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之仇能放下吗?

婆婆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女儿出生从没管过,现在对孩子挺好的,老公想劝我接纳婆婆

女人坐月子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要是不受婆家重视,没得到应有的待遇,而产生矛盾,结下“月子之仇”以后婆媳关系更不好处,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不会放下“月子之仇”。给你们讲下身边的月子之仇,十三年了还没有放下的本家大嫂。

当时大嫂生孩是大冬天,大娘那时上着班请了一下午假去看看生的大孙子。走到医院发现生了个孙女有点不高兴,就回家准备饭去了。大嫂怀孕时都是在娘家吃,很少麻烦大娘的,娘俩的关系一直很一般。医院不能没人陪护,大嫂的娘就来医院照顾,这一来就缠住她了,婆婆是送完饭就走,一会不逗留。嫂子看眼里,恨在心里,住院四天全是大嫂的娘在照顾她娘俩。她出院回家,婆婆也是以上班为由,不能在家照顾,每天中午回来做饭,孩子的尿布扔洗衣机里洗洗,坚持了一个星期,大嫂看不过去了,她也不想和大娘理论,和这样的人生气不值,不能气坏了身体。就让大哥请了一个月的假,出了月子就打算回娘家住。

当时街坊邻居都看不惯大娘的做法,都佩服大嫂的度量,感觉这媳妇脾气好。大嫂只是顾大局,不和婆婆一般见识,不能让外人看笑话,她更不想让外人因为她家的事乱嚼舌头根。出了月子,大嫂就被娘家弟弟接走了,这一住就没回来,在外又租房子住了十年。这期间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回来看看家里的两位老的,孩子一直跟着姥姥长大,对奶奶不是很亲,也不喜欢他们,大嫂也重来不称呼大娘。

有一次大娘生病住院了,需要人照顾,儿子也不好意思让媳妇去陪护,她娘以前的做法他也看不惯,现在她需要人了,媳妇一定不回来的,最后没办法只能花钱找的护工。这次大娘知道了,人老了需要晚辈的照顾,她开始各种试好儿媳和孙女了,但是已经晚了,大嫂和闺女跟本不领她的情。对她一直很冷淡,不说是深仇大恨吧,但也差不多。以后她们的关系也不会好转的,女儿越大越懂事,大嫂更不会原谅她,这就是“月子之仇”不发生在谁身上,谁不知道,不要行善去劝。

月子之仇能放下吗?

再婚的母亲打电话给儿子说:“我想念孙子了,过两天我生日,带上老婆孩子来家里吧!”儿媳妇一听:“不许去,你忘了我坐月子时你母亲是怎么对我的吗?月子仇不共戴天!”儿子坚决要去,儿媳妇一气之下带孩子回了娘家。丈母娘又会持怎样的态度呢?

李萍萍的婆婆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人。公公在世的时候,老两口对李平和老公很上心,平时包揽了家务,让两个年轻人安心上班挣钱。

公公婆婆都是有退休金的,家里原本有一套100平方的房子,李萍萍和老公结婚的时候,公婆又买了一套婚房给小两口住。

刚结婚的一两年,婆婆就催着儿子儿媳生孩子:“我都快退休了,你父亲已经退休了整天没事干,趁着我和你们的父亲还抱得动孩子,赶紧给我们生个大胖孙子吧。”

可当时李萍萍觉得,自己还年轻,加上老公在公司正忙着大项目,关系到职位升迁。小两口一合计,就说等过几年再要孩子吧。

公公婆婆也很开明,就不再掺和年轻人的生活。老两口一有时间就出去跳广场舞,时不时约三两知己爬山,偶尔还去外地旅游十天半个月。

等李萍萍生下孩子,已经是5年后的事。婆婆开玩笑地说:“看着别的同龄人都抱着大胖孙子,心里就痒痒的,这下终于盼来了,也不用羡慕别人了。”

公婆把孙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之后李萍萍就在附近找了一份很轻松的工作,毕竟老公也早就升职,薪水也比较高,养活家庭是绰绰有余的。加上公公每个月拿出1000元退休金给小两口,就当减轻儿子的负担了。

没想到的是,孩子才满两周岁,公公就因为心脏病离开了人世。相伴几十年的婆婆深受打击,半个月就瘦了10斤。李萍萍只得辞职在家照看孩子,陪伴着婆婆。

婆婆平时爱交际,特爱跳广场舞。刚开始,李萍萍和老公怕婆婆想不开,也常常劝婆婆多出去和同龄人聊一聊跳一跳。

一个月后,婆婆从失去老伴的伤痛中走了出来,脸上慢慢地有了笑容,出去跳广场舞也越来越勤了。

让李萍萍和老公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婆婆竟然把跳广场舞的男舞伴领回家来了,还说要和他结婚。

李萍萍无法理解的是,公婆的感情特别好,从她嫁过来七八年,就没见公婆吵过架。加上公公刚去世的时候,婆婆可是悲痛欲绝,不吃不喝瘦了一大圈的。

而现在离公公去世仅仅5个多月,婆婆就迫不及待要嫁人,实在无法接受。而且婆婆已经62岁,结婚对象也是65岁的老头。

李萍萍的老公是个老实人,他其实也对母亲再婚有意见,可是现在法律可没有规定老年人不可以再婚呀,就算自己再不乐意,也不敢反对啊。

李萍萍也只能依了婆婆。

婆婆有房子,也有退休金,身体也还过得去。现在的老伴也是有房有退休金的,加上对方子女也支持老人再婚。所以结婚没多久,婆婆就搬到了现在的老伴家去了,整天和老伴出去旅游,跳广场舞,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公公去世以后,婆婆照常给儿子儿媳每个月1000元。可是等她再婚后没多久,就以她的退休金不高,攒的钱还得养老为由,把这笔钱给停了。

