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推简历和自己投递简历的差别很大吗?
“这两个人我觉得能力是一样的,都是二本毕业,都是3年工作经验,都有项目带队经历,那我选内推的这份简历吧,我相信小佘的眼光,她推荐的应该不会错!”
这是我们最近在招聘产品开发岗位的时候,产品部经理对候选人的表态,很直接。
在相同能力的情况下,面试官一定是更青睐内推简历的关键就在这个能力指标上,整体下来,内推就代表关系,面试官会看中这个关系,其次,关系意外的就是,推荐人对被推荐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这个是在面试中做不到的,这个也是面试官比较在意的。
对于面试官来说,抓紧时间完成招聘,让候选人抓紧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才是用人部门的最主要想法,更何况这个候选人还是内推的呢,入职在说。
对于HR来说,招聘渠道非常重要,内推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用的好的话,就非常好的渠道,这个时候,相同能力的情况下,HR也会倾向内推人员的入职。
无论是用人部门,还是HR,一般情况下,都会优先考虑内推人员。
内推简历相对来说,比较难得,特别是中小企业,从企业的角度,是希望去激励员工多内推大企业的内推做的会比较好,是因为企业品牌本来就在那里,被推荐的人一般情况下也会比较愿意到公司来。推荐人自然也是愿意推荐,因为推荐奖金也高,哪怕没有奖金,给自己熟悉的人一个工作机会也是不错的。
那么,对于小企业来说呢,内推渠道是开放的,但是,内推效果不是特别好,最大的区别就是企业品牌影响力了。这个时候,作为公司的招聘渠道之一,公司是愿意下大力气去推的,不仅仅是可以多一个渠道,更是解决了人才招聘的需求,因为小企业人员不好招。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小企业要注重这个工作的激励,有时候,哪怕内推的人员不是特别合适,公司也会考虑内推人员的入职,因为,要注重推荐人的感受,营造内部内推的文化氛围。
内推候选人入职后通常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当然,任何一个渠道都不是完美的,内推也不例外。公司内部的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内推也是一个助力。
新来的人员,因为是内推进来的,和推荐人是熟悉的,关系会比较好,但,推荐人在公司的角色很重要,很多时候,推荐人本身就是业绩一般,或者说是那种比较会搬弄是非的人员,这个时候,新来的员工往往会受到影响,组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呢,往往和公司的文化氛围相悖。
总的来说,内推对企业来说,是多了一个渠道,对面试者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渠道,用好来,双赢,用不好,双输。其行且珍重。
内推简历和自己投递简历的差别很大吗?
我是【聊哥】,
资深人力资源产品经理。
在过去15年的HR工作经历中,
收到内推的简历也是不老少的。
应该说,在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条件下,
内推简历和求职者投递的简历,
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为什么要强调在符合岗位要求的条件下呢?
如果内推的简历不符合岗位的要求,
那么结果基本是一样的,就是淘汰。
在同样符合岗位要求的条件下,
投递简历和内推简历差在哪里?一、优先面试:很多求职者在投递简历过程中,
经常会看到,
系统反馈你的简历已经被标注符合岗位要求,
但是迟迟等不到面试邀约电话。
因为,和你同样符合岗位要求的投递者太多了,
很可能,你根本就得不到面试的机会。
而内推简历,
大多能够得到面试的优先权。
今天被推荐,可能明天就可以参与面试了。
二、招聘流程简化:在招聘和求职中,
内推的简历,
往往能够得到招聘流程简化的福利。
正常的招聘,
需要初试、复试、笔试、各种测试。
而内推简历,
很多时候就能走进招聘的“绿色通道”,
初试简单过,
复试当场安排,(不需要回去等通知)
其他环节先不说,
光面试就能让你省去不少等待的时间。
三、优先录用:同等条件下,
用人单位一般会优先录用内推人选,
这个是不用说的了,
除非推荐人和HR或者用人部门领导有什么深仇大恨。
还有一些公司,
在条件不同等的情况下,
或许也依然会优先录用内推人选。
比如:能力比其他候选人略差、薪酬比其他候选人略高、学历比其他候选人略低……
总之,只要不是差的太明显,
内推的人选总能获得一定的优先权。
四、待遇从优:一般情况下,
用人单位的薪酬,都有一定的弹性。
就是说,招聘岗位的薪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都是一个范围,而非一个定值。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
求职者的薪酬是略高还是略低,
往往都在HR或用人部门领导的一念之间。
这样,内推人选一旦被录用,
很可能就可以获得较高的薪酬待遇。
五、……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
内推简历,
就是遵循了这样一个道理。
以上所述,
还是属于一个正常的逻辑中。
有些企业,
人际关系复杂,
领导推荐的简历,
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
都被录用。
人际关系差的员工,
推荐的简历,
不管三七二十一,
都被拒绝。
……
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在求职过程中,
如果想要顺利的得到一份不错的职位和薪酬,
不要忘了充分利用好身边的人脉资源,
有时候,
或许就是一个推荐,
让你的职业生涯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大家对【聊哥】以上列举的情况,
赞同或不赞同,
都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的方式,
一起来讨论!
