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深化,上海自问如何担当核心角色?

核心的领头羊

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深化,上海自问如何担当核心角色?

这问题问的相当好,秉公而论,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当中理应充当核心角色,但目前的表现,显然是不合格的。

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地方利益作祟。长三角一体化,实际上涉及到多方的利益整合,江浙两省不是不存在自身的利益诉求,但是相对上海来说政治地位偏低,导致在和上海整合的过程当中往往处于劣势,换句话说更多的是奉献者支持者而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回报,那么这就导致在后续推进过程当中动力不足,反过来实际上侵害了上海自己的利益。换句话说,上海的主政者在过于关注自身短期利益的情况下,却牺牲了上海的长期利益。

其实应该反过来,上海作为长三角当中综合水准最高的一个省级经济体,理应在整合初期的过程当中,更多的向外释放利益,而不是向外索取支持,这样才能推动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举例而言,上海是科教文卫资源高地但始终对于周边省份封闭。现在的科技资源,卫生资源虽然也有向外释放的一些意图,但是做的不够彻底,还相当不到位。而高教资源,在对外开放的过程当中显然是不足的。在这样一种资源合作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对于上海也是有好处的。经济资源的情况也是如此。上海前些年因为制造业萎缩,还曾经一度提出要重新进军高端制造业,但是终究因为逆市场潮流而动没有成功。制造业转移到周边城市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当中,与其出于税收原因把企业留在当地,不如尽早的推动企业外迁反而能够尽快的促成当地的产业升级。现在上海产业升级的情况已经落在了深圳和杭州的后面,就是前车之鉴。上海秉承着从中心到郊区的阶梯式发展理念,才使得外资舍上海郊区,而奔向昆山才促进了苏州的发展。如果上海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强化,势必将对苏州和周边城市的发展形成更强大的抑制作用,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破解这种局面,靠上海干部的大局意识是不可能的。我主张长三角发展虽然以上海为核心,但绝对不能让上海主导,现在的问题就在这里,上海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长三角的主导者,这反而使得因为其自身利益作祟而不能很好的推进。应当由中央政府承担这种主导责任,进行更高层面的利益协调,才能使得长三角一体化,向前稳步推进。同时在这个主导过程当中,尤其应该强调双向利益交换。归根到底,上海核心作用的优质发挥不在上海本身,而在中央如何利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