李萍萍知道婆婆手里至少有五六十万,因为公公的抚恤金还有生前的积蓄都在她手里。加上婆婆现在每个月有3000多元退休金。就算每个月给他们1000块钱,婆婆也是完全掏得起的。

不过,自己老公有稳定的工作,工资也足以支撑一家三口的生活。所以就算婆婆不给,生活也没受影响。

李萍萍想让婆婆继续帮忙带孩子,因为她又怀孕了。可婆婆回来帮他们带了1个月,就借口太累,以自己腰不好要休养为由不带了。

没办法,李萍萍只好叫了自己的母亲过来照看孩子。

等到她生二胎的时候,婆婆倒是来了,还给了10000元红包。看到亲家母在忙前忙后,她反倒成了客人,1个礼拜过后就要离开。问她原因,说是和老伴早就定好机票,要去外地旅游呢。还说看到亲家母在照顾儿媳,她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

儿子劝母亲说:“等您儿媳妇坐完月子,您再出去旅游不行吗?”

可就算儿子怎么劝,婆婆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

看着别人的婆婆无条件地接送孙子孙女,而自己的婆婆却只顾自己逍遥。李萍萍在心里把婆婆骂了个遍,骂她实在是太自私了。

从那一刻开始,李萍萍心里就埋怨上婆婆了。心想既然婆婆不顾念他们一家,那就各过各的日子,以后等她老了有她好受的。

逢年过节,婆婆会叫他们过去吃顿饭,说想见见孙子。老公要去,李萍萍就会说:“你要是去,那咱们就不过了。”老公有点怕老婆,再加上对母亲再婚也有些意见,所以也很少去看母亲,就算去也是一个人偷偷地去。

如果婆婆打电话说想过来看看孙子,李萍萍就会以各种借口推脱,不让婆婆来家里。如果婆婆非要来,她就会带着孩子回娘家。就算婆婆来了,也见不到两个孙子。

去年,婆婆在和后老伴爬山的时候,脚下打滑不小心摔伤了腿,在医院住院20多天。做儿子的瞒着妻子去照顾了几天,李萍萍知道后和老公大闹了一场,还扬言要离 婚。

婆婆的生日快到了,她打电话给儿子,再三叮嘱,说想让儿子带上老婆一家去团聚,一定要带上两个孙子。

李萍萍的老公和她商量:“我母亲毕竟是上70岁的老人了,再怎么样,我们带孩子去看看她也是应该的吧?”

而李萍萍的态度一如既往:“她应该早就料到有今天,她早干嘛去了?反正不可以去!月子仇,不共戴天!”

“你不去,那我带着两个孩子去。”

“你要是敢带我的孩子去,你就试试看,那我就和你离 婚!”

小两口就这样吵来吵去,李萍萍一气之下,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让老公一个人不知所措,也无心上班。

当李萍萍带上行李和两个孩子来到娘家,老公也追上来了。

他这一次要找丈母娘评理:“凭什么老人家想见孙子,儿媳不让?婆婆老了,儿子儿媳不该孝顺吗?”

丈母娘做了女儿女婿爱吃的饭菜,等他们平静下来了,说出了自己的立场。

为什么女儿会有所谓的“月子仇”?

女人生孩子,是一生当中最为艰难的时刻。身体的疼痛,情绪的变化,会让自己觉得软弱无助。在困难无助需要照顾时候,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都将一辈子铭记于心。婆婆宁愿去旅游都不愿照顾儿媳坐月子,换谁心里都是有意见的。”

女婿为什么会生气?

作为生养自己的母亲,就算她犯了错也是可以原谅的。就算有婆媳矛盾,也不能阻止儿子不看母亲,也不能阻止婆婆不看孙子。此举实在是儿媳过于计较。

丈母娘对女儿说:“你是和谁过日子呢?谁在自己的心目中更重要呢?你因为婆婆在你坐月子期间没有照顾到你,导致你对婆婆有很大的意见,把小家庭搞得一地鸡毛,值得吗?

丈母娘又说:“老人家有再婚的权利,有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权利。看到她现在过得幸福,你们应该高兴才是。”

“他养大了儿子,没有义务再照顾孙子。婆婆肯帮忙,你们应该心存感激,没有来帮忙,你们夫妻俩也不要太计较,更应该团结一致把小家庭搞好,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妈妈,你怎么不帮我说话,帮外人说话啊?”

“女婿是外人吗?我是为你好呢!你看,你家庭不和睦,老公没心情上班,是谁的损失?还不是你们自己?”

丈母娘又义正言辞对女儿说:“婆婆生日,想见孙子,你千万不可阻拦。而你更应该一家人和和气气地去,这不正好摆明你的大度和不计较吗?自己的日子还长,想开点,不要与老人家过不去。”

李萍萍思虑再三,还是听从了自己妈妈说的话,买了礼品,陪着老公,带上两个孩子去为婆婆祝寿。

当年迈的婆婆看见许久未见的儿子儿媳还有孙子,当即感动得泪眼婆娑。后公公也很高兴,让他的孩子做了好多菜招待,一大家子其乐融融为婆婆庆祝生日。

临走的时候,婆婆给两个孙子各拿了一个5000元的红包,又拉着李萍萍的手说:“儿媳妇啊辛苦你了,这些年我只顾着为自己着想,很少帮衬你和孩子,你会不会觉得我好自私啊?我也觉得是,实在是对不住了。”

看着步履蹒跚的婆婆说出这番发自肺腑的话,李萍萍突然间释怀了,放下了心中所谓的“月子仇”,顿觉浑身轻松。

她对婆婆说:“妈妈,您说的什么话啊?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您过得幸福也就是我们的幸福啊,以后您带着叔叔常回来,有事知会一声,我们来看您。”

而此刻,旁边的老公正欣喜地看着李萍萍,满眼都是赞许之情。夫妻俩对望了一眼,会心一笑……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婆媳矛盾都与“坐月子”有关。婆婆对儿媳妇在“坐月子”时的态度决定了婆媳以后的相处模式。

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位婆婆都能重视儿媳“坐月子”,在能力范围内多关心多帮忙,做儿媳的一定会心存感激,会以真心回报的。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不知大家是如何看待婆媳之间的“月子仇”的呢?