我是【聊哥】,
资深人力资源产品经理。
关注【聊哥聊职场】
更多职场干货等你来拿!
【我保证】
每一篇文章,每一份问答,
都是诚心之作。
内推简历和自己投递简历的差别很大吗?
每年在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经常听到“内推”一个词,包括在找实习的过程中也会听到这个词。那么到底,简历内推和自己投递究竟有多大区别?实习僧今天就来告诉你:
一、什么是内推?内推即指内部推荐,是通过公司的员工的关系将你简历直接推荐给HR甚至是业务部门,属于正常的招聘手段,适用于从实习生到全职的招聘。而有部分的内推,还会用于非公开招聘,也就意味着有的岗位只会通过内部推荐获得。
用人部门会优先考虑内推的人员,这样可以极大缩短应聘流程,成功率也较高,是一个不错的渠道。
二、内推和自己投递简历的区别?正常投递简历,一般会通过网络等渠道,将自己的简历投递到HR的邮箱或其他渠道,HR会进行几轮筛选,确定你后才进行面试邀约,后面则进入企业的正常招聘流程,包括笔试、群面、单面等多轮环节。
而内推是内部关系将简历直接给到HR或业务部门,而用人部门会优先考虑内推的人员,合适的同学会直接进入面试环节,则避免了过长的筛选流程,通过内推则可以避开网申筛选、笔试筛选,甚至前几轮的面试筛选,降低了候选人的等待成本。
三、内推是万能的吗?不是。内推并不一定起作用,因为内推只是帮你绕过了一些环节,但越大的公司招聘流程越复杂,并非能绕过太多环节,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内推成功,关键还在于你个人。而且有部分的公司把内推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实际上在HR的操作流程上相差不大。所以同学们关键还是个人简历质量过关,个人能力要过关。因为内推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这样也可以减少帮你内推的人信任风险。
四、如何获取内推?比如询问你可以询问在企业的学长学姐,或者是自己的专业课老师等等通过各类途径找到介绍人,取得介绍人的信任后帮助你内推。当然,实习、校招、社招都有很多不同的流程,具体需根据公司不同而不同。
无论哪种方式, 都希望大家早日能进入心仪的公司!
找实习,就上全国领先的实习生招聘平台——实习僧
https://www.shixiseng.com/
内推简历和自己投递简历的差别很大吗?
因为人事助理的失误,公司差点错过了一个人才,好在这位求职者给公司研发副总发了邮件自我介绍了一下,然后研发副总把他的简历内推给我,通过面试后这位求职者顺利进入公司,现在已经是研发部的副部长了。
自己投简历没得到回复,通过内推被录用我在公司是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而人力资源有很多模块,我做了其中的招聘和培训工作,所以有时候忙不过来,领导给我招了一个助理,我就把筛选简历这个工作交给了助理,由她先筛选出一些符合条件的简历,我再从中选择合适的来确定面试。
2年前的一天,研发副总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他办公室一趟。我过去以后,他给了我一份简历,让我看看。
我看了一下大概情况,是投的软件开发岗位,这个确实是我们公司正在招的,然后看了学历和专业,还有以前的工作经历,都是符合公司要求的,而且他之前先后在中兴和华为工作过,这点是我们很看重的。
我心里松了口气,因为我最怕领导给我推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简历,这样我去找总经理审批的时候还要被总经理再问一遍,而且给这种不符合要求的人如何定岗定薪都会比较麻烦。
可是还没等我缓过神来,研发副总又略带责备的反问了我一句:你工作怎么做的,这个人给我发的邮件,说给公司邮箱投了简历一个月了,都没有回复,后来还是找朋友才知道了我的邮箱,给我发的邮件。我们研发这边这么缺人,你们还总说找不到合适的,现在有合适的主动投简历,你们居然不知道,你们整天都干的什么工作?
