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征讨东吴仅仅是为关羽报仇,还是另有它图?
不是,更主要的是想灭吴国或多抢一些地盘的嘛
刘备征讨东吴仅仅是为关羽报仇,还是另有它图?
我觉得刘备征讨东吴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为了扩展势力。第二才是为关羽报仇。
征讨东吴的背景关羽死的时间: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征讨东吴是章武二年(222年)。这里相隔了近3年。这说明刘备并非脑子一热为了关羽去报仇。
而从建安十七年开始,刘备的人生就仿佛开了挂一般,先是灭了刘璋。在益州站稳了脚,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圈。而后又在汉中之战中打败了曹操,占领了汉中,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又大发神威,打的曹操差点迁都。而孙权这个时候下了黑手,导致荆州丢了,关羽死了。
刘备的思考接连在益州和汉中战场取得胜利,并且在荆州战场要不是孙权背后捅刀子也肯定大胜的情况下,刘备内心肯定是有点飘的。他认为自己现在兵强马壮,完全可以和东吴和曹魏叫板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心中已经不再坚信隆中对中连吴抗曹的策略了。他思考的更多的是,如何增加自己的势力范围。为统一全国做准备。那么这个时候要么打魏国,要么打吴国。
打魏国,由于山川阻隔,粮草无法正常运输,是下策。而攻打吴国则可以水陆并进,粮草的运输问题也更容易解决。同时吴国的势力也没有魏国强大,吞并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所以他在登基的第二年不顾诸葛亮的反对,发动了伐吴之战。
刘备的使命刘备一直以汉室后裔自居。尤其是他还以汉室名义称帝了。所以统一全国就是他一生的使命。在襄樊之战失败之后消灭曹魏已经非常困难了。对魏发动战争只能是消耗自己的国力。而对吴的战争还是有很大胜算的。所以他只能倾全国兵力攻打吴国,以换取最大的胜利果实。如果成功那么统一全国或许还有希望,如果失败也能对天下有个交代。所以这也是无奈之举。
为关羽报仇刘关张的感情肯定非常好,要不然关羽也不会宁愿放弃曹操的恩赐,也要投奔无处安家的刘备。但是作为一国之君,是不可能冲动行事的。所以这个目的只能是次要目的。同时也是发动战争的借口。
结语作为兄弟,刘备非常想第一时间给关羽报仇。但是作为君主他又不得不抛开个人恩怨,先以大局为重。最后经过权衡利弊,决定以报仇为名发动伐吴之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刘备征讨东吴仅仅是为关羽报仇,还是另有它图?
要回答“刘备征讨东吴仅仅是为关羽报仇,还是另有它图?”必须得先从关羽被杀荆州被吴国占据后,整个三国这阶段格局是怎么样的进行分析。
一,关羽被杀荆州被吴国占据后,魏蜀吴三国的实力格局奠定,这种实力格局持续到西晋统一就没有变化过,上图是三国末期三个国家的实力对比。在蜀汉最鼎盛时期,也就是关羽打赢襄樊之战,刘备打赢汉中之战时候,蜀国的人口军队综合实力才和吴国差不多,但还是吴国更强一点。
二,诸葛亮在隆中对就跟刘备说清楚了北伐复兴汉室的条件,我们看下其中一段原文: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要想北伐成功,需要天下有变,而且益州和荆州两路出兵,为什么需要这样,因为孙权在没有占据荆州之前,他只能一路进攻寿春方向,如果天下有变,就是魏国出现内乱四分五裂了,这个时候因为有两路出兵可以比孙权一路更快的占据魏国更多所统治的地盘,那么魏国被蜀国和吴国灭了,蜀国肯定综合实力超过吴国,这样也就可以把吴国给灭了,统一天下,复兴汉室。