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媳妇,又会不会摒弃前嫌去看望婆婆呢?

月子之仇能放下吗?

表姑坐月子时,她妈妈送来20只鸡。但她婆婆转头却把鸡给卖了,把娘家妈气得不行。

在月子里,表姑婆婆只管孙子不管她。但凡要吃要喝要擦洗,表姑都得自己动手。

表姑婆婆这样做,都是因为不喜欢我表姑。但表姑却没有因为这些,记恨她婆婆。

刘家妈妈反对我表姑嫁进他们家,直接以浩大的声势登上我姨公的家门,叫我姨公姨婆管好自己的女儿,让我姨公姨婆在一众亲朋面前,落尽了脸面。

1.

表姑的第一任丈夫,结婚不到一年,就因为意外死了。当时,表姑没有怀孕。公婆都认为她不但命硬克夫,还碍他们家的香火,对她很不好。表姑在婆家生待不下去,只能回了娘家。

在农村,无论是离了婚的女人,还是死了丈夫的女人,只要她还没再婚,那么她就会经常遭受一些妄议。表姑受不了那些风言风语,就出去打工了。

经同学介绍,表姑进了一家厂。在这里,她与初中同学刘志再遇。

当年,两个人牵过手。

但刘志的妈妈知道他们谈恋爱后,嫌表姑家里穷,铆足了劲去捧打鸳鸯。

两人曾有过坚持,但刘家妈妈却不讲武德。直接以浩大的声势登上我姨公的家门,在许多围观群众面前,义正词严地叫我姨公姨婆管好自己的女儿。

刘家妈妈的这番做法,让我姨公姨婆在一众亲朋面前,落尽了脸面。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表姑坚持不下去了,选择放手。

之后,表姑迅速相亲结婚,而刘志则远走他乡打工。

只是,这世事太过无常,命运亦太过叵测。谁也没有想到,表姑的第一次婚姻,开始得仓促,结束得也仓促。

2.

刘志很内疚。他觉得,如果当年的他能再勇敢一点,态度再坚决一点,能力再强大一点,那么,他的心上人,可能就不用遭遇这些不幸了。

这些年,刘志心里一直没有放下我表姑。再见心上人,看到她神色憔悴,眉间郁郁,心底很是疼惜。

所以他决定,重新追求我表姑,要给我表姑一个幸福的未来。

可表姑却不愿意接受刘志。她觉得刘志是个未婚的,而自己结过婚,还死过丈夫。她认为自己配不上刘志,拒绝了刘志。

但刘志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一直忘不了我表姑,而表姑恰好又是单身,恰好又进了这家厂,遇到他。

这些,都证明,他们是有缘的,上苍就是想把他们凑成一对。

刘志忽略表姑的拒绝,只一门心思地想着,怎么样才能让我表姑接受他。

表姑为了让刘志断了念想,匆匆离职,换了一家工厂。可没想到,刘志也跟着辞了职,跟了过来。

烈女怕缠郎。最后,刘志的坚持感动了表姑,她同意再度交往。

刘志跟表姑相处一段时间后,感觉彼此都很合适,就提出要结婚。表姑很忐忑,她担心刘妈妈反对。

3.

刘家妈妈的确反对了。当初,表姑还是黄花大闺女,她就因为我表姑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尽人意,嫌弃表姑。如今,表姑已经结过一次,还死过丈夫,那心底,更是嫌弃了。

可刘志却认准了我表姑,说今生非她不娶。刘家妈妈连喝农药的招数都用上了,依旧没能诓得儿子放弃。

某次,刘家妈妈装病哄儿子回家,想使计把两人拆了。没想到刘志将计就计,趁着这次回家,偷拿了家里的户口本,跟我表姑扯证了。然后,刘志就成我的表姑父。

这下子,生米煮成熟饭了。刘妈妈气得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之后,爬起床的刘家妈妈扬言,再也不会管小儿子的事了,他们生了孩子,别指望她帮忙带。

因为刘家妈妈的态度强硬,表姑与表姑父两人结婚没有摆酒。

表姑父上面还有一个大哥,早已结婚生子。表姑父与表姑领了证后,在刘家妈妈的要求下,两兄弟分了家,刘家妈妈说她以后就跟大儿子过了。

之后,表姑父夫妻俩就回到厂里上班去了。

因为妈妈对媳妇意见很大,表姑父担心妻子回家会受委屈。婚后的前两年,表姑父都没带表姑回家去过年。

结婚的第三年,表姑怀孕了。表姑一直上班到第8个月,才请假回家生孩子。

本来,表姑是想在娘家那边坐月子的,姨婆也早就收拾出一间屋子,专门给表姑坐月子。

可是表姑父没有想到,他妈确实是喜欢孙子,也管孙子。可他妈就是不管儿媳妇。他妈妈每天都回他大哥那边吃饭。我表姑要吃要喝要擦洗,都得自己动手。

4.