副总一番话让我很惊讶,这人之前投过简历?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很确定我没看到过这份简历,不然至少会打电话问一下情况,不可能就直接淘汰掉的。
我跟副总说这个简历我确实没看到过,我回去核实一下情况,会尽快联系这个人,然后再安排下一步的面试。
回到办公室后,我先自己上了公司的邮箱,把近一个月的简历都看了一遍,果然找到了这个人的简历,确实是一个月前投的。我把助理叫来,问她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筛选的简历?
助理看了一下,说这个简历她也看到过,也是她淘汰掉的,她觉得不合适。
我问她哪里不合适,她说人家之前在华为工作,年薪45万加奖金,我们公司招的只是一个研发主管,年薪才25万,人家怎么可能会来呢?这个应该是他海投简历的时候投进来的。所以助理就直接淘汰了,没有再管这份简历。
然后我又详细看了一下简历,确实如她所说,这个人的工作经历确实很好,薪资待遇也可以,为什么要降薪来我们公司呢?所以她也有她的理由,这个想法也可以解释。
但是他既然好找了人找到了我们研发副总,又发了简历给他,说明他还是重视这个岗位的,来我们公司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所以,带着疑问我给他打了电话。
他人还是挺和气的,跟我说确实是想来我们公司,有一些原因,这个可以解释,然后说希望能有一次面试机会。
既然他这么说了,而且研发副总也很看重他,我就跟他约了第二天来面试,正好可以详细了解一下他的信息,见面谈一谈。
第二天我约了研发部门部长、研发副总,加上我一共3个人给他做面试。我主要是负责了解他的基本条件,还有离职原因,加入公司的动机之类的,具体的技术方面的内容由研发的两位领导来考察。
面试的过程很顺利,技术方面他确实很熟悉,两位领导也都很满意,对他很感兴趣,跟我说尽量把他留下来,薪资待遇可以在原来的薪资范围内适当放宽一些,如果跟总经理申请有难度,研发副总会去跟总经理汇报。
然后就是我跟他的面试,在交流过程中我才知道他的难处,也知道了他降薪跳槽的原因。
他毕业后先后在3家公司工作过,第一家我不熟悉,第二家是中兴,第三家是华为,目前在华为工作了4年,年薪45w加奖金,他今年33岁,正是事业上升期。
但是他孩子去年出生了,本来是他老婆在家照顾孩子,今年他老婆身体也不好,因为一些原因住院了,他母亲过来帮忙带孩子,然后婆媳之间相处的不是很好,总是闹矛盾。
他自己工作很忙,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自己的工作压力本来就很大,回家了还要处理家庭矛盾,真的很累。
万般无奈之下,他打算跳槽,想找一个稍微轻松一点的工作,最好不要加班,或者工作紧急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加班,这样他就有更多地时间去照顾家庭,薪资待遇降低一些没关系。
然后他家就住在公司附近不远,也从朋友口中得知了我们公司的情况,不怎么加班,薪资福利虽然不如以前,但是也还算可以,正好也在招他的岗位,所以就给我们投了简历,但是等了一个月都没有等到面试通知,所以才通过朋友找到了研发副总的邮箱,冒昧给领导发了邮件。
至此,我对他的跳槽原因和过往经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接下来就是跟他谈薪资了,然后我表示公司之前定的薪资范围是年薪25w加年终奖,可能跟他之前的待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不知道他是不是能接受。他说确实有点低,希望我帮他再争取一下,我说这个要请示领导以后才能定,让他先回去等消息,我3天内给他回复。
然后我跟研发副总沟通了一下,副总表示很想要这个人,他的技术能力能够帮到公司,然后副总和我一起去找了总经理,最后给他的薪资待遇是年薪30万,之后看他的表现,如果确实能力很强,那可以再涨。
之后我就跟他又打了电话沟通这事,然后他也答应了,但是他有一个条件,说是跟研发副总打个招呼,上班时间他会尽力做好工作,但是下班后希望能尽量不要加班,他最近一两年情况特殊,需要多照顾家庭。
领导也同意了,所以最后他就顺利的入职了。如今已经过去2年了,这个同事也确实展现出了他的能力,现在升到了研发部副部长的职位,薪资已经涨到了年薪45万,研发副总也很看好他,以后他的发展空间还有。
