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板们说35岁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们已经在别的企业被用“废了”,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最近和一些老板在饭局上聊天,他们总在抱怨用工荒。我说你们把用工年龄从35岁以下放宽一些不是会招到很多人吗?结果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他们论调完全一致。那就是雇35岁以上的工人风险太大,这群人在其他企业加班加点的工作,身体早已累积下了疾病隐患,如果雇佣这类工人,万一有人疾病突发死在岗位上,那赔给他们的钱得够用多少工人,要知道企业是打不赢官司的,私企很少有不加班的。就算是住院企业不也是要白掏几个月的基本工资吗?而且还耽误生产。不知道这只是部分企业主的看法还是中国的普遍现象?

之前在制造业做了若干年,没有和老板沟通过此类的话题,但是和管理人员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确实存在年龄的问题,所以,你看绝大部分的企业,中年人确实少很多,这个就是事实。

35岁以上的中年人,他们的工作时间效度不高

这个年纪的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活压力相对大很多。

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难免会有个身体有恙,需要时间去陪伴;小孩子的事情就更多了,从出生到上小学,这段时间是最耗费时间的。

作为中年人,对职场的一些事情看的很清,他们明白工作是为了生活,家庭的事情不处理好,也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而企业在面对这部分的员工的时候,确实也为难,所以索性尽量不去面对为好。

35岁以上的中年人,管理的难度会更大些

首先,他们的思想观念已经成型,甚至是固化。不是主管可以用三连句话就可以打发的。

年轻人,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也迫切需要学习,所以,总体上来说,会比较听话。而中年人,因为主管明白的人情世故,他都明白,主管心里想什么,他也明白,可能主管还没有想到的事情,他都想到了。难免自傲;

从管理的角度,还有就是,中年人已经么有太大的激情了 ,他们的激情都被磨平了,一般的激励制度对他们的激励没有太大的效用。

总体上来说,管理难度会大些,那为什么要找难管理的人呢?

35岁以上的中年人,不能说他们身体吃不消,但是职业病明显是会更高的

其实,中年人的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虽然熬夜熬不过年轻人,但是,有哪个企业天天熬夜呢?

其实主要还是常年工作确实会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险,特别是技术工人。

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还不能够特别完善的情况下,要做到完全管理到职业病,有难度。万一有个闪失,对企业的成本是个很大的消耗,对企业的名声影响更大。

当然,这个是个普遍现象,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的岗位其实小年轻就可以胜任,而且成本也相对低,那为什么要找性价比不高的中年人呢?

比如,我们知道,大部分的普通岗位,其实从一个生手到可以胜任,也就几天时间就可以了,年轻人学习的快,悟性普遍高些,同时,他们的薪资福利要求也相对低些。

有哪个企业愿意花大价钱去大量雇佣性价比不高的中年人呢?

【总结】

企业怎么选择,其实都是市场行为;有些层面需要观念上的递进,有更多的方面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去改进和优化,才能够给中年人更多的机会。

------END------

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点击关注【稚始栀终】,每天为您剖析职场问题和现象,帮你实现职业梦想!与大家一起成长,是我最开心的动力!

有些老板们说35岁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们已经在别的企业被用“废了”,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题主的观点是:有些老板不招35岁以上的工人,是因为他们以前累出病,招进来就生病,怕赔不起,吃大亏了。这个观点,非常片面。35岁,无论男女,都是身体、精力和经验、水平的黄金时期,都是成熟的“果子”,按道理说,应该成为招聘市场上的主力军。但为何有些老板和有些公司,把招聘门槛卡在35岁呢?35岁以上的人,就没人要了吗?

