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带六岁孩子来家里吃饭,孩子悄悄拿走了我非常喜欢的小摆设,要不要和她沟通一下?

你要真想要回这个小摆件,那就给朋友说声,但一定要委婉,不要为了一个小摆件而和朋友闹的不愉快。

你能请这个朋友去你家吃饭,说明你们的关系一定很好。当你发现家里的小摆件不见了,是被朋友带来的小孩拿走了,那就找个合适的机会问问。朋友要是不相信你说的,那就没必要再争论下去了,不要为了一个小摆件而伤了你们的友谊。朋友要是听了你说的话感觉不好意思,不用你说她也会帮忙问问自己的孩子,但是你也要说个客气话:能要回就要,要不回就送给给孩子了。你朋友真要不回来, 估计她会买一个差不多的送给你。

孩子是她自己的,她更了解。真是自己的孩子拿了她会给孩子要回送给你,也会好好的教育一下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及时改正孩子的小毛病,说不准你朋友还会谢谢你呢!

也许孩子不是故意的,6岁的小孩就是看着好玩才拿着玩的,临走时可能忘了。

打电话沟通一下是应该的,但不要张口就说是她家孩子拿的,这样对大人对孩子都不尊重。

朋友带六岁孩子来家里吃饭,孩子悄悄拿走了我非常喜欢的小摆设,要不要和她沟通一下?

我想起我家小姑娘六岁的时候,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有一次,同事请去她家吃饭,大人有六七个,小孩子两三个,吃饭一大桌,很热闹。

小孩子们吃好就到处跑着玩了,大人在一边聊天,也没注意她们。

等会儿回家后,我发现小姑娘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可以挂在手机上的布偶,是个灰扑扑的小熊。

虽然觉得它挺丑,重点可不是这个,而是这个布偶我先前没见过,也没给她买过,就问她哪儿来的。

小姑娘可能第一次自主拿别人东西,潜意识里觉得有点方,再看我表情稍微有点严肃,就有点怕。

但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怯生生的说,是在刚才那个阿姨家那里拿的。我问她有没有跟阿姨说过,阿姨有没有同意送给你?

她说,没有跟阿姨说,我自己看到了喜欢就拿走了。

我很严肃地告诉她,这样做不对,不问自取是小偷才做的事。你喜欢可以跟阿姨说,阿姨同意了再拿走,阿姨不同意就不能拿走。或者你可以告诉妈妈,妈妈帮你问问。

现在,妈妈要打电话问问阿姨,这个东西人家还要不要,如果人家不同意送给你,你就得还回去,知道吗?

小姑娘点点头,小声地说,我知道了,妈妈。

然后,我就当着她的面马上打电话给那个同事,跟她说清楚是怎么回事后,再问她那个小熊布偶她还要不要,不要的话能不能送我小姑娘,或者我可以跟她买。

同事笑着说没关系,那个布偶是她先前买东西的时候店家附送的,不要钱,小姑娘喜欢就送给她了。

我再三道歉和道谢后,才挂了电话。

我手机开的扩音,挂了电话后,小姑娘很期待地跟我确认,妈妈,阿姨是不是同意送给我了?

我点点头,是的,阿姨同意送给你了,但是,这次的事你知错了没有?

小姑娘点点头,妈妈,我知道错了,以后不会再这样悄悄拿别人的东西,做小偷是不对的。

我再告诉她说,不仅不可以悄悄地拿,也不能随便开口跟别人要东西,有时候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但你问了别人可能不好意思不给你,但是,君子不能夺人所爱,知道吗?你要是喜欢什么东西可以跟妈妈说,妈妈会买给你,知道不?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知道了妈妈。然后在问过我可以去玩之后,就开心地拿着小熊去一边玩了。

从那以后,类似的错误小姑娘再也没有犯过。

题主这样的情况,如果孩子妈妈没有主动提起,你可以主动问问你那个朋友,说你很喜欢的xx小摆件不见了,先前看到她儿子在玩,问下小朋友是不是带走了?