我姨婆知道亲家母不喜欢女儿,当知道表姑怀孕后,就养了很多鸡,用来给她坐月子吃的。

表姑父知道自己妈是个倔脾气,担心妻子在家受委屈,也支持妻子回家坐月子。

可刘妈妈却强烈反对。她说,她这个婆婆还在呢,却要让娘家妈来管儿媳妇的月子,那不是故意让亲戚朋友来戳她的脊梁骨吗?这样的话,她还怎么做人?

表姑不想跟婆婆闹得太僵,只好先回婆家住着,收拾屋子,准备在婆家坐月子。

表姑父不放心,想要请假陪妻子坐月子。可刘妈妈说,难道你还怕我害你老婆不成?她肚里怀着我的孙子呢,就算我再生气,这气也不能冲我孙子撒呀。

听到自己妈这样说,表姑父便以为他妈终于接受表姑了。加上当时,工厂正是旺季,也不好请假,所以他只能先回去上班了。

直到表姑生了,表姑父才又回来三天。那三天,他看到他妈对表姑挺好的。他就放心了,好歹妻子给他们家生了个孙子。他看到他妈抱孙子那欢喜劲,是发自内心,那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他想,如今孩子也有了,妻子是在这个家扎下根来了,他妈不接受也得接受了。这般想着,他也放心地上去了。

可是表姑父没有想到,他妈确实是喜欢孙子,也管孙子。可他妈就是不管儿媳妇。他妈妈每天都回他大哥那边吃饭。我表姑要吃要喝要擦洗,都得自己动手。

因为刚生完,身体还虚。表姑做事就不够麻利,经常被她婆婆嫌弃。可能过得很压抑吧,没几天,我表姑就瘦了一圈,还没奶了,孩子饿得哇哇直哭。

5.

孙子挨饿了,他奶奶就心疼了。一边抱着娃喂米汤,一边絮絮叨叨地数落我表姑,说她没用。

有一次,我姨婆来看表姑。恰好看到她在淘米做饭,震惊了,说你月子都学没过半呢,怎么能碰冷水呢?

一旁的刘家妈妈听到了,冷笑着说,连奶水都没有的女人,坐什么月子呢?

我姨婆气得不行,跟刘妈妈吵了起来。

刘家妈妈说她儿子能把她娶回来,便是对她最大的恩德了,还能奢望什么?怪不得被前面的那家人赶出家门,干点活都慢慢吞吞的,那拖拉劲看得人牙根痒……

姨婆说不过表姑的婆婆,只仗着人高马大,把孩子抢过来,拉着表姑回家了。

还好,此前为了方便表姑坐月子,姨婆已经把菜园子边上的柴房收拾出来了,表姑回来就能在那住下。

当地有出嫁女不能在娘家过月子的风俗。但只要没进正宅的家门,那就不算回娘家,所以,表姑只能住在柴房那边。

安排好表姑后,姨婆就带着几个妯娌去表姑婆家,想把当初送过去给表姑坐月子的鸡,给拉回来。

送过去的鸡有20只,据表姑说,她只吃过5次鸡汤,那么按理说,最多也就杀5只鸡罢了。可是,没想到,剩下的那些鸡都不见了。

6.

姨婆问表姑的婆婆,那些鸡哪儿去了。

刘家妈妈说都给表姑吃完了。姨婆说不可能,我女儿只喝过5次鸡汤,最多也就杀了5只鸡。

可无论姨婆怎么说,刘家妈妈都坚持说,表姑把鸡吃完了。

姨婆把表姑父家的房前屋后找了个遍,都没有找到。姨婆无奈,只能带着一众人回家了。

后来,才从别人那知道,那些鸡都让刘家妈妈给挑去隔壁村,托人给卖了。

表姑父拿这事问他妈妈,他妈妈才解释。说是因为表姑没有母乳,她就把鸡卖了,想买奶粉给孙子吃。

只是,刘妈妈的奶粉,表姑的大儿子是没能吃过一口了。表姑回到娘家,调养了两天后,又有母乳了。母乳喂养一直坚持了8个月。

这8个月,表姑带着孩子在娘家住。除了节气外,她很少会回婆家。表姑父放假回来,也是回姨婆这边。

也许,刘家妈妈因为月子里的事觉得理亏,又或者是表姑这边不用她帮忙带孩子,她自个觉得轻松自在,倒没对小夫妻俩的种种,有过多的指责。

孩子断奶后,表姑就把孩子留给姨婆带,上去打工了。后来,表姑怀二胎,生的还是儿子,是在姨婆家坐的月子。在孩子断奶后,再度上去打工。

7.

后来,表姑夫妻俩就学着做生意,做早餐,卖粉皮,肠粉。慢慢赚了钱,开了店,再然后,在当地买了房,把孩子接过那边上学了。

刘家妈妈对表姑不好,但当她老了病了,却还是表姑和表姑父两人照顾得多。

刘家妈妈脾气是个强势的,刘家大嫂同样是个强势的,两人待在同一个屋檐下,磨擦很多。

不过,刘家妈妈年轻时,刘家大嫂需要她来帮忙带孩子。所以,那些年,妥协退让的那个人,通常都是刘家大嫂。

后来,孩子大了,刘家妈妈也老了。可刘家妈妈的脾气依然没有收敛,刘家大嫂就忍不了了。婆媳俩几次爆发冲突后,刘家妈妈就搬到老瓦房里住了。

刚开始,老人还能自理,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后来,在某个下雨天,地湿路滑,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行动就不大方便了。

表姑父提出把他妈接过去,表姑没反对,但要求请保姆照顾,说自己不会亲身照顾。表姑父同意了。

不过,表姑虽说不理,但她最后还是心软了。老人后面中风,在床上躺了七八年,是我表姑和保姆一起伺候的。

曾经有人问过表姑,当年你婆婆那样对你,为什么她老了,你还愿意服伺她。

表姑说,我婆婆是我丈夫的亲妈,她把我丈夫养大,给了我一个好丈夫,我当然得还她恩情了。

8.

