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总督和提督哪个地位高,权势大?
总督权利地位大,手握军政大权!
清朝总督和提督哪个地位高,权势大?
清朝的总督和提督都是沿袭明朝的,但又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清朝的总督是地方的最高长官,管辖一个省或者两个甚至三个省,综理军民要政,也就是军政一把手。从品级上说, 为正二品。但一般而言,清朝的总督还要加尚书衔,如兵部尚书,或者是都察院御史。因此,总督一般都为从一品,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此外,清代的总督中,还有管辖专门事务的,如河道总督管理治河,漕运总督管理漕运。
提督是提督军务总兵官的简称,是一个省的高级武官,节制全省武装力量。提督之下分别设有镇、协、营、汛各级,下属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等官员。清末建海军时,海军中也设有提督。
提督的级别一般为从一品,与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吏,但要受总督节制。
因此,总督和提督相比,显然总督地位更高,权势更大。
清朝总督和提督哪个地位高,权势大?
还记得过去,我们常在电视剧中听到“两江总督”、“九门提督”、“广东水师提督”这样的古代职位,那么清代的提督和总督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总督”这个官职产生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在明宪宗成化年间成为正式官职,但直到清代才成为固定官职。总督是文臣职位,是替朝廷钳制武臣并管理地方的封疆大吏。本文所探究的清代的总督,品级为正二品,属于地方上的最高行政官员,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制台大人”。笔者需要说明的是,清代往往有总督兼任兵部尚书的习惯,兼职的总督品级比普通的总督高,从正二品升为从一品。
总督要协调各省军政,统一事权,防止武装割据,因此往往管理着省内的行政、经济、军事三大事项,有的总督甚至可以管辖多个省份,比如湖广总督可以管理湖南、湖北两省;闽浙总督可以管理台湾、福建、浙江三省。因此,总督的出现实际上也体现了明清对中央集权的加强。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三》的记载,总督有责任安抚百姓、统辖文武官员、监察吏治。清光绪34年时(1908年),清政府撤除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奉天将军的建制,将他们的辖地分别设为黑龙江省、吉林省、奉天省(辽宁省),这就是东三省的来历,然后再设置“东三省总督”一名,这是清朝在灭亡前最后增加的一个总督职位。
“提督”则是武将的官名,正式称谓是“提督军务总兵官”,是清代各省份绿营官兵的最高统帅,品级为从一品,高于普通的总督。既然是武官职位,提督自然是以带兵为主要职责,这一点就与总揽军政的总督完全不一样。
自宋朝以来,朝廷鉴于“安史之乱”的前车之鉴,为了防止地方武将形成割据,往往设置文官分其权。明清两朝也基本上延续了“以文制武”的格局,所以提督的品级虽然高于总督,但仍然要受总督的节制,听调和听宣。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总督的权利远远大于提督。
另外,从康熙年间开始,由于清朝消灭了割据台湾的延平王郑经,顺势将台湾地区的水陆军队分配给福建的陆路提督与福建水师提督管辖。由此可见,提督的职责与今天的军区司令比较类似,但又有区别。
由于不同省份的地理环境不同,有些沿海省份配置有水师部队,所以提督也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有清一朝,共在全国设置了12位陆路提督与3位水师提督(清朝的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以及长江水师提督),比如在鸦片战争中与英军搏杀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清朝总督和提督哪个地位高,权势大?
【总督】在清代是地方的最高长官,统辖一省或几省的军事和民政。总督例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衔是朝廷重臣,封疆大吏。清廷(汉人)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都曾加封总督职,拥有统辖一方的军政大权。【提督】,九门提督(官名),为“提督九门巡捕五营统领”的别称。
清初设,步军统领,专管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步兵。
康熙十三年(1674年)兼提督京城九门事务,三十年又兼管巡捕三营事务,当时称“提督九门巡捕三营步军统领”。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巡捕由三营兵额增至五营,随之改称“提辖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
【九门提督】即掌京师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东直、西直、朝阳、阜成九门内外守巡警等事,护卫京城治安。其官署步军统领衙门除掌防守、稽查、门禁、缉捕等事务外,还拿断狱、编查保甲等事。
这一职务虽没有总督封疆大吏那样拥有军政大权,但,清廷任职九门提督必须是朝廷亲信的满族大臣来兼任,可想此职的重要性。清朝总督和提督哪个地位高,权势大?
这两个职位,都是镇守大清地方的封疆大吏。其地位都不可小觑。
到底谁的地位更高,权势更大呢?