第一,把招聘限定35岁以下的,一般都是通用性基础岗位。比如,餐馆服务员、一线操作工人、简单技能劳动岗位、低层级的文员职位。但是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复杂技术的专业人员,一般没有35岁的年龄限制,这是因为35岁正是成熟的年龄。

第二,通用性岗位为何不招35岁以上的人呢?一是性价比不合适,有效职业生涯断十年。因为简单技能岗位,不需要十年的培养期。比如,服务员培训两周就可以上岗。最好用的年龄段是18岁到28岁,也就是说这个职业是吃青春饭和体力饭的。过了三十岁,体力精力就下降了,但工资要高起来了,还有结婚生孩子照顾孩子,有效工作时间也要减少。

第三,35岁的员工不太好用。通用性职业,18岁就可以工作,混到35岁还在求职的人,可见能力也不够强。再说,混到35岁,胆子就大起来,脸皮就厚起来,心眼也多起来,哪里像小青年那么好使唤?如果同样性质工作,年轻人有上进心,就会好好工作。但35岁以上的员工,想法就多了,偷工减料的手段也多了。难怪有些公司不愿意招35岁以上的普工。

第四,35岁的员工有效工作时间会无形减少。35岁的员工,优点是有经验了,但缺点是家庭负担重了,分流了他们的工作精力。比如,一个25岁未婚的小伙子,可以加班加点几天。但35岁的人呢,男的,上有老小有小;女的,要么在生娃,要么在养娃,大大分流了精力。这些人也看透了职场看透了生活,上司骂几句根本不在乎,工作就是一个挣钱的工具,家庭的事情为大。

有些老板们说35岁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们已经在别的企业被用“废了”,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哈哈,老子就是40多岁呢,50岁不到点!朋友也40多岁做车间主任,老板把我也拉过来了,混个副主任,明年转技术部。咱大学毕业国企也干过,倒闭过,也干过技术工人3年,一直技术部当工程师。现在车间人手不够自己干数控操作。感觉干这种活需要编程动脑子外都是体力活,也蛮不错的,虽然身体累点但脑子不累!老板最信任还是我们,经常管理层开会出去吃饭喝酒。经验最丰富的,老板也省心!

有些老板们说35岁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们已经在别的企业被用“废了”,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我就是从事人力资源这块的,题主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回答:

1.如果是普通产线工人的话,技能技术简单,可替代性强的岗位,35岁以上的应聘人员,因为长期从事简单机械劳动,基本已麻木,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激情已经被磨灭,如果说是废人,这只能代表这个老板的思想认识不成熟,或者企业管理能力不足,没办法让员工完成合理既定的任务。

2.如果这个岗位需要的是富有激情的工作,比如销售,面对客户的窗口岗位,那么年轻确实有优势,这并不代表35岁以上的就是废了,只是这些就是吃青春饭的岗位。

3.如果是招聘管理职能的岗位,也要看企业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的企业往往倾向于招聘有经验有阅历的管理者,职位越高要求的年龄也会高,一般在30~40岁比较吃香。成熟的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有丰富的经验积累,组织需要有活力的血液注入,他们招聘管理的对象一般是初出茅庐的学生娃娃。

4.如果是招聘通用技能型人才,也是要看企业发展阶段的。初级阶段的企业,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需要的都是有经验的应聘者,但对年龄还是有限制的,一般在30岁左右最吃香,35岁基本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果你是从事这样工作的做好30~35之间跳到一个更好的平台。

5.如果你是特殊技能人才,比如导弹专家,心理医生,OD组织专家,咨询顾问,那么恭喜你,50岁之前你还是很吃香的。

世事无绝对,这是变化超级快的时代,越来越多的95后走上舞台,他们活力四射,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们衣食无忧,他们有70后了不起的父母。所以他们是挑企业挑老板的,发展不好的企业,看不到前途的岗位,辛苦的岗位,未来相当长的时间还是会被挑剩下来的35岁以上的人补充,直到这些岗位消失或被变革。

如果想自己挑工作,不被工作挑,要么让自己变得年轻强壮,要么让自己更具价值!

有些老板们说35岁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们已经在别的企业被用“废了”,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奇了怪了,这些老板还有处工情结。真正是奇葩年年有,此说更奇葩。

’废了‘’这个词说出来非常恐怖,从中折射了职场的蛮荒和工仔们的血泪辛酸!



