因为不论什么单位,干活的人都是紧缺的,多一个人干活不好吗?所以原单位不批准你回来,排除其他挂职需要遵守的一些规定,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你可以据理力争,可以到组织部详细咨询情况。

单位有个同事,就是去年被上挂市里单位半年,挂职期间正好遇到领导调整,等到挂职结束,一把手换了,但挂职到期照样回来了,领导还生怕人家不回来。

被安排挂职5年,没提拔,申请回原单位不批,挂职有明文规定吗?

岂有此理!遇到这种事情很无奈,很无语!如果上面没有明确说法或组织另有安排,基本上可以说你是人为“被套路了”,或干脆说你可能就是被“调包”挤掉了!

关于挂职锻炼工作的人事安排,从中组部到地方各级组织怎么可能没有明文规定?网上搜索一下即可知晓大概。如果当地组织部门没有细化办法,但让你下去挂职时至少应该通过组织谈话明确,怎么会没有下文哦,搞笑吗?

显然这种“冷处理”是一种非组织行为,不排除胆大妄为的“狸猫换太子”的私心作怪,这是组织人事制度所不容许的。无论如何要相信组织的路线方针和主流价值,有些地方手握实权的人,在落实干部人事政策存在“看人办事,看菜下饭”的变通折衷现象,凭亲疏站队、蝇营狗苟决定人事取舍。

作为一名党员只有理直气壮地据理力争,不能让不正之风大行其道,不让某些个人如意算盘打得“叭叭”响。建议你可以逐级向上反映,以求得到公道说法。不能让体制内个别人的素质问题变成明目张胆的一种政治要挟。这也是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如果你认栽了,那么只能说明你太善良了!一味地迁就屈从等于是当个丧失原则“烂好人”,“吃哑巴亏”不仅于事无补,也对党的事业和政治生态也是有害无益。

被安排挂职5年,没提拔,申请回原单位不批,挂职有明文规定吗?

90年代左右,开始实施挂职锻炼,每年双向交流一批干部,一般以处级干部为主。省直的下派到县级,任职副县长或常委,县级的到省直单位,只有副处级职位,但没有具体岗位,配合实职副处级工作。后来又扩大到横向交流,把县级干部挂职到发达地区任职。挂职锻炼一般为两年期限,在原单位保留编制与岗位。这种制度有一弊端,会引起“高官下凡”,在省直没有发展余地,到地方担任实职,两年后利用即往人脉,留在地方任职,挤压了基层干部的晋升空间。2010年前后,把挂职锻炼改为直接派遣,从各部委选拔中青年干部到基层任职,各省选拔厅局级干部,到中直机关直接任职。后来实施“蹲苗计划”,选派中青年干部,到基层直接担任实职,在原单位不再保留岗位和编制。

被安排挂职5年,没提拔,申请回原单位不批,挂职有明文规定吗?

一般情况下,挂职的同志已经是或相当于后备干部,回原单位后是会提拨使用的。当时安排挂职,领导是想让你锻炼后再提拨,还是想把你踢出去?其间你表现如何,任务完成了没有?回原单位不批的理由是什么?

五年,在人生的工作时间里,至少占了八分之一,也可能是黄金时期。如果年龄和精力允许,再拼一下,出点成绩,也许有进步机会。如果已心灰意冷,那么执意打道回府就完了,领导是挡不住的,你必竟是单位的人。

被安排挂职5年,没提拔,申请回原单位不批,挂职有明文规定吗?

确实是有去边远地区挂职锻炼两年,回来后被分配到下属单位,原单位是公务员,下属单位是事业单位,感觉这样对待去边远地区挂职锻炼的人很不公平,别人去挂职锻炼回来都会提拔升职加薪,可是就因为他在原单位不被领导重视,敢于和领导理论,所以落井下石,欺负人,感觉这样的领导就该换位思考一下,让领导去边远地区挂职锻炼回来降职分配到下属单位,做完领导不能欺人太甚,会有报应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