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为何会被秦王嬴政的一纸调令吓得自尽?
吕不韦虽然把持朝政,但是并没有祸乱朝纲,反而重用贤臣,并且将自己的钱财也用在了治国上,所以正是吕不韦掌管朝政,才使得秦国更加强大。秦王的信堪称诛心,等于将吕不韦之前对秦国的功劳和贡献全部一笔抹杀,导致吕不韦彻底失去了保命的资本。到了这个时刻,吕不韦想必心里已经跟明镜一样,秦始皇对自己已经动了杀心,死已经是迟早之事了。 吕不韦很清楚,如果自己选择自尽,对于秦始皇来说自然不再存在威胁,那么凭借自己之前的功劳,秦始皇自然不会再为难自己的家人。而如果等到秦始皇真的举起屠刀,恐怕自己的家人都无法保全了。这种情况下,吕不韦也只有一死了之;秦始皇杀吕不韦,一方面是因为其已有的罪名,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消除一个巨大的威胁,从第二点来讲,吕不韦也已经是必死无疑。秦始皇一纸书信便将其所有功劳全部抹杀,又令其迁至蜀地,此时的吕不韦早已明白,自己已经到了秦始皇所不容的地步,死或许还可以保全家世,如果真等到秦始皇动手,恐怕他的下场不会比嫪毐好多少。吕不韦的最终命运,可以说已经注定了,对于他来说,自尽对他来说已经算是一种比较体面的死法了。吕不韦此时的处境却变得极为尴尬,功劳和人缘可以保住其性命,但也可能害了其性命,因为对于秦始皇来说,吕不韦已经成为了一个绊脚石。
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为何会被秦王嬴政的一纸调令吓得自尽?
众所周知,吕不韦看中了秦王孙异人的“奇货可居”,于是辅助他逆袭称王的典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吕不韦有万贯家财,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但是商人在当时的地位极其低下,吕不韦正是看中了异人的政治地位,想靠这个落魄公子做一把政治投机的生意,才决定赌一把,先是将自己的小妾赵姬送给了异人,后又用大量钱财前往秦国为其打通了各种关系,成功地将异人扶上了秦国国君的宝座。
异人成为秦庄襄王后不久就去世了,嬴政登上了秦国王位。吕不韦此时终于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笔生意,他不仅位居相国,又获得了与管仲齐名的“仲父”尊号。可是为何秦王赢政的一纸调令就将他吓得自尽了呢,其中有何隐情呢?有书君就为大家解析一下吧。
一,嫪毐的下场让他看到自己的结局。
赵太后在秦庄襄王死后孤身无偶,吕不韦便投其所好,将一个命叫嫪毐的人假充宦官送入宫中,嫪毐深得太后宠爱,朝中官员争相与他交好结为党羽,他拥有了上千人的门客,成为了仅次于吕不韦的又一股政治势力。
嬴政到秦故都雍城举行冠礼,嫪毐乘机发动暴乱。两下交锋,嫪毐手下的士兵就溃散而逃。嫪毐被活捉车裂而死,诛灭了其三族,党羽皆枭首示众。
至此,与君权相对的以嫪毐为首的后党集团被消灭。而当年嫪毐进宫的始作俑者吕不韦自然脱不了干系,只不过他辅佐先王继位的功劳,让嬴政对他暂缓动手。
二,调令的内容已透出赢政对他的杀机。
嬴政给吕不韦的信中写道,“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短短三十字的书信彻底抹杀了吕不韦对秦国的功劳,也让他失去了其保命的资本。他的存在阻碍了嬴政行使政治权力,成为嬴政前进的的绊脚石。吕不韦从嫪毐的结局看到了嬴政的杀伐决断,他深知死只是迟早的事罢了。
三,他的死如果可以让秦王感念其恩保全其家人及门客的性命又何乐而不为。
吕不韦明白,他的存在对于秦王赢政而言始终是个威胁,他定会寻找机会对自己及其家人和门客斩草除根。
那不如主动示弱,自己主动选择了死亡,秦王赢政没有了危机感,会感念自己之前的功劳,不再为难自己的家人。与其被杀,不如体面地死去,换来全族人的性命,这笔生意值了!
事实果真如其所料,在吕不韦死后,秦王赢政没有再继续追究他的家人,他的一条命换来了全族人的性命。
吕不韦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用商人独特的眼光投资了秦王孙异人,完成了从一个商人到政治家的华丽转变,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可惜因为随着其野心的膨胀,他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为何会被秦王嬴政的一纸调令吓得自尽?
吕不韦此举是他最后的一场赌局,赌的就是秦王嬴政能放过他的家人。
吕不韦在237年十月被免去相职,一年后被安排迁移到蜀地居住,同年吕不韦饮鸩自尽。
商人吕不韦最后的赌注吕不韦在赵国第一次见到异人后,认为奇货可居,为他上下打点,终于将他扶上了秦王之位。吕不韦居功甚伟,被任命为丞相,封文信侯,将河南洛阳富庶的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这是秦国开国以来,历代丞相中绝无仅有的待遇。
而吕不韦希望自己能比肩战国四公子,除了养士之外还要著书立说,让自己的思想成为秦国的思想,让自己的名字永远刻在秦国的荣誉墙上。不过吕不韦这部号称“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吕氏春秋》,却成为了秦王政和他之间的导火索。
秦庄襄王嬴异人去世后,其子嬴政继位秦王,由吕不韦辅政,尊其为“仲父”。可随着嬴政越来越大,他对于权力的渴望丝毫不比先祖们少,而吕不韦则成为了挡在他前面的拦路石。直到嫪毐谋反事件爆发,秦王政将嫪毐极其党羽均被车裂,曝尸示众,并夷嫪毐三族。秦王政耻于母亲赵姬的作为,将她驱逐出咸阳,迁往雍地居住,而吕不韦也被牵连了进来。
在处理嫪毐之后一年,秦王政就开始处理吕不韦,对秦王政来说:外戚、权臣都是他的眼中钉,而外戚已经被铲除了,现在剩下的权臣吕不韦,则需要趁着嫪毐事件,将他也拖进来解决掉。而且自嬴政继位以来,关于吕不韦和自己的传言就沸沸扬扬,为了保证自己的前进,吕不韦必死无疑。
吕不韦先被驱逐出咸阳,去往河南封地居住,之后又借机安排他全家迁往蜀地。本来还对秦王政抱有一丝希望的吕不韦,直到此去必不能活命(古代流放基本意味着会死于途中,即使勉强到达蜀地,也会因身体状况、气候等原因死去,很难活下来)。
于是吕不韦赌了最后一把,他在出发前夕饮鸩自尽了。因为他不想像条野狗一样死在蜀地,也不愿被秦王政五马分尸(商鞅也是被车裂了,并被下令诛杀全家)。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门客,已知必死的吕不韦这才选择了有尊严地死去。这是他最后的赌局,赌秦王政会把罪过全部撒在自己身上,而不涉及大狱,不牵连其他人。果然,吕不韦还是赌赢了,在他死后,秦王政也没有继续追究下去,只是下了《逐客令》,把六国入秦的食客全部驱逐。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