表姑父是个重情的。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都被他看得很重。

虽然表姑父跟他妈有过争执,两个人都是倔脾气,都曾各执己见,各不相让。

但他看到自己妈在年老时变成这样,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他比谁都希望自己的亲妈能过一个好的晚年。所以,他才会提出要接老人过来。

表姑跟表姑父做夫妻多年,哪里不明白丈夫是怎样的人。在那些过往里,她有委屈,但这些委屈,与表姑父对她的好比起来,后者更值得她放心上吧。

当年,他为她违逆了母亲,将许多世俗偏见置若罔闻。那么,如今的她,为了他,放下一些过往,让那些委屈沉埋在时光里,亦心甘情愿。

表姑的不计前嫌,让表姑父很感动。他经常对人说,他这辈子做得最牛逼的事,就是坚持把表姑娶了回家。

可能是受父母的影响吧,他们的一双儿子都很孝顺父母。表姑的两个儿子娶的两个媳妇,性子都很好,也都很尊敬公公婆婆。

好多去过他们家的亲戚都说,他们家的氛围很好,让人感到很舒服。

因为刘家妈妈最后那些年,都是在表姑父夫妻俩在照顾。刘家大哥与刘家大嫂也都很感谢表姑父与表姑的付出。

他们经常会托人带东西给表姑父他们,如家里养的鸡、鸭、鸡蛋,还有自家的水果。表姑父的侄子侄女们,都很喜欢和敬重表姑这个小婶婶。

9.

表姑父与表姑夫妻俩在老家的口啤很好。我想,这是表姑的人格魅力吧。

表姑父真的很爱表姑。儿子刚结婚时,表姑父就说了,你妈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歇歇了。以后你们生了孩子,我们可以出钱请保姆照看孩子。

不过,儿子儿媳妇都婉拒了父母的帮助,说自己的家会自己撑好。

去年,表姑生病住院一周。儿媳妇们说要轮流照顾。但被我表姑父拒绝了,他要自己守着。

他白天陪表姑说话,晚上就支了个折叠床在旁边睡。让医院里的好多医生与护士羡慕不已。都说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我觉得,表姑现在的幸福,是她的付出换来的。

当年,在我姑的月子里,刘家妈妈做的真的很过分。

但刘家妈妈瘫在床上后,表姑却愿意好好照顾她。

表姑放下了那段月子里的“仇”,这是因为我表姑的心地善良,也是因为我表姑父对她的爱。

爱是这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它是最好的良药,能治愈一切的伤。它能感化万物,让世间充满温暖。

叔婆说,女人是不需要坐月子,要坐月子的女人是不想干活,躲懒。

10.

有放下月子仇的人,也会有放不下月子仇的人。

我们村也有一对夫妻,感情一直是很好的,但最后却因为婆婆的赡养问题,导致感情破裂。

那位婆婆名叫阿平,按辈分,我得称她一声叔婆。

阿平叔婆是个能干的,年轻时跟丈夫李发去外地开了一家木材厂,身家不菲。儿媳妇生大孙女时,她顾着厂里的生意,就忽略了儿媳妇莫芬的月子。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请人照顾儿媳妇坐月子,阿平叔婆说女人是不需要坐月子,要坐月子的女人是不想干活,躲懒。

在莫芬的月子期间,阿平叔婆一直要求让儿子李伟在厂里帮忙。然后,莫芬只能什么都自己来。

新妈妈很多事都不懂,经常会手忙脚乱。因为对婴儿的照料不在行,孩子生病了。听说是支气管炎,反反复复,很难痊愈。然后,阿平就劝儿子跟儿媳妇放弃这个孩子。

莫芬自然不肯,李伟也跟妻子统一意见。因为这事,婆媳俩闹翻了。在妻子的坚持下,李伟离开了木材厂,回了老家。

这下,阿平恼了,说有骨气,你们俩就别回来求她。

但骨气这东西,在孩子的生命健康面前,那是不值一提的。

11.

之前,李伟在厂里工作,没有像其他工人一样领工资的。都是要用钱,就问他妈要。

夫妻俩走的时候,没有拿到钱。回到家后,临时临急间,李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拿不出给孩子治病的钱。

最后,只能回去求了老母亲。但阿平叔婆却赌气不肯给。

最后,还是李发见儿子可怜,私下掏钱给儿子了。

因为这事,莫芬对婆婆的,是从怨升级为恨了。

之后,莫芬又生了两个儿子,月子里都是娘家妈妈和李伟在照顾。阿平叔婆没有过问,有人问起,她就说厂里很忙。

她依然是那句话:女人是不需要坐什么月子。坐月子的女人是为了不干活,想躲懒。

后来,木材厂开不下去了,阿平婶也回了老家。因为婆媳俩关系不好,俩人没住在一处。

阿平60多岁时,患了胃癌,需要有人照料,便想跟儿子儿媳妇住在一起。

莫芬强烈反对。她说婆婆身上的病菌太多,住进来会把病气传染给家里的孩子。

最后,李伟只能在自家的楼旁,重新搭了一间小平房,让妈妈住进去。

12.

