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把李逵毒死?

担心李逵会在造反,为他报仇,坏了他一世英名,坏了他忠君爱国的思想!

宋江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把李逵毒死?

  在水浒传中,108条好汉,先是聚义对抗朝廷,之后接受招安打辽国,征方腊,最后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死的死,伤的伤。但是要论死的最凄惨,死的最冤枉的,莫过于李逵。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那么为何宋江在死前一定要先毒死李逵呢?

在梁山,李逵这个人属于典型的认死理型的人物,作战虽然勇猛无比,但是却有勇无谋,而且有点弑杀成性。就是这位李逵,却打心眼里佩服呼保义宋江,把宋江当做主子来对待,对其忠心耿耿。

在梁山上,李逵绝对是宋江的铁杆追随者,当时梁山再大的事,在李逵看来也是小事。但是宋江再小的事,李逵都当大事来办。而且,当年宋江犯罪在刑场快要被斩首的时候,也是李逵拼死救了下来,因此,李逵对宋江那是有救命之恩啊。

但是,宋江这个人虽然叫做及时雨,呼保义,以义气在江湖上有盛名。但是干的都是些无义气的事,如将日子过得好好的卢俊义等人骗上梁山,落草为寇,断了人的前程,这能是义气?不顾107个弟兄的反对,为了自己升官发财,非要投降朝廷这是义气?带领梁山好汉成为朝廷的鹰犬,征讨方腊使得弟兄一个个惨死,这是义气?因此,宋江所谓的义气只不过自己赚取前程的阶梯罢了,干的都是杀兄弟的事。

而之所以要杀掉李逵,主要是因为,在梁山最坚决反对自己招安的就是李逵,李逵无数次表达了要打进京师,让宋江做皇帝的意思,坚决抵制招安。而且当朝廷使者来传旨,李逵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招安诏书撕掉,还对使者进行殴打,让宋江下不来台。即使招安之后,李逵也一再表示出抱怨,想重新聚义反叛朝廷的意思。

因此,宋江必须杀掉李逵,他才安心,他才能高枕无忧做官,但是没想到的是李逵死后,宋江也很快被害。针对宋江为何临死前非要杀掉李逵,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有一段非常精辟的回答:“像宋江这样的投降派怎么可能会放过李逵这样的革命派”,这24个字一针见血,道出玄机。

宋江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把李逵毒死?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阐述下我个人观点。

小说《水浒传》里介绍,梁山有将近10万人马,宋江没当首领之前,生活来源主要是靠抢劫,杀人越货的土匪勾当生活,宋江上台后,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10万人马的吃喝拉撒他要负责,怎么办?继续抢劫?如果继续这样,等朝廷一旦练好兵,缓过这口气来,肯定要大规模剿匪的,《大别山剿匪记》看过吧,就是这种类似结局,不招安行吗?让梁山好汉去开荒种地?都是成天喝酒吃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好汉,能干这活?憋屈死不说,朝廷到时间了该剿匪还是要剿匪的。

宋江不给这队人马找好口粮,找好出路,找好保障,早就被轰下台了不说,梁山早就散伙了。自古只有架起锅煮白米的,哪有架起锅煮道理的?说白了,宋江落一骂名,把黑锅一背,但是大家都有饭吃,都有生活来源保障,结局是喜闻乐见的,大家心里都满意的,不然,就凭宋江那点根基,能把这群混世魔王给说服了?能让大家苦苦哀求的说“哥哥,不能招安啊”,最后执行起来,出奇的顺利?说白了,都在装,心里知道这样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嘴上不能说,要假仁假义的表示反对,不然你就是大家眼中的“投降派”,最后大家的革命底线没有破,为什么?因为这是首领哥哥的命令,我们“没办法,不执行”。

李逵属于宋江的死忠粉,他造反跟别人不一样,别人要么被逼无奈,走投无路,比如林冲,要么想革了皇帝老儿命,比如柴进等,李逵他纯粹属于给生活找激情来了,什么都听宋江的,什么的都愿意为他去做,《水浒》最后结局是朝廷卸磨杀驴,宋江自知时日无多,一死了之,但是临走时,带走李逵最大的目的,我个人揣测,是为了名声,更为了家人。

宋江有个弟弟,宋清,绰号“铁扇子”,宋江知道自己一不在了,没人控制住李逵,以他的性格,肯定要再次造反大闹一场,这时候,不光梁山“忠义”名声没了,朝廷震怒之下,肯定会杀一儆百,斩草除根的剿匪,到时候投降派,幸存派,肯定一个不留,不然今天李逵反了,明天阮小七又觉得无聊也反了,大家有样学样,朝廷哪有功夫陪他们玩!所以李逵没了宋江的制约,肯定要反,一反宋江弟弟宋清参不参与,肯定没好下场,所以为了死去兄弟的名声,更为了他亲弟弟的前途,安危,带走李逵绝对是必要且唯一的方案。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宋江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把李逵毒死?

要清楚宋江为何要毒死李逵,就要注意宋江是怎么死的?