三,如果以刘备失去荆州后的实力,他攻打魏国,两国综合实力差距太大,肯定打不过,后来诸葛亮、姜维北伐失败就验证了打不过,那么他要统一天下,就只能收复失去的荆州,没有收复,东吴就可以实现诸葛亮的隆中对的战略了,天下有变,两路推进,比蜀国更快的拿下更多魏国的地盘。按照蜀国失去荆州的格局发展下去,那么蜀国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不是被魏国给灭了,就是被吴国给灭了。既然魏国无法打,那就只能打比魏国实力弱的吴国了。四,关羽被杀后,刘备也是一年多后才出兵,为什么这个时候出兵东吴,因为曹操死了,魏国刚刚新主登基,而且曹丕比曹操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又出师有名,给关羽张飞报仇,而且荆州从赤壁之战到被东吴占领,关羽统治了将近10年时间,而吴国占据也才一年多时间,所以统治还不稳,也会比较好打,因为这些原因,刘备立马攻打吴国。可惜最后战败,拿不回来失去的荆州,实现不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安排。总结:刘备能够三足鼎立而占其一,他是政治家,怎么会因为就替关羽报仇出兵打东吴那么简单,肯定是另有所图的,所图的是恢复被吴国抢去的荆州,如果没有恢复,那蜀国最后也只能是被魏国消灭或者吴国消灭,当夷陵之战失败后,蜀国的命运也就注定了,最后也是三个国家最先被灭的。刘备征讨东吴仅仅是为关羽报仇,还是另有它图?
可以说刘备征讨东吴既是为了想帮关羽报仇,也是另有所图。因为先看当时天下局势,刘备本来占有荆州部分地区,但是随着关羽败亡,刘备在荆州地区再也没有立足之地,因此刘备只剩下巴蜀地区,而巴蜀地区道路险阻易守难攻,但是想出军也很困难,可以说荆州地区是刘备向外扩张的唯一出路,否则蜀汉政权就只能坐等灭亡。
刘备当时的困境关羽在败亡之前,刘备除了有汉中这一个可以入主中原的出路之外,还有部分荆州地区作为钱粮供给基地和军事基地,也可以北伐向外扩展地盘,而且当时荆州地区豪门士族人才也都比较强盛,所以说这个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是荆州地区一旦失去,刘备就是剩下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巴蜀地区政权很少能统一天下,只有刘备的老祖宗刘邦坐守巴蜀,但是刘邦也是依靠兵神韩信才能从汉中打出一片天下。
而刘备集团又没有兵神韩信这种大将,他如何能出巴蜀夺天下,所以刘备如果不积极收回荆州失地,他的政权最终就是坐困巴蜀而亡。
为关羽报仇既是借口也是真有其意益州算是蜀汉根本,而荆州则算是蜀汉向外扩张唯一出路,事实证明没有荆州以后,诸葛亮多次北伐也是无功而返,所以刘备要不想蜀汉政权坐等灭亡,他只能积极进取。
历史上的关羽和张飞虽然与刘备不是结拜兄弟,但也是与他同生死共患难的心腹大将,说刘备对关羽没有感情那是绝对不可能,关羽败亡,刘备痛哭是既伤心损失一员心腹大将,也伤心的是蜀汉扩张之路要被断绝。
因此刘备执意讨伐孙权,在讨伐孙权这件事上借口就是孙权诛杀蜀汉大将关羽,虽然是借口,但是刘备也确实为关羽之死难过,也有一定的报仇因素,不过更多的是刘备想借关羽之死为借口出兵攻打孙权,重新夺回失去的荆州地盘。
刘备伐吴刘备在讨伐东吴方面可谓是倾全国之力,历史上刘备实际出军伐吴只有六万余人,别看这六万余人,实际上这已经是刘备拿出了全部家底来跟孙权一战了,说白了刘备也是迫不得已,局势如此,不拿出全部家当一搏,那他的蜀汉政权可真就一眼看到结局了。
所以说刘备伐吴是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想法而去,结果却是摩托没骑上,单车也丢了。蜀汉从此一蹶不振,即使诸葛亮也无能为力,蜀汉后期资源短缺,兵力贫弱,人才匮乏,全部在于关羽失荆州和刘备搏一搏搏输了的结果。
刘备在汉中之战大胜曹操以后可以说是志得意满,气势如虹,悲惨的是刘备集团帅不过三秒,失荆州外加伐吴失败,彻底让刘备集团又变回了从前。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刘备征讨东吴仅仅是为关羽报仇,还是另有它图?
