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正科级单位副总经理(副科级)转行做什么比较有竞争力?
我们公司就有两个副科级副总经理辞职了,一个混得风生水起,一个混得一地鸡毛。央企的正科级单位的副科级职位,已经不这样称呼行政职务了,都改为了市场化的职位+职务了——基层管理副职。
我们分公司下面的子公司属于正科级单位,两位副总经理都属于副科级吧,至少内部还是称呼他们分别为林科、李科。林科是业务部副总经理,李科是综合部副总经理。两个人喝酒开车被查了,体系内的处分是非常严厉的,给予免职、察看24个月的处分。两个人待不下去了,要跳槽到竞争对手的公司。
业务部副总的林科其实是一位业务高手,立即被竞争对手的公司挖走了,提职加薪,开始也混得如鱼得水。综合部的副总经理,其实就是办公室副主任,也就是会吃吃喝喝、搞搞接待、写写公文,人家竞争对手根本不要他,最后他只能到处去打工了。林科呢,也没有风光两年,竞争对手业绩下滑,首先就把他给裁员了,不知道他现在去哪里打工了。
所以,央企正科级单位的副科级转型做什么比较有竞争力?应该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啥竞争力,微观到具体个人,就要看此人的“市场变现”实力了,而不能错把平台当实力。主要有几点分析:
第一点:央企副科级干部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
央企实行去行政化改革,已经没有局、处、科这样的称呼了,但是,在内部,还是称呼为局、处、科的,内部人都懂的。同样是副科级,有的人是实权在握,有的人就是勤杂工;有的人是业务专家,有的人就是端茶倒水,真的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在我们单位,一小部分副科级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很强,在全国都比较有名气,有些私企都盯着他们,想把他们高薪挖走。但是,大多数副科级人员就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萝卜头”,在体系内还算一个小小的管理人员,走出体系内,就是一个普通打工者,没有什么竞争力的。
第二点,央企的副科级能转行到公务体系内吗?
央企的副科级,虽然在企业内部是这么称呼的,但是,与公务体系里的副科级,一般是不等同的,基本上不存在转型的情况。央企的基层单位的副科级转到当地的公务员体系里,在二十年前有,现在是几乎不可能的了。
央企与地方公务员的互相转型,基本局限在正局级以上的领导人员。央企的总部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单位的班子正职,属于正局级,相当于地方政府的地市级,基本等同于市长级别。比如,某石化央企的部门负责人去某省任工业厅厅长。某省政府的部门副主任到央企二级单位任班子副职。
在央企高管层面,与地方公务员交流就比较多了。比如,某建筑董事长任山东省省长;某石油央企的副总经理调任深圳市的市长;某新区工委主任任某石化央企董事长;这位董事长刚调任中国科协负责人。
但是,在处级、科级两个层级,互相交流得比较少。在地方国企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层面,两者之间是偶尔有交流的,总体上看,数量不大,基本局限于国企的领导人员。
在央企总部与国家有关部门、单位之间,央企的处级(部门的中层)、科级(部门的业务主管层级)人员还是有机会交流的。经常通过借调、帮忙、参与专项任务等形式进行交流,也有一些人员就留在了有关单位和部门。总体来看,愿意留下的并不多,因为大家都知道央企总部的薪酬待遇要明显好于有关单位和部门。
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央企的处级或科级人员到对口的扶贫县进行交流挂职的情况比较多,每年都有很多“援藏、援疆、扶贫、挂职”的名额,基本的模式是正科级或业务主管去挂职副县长,两年挂职结束后回来,可以解决副处级的职级。
第三点,央企的副科级人员转行进入私企,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
央企属于体制内。体制内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其实,两种人都做不到。首先,想进来的人,基本是不可能通过社招等途径进入央企的。其次,想出去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嘴皮上喊一喊,真正迈出辞职这一步的人也是极少的。
为什么央企员工跳槽去私企的比较少呢?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央企的薪酬福利待遇普遍优于民企和私企。私企不给出三倍以上的薪酬水平,央企员工不值得跳槽到私企。关于央企与民企、私企之间的薪酬对比和图表,可以参考这篇回答。
《央企的薪酬待遇》