而且这两年他处理好了家庭矛盾,孩子也3岁多了,家庭关系也和睦了,所以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投入工作了。
想想当初,差点因为招聘助理自己的想当然,一个疏忽就错过了这个人才,真的是有些后怕,还好他招人给他内推,而这个人还是我们研发副总,才没有错过。
内推简历和自己投递简历的差别我做了十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收到的简历不计其数,有的是从公司官网投的,有的是从招聘平台投的,还有的是直接投到我的邮箱的,当然,也有一些是通过内推的方式由同事或者领导转发给我的,我觉得内推简历和自己投递简历这两者还是有差别的。
1、概念方面
内推简历指的是通过公司内部的人,比如普通员工,核心人才或者领导,来向人力资源部门或者业务部门的领导推荐简历。
自己投递简历指的是自己通过公司的网站、招聘平台或者是hr的邮箱投递简历。
2、回复效率方面
内推因为是熟悉的人帮你推荐,能很快得到回复,就算hr一时决定不了是否可以进行面试,也会尽快给你回复,如果hr忘记了,熟人还能帮你去催一下,所以回复效率很高,不管合适不合适都能得到回复。
自己投简历就需要等hr主动联系你,这个时间一般都会比较长,因为专门做招聘的hr,每天要看很多简历,不可能看到一份合适的就立刻回复你,一般是集中准备很多份简历然后一一打电话回复,有的时候工作忙可能就要等两三天,遇到不负责任的hr,可能好多天都不上邮箱,所以回复效率低。
3、反馈方面
内推如果被拒绝了,hr会跟推荐的人说明具体的原因,到底哪里不符合条件,这样自己也能知道该如何调整,有时候还能从中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自己投简历,如果被拒绝了,那基本没有回复,直接石沉大海,你也不知道因为什么自己不符合条件。
4、面试成功率方面
如果你的基本条件符合岗位需求,那看在推荐人的面子上,一般hr都会给一个面试机会,具体聊一聊才知道合适与否。
如果你是自己投递,hr有好几个符合条件的简历,那就会从中挑选更合适的,你就有可能被淘汰。
所以内推的面试成功率更高一些。
5、流程方面
内推的人因为有熟人推荐,对应聘者比较熟悉,一些基本情况就比较了解,有些情况就不需要再问了,面试就会简单轻松一些,而且有些面试原本可能要有二轮或者更多,都可以简化集中在一起面试。自己投简历就需要按部就班的依次通过几轮面试,再回去等消息。
而且如果通过了面试,内推的人会尽快收到消息,在发放录用通知和入职流程办理方面也会比较便捷,而自己投简历的需要按照正常的流程来,时间会比较长。
内推的原则很多大公司都会鼓励员工内推,因为内推的人会跟岗位更匹配,应聘者更精准,也能节约hr的工作时间。推荐成功了,公司还会给推荐的人发奖励。目前有很多公司都会采用内推的形式来招人。
但是内推也不是万能的,只是成功率会更大一些。而且如果是熟人帮你内推的,你顺利进入公司后,你的工作表现也会给这个熟人带来影响,你表现的好,别人会夸他是伯乐,你表现的不好,别人也会说他眼光不好,进而影响你和他之间的关系。
所以,内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推荐合适的人,也就是人岗匹配,不能纯粹因为朋友或者亲属关系就推荐,这样对公司和员工以及个人都不好。
写在最后内推简历和自己投递简历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你想找一份好工作,对某个公司比较感兴趣,可以去找一找这个公司是否有熟悉的人,让他帮你内部推荐一下,成功率会提高,就算条件不符合,至少你也知道你哪里不符合,以后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如果你自己投简历没有得到回复,你也可以主动打电话去公司跟hr联系,问一下进度,一般hr接到电话也会对你加深印象,不管是否合适,都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有时候可能因为一个电话,你就获得了一个工作机会。
不管是内推简历还是自己投递简历,最根本的还是自己的能力,能力足够的情况下,这两者都能帮你找到工作,能力不够的话,怎么推效果都不好,所以,作为职场人士,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关键。
内推简历和自己投递简历的差别很大吗?