宋江是被四奸臣在皇帝赐他的酒里,偷偷下毒毒死的。这跟宣布宋江的罪状,然后将他明正典刑差别可大了。偷偷毒死,官方发布公告的时候,肯定先回顾一番忠肝义胆的宋将军护国护民的光辉业绩,颂扬一下他为大宋江山做出的不朽贡献,兢兢业业,终于积劳成疾,终于病死在酒桌,咳咳,工作岗位上。我们要纪念宋将军,发扬宋江精神,好好抚恤他的家属,以后他家子弟做官呢,要多加照顾。

宋江虽死,朝廷给他家的待遇是:

〖上皇准宣宋江亲弟宋清,承袭宋江名爵〗,〖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瞻其家〗,〖后来宋清生一子,应过科举,官至秘书学士〗。

与之类似的是,二战时一群纳粹将军要杀希特勒,结果失败,牵连到隆美尔。别的将军都被处决了,但隆美尔立过的战功太大名望太高,审判他太有损第三帝国的声誉。于是希特勒给他两个选择:要么自杀,会得到体面的国葬,家人也得到抚恤;要不肯自杀就上军事法庭,隆美尔及全家被枪毙。因为自杀了大家省事,你交出一条命,就跟你算完了,也不毁你名声,也不害你家人。

以李逵好惹事的脾气以及对宋江的忠心,知道宋江被毒死不反才怪了呢。李逵作为宋江的嫡系小弟,宋江作为梁山集团法人代表,李逵惹出什么事宋江都要负全责的。并且,李逵要反也肯定要打着宋江的旗号。

以李逵那德性造反成功的概率千万分之一也没有啊。到时候被朝廷镇压了,宋江会重新被定义为反贼,砸了庙,宋家被抄家,宋清砍头,宋清安平充军。

所以,为了哥哥的名声,为了宋家的兴旺发达,哥哥只好带你走了。

宋江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把李逵毒死?

宋江临死之际毒杀李逵,有两大原因。

一,宋江杀了李逵,避免被李逵坏了自己的忠义名声。

小说《水浒传》宋江的形象,被罗贯中搞得面目全非。

施耐庵笔下的宋江,曾在浔阳楼亲笔写下“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黄巢何许人也?他是曾经一度攻进唐朝国都,即皇帝位,建立"大齐"政权的李唐王朝的对抗者!

《水浒传》本来是一部官逼民反的小说,小说按照施老爷子的线索走向,无论如何也演绎不成歌颂忠义双全的主题。

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把一个历史上虽武艺高强,力敌万人,但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目光短浅的关羽硬生生地装扮成了一个大忠大义大智大勇的武圣人。

罗贯中大概描写关羽意犹未尽,同样硬生生地把《水浒传》里的宋江装描绘成了一个忠义双全的人物形象。

罗贯中笔下,宋江知道自己喝了御赐慢性毒酒,神态从容。想到的只是“李逵在润州,知道我被毒死,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

宋江便极速派人把李逵召唤到楚州,让李逵也喝了毒酒,然后对李逵说:

“为兄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怕你造反,也给你喝了那御赐毒酒。”

罗贯中把一部好端端的《水浒传》弄得庸俗不堪!

到了钱彩写《说岳全传》,同样来这么一套。岳飞被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准备处死。

马前张保到狱中营救岳飞。岳飞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要马前张保立即离开,张保愿跟随岳飞于地下,一头撞在石柱上脑浆崩裂而亡。

看管岳飞的狱卒都感到心中不忍,岳飞反而哈哈大笑:

“我岳飞忠孝节三字已得,唯独缺个节字,张保如此一死,我忠孝节义俱全了!”

何等迂腐!不是岳飞迂腐,是钱彩写得迂腐庸俗!民族英雄岳飞并非一个追名逐利之人!

钱彩明显受了《水浒传》影响,《说岳全传》里许多人物直接来自《水浒传》比如呼延灼、燕青。

钱彩写张保,大概比照了罗贯中写宋江的手法。死了李逵保住了宋江的“忠”,死了张保保住了岳飞的“义”。

《说岳全传》算不上名著,罗贯中续写的《水浒传》金圣叹腰斩得有道理!

二,宋江杀了李逵,免得梁山泊弟兄们受牵连。更免得自己家里受牵连。

梁山泊弟兄征方腊以后,三成死了两成。死的朝廷追授了封号,活着的除了出家的、自己离开的,朝廷安排了官职。

宋江想,假如李逵知道自己的被害之事,一定会重新起兵造反。宋江把李逵叫到楚州,一加试探,果然李逵要宋江带领楚州兵马,他自己带领润州人马,反了!

蔡京、童貫、高俅、杨戬等人本来视宋江等梁山泊降将为眼中钉、肉中刺,宋江死后,李逵重新聚众造反,朝廷必然放不过梁山泊一百八将,无论死者,还是活着的,都要遭殃。

死的肯定免去封号,活的罢黜官职。

那么一来,宋江苦心经营的招安决策就毫无可取之处。自己成了对梁山兄弟不义,对朝廷不忠,两边不讨好的人了。

其实这还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是,宋江是所谓大忠臣。大忠臣宋江肯定把毒死自己的账,未卜先知地算在奸臣身上。是奸臣害死了自己,皇上并不知道。至圣至明的徽宗皇帝一旦知道自己被害死,必然要追封自己,而且要对自己的家人大加抚恤。

假如李逵一造反,不就敲钉转角,坐实了自己图谋不轨反对朝廷的野心是真的?