回到所谓三十五岁现象,说到底还是有些老板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未,超级人口红利的时代,还没有从里面走出来。那个时候工人任你挑选!

但现在的局面是全国性的招工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现实,我奉劝那些老板还是醒醒吧!上帝不会因为你们的需求,而特意制造出大批九零后或零零后来! 就纵使给你们大批九零后和零零后,你们也还会抱怨,他们怎么不如六零、七零、八零那么好管!而且他们来的为什么不都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吃苦耐劳!

回答这样的问题,一般人都认为年龄大了,力量跟不上等等!事实这些人大多都没在工厂做过,不了解现代流水线作业原理。现代流水线其实人只是机器的一部分,由人操作的部分都是一些简单的重复。一般的人在法定工作年限内都可以胜任。绝大多数工作都没有重体力活,就在零零年前我就见过有四十多的在线上操作,到过日本和欧洲的工厂的人,应该见到他们线上很多大龄工人!

出现三十五岁现象:无非是1,跟风,人家搞一个年龄限制,自己不搞,不上档次;2,私企加班较多;3,产品低附加值,其实加班也与之有关。

下面是我对老板们的衷告: 老板们,如果你二十年来一直从事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时,你们是不是想过我们要把东西做好些,再做好些把品质做上去。从品质上多找点附加值来。

你们是不是一直深陷在薄利多销的怪圈中走不出来,在同质竞争的泥潭里挣扎着。一会儿怨国家政府,一会儿怨工人! 老板们,面对时代的变迁。我认为你们要变一变。这是个变化的时代,变是永恒的真理。

我是万方,和工友一样,也是一个工仔,说我们的辛酸,道我们的梦想,赞我关注我!

有些老板们说35岁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们已经在别的企业被用“废了”,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看了这些老板们所说的话,那么他们自己担心什么呢?我们通常也会看到这样的招工信息,就是年龄在35岁以下,那么为什么他们要把年龄规定在35岁以下呢?那些没有到达退休年龄的人就不能被录用吗?

老板们说35岁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因为他们在别的企业已经被用费了,身体上有各种疾病,而一旦发病或者出现意外,企业就会给他们进行赔偿,尤其是私企经常加班,违规使用劳动者,增加了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与劳动强度,很少有私企是采用8小时工作制,双休节假日的用工制度,因此只要工人打官司企业就会败诉,接下来自然就是给劳动者提供赔偿,老板们损失了金钱,这是老板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35岁的劳动者在他们眼里就已经废了,他们认为风险太大,所以宁愿招不到工人也不愿意找到这样的人来上班。

不管这些老板们说的有没有道理,但是实际的情况就是这样,年龄35岁以下成了招聘员工的潜规则。

当然,这主要说的是流水线的工人,这些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机器一样长年累月的干,干的时间久了,身体自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甚至疾病,而且年轻人工作效率高,头脑敏捷,接受能力强也给企业会创造更大的财富,但35岁以上的人,这些人相比较自然就缺少了激情,工作没有动力而且难以管理,毕竟他们的社会经验丰富,而这些人从事流水线的工作,自然没有那些20多岁的年轻人,工作效率高,相比较而言,没有几个老板愿意使用35岁以上工人的。

我们这里也有一家招工单位,还是一家外资企业,工资每月3500元,8小时工作制,但是要三班倒,可想而知肯定是流水线工作。每月工资3500元,工资太低了,他们的要求也是一样,35岁以下。已经招工了好长的时间,但是就是招不到人。

每月工资3500,除去路费住宿费,再扣完社保,实际拿到手的或许更少,这还要好好干,靠加班费勉强可以拿到4000元,这样的工作年轻人自然不愿意干,像坐牢一样。

当然规定是死的,如果他们的确招不到人,相信年龄也不是那么严格了,毕竟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招工难的确是企业老板们头痛的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