下面我们就先了解一下他们的职位。
总督
大清镇守地方的总督一共8个,分别是直隶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江总督,云贵总督,还有盛京将军。
除了镇守地方的总督,还有管理河道和运输的总督,分别是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
总督一般官居正二品,如果你还兼着尚书或者大学士,级别会比正二品高,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两江总督,同时还兼着兵部尚书,一般都是从一品,像康熙年间的于成龙于大人,就是两江总督兼兵部尚书,从一品。还有一种高配总督,是正一品,比如晚清的两江总督张之洞,官居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生兼两江总督,不过这种高配也就是由于晚清特殊原因,才设立的,像慈禧以前都是没有的。
总督的作用。
总督一般都主管一个省或者两个省,的军务政务。比如四川总督,就管着四川一个省,而陕甘总督就管着陕西甘肃两个省,由于在清朝省份的划分和现在不一样,像直隶总督,你从地图上看,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等部分地区,可以说,是八个总督管理地方最大的。像总督既然管理者军务政务,那权利肯定是非常大。其实不是的,一般总督都是以代替皇上监督为重要责任,省里具体的事一般都有一省的巡抚来做。总督是不过问的,只有到了月底,巡抚都要去总督衙门述职,这时总督的地位才会凸现出来。
两江总督兼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
当然这是和平时期,如果是战争时期,总督却是第一责任人,如果你管辖的哪个省被叛贼占领了,总督就必须承担责任,首先去向皇上谢罪。而不是巡抚。
提督
大清自入关以来,每占领一个省,都要在这个省设立提督,和总督的品级一样都是从一品,主要负责的就是这个省的防务,而到了南方,为了提高沿海的防务,朝廷还在此设立了水师提督。提督和总督就不太一样了。提督只负责这个省的防务,有点像我们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可想了想又不太一样,因为一个省的总负责叫总兵,专门管辖所在省份的官兵,那既然有了总兵,提督又是什么作用呢?
提督的作用
其实提督的作用和总督的作用一样,都只负责指导,和平时期,总兵按时向提督汇报工作,而提督则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只有到了战争时期,提督的作用才会提现出来。但别忘了,除了各省提督,最出名当属于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隆科多
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从字面意思我们也能了解到,就是管理京城九门的防务,又叫步军统领衙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九门提督,比如康熙时期的顾命大臣隆科多,乾隆时期的军机大臣和珅,都兼过九门提督,所以,比起其他身份的提督,九门提督的官阶会比较高,属于正一品。
那既然在不同时期提督和总督都能做到正一品,那到底谁的势力和地位会更大更高一些呢?
和平时期。
和平时期,国家一般都会以文官政务,为优先方向,所以,总督的势力和地位会高一点,原因有二:
第一,和平时期,国家需要的的建设和治理,经济民生是最重要的,有时偶尔会有一些战事,但毕竟是少数,只需要一个大将军,几个参将就可以解决,根本轮不到提督,或者总兵。
第二,总督,一般都负责的一个省或两个省军政民生,自然也兼着管理防务的差事,那总兵自然也受总督领导,这样算起来,总督的作用要比提督大,受皇上的重用的机会自然也就比提督多。
举个例子像康熙时期的两江总督于成龙,兼着兵部尚书,权利自然就很大,敢杀江宁将军赫里,如果当时是战事时期,于成龙绝对是不敢杀的,因为总督没有赫里的兵多。
两江总督兼兵部尚书于成龙
战争时期
战争时期一般指的是天下大乱的时候,这个时候整个国家千疮百孔,一心都放在了对付敌人身上,经济,民生自然就成了次要的,这个时候武将就放在了第一位。所以,提督的势力和地位会高一点。原因有二:
第一,战争时期,提督身兼着这个省的防务,手里肯定有一定的生杀大权,而巡抚,总督则不然,因为他们是文官,在没有皇上委任的情况下,总督,巡抚是不可以领兵打仗的,只能负责后勤和管理百姓。
有个例子:年羹尧,原是陕甘总督,而当时的大将军是十四阿哥胤禵,打仗的时候,年羹尧负责的就是为大军提供粮草,后来年羹尧继任大将军后,新来的陕甘总督就负责提供粮草。这是战时,如果是和平时期,没有大将军在那,陕甘总督自然就是最大的。
第二,提督作为负责防务的第一人,自然都是很有军事头脑,而且每天都有可能在行军打仗。作用对于国家至关重要。这个时候的提督肯定是皇上重用的人,也是有能力的人,如此凸现武将的时候,总督作为搞后勤的,势力和地位怎么能跟提督比呢。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
结论:经过两种不同时期的对比来看,总督和提督的势力和地位都非常重要,至于谁胜过谁,也要分时期和这个人的能力,如果你很有能力,又是皇上重用的人,话语权自然就大,如果你是没用的草包,只知道贪图享乐,即便给你个一品总督,只是过往云烟。最后用我国军队的一句话概括总督和提督的区别,说不定你会很快明白。
军种主建,战区主战。
喜欢的朋友记得评论加关注,我们一起聊清史。
清朝总督和提督哪个地位高,权势大?
总督一般情况要大于提督,但是也要看提督是正一品官还是从一品官!有的提督是正一品如:九门提督就比一般总督官职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