阿平的病愈来愈严重,最后都下不了床了,一直到死,莫芬都不曾去看过婆婆。

莫芬的决绝曾让村里的人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说莫芬做得太过分了。

当时,我也曾觉得莫芬这个婶子太冷漠了。可我妈却说这是有因有果,当年的阿平叔婆也做得太过分了。

而李伟,因为妈妈的事,跟妻子吵过很多次。之前夫妻俩的感情挺好的,可因为阿平婆的事,夫妻俩的关系也变得很冷淡了。

阿平婆走后不到一年,莫芬也得了乳腺癌。通过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抑制,但整个人暴瘦,成了一个骷髅人。

这样子过了好些年吧,莫芬最终还是没了。听说是乳腺癌复发,并扩散了,没能治好。

我想,莫芬的得病与离去,可能与她对过往耿耿于怀多少也有点关系吧。

阿平叔婆晚年过得不好,是她自己当年给自己埋了雷。只是,她到底是李伟的亲妈,莫芬若想跟李伟好好地过往这辈子,她很难与婆婆成为毫无关系的陌生人。

感觉夹在中间的李伟,挺难的。他不可能为了妻子,放弃自己的亲妈。他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妻子能把那些委屈,记那么久。最后,因为彼此的不能感同身受,两人愈走愈远了。

人们都是同情弱情的。当年阿平叔婆强势心狠,让知情人叹一声因果报应。而后来的莫芬,因为怨恨,却也把自己栽进去了,太让人遗憾了。

13.写在最后

月子仇能放下吗?我觉得该放下吧。因为只有放下,你才能放过自己。

如果因为寒透了心,不想再接近某些人,那做好自己的本分吧,但求问心无愧。

人活于世,得求一个坦荡心宽,这样子,后面的路才能走得舒心顺畅。

都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于芸芸众生中,能从陌生人变成一家人,那该是多深的渊源,才能换来这般难能可贵的缘分?

既然成为一家人,就该好好对待彼此,因为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很有可能成为彼此的依靠。

老天爷厚爱,给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让你可能在未来有依靠,那么你就该好好珍惜。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想要有收获,那就得先付出。这世间,从来没有什么理所当然,只有真心换真心。

人的生命不可能一直都能保持在巅峰状态。任何人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如果,你希望在未来的低谷中,能得到亲人的真心援助。那么,你也得先在亲人有需要的时候,给予真诚的关怀。

在恰当的时节,充满善意地播下有生命力的种子,才能在同样恰当的季节,收获美丽芳香的果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月子之仇能放下吗?

所谓的月子仇,就是人品问题,试想一下,女人生孩子是大事,生死攸关,即便是顺产,有的人身体情况不一样,也会出现不一样的症状,更别说剖腹产了,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非常大的,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出婆家人以及老公是不是善良厚道的人家,这么难都不伸把手,那么请问这家人还能指望啥?所以,月子仇不可能忘,更忘不了月子里欺负我的人。

月子之仇能放下吗?

我妈妈坐月子的时候,外婆送来了5斤牛肉,却被奶奶转手送给了她娘家的亲戚。妈妈被奶奶欺负得好几次都站到了楼顶的天台上,因为舍不得我,才无奈地又走下来。

30多年过去了,妈妈提起她的月子,依然会难过得掉眼泪。

奶奶却在长久的生活中,对妈妈越来越依赖,甚至还以一套房子为代价,要求一定要住到我家来。

外婆家商人出身,大学教师的奶奶看不起我妈妈

我爸妈是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后我妈直接进了工厂当女工,我爸在参加了高考后上了大专,在当时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读书人。

我的爷爷奶奶都在大学工作。我妈嫁进来后,全家学历最低的就是她了。一家人在谈论学术问题,我妈经常插不上嘴。

奶奶身上自带着读书人的清高,自然看不上我妈。结婚的第1天,身高1米4的奶奶,就扯着身高1米6的妈妈的领子对她说:“以后这个家的家务都是你的,我们读书人是要远庖厨的。”

我妈被她扯得弯下了腰,却又不明所以,就唯唯诺诺地答应了下来。

新婚第2个月,我妈就查出了怀孕。爸爸和爷爷都很开心。奶奶却是一脸鄙视:“有教养的女孩子都不会一下子就怀孕,你就这么着急吗?”

奶奶晚婚,35岁才有的我爸。我爸结婚时,她已经60了。作为家里唯一的退休人员,她多少应该照顾一下怀孕的儿媳妇吧?

可是奶奶偏不。我妈怀孕7个月的时候,大夏天,她居然让我妈端洗脚水伺候她洗脚。要不是我爸刚好回家阻止了她,我妈又得哭上一天了。

其实我爸或者爷爷在家的时候,奶奶对我妈的态度就是冷冷的,但是会照顾她。主要的麻烦就在于,我爸那时候老加班,爷爷也被学校返聘了,他们不在家的日子,就是我奶奶作为一个欺负我妈的时候。

到了怀孕8个月的时候,我妈的双腿开始浮肿,人也变得行动不便起来。我爸建议她,提前请个产假。

考虑到我妈平常看到奶奶就像老鼠看到猫似的,我爸让她平常也不要在家休息了,就装着上班的样子,每天去外婆家,让外婆给我妈弄点吃的照顾她。

我妈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开始了每天快乐回娘家的旅程。这一个月我妈的气色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可谁知妈妈的行踪被我一个姨婆看到了,姨婆悄悄地跟着我妈走了一段,发现我妈是回娘家,就嘴碎地回去跟奶奶讲了。

可想而知那天我妈回去后奶奶是如此的震怒。不上班就算了,还偷偷跑回娘家,这不是给婆家丢脸吗?