去年9月份我想换工作,投了100多份简历出去杳无音信,但是我前同事帮我内部推荐了一下,从面试到拿到offer不到4个小时!但是正当我要去辞职时,却发生了一个意外,让我果断放弃,所以有时候内推也有风险。
我做这份工作已经快4年了,可能到了职场的倦怠期了吧,去年暑假就很想辞职。为什么呢?因为每天早上走到公司门口根本不想走进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去辞职。可能是因为时间长了,活儿也不好干,人也不好相处,觉得这里各种不值得留恋。
但是换工作却不容易,七八月份投了100多份简历出去,面试了十几场,都没有下文,让我灰心丧气到不行,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弃儿。
然后有一天跟我前同事也是我的好朋友一起吃饭,她是去年4月份离职的,我记得很清楚,因为4月份调薪,那个调薪幅度让她觉得毫无希望就找了一份工作走人了。我那个朋友姓张,别人都叫她小张,我叫她张小姐,因为她还挺精致的,非常符合我小时候对“办公楼白领小姐”的印象,就是那种穿得很正式,化妆也化得非常得体的那种。
我就不一样了,上半身圆领T恤下半身一个破牛仔裤,脚上蹬个板鞋,我妈一度以为我出门不是上班,而是去买菜。
那天吃饭张小姐问我,“汪汪,你最近怎么样啊?还是想辞职?”我之前跟她打电话的时候说过我想辞职的事情,但是她说我不够理智,叫我不要冲动。
我蔫不拉几地说,“唉,是啊,每天上班都要鼓足勇气,但是熬到中午就不行了,根本就干不了活,领导的话也听不进去。”
张小姐说,“你这个状态去面试,估计人家也不会要你,你知道相由心生吗?你现在这么焦躁,你面试的时候人家也是看得出来的。”
我点点头,举双手双脚同意,然后苦哈哈地说,“谁说不是呢,所以人家都没要我,其实我要求也不高啊,平行略高就行,我实在是厌恶死了。然后那些人事呢,不是说我不适合,就说我不诚心找工作?我哪里不诚心了,我可有十二分的真心的啊。”
张小姐拍拍我的肩,说,“行了,你还是得先调整自己。不瞒你说,我们公司倒有个岗位看上去挺适合你的,工作范围跟你现在差不多,领导也挺客观公正的,不会有太多破事,你要不要试试?”
我听到张小姐这么说,简直就是喜出望外啊,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了?然后我一个熊抱就把她抱得喘不过气来,不愧是我好朋友啊!
“咳咳咳~~”张小姐被我搞得快窒息了,把我推开,然后说,“不要太激动啊,也不一定是个好机会,还得你自己跟他们谈,我就帮你推一下简历吧。”
我当即掏出手机,打开邮件,然后花了不到1分钟就把我的简历给她了,我说,“哎呀赶紧赶紧,帮我马上推一下,今天这顿我请了!”
据我所知张小姐所在的公司跟我现在属于同一个行业,再加上工作范围也差不多,对我来说完全没有问题的。
那天晚上张小姐都通知我第二天八点钟去面试,效率不要太高了!晚上我好好瞧了瞧他们公司的介绍、岗位职责,还整理了自己的工作业绩,打算让新领导看一下我有多么合适那个工作。然后这么一刺激吧,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振奋起来了,不再那么丧丧的了,我绝对不能让他看到我丧丧的样子,要让他看到我斗志昂扬的样子!
面试安排在8点,公司里一个人都没有,开门都是那个领导来给我开的,张小姐为了避嫌没有出现。可能因为心态特别好吧,表现得特别自信,加上是内推的人,对方吴总总共就问了6个问题,其中4个跟工作有关,剩下两个跟个人有关,我感觉我回答得都特别好。
那天面试完去上班,我居然都没有迟到。张小姐说本来吴总的行程比较满,他是专门加班给我面的,可见双方的诚意都很足。
果然,那天不到12点,那边的人事部就给我打电话了,直接通知我offer已经发到我邮箱里了。把我给吓了一跳,居然这么顺利?
我看了一下offer, 岗位跟现在一样,工资比现在高500块,在跳槽种不算特别好的选择,但是对当时陷入职场焦虑每天上班跟上坟一样的我来说,那是一根难得的救命稻草。
然后我直接敲响了我们部门领导的门,我说,“领导,你现在有几分钟时间吗,我想跟你沟通个事?”
我们领导抬头看我,难得笑了笑,他平时皱眉头得时候比较多,他说,“小汪你有什么好事情?”
他这么一说,我感觉不太好意思,估计这段时间我也没给他好脸色吧。但是正当我想说我要辞职的时候他电话响了,然后说了几句挂了之后,他说,“我现在有点急事,你下午再跟我说。”
我只好看着领导的背影叹气,那好吧,下午也来得及吧。然后一转身给张小姐打了个电话,我说,“张小姐张小姐我拿到offer啦,这也太快了吧,比闪电还快,真是太感谢你啦!”