那么,兄弟宋清和其他家人也不免死于非命!

小说《水浒传》的结局,罗贯中还真是那样写的。罗贯中写了徽宗皇帝知道宋江惨死,下令在梁山泊大造寺庙,敕封宋江为忠烈义济灵应侯。亲弟宋清,承袭宋江名爵。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赡其家。子侄宋安平朝廷特批录用,官至秘书学士。

“大忠大义”的罗贯中,把施耐庵《水浒传》弄得乌烟瘴气,远离当初的官逼民反主题十万八千里,可读性全无!

至于有人说宋江毒杀李逵,是堵住李逵的嘴,免得他说出宋江贪污梁山泊钱财的事。纯属瞎扯!

李逵虽然是一百八将跟宋江跟得最紧的人,但李逵眼里容不得沙子,如果李逵知道宋江做了有悖于江湖大义的事,比如好色,比如贪财。李逵的两把板斧早就劈了宋江。

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刘太公的女儿,李逵砍倒忠义堂前的旗杆,把替天行道的杏黄旗扯得粉碎,差点杀了宋江。

宋江的仗义疏财虽然有政治目地,但他的仗义疏财本身并不是假的。

不要肆意污化宋江!

宋江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把李逵毒死?

一将功成万骨枯,梁山招安后,征讨方腊,108位梁山好汉只剩下27个人平安回朝,当初豪情万丈的梁山聚义,就像一个骗局。

宋江、卢俊义等人加官进爵,终于圆了他们念念不忘的封妻荫子,出将入相,本以为就此高官厚禄,一生荣耀。可是朝廷容不下他们这些从梁山水泊而来的盗贼草寇。在四大奸臣的安排下,卢俊义被水银毒死,宋江战功赫赫换来的,也是一杯剜心绞肠的毒酒。

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转头成空,恍若一场梦幻。宋江死则死也,为什么又要毒死自己的好兄弟,好跟班李逵呢?

宋江叫来李逵,和他一起酒至半酣。宋江问:兄弟,要是朝廷派人来赐毒酒给我喝,你说怎么办?李逵大叫一声:反了吧!果然不出宋江所料,李逵是不在乎什么忠义美名的,如果宋江被朝廷害死,李逵必反。

宋江在发觉自己喝下毒酒之后,心中不甘。只能徒自感叹,自己没有做出对不起朝廷的事情。

可惜招安,是宋江走的一步死棋——有进无退。当初在梁山泊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已经成了赵宋王旗,曾经的反叛和江湖义气,在和同为反叛者的方腊等人厮杀中,宋江已经背离了初心。曾经在江湖上一呼百应的及时雨宋公明,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他已经被江湖人士所唾弃!

南征北战,兄弟们死伤殆尽,心灰意冷,当初招安时从梁山带来的十万强兵壮马,也在几次征讨中消耗干干净净,此时的宋江就算有造反之心,也没有了造反的实力。

宋江被赵宋朝廷摆了一道,他的兄弟们,已经四分五裂,死的死走得走,剩下的也天各一方。

宋江自己造反都没有把握,李逵造反只会灭亡得更快。这一点宋江很清楚,与其让李逵再打着梁山好汉的旗号去当乱臣贼子,不如甘心引颈受戮留下一个干净的忠义名声。

宋江骗李逵喝下毒酒,然后大义凛然地说: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李逵只说了一句:“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李逵对宋江的愚忠,也可以说是有情有义。李逵原本只是江州牢城里的一个小牢子,宋江作为江湖大佬,一见面就直接给了他十两银子。能够和宋江结交,对于社会地位低下的李逵而言是无比荣耀的事情。宋江对李逵出手阔绰,李逵则完全被他收买,成为他忠心耿耿的跟班和打手。

宋江之所以要毒死李逵,无非是要保全剩下的梁山兄弟,留下一个所谓的好名声。他已经在绿林之中丢了名节,在朝廷之中再背上不忠不义的名声,那就只剩下身败名裂了。

李逵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如果在宋江死后李逵造反,那些重新回到朝廷体制中的梁山好汉必然受到牵连。李逵自然想不到这么多,所以剩下还在朝廷为官的关胜、呼延灼、花荣、朱仝、朱武、黄信等人,一定会被李逵坑害而死。

还有一个人,就是宋江的弟弟宋清,虽然回了老家,也一定会被处死。宋江死后,宋清虽然没有什么本事,却继承了宋江的爵位,颐养天年,寿终正寝。

李逵不会像宋江的另外两个心腹吴用和花荣那样,一根绳子吊死在宋江的坟前。宋江毒死他,也是迫不得已的必然。或许,从在江州遇到宋江的那一刻,这就注定了是李逵的命吧,他已经把命卖给宋江了。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