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威震天下,倘若再年轻几岁,能灭秦吗?

不能,秦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山东六国都没法比。白起威震天下,还有蒙敖,秦人好武...长平之战以后,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廉颇后来不受重用,廉颇是守城大将

廉颇威震天下,倘若再年轻几岁,能灭秦吗?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生卒年不详,出生在山西太原。廉颇是赵国名将,由于他作战勇猛果断,攻无不可,战无不胜,深得赵王的厚爱,在诸侯各国也享有盛名,与白起、王剪、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的一生是征战的一生,也是荣耀的一生,他的一生征战无数,几无败绩,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长胜将军。至于廉颇年轻几岁能不能灭秦我暂且不说,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廉颇将军的生平再下结论。

一,初露头角,一战成名赵惠文王在位期初期,齐国与秦国均为东方六国中的强国。公元前284年,也就是赵惠文王十五年,名将乐毅同时担任燕赵两国的宰相,在他的运筹联合下,形成燕、赵、秦、韩、魏五国联军,对当时最强的齐国展开猛烈的攻势,大败齐军。第二年(公元前283年),尚未成名的廉颇带领赵国军队攻打齐国,赵军在廉颇的英明指挥下长驱直入,轻而易举拿下齐国的阳晋,一战成名,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从此,廉颇大将军便步入他辉煌的军事生涯。

二、顾全大局,负荆请罪

赵惠文王十六年,赵国得到和氏璧,秦王知道后说愿义拿十五个城市交换。赵惠文王明知贪得无厌的秦王最言而无信,想骗取和氏璧,但却苦于没有办法。正在危难之际,宦官缪贤向赵惠文王举荐了自己门下的“舍人”蔺相如,蔺相如说自己可以保证拿和氏璧与秦王公平交易。如秦王不守信,他确保完璧归赵。蔺相如果然没让赵惠文王失望,完璧归赵后被赵惠文王拜为宰相,官居廉颇之上。这让廉颇很是不爽,廉颇发誓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见他就躲。

最后,廉颇知道蔺相如躲他并不是怕他,而是顾全大局,以求将相和睦,共建赵国。于是,廉颇赤身负荆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两人握手言和,成为生死之交。

三、征战四方,所向披靡

赵惠文王二十年,廉颇率军从东面进攻齐国,大破齐军。二十三年,赵国派楼昌领兵改打魏国的几邑未能取胜,之后由廉颇领兵才将其夺取。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伐魏,攻陷防陵,随后又攻取了安阳。赵惠文王三十年,秦昭襄王出兵进攻赵地阏与,赵国将领赵奢率兵增援,大破秦军,不甘心失败的秦军增派重兵再次来攻,由廉颇领兵援救,秦军再次大败而归。赵惠文王三十三年,赵惠文王驾奔,孝成王继位。这时,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对周边小国个个击破?

赵孝成王四年,秦赵为争夺上党发生了战争。这时,赵国名将赵奢己死,蔺相如病重,赵孝成王只有派廉颇统帅赵军在长平阻击秦军。当时秦军已连连获胜,士气正盛。赵军长途跋涉到了长平,在诸多不利的情况下,廉颇采取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歼敌的战略方针,用三年的时间渐渐磨消了秦军的嚣张气焰,赵军逐渐占据上风。然而赵孝成王却中了秦王的反间计,听信别人说廉颇消极厌战的谗言,罢免了廉颇的军权,让赵括替代了廉颇,使赵国走向了灭亡的道路。

赵孝成王十五年,燕王见赵国虚弱就派两支部队,两千辆战车,命大将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大将卿秦带兵攻打代地。赵王甚为恐慌,重新启用廉颇领兵反击,大败燕军,杀死栗腹,活捉了卿秦,书写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赵孝成王二十一年,成王病死,其子赵悼襄王继位,取消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替代了廉颇,廉颇怒打乐乘,之后逃离赵国,奔走魏国,最后被楚国任用为将,但没立战功,最终死于楚国的寿春。

纵观廉颇将军的一生,他能征善战,所向无敌,如果他再能年轻几岁,又能遇到一个知人善用的国君,统一六国的也许就不是秦国了,历史完全有可能被他改写。你们说呢?

谢谢大家一如既往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的看法!

廉颇威震天下,倘若再年轻几岁,能灭秦吗?

能人事安天命,因缘际会

廉颇威震天下,倘若再年轻几岁,能灭秦吗?

肯定的回答:不能!究其原因很简单,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不是一两名武将之间的战斗;战争最终的胜利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当时的秦国经几代人的励精图治为当时综合国力之第一梯队,并且日益强大;而赵国虽说当时也是大国之一,但处于国力下滑势态,只是国力第二梯队之国。综合军事实力,统治者开明程度及用人制度特点、远交近攻策略即政治开明度,经济发展实力等因素秦灭六国达到第一次大一统是历史的趋势和必然。

廉颇威震天下,倘若再年轻几岁,能灭秦吗?

老英雄虽有勇有谋,但一个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是扭转不了乾坤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往往也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廉颇威震天下,倘若再年轻几岁,能灭秦吗?

不能,一个人无力回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