如果朋友说带走了,小朋友很喜欢,正想问问你能不能送给他,这时候你说要拿回来肯定对方会不乐意,而且不一定真能送回来,人家可以过一两天说弄丢了或者摔坏了。

你还不如大方点直接说就是问问这个东西到哪儿去了,既然小孩子喜欢就送给小孩子玩了,这样对方开心,也知道是你送的,而不是屁都不吭一声。

如果对方否认,连问都懒得问她的孩子,那这样的情况,十有八九她是知道的,但就想耍赖。

这样的情况,你就当用一个东西看清了对方的人品,以后减少往来,算是及时止损了,避免以后更大的损失。

朋友带六岁孩子来家里吃饭,孩子悄悄拿走了我非常喜欢的小摆设,要不要和她沟通一下?

如果你的朋友懂事明理就应该给你送回来,孩子才六岁可能是喜欢不懂事才拿的,要是不值钱就小摆设就自己再买吧,下次来注意点,应量别因小失大。

朋友带六岁孩子来家里吃饭,孩子悄悄拿走了我非常喜欢的小摆设,要不要和她沟通一下?

这是关于孩子价值观的问题。

小摆设没了可以再买,但能请家里来吃饭的朋友,关系一定不错。她的后辈就是自己的后辈。

不问自取,视为偷!6岁的孩子还没有偷的概念,发生这样的事,正好用以好好教育一翻。所以还是建议跟朋友好好沟通一下。

孩子的三观从小就要在父母的影响中慢慢建立起来。如果是我孩子拿了朋友家东西,朋友告诉我,我会很感谢的。

朋友带六岁孩子来家里吃饭,孩子悄悄拿走了我非常喜欢的小摆设,要不要和她沟通一下?

我认为就是从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考虑,也要和你的朋友沟通一下。

我讲一下自己类似的的经历——

我记得有一年冬天的晚上,我从幼儿园把孩子接回家,脱外套时,发现孩子的手里攥着一个小玩具。我问孩子玩具哪儿来的,他仰着小脸纯真地说:“是幼儿园的啊!”

我二话不说,再次给孩子穿好衣服,立刻顶着寒风又返回了幼儿园,送给还了玩具。人家当老师的都是教育的行家,当即肯定了孩子的作法。

再次回家的路上,我给孩子耐心地讲——不是自己的东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随便拿的道理。

孩子不断地点着头,看着他那冻得通红的小脸儿,我也很心疼。但是我知道只有这样做,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培养出孩子正直无私的优良品质。

孩子后来上了小学、中学,每次家长会后,我都会主动征求老师对孩子的看法和要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导主任对我说的话——

这个孩子没有半点邪的歪的,根据我的经验,他今后错不了。

我觉得你的朋友如果明事理,她不但不会误解你,反而会由衷的感激你。

朋友带六岁孩子来家里吃饭,孩子悄悄拿走了我非常喜欢的小摆设,要不要和她沟通一下?

朋友6岁的小孩子拿了你最喜欢的摆设,要不要沟通一下?其实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要解决好这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得需要学问和技巧!首先这个家长是你朋友!再好的朋友对于处理敏感事件的方法不一定是你想像的那么单纯!简单,首先很多人要面子,自己一向认为自己调教的儿子,一定是最棒的,你突然向他提起这类事件,让他面子有些过不去,一是认为你非常小气,二是自己的孩子作风不正,三是自己无能调教无方!四是无脸也无胆再带孩子来你家玩了!即使你向他沟通时,他不说什么,还感谢你怎样怎样!但心中绝对不爽,从此以后我相信你们之间的朋友感情,可能要大打折扣!最好的处理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你家的小孩上他家玩的时候,看到这个东西以后,说这个东西好象是我家的,只要你朋友听到以后,一定会注意到,在这个时候你朋友如果是个真正明事理的人,便会要开始盘问孩子,东西哪来的,怎么来的,就会要教育孩子啦!这样的话,事情解决,孩子得到教育,东西也会归还于你,朋友还是朋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