二是央企负责的领域往往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在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就业空间。比如,航天、核、电、石油等领域,央企有很多专家型人才,但是,私企和民企的市场需求量并不大。简单来说,你在央企搞专业,跳槽到市场上,没有多大的空间。
三是央企的规模普遍巨大,体系化、系统化的程度比较高,每一位员工只是一个庞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工作的局限性很强。有的人一辈子只干一件简单的业务,所以,央企员工的技能面比较狭窄,跳槽到私企,就业面也比较狭窄。私企员工锻炼得比较全面,一个人能顶几个人用,央企员工跳槽出去后,大多数人都很不适应。
四是央企员工在“温室”里长大,,温水煮青蛙之后,腿脚都软了,怎么敢真跳槽?很多人都错把平台当能力、错把资源当水平、错把权力当竞争力,高估了自己的市场变现能力,真的跳槽之后,才发现自己啥也不是。
举一个例子:我们单位的那位综合部的副总经理,其实就是一个基层单位的办公室副主任。因为单位的平台很大,掌握的资源很丰富,很多私企老板都围着总经理转,都巴结这位办公室副主任,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他的协调能力很强,很轻松地协调很多私企老板,如果他跳槽去私企,老板肯定给他一个年薪百万的职位。其实,他辞职之后,失去了平台的加持,啥也不是。
央企正科级单位副总经理(副科级)转行做什么比较有竞争力?
哥们,权欲有点重啊!央企一般都是副部级单位,至少是正厅级机构,央企下属的正科级单位基本上是四五级的分公司,相当于过去的门市部,一个门市部的副经理,说好听点是副总经理,牌面能大到哪里去,能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再说,国企已经去行政化,所谓的级别是比照行政机关自设的企业级别,没有编制,也不能享受行政待遇,如果不是走到厅处级以上领导职务,不能调到行政事业单位任职,国企所谓的副科、正科出了大门毛用,没人会甩你。你把一个小小的副科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看得如此重要,好像是很大官似的,说实话有点本末倒置了。
在国企生存,想走得更远,一般靠两样东西:一是技术,也就是专业水平,在专业上能够吃得开,拿得起,比如搞建筑的会设计,搞工程的懂施工,搞施工的搞得定全过程管理,在国企不仅可以拿到高薪,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二是人脉,技术、能力不足,用人脉和资源来弥补,可以帮单位搞定业务,能够得到上层领导的重视,一样有前途。反而做行政或后勤工作,在国企最不吃香。工资相对较低不说,还很难提拔,以后出去再就业选择的面也有限。你是不是这种类型?
给你两个建议:
第一,好好在单位待着,虽然是在N级的分公司,好歹是个副总,干好了以后有机会扶正走上更高层面。能进国企不容易,在没有足够实力跳槽、创业之前,稳扎稳打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第二,注重加强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锻炼,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拓展人脉资源才是正道。别把所谓的副科看得太重,这在央企不值一提,努力走上更高层面,你才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和谈判空间。
央企正科级单位副总经理(副科级)转行做什么比较有竞争力?
兄弟,央企正科级这个级别,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虽然俗话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但是,还真别拿央企的正科级领导当领导。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在央企和地方国企,除非你当了地方国企(省属国企)的主要领导,或者当了央企总部部门负责人和下属二级企业的主要领导,你才有资格谈级别,因为这个级别的领导,基本上才会被组织部门纳入厅局级领导的级别来管理,也才有机会交流到地方党政机关去任职。
至于央企和地方国企内部所谓的正科级和正处级,主要在于方便内部管理而已,也就是说,这样的级别,纯属央企和地方国企内部的职级管理,并非真正意义上党政机关单位的正科级领导和正处级领导,这两者基本上八竿子打不着,差距很远、差别很大。
举个例子,地方政府的正科级领导,最常见的有乡镇党委书记和县里面各局的局长,这些正科级的领导,属于实打实的领导,有自己的地盘,有人事权和一定的财权,甚至还有重大项目和行政事务的审批权。
但是,央企里面的正科级,其权力范围一般仅限于内部设置的科室日常工作的内部管理而已。甚至我见过很多央企和地方国企所谓的处长,见了地方党政机关的正科级领导,都得毕恭毕敬小心伺候,为何?