刘备讨伐东吴的真实原因,只有刘备自己知道。后人也只能做一些表面上的推测。
一、桃园三结义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举,兄弟之情千古佳话,古往今来,多少代江湖好汉纷纷效仿。
三人于桃园中焚香拜誓:“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这三兄弟的誓言,天下公知。
二、刘备为何伐吴笔者大胆猜测,刘备出兵伐吴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直接原因。关羽之死,对刘备及蜀汉打击极大,负面影响极深,关羽可是蜀汉的将帅之魂,失去关羽,蜀汉战斗力陡然下降!结拜之时,三兄弟有誓言在先,刘备若不为关羽报仇,岂不违背“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会遭到世人非议,刘备的人设会瞬间崩塌!因此,出兵东吴,替兄弟报仇,是义举!是兄弟情分使然!刘备要履行誓言!
2.间接原因。刘备失关羽兼失荆州,对蜀汉负面影响最大。关羽之死,并不属于正常的战斗死亡,东吴早有害关羽之心!别说刘备,换了谁都咽不下这口恶气!刘备倘若不出兵,外部环境会急剧恶化,类似事件会重演,东吴会变本加厉,曹操也不会无动于衷!同时,蜀汉内部也会对刘备有看法,尤其那张飞,他的二哥被害,岂能忍气吞声?
小结:当初诸葛亮明白出兵伐吴的危害和结局,极力反对出兵。刘备唱红脸,诸葛亮唱黑脸。也许二人心照不宣!刘备只是做给外界看的,没想到真吃了大亏,兵败夷陵!总结:题主所说的其他企图,个人认为不存在。因为蜀国不具备吃掉东吴的实力,这一点,诸葛亮刘备是清楚的!所以,刘备伐吴,仅仅是出于内外形势罢了!迫不得已!刘备征讨东吴仅仅是为关羽报仇,还是另有它图?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可以说很多人都知道,每次看到这里,大家都对关羽的悲壮结局感到扼腕叹息。刘关张桃园结义,感情深厚,所以大家都盼着刘备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狠狠教训东吴,让东吴知道撕毁盟约,偷袭荆州的下场。
刘备肯定是痛惜关羽的阵亡,同时痛恨东吴的背信弃义,蜀国上下对东吴的行径也是义愤填膺。所以刘备在称帝当年,就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起大军讨伐东吴。
为关羽报仇是刘备发动伐吴之战的直接原因,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刘备需要重新夺回荆州,因为荆州对蜀汉政权来说太重要了。诸葛亮在为刘备规划的“隆中对”里就谈到过荆州的重要性。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诸葛亮短短几句话,就把荆州的战略地位说的非常明白了。荆州被刘备占据后,早就成为刘备集团的大本营,即使在刘备去了西川,在成都进位汉中王的时候,荆州依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首先荆州四通八达,从荆州出兵省时省力,失去荆州这个战略要地,蜀国失去了水陆并进,分进合击的可能,蜀国只能从益州出兵北伐,蜀道难行,十分消耗人力和物力,粮草的供给也受到很大影响。参考诸葛亮后面的北伐,多次因为粮草不济而撤军。其次蜀国失去了荆州大片的土地、人口、财政收入、各种战略资源,也损失了大批人才和军队。
由此可见荆州是必须要夺回来的,这是刘备必须要做的事情,既为关羽报仇以全桃园结义之情,又可夺回荆州解决困于益州的不利境地。
可惜刘备在伐吴之战中,初期进展非常顺利,胃口有点大了,不单单要夺回荆州,还想趁势占据东吴。所以刘备放弃了见好就收的正确策略,拒绝孙权的求和,逼得孙权孤注一掷,最后不但没有收回荆州,反而在夷陵之战惨败,蜀军损失惨重,这就是刘备的不明智了。
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