我妈刚要解释什么,爷爷就回来了,我妈暂且逃过一劫。

是第2天就没那么好过了。我妈也不敢去外婆家了,等爷爷和爸爸上班一走,我妈就在家心惊胆战的等着奶奶的数落。

奶奶怎么骂的妈妈,妈妈也记不清了。她只记得自己呼吸困难,脸色变得青紫,捧着肚子倒在了地上。

奶奶吓坏了,赶紧叫人把我妈送进了医院。

我早产了。据我妈说当时还不足9个月。

从我出生到两岁,舅舅就带人。在我家吵了8次

可怜的我妈见生了个女儿,完全不敢吭声,当天发生了什么?所以我爸到我长大以后才知道,那天奶奶,足足骂了我妈三个小时。

生下孩子的我妈就一直在哭。外婆见状,不放心要陪我妈回家坐月子。

可是当时,我的舅妈也刚出月子没多久,外婆还得搭把手帮她带孩子,根本没有办法时时刻刻待在我家。

经常是这样的。外婆提着煮好的月子餐来找我家,帮我换了尿布,转身回去照顾舅妈了。奶奶就会从我妈的吃食里面,抠下一部分,给正在上初中的叔叔吃。

要不是因为叔叔那几天吃的太补了,流鼻血,大家都还发现不了这事。

还有一次,屠宰场杀牛的外公,让外婆给我妈带了5斤卤好的牛肉。正巧奶奶的几个姐妹来我家看我。那盆散发着诱人清香的牛肉,就这么被奶奶送给了几个姨婆。奶奶,爷爷,爸爸,叔叔都吃到了那盘牛肉。

我爸眨巴嘴问我妈今天牛肉是不是吃的很开心呀?我妈没忍住就哭了。她一口都没吃到,奶奶就给她煮了碗齁咸的面线。

不仅如此,奶奶还觉得我妈的奶水没有营养,一定要给我喂奶粉。

我并不喜欢吃奶奶高价买回来的奶粉,经常边哇哇大哭,边看着我妈的方向。妈妈哭我也哭,就剩奶奶一个人在那骂我是个没良心不会享受的孩子。

出生的那会是11月,夜里已经很凉了。奶奶偏说产妇怕热,要科学地坐月子。经常夜里起来给我妈开窗户。我妈有很严重的头痛,就是当时留下来的。

好容易我妈熬出了月子,可以走动了,该做的这些事情才断断续续地传入娘家舅舅的耳朵里。

气不过的舅舅带了一帮人来我们家吵架,逼着我奶奶赔礼道歉。

每次吵完架,奶奶大概能正常个半个月。以后又开始各种作妖折腾我妈。我妈回忆起来,我两岁之前,舅舅带奶奶吵架的次数就有8次。

到了第9次,舅舅已经不来找奶奶了。直接到爷爷的系里,要求爷爷解决家庭内部矛盾。如果不让我们搬出去住,就让我爸妈离婚。

这就是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养活我和我妈还是没问题的。

在我快三岁的时候我们搬了出去。一直到我上高中,我妈只有大年三十会回奶奶家。

看不起我妈的奶奶,对我的婶婶照顾得无微不至

婶婶嫁给叔叔的时候,我已经7岁了。我亲眼看着奶奶对着婶婶嘘寒问暖,以为奶奶当时对我妈也是这个态度。

所以对于我妈绝不踏入奶奶家这个举动,我是非常不理解的。

学校老师总教导我们要去孝敬老人,是我妈一点都不关心奶奶,这是明显的不孝顺。

我拿着脸去跟妈妈理论,爸爸却在一旁无奈地笑,说我小孩子不懂。

让我真正的改观是上高中那年,爷爷摔骨折了,卧床3个月。

奶奶身高才1米4,没办法帮高大的爷爷翻身,这时,挺身而出的是我妈。

可以说除了擦身和换衣服,我妈包下来爷爷有所有的护理工作。

偶尔叔叔看不下去了,周末想让婶婶来帮帮我妈,奶奶却说,那可是做实验的手,怎么能用来伺候糟老头子呢?

原来奶奶看上婶婶,也就是因为她学历高有个能拿得出手的工作。

奶奶一直看不上我妈,也就是因为我妈学历不高,一直做生意,没有固定工作给她丢脸了。

周末我也经常去陪爷爷,也算给我妈减轻负担。可是奶奶一直交代我,脏活累活留着等我妈回来干,我只需要陪爷爷说说话就好了。

她还经常当我的面骂我妈:“十几岁的女孩子来伺候一个老头子,我都替她觉得脏!”

很久以来的横眉冷对,让我妈现在也有底气来怼奶奶了:“什么老头子,那是她亲爷爷!可不能把我的闺女养成一个毫不孝顺的孩子!她小时候是看爷爷一趟一趟地过来给他送吃的,陪她出去玩,现在爷爷病了,让她照顾有什么不对吗?就算你病了,我也这么要求她来照顾你,毕竟你对她还算不错!”

爷爷摔伤后,走路一直就不是很方便。让奶奶对爷爷有了不少的嫌弃。我妈干脆把爷爷接过来我家照顾着,一直到他过世。

奶奶用一套房子,买我妈照顾她

爷爷去世,享年86岁。此时的奶奶也有84岁了。奶奶一个人住着大房子,总觉得有点害怕。

奶奶之前对婶婶那么好,叔叔一家人会想着接她过去住吧?

然而还没有等奶奶开口,婶婶就把他自己的爸妈接到了家里。奶奶再过去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就这么过了8年,奶奶也摔骨折了。

这可为难了爸爸和叔叔。就算是请个保姆,他们两头跑,也经不住奶奶无休止的抱怨。

是的,奶奶是很想搬去我家。可是,不敢开口。

从我妈这几年对他的态度来看,奶奶知道,月子仇,不共戴天。

终于有一天,奶奶忍不住了,开了个家庭会议。

奶奶提出,把她现在住的这套房子过户给我妈,我们一家三口搬进她家住。

奶奶家在大学边上,妥妥的海景学区房。

我妈偷偷跟我感叹:“你奶奶,为了请我去照顾他,这代价可真够大的。突然发现我的工资居然有这么高,还挺开心。”

就没想到,妈妈同意了,搬进奶奶家,却不肯要奶奶的房子。

“房子以后你想留给谁就留给谁,我搬进来,为了给我孙子一个好的学区户口,才不是为了你的房子!”