因为人家的正科级是真正的正科级,而央企的“正处级”,却未必是真正的正处级!
央企正科级单位副总经理(副科级)转行做什么比较有竞争力?
央企已经去行政化了,以目前经历来看,除了做到总部一级的领导有可能到地方任用之外,似乎厅局级(现在应该叫一级正吧)以下的领导几乎不太可能到地方使用,如果不是在体制内使用,你的行政级别(现在已经谈不上行政级别了)到了外面没有任何意义。
目前央企中有正部级企业,多数是副部级甚至是厅局级,以某副部级企业为例,下属企业为厅局级,过去的厅局级现在叫一级正副职,过去的厂处级现在叫二级正副职,而过去的科级现在叫三级正副职,在往下就没有职级了,也就是说,过去的副科,就是现在的三级副,已经是央企中最低一级的领导了,说好听点是个领导,说不好听的,比普通员工强不了多少。
还有,按照部级作为一级法人,厅局级作为二级法人,厂处级是三级法人,过去有的单位下面还有科级单位也就是四级法人,而很多央企都在清理四级法人,也就是说严格限制四级法人单位的注册,有的也在陆续关停,可以说科级单位的所谓总经理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价值可言,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四级法人单位规模也不小,但是如果你强调级别,我只能说国企的这个级别在体制内也许还能说一说,如果你想转行甚至离开体制,到了社会上一文不值,根本没人关心你过去是什么级别,人家只关心你能给他带来什么价值。
央企正科级单位副总经理(副科级)转行做什么比较有竞争力?
央企正科级单位,也就是县级公司的下属单位。一个副科级别的副总经理,真的不算什么领导。
但是,虽然你在职级序列中处于低级别,可是放在乡镇这种小地方,能当上一个管事的小领导,那也并不容易,而且因为本身所处环境区域面积不大,可是各方面还是都会打交道、有所交集的,因此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有资源有朋友。
要说转行,因为不知道你所处的行业和你的年龄、能力等,所以并不好推荐。但根据前面的分析,你应该也有当地职能部门,以及在央企时关联乙方和服务客户的资源,因此想要转行,只要你在自己的能力特长范围之内,哪个方面的资源最丰富,有人能够帮助你为你提供方便,那就往哪个方向转。
想要赚钱,其实就是要打一个“信息差”。而你有央企的工作经历,了解内部工作流程,这就是你的资源和优势。要说副科级领导的竞争优势,其实能力上也未必见得有多突出。
想从央企副科级领导岗位“出走”,一定是因为赚钱不多,想要另谋出路赚大钱,这无可厚非,合理合法赚钱谁也拦不住。利用你的工作经验和人脉优势,在找准方向的情况下,相信你有能力赚得比央企多,当然需要你放下架子,付出辛苦。毕竟,央企是“养人”的,而独自打拼是要真刀真枪付出的。
祝你成功!
央企正科级单位副总经理(副科级)转行做什么比较有竞争力?
兄弟,还是要挺你,别小看央企这个副科级。我看很多评论都说央企副科级不算什么?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国家电网的县级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县级公司,副科级就是副总经理吧。我相信这个副总经理在县城里还是有一点地位的。大多数的基层员工还是非常羡慕,特别是县城里基层的员工,还是非常羡慕成为这个领导干部的,所以建议你不要乱想,好好珍惜自己目前的状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