张小姐估计也吓了一跳,她说,“真的啊?汪汪你看仔细一点,不要冲动,只是一个offer而已,你还是评估一下。我跟你讲,我们这里的五险一金基数跟年终奖的发法跟你现在不太一样的,这些你都要自己确认的,我是不能跟你讲太多的。”
我说,“哎呀无所谓的啦,我想总是差不多的咯。”
张小姐还是劝我,“真的,换工作你不能冲动,再问问清楚,再考虑一下,我可不想坑你,到手朋友都做不成。”
我听了张小姐的建议,下午给那个给我发offer的人事打了个电话,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但是结果确实不太好,按照我的级别,将来他们五险一金的基数不到我现在的三分之一,而且年终奖的计算方式非常复杂,我现在基本上是固定的,将来时0.5-6个月不等,这里头估计浮动的空间太大了,而大部分人只能拿到最低点……
我还没从电话的余震里缓和过来呢,我领导来找我了,问我,“你上午想跟我说什么来着? 我现在有空了。”
妈呀,那一刻我好慌啊,担心领导看穿了我刚才干了啥,或者听到了我讲电话,还好灵机一动,我说,“没事,下午请大家喝下午茶,领导你想喝什么?”
我领导说,“小汪你今天是不是彩票中奖了?”
我赶紧摇头,“没有没有,就是觉得今天天气不错……”
那次经过再三考虑,我拒绝了那个offer,虽然非常想要,非常想要离开公司,非常想要换一个工作环境,但最后还是及时刹住了车。其实无论是自己找的还是熟人推荐的工作,都需要深思熟虑,绝不能饥不择食。那么,当你的朋友给你推荐工作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 内推的机会可能比自己找的更加适合你,成本也更低,这一点毫无疑问。内部推荐是一个非常快捷且有效的途径,因为推荐你的人不仅仅熟悉你,更熟悉把你推荐过去的岗位跟公司,前期已经做了非常好的匹配。所以,我非常感激张小姐。
2. 内推的机会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机会。如何来判断一个机会适不适合你,不是看对方要不要你,能给你什么样的待遇水平,而是要看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是不是跟你的职业规划相符?张小姐所在的是一家民营企业,如果将来再次跳槽,可能只能跳类似的中小公司。
3. 除了薪资外,还要看很多方面,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是否有商业保险,节假日福利如何,年终奖保障如何,这些都需要衡量,这些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4. 不要因为职场情绪而离职,太主观的冲动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痛苦。我有个朋友就是负气走的,因为不满意领导的“瞎”指挥,而选择了一个一般性的工作,现在说起来,她还是很生气。如果有情绪,应该先调整情绪,调整好了再去看其他的工作机会。
总而言之,换工作或者跳槽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定要清醒地选择,要不然很难说是跳槽还是跳坑。我的朋友张小姐今年6月份已经离开那家公司去了下一家,所以她也很庆幸当初我没有一时冲动过去,要不然我们可能连朋友也没得做。一份工作好不好,最终还是得看适合你发展吗?对你将来的职业发展有利吗?好的工作,应该是锦上添花!
内推简历和自己投递简历的差别很大吗?
如果你坐在电脑前看着张学友的演唱会,让你找张学友和让你在观众里找一个张三,难度一样么?不一样。
有时候我们自己投递的简历能否被HR看到都是一个疑问,尤其是面对特别受欢迎的招聘。也许你的简历只是几千份中的一个,而如果此时有一个HR的同事把简历打印出来放在HR的面前,有多少作用不一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HR一定会看一下这份简历,毕竟内推的情况下,HR多少会考虑同事因素给看一眼。
如果自己投递简历被HR相中,而另一个内推的简历也被HR相中,那么就可能出现都被通知面试。如果面试表现相差甚大,自然不必多说。而如果面试表现也相当的话,这时候就值得推敲了。
如果HR作为绝对理性的一个人,他就要对两个候选人进行全方面的比较分析,并且针对企业招聘需求做重点评估。然而既然水平相当,自然是难以快速分辨出来谁更合适。但是我们都是普通人。当在面试中表现相当也就意味着考试分数相当,那么考虑到人员的稳定,团队的和谐,很多人自然而然的会倾向于选择内推的人员,毕竟同事的内推就相当于一层背书,熟悉的人毕竟风险相对较小。而一个面试想要准确的评估出候选人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强人所难。
面对这种情况,没必要过多纠结,有内推机会就果断选择内推,没有内推机会就努力表现自己。把手里的牌打好就是尽力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