是的,我生娃了,户口挂在奶奶家,学区好个十几倍。

现在,妈妈照顾奶奶也四五年了,除了不跟她聊天,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按照我妈的话说:“她之前对我那样,我能照顾她已经很不错了,跟她聊天,我真做不到。这不还有你们嘛!经常陪老人家聊聊,也算减轻我的负担!”

其实我知道我妈的心里还是关心奶奶的。

月子之仇能放下吗?

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最脆弱的一个月。新手妈妈碰上娃娃大哭的孩子,身边没有个贴心的帮手,真的很难熬过这段日子。

可是有的婆婆,不仅不帮忙,还想尽一切办法,给儿媳妇添堵。

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就是凭着一颗心在相处的。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儿媳作为你们家的外来人口,婆婆要是能释放出一点善意,等婆婆老了,自然会回馈给婆婆的。

真别像我奶奶这样,最终还得沦落到自己看不起的儿媳来照顾。

那么这时月子之仇要不要放下,就全凭儿媳妇一个人的主意了。

月子之仇能放下吗?

我是个男的,我听了太多关于月子之仇的故事,就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原谅自己的婆婆,这其中也包括我的另一半。

首先,女人更喜欢为难女人,婆媳关系更敏感一些。

别人家的我不清楚,发生在我家的事还是很清楚。

从我记事的年龄开始,我就陆续听到妈妈抱怨因为生我的时候,没有得到奶奶的照顾,以至于她在天气变化的时候腰酸背痛。

我小的时候不明白,甚至还自责因为自己的出生,让母亲饱受苦头。

等我做了父亲,我对“月子之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儿子出生以后,是丈母娘在身边照顾。

我老娘,这辈子一直就是一个甩手掌柜婆婆。三个儿媳妇,个个月子期间她一个也没有照顾过。

儿子三岁之前,他跟我老娘在一起的日子加起来不到三个月。

出生的当年,出了月子才见第一面。

这其中也有客观的原因:我们的新房没有拿到,一直是跟别人合租过日子。

没有多余的房间,坐月子肯定不实际。

另外,房东也不愿意。

老婆从医院里出来就去了老丈人家里坐月子。

在北方老家,这样的事万万不可,尤其是女人娘家有哥哥或者弟弟的家庭。

女儿不能在娘家坐月子,在北方是一个很顽固的风俗。

记得有一年,我邻居家的姐姐回来做月子,她的父亲不让进家门,最后,只能临时在院子外面搭了一个类似防震棚的草庵子。一直住到满月当晚才搬回到家里。

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刻,因为她家的草庵子距离我家的柴草墩子一步之遥。天天去抱草喂羊都能看到,邻居姐姐经常在外面烧火烤小孩子穿的土裤子。

因为月子里没有得到老娘的照顾,在往后的婆媳关系里,狠狠的记下了一笔。

其次,两代人之间生活习惯、认知的较量。

坐月子不能洗头,不能见风,不能吃凉的食物。

凉,是坐月子期间的禁忌。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也逐步被忽略。

儿子出生的医院,三甲医院。

母婴病房里空调一天到晚都是开着的,因为是夏季,如果不开空调,不要说产妇,就是医护人员也会抱怨。

只要不是温度太低,不直对着身体吹,医生也不建议产妇成天捂着身体。

再说说洗澡,产妇更应该注意私密处清洁。尤其是顺产的女人。

老婆能够下床的当天,她就独自去卫生间洗了澡。

丈母娘为此没有少啰嗦她,换成婆婆,估计老婆也不一定能够忍着不发火。

产后饮食,不得不说是一个大工程,既要吃好,又要不影响母乳喂养。

开始的时候,不能吃太丰盛,容易堵奶。

记得当时,因为堵奶,老婆只敢喝米粥,身体很快就消瘦下去,一度低于一百斤。

生产的时候140斤,产后最瘦的时候80多斤。

堵奶是个很让产妇情绪烦躁的事,为此老婆没少跟丈母娘大动干戈。

好在只是丈母娘,换成婆婆,我不敢想会不会干架,我估计会。

在这里还是要感谢丈母娘曾经的付出,后来儿子才多吃了半年的母乳。

最后,补偿心理。

女人生孩子是一件比较遭罪的大事,女性在婚姻中身体遭受最疼的事莫过于生孩子。

虽然说,女人生孩子是必经之路。但是,真的很疼。

因为自己的身体遭了罪,就尤其想得到认可和补偿。

这其中,来自婆婆的认可和补偿尤其能够让女人觉得欣慰。

女人爱一个男人,是非常乐意和愿意为他生个孩子,这也是为啥月子期间,作为“罪魁祸首”男人竟然没有受到女人指责的原因。

既然不能指责自己的男人,那么婆婆就要出来替自己的儿子做挡箭牌了。

女人对自己男人的不满,往往会转移到婆婆身上。

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引起婆媳大战的时候。

因为孩子,能够容忍的婆婆就会选择原谅儿媳妇。

更多的时候,这份不满转移到了平时的吃喝拉撒中去。

婆婆准备的饭菜单调,没有胃口。婆婆洗的衣服不够干净,婆婆不会抱孩子……

一件件事,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