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如此重要,为什么感觉很多人会选择考研而非高考复读?
作为老HR,自己经历过了考研历程,也见证过很多复读生,更知道面试时第一学历的重要性。先来回答一波:
【一】第一学历有多重要?
非常重要。
优质企业的面试官是非常重视第一学历的。不说别的,我所在的企业,绝对追求“根正苗红”,不管你的研究生是什么学校,第一学历是不是名校非常重要。优质岗位,还要延伸到你的高中学历,对,就要问你高中在哪里读的,是不是知名的高中?是不是有点查祖宗三代的感觉?对。你可以不服,可以怒发冲冠,但面试官自有他的逻辑,这个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假设4位北大硕研来面试优质公司,在“狡猾”的面试官眼里,鄙视链是这样滴:
高中名校、北大本科、北大研究生>高中普校、北大本科、北大研究生>高中普校、重点大学本科、北大研究生>高中普校、非重点大学本科、北大研究生。
那么,各位看官就要问了,这不是势利眼、歧视病吗?
对,就是赤裸裸的“歧视”,谁让你们挤破头来应聘的?
用人单位是甲方,人家有权挑挑拣拣。我们叫做筛选机制,专门筛“大苹果”的,小苹果就掉下去了。
这是为什么呢?
1。招聘是讲效率的,用硬杠杠直接筛选,效率最高。你要招待客人,去菜市场,直接选大苹果了。自己吃,你可能要挑选一下,思考一下性价比。
2。招聘是有成本的。同样的价钱,招到一位根正苗红的北大硕士,比招一位半路上车的北大硕士要划算,有一种赚着了的感觉。
3。实践中证明“底子硬”的研究生,智商就是高,搞技术,甚至搞管理,天花板就是高。没办法,人家可能就是学霸,天生就是精英范儿。
比如,我们公司科研岗位,科班出身、功底扎实的学霸,就是容易突破技术上的瓶颈,因为他们智商天花板高。半路出家的硕士,智商就差那么一丢丢儿,就是迈不过那道坎。比如,你学三十年英语都张不开嘴,人家学几年就是呱呱叫,这就是天赋异禀到来的终极天花板差距。
越是优质公司,越是喜欢精英人才,从高中就上名校,本科也是名校,研究生也是名校,这类人就是厉害,这是基本逻辑啊。
你说要“不唯学历,要看能力”,问题是,大家都是一张张白纸,谁能给你证明你能力的机会?招名校生成才的概率大还是普校生的概率大?当然是,招名校生的概率大。万一招到高分低能的名校生呢?你自己都说了“万一”,这就是概率啊。
【二】为什么选择考研不复读呢?
我当年高考,有10个人复读。其中,有3个复读生提升了成绩,考取了更好的大学。有3个复读生复读一年,成绩跟往常差不多。有4个复读生,成绩比往年下滑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1。复读,有风险的。可能越考越好,可能越考越差。
2。复读,有成本的。复读,要花不少钱的。
3。复读,有时间成本。至少要多支付一年的时间成本,毕业后就少工作一年,就少挣一年工资,而且,因为晚工作一年,可能步步追上师哥师姐的发展。国人,都有“公交车”效应恐惧症。很多机会,错过了就永远失去了。晚一年,慢一步,可能步步赶不上。
4。考研,可进可退。先上本科,再考名校研究生。万一失败了,还可以直接就业。
5。考研,心态比较好。先上本科,至少还有机会考上名校研究生,如果复读,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
6。考研,高考没有发挥好,考研要认真准备,说不定能考上名校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招牌也很亮。考研的难度,毕竟比高考难度小,很多人相信,只要好好学习,考个好研究生不难,况且有个本科保底,考研也是进退自如。有的高校,保研率高达50%。
【三】如果高考失利,选择复读还是先上本科后考研?
这是一道机会成本的博弈题,不同的人,会下不同的赌注。
1。学习本来很好,高考没有发挥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复读,冲刺名校本科。一种是上一所普通本科,然后考名校研究生。这两种选择都可以。人家智商摆在那里,将来混得也不会差。
2。学习一般般,学习潜力不大的,没有必要复读,复读失利的概率还是很大的,不如上本科,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努力考研。毕竟考一般的研究生,比高考还是容易一点。拿着研究生文凭,毕竟比本科好找工作,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工作都要求研究生起步了。
3。家里有关系有背景的,上个本科,再考个研究生。一般央企和国企,并不看重第一学历,除非是那种非常优质的单位,才要求根正苗红。只要关系到位,找一个好单位就可以了。反正进入单位后,什么学历不学历的,都没有影响了,跑得快,一靠真本事,二靠真关系。
4。家里有钱的,也没有必要复读,先上本科,在本科阶段努力学习,努力考国外的名校,概率比高考考清北要容易。回国就业,海外的名校背景,还是有竞争力的。
总之,我还是倾向于先上本科再考研的道路,除非你是学霸非要复读考清北。有不少本科比较普通,研究生牌子很亮的毕业生,也能找到好工作。以后的社会,好公司好单位,还会追求根正苗红,但是大多数企业的普通岗位,并不重视第一学历。进入公司之后,除了科研和精英式管理需要高学历高智商,其他工作还是靠能力和情商。先上本科再考研究生,是一条可进可退的路子,毕竟进入社会后,最终还是靠自己的勤奋、能力和运气的。
第一学历如此重要,为什么感觉很多人会选择考研而非高考复读?
第一学历对于一些人来讲确实很重要,但是也不至于重要到第一学历不好就没有发展。当前社会说实话机会还是非常多的,对于第一学历的要求也只是部分的行业非常重视。比如目前一些985高校和211高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确实需要招聘第一学历是211以上的人才,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放弃普通大学的学习吧。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讲,考研确实是比复读更明智的选择。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高考不确定性太高对于大部分第一学历不好的人,高考确实是很大的难题。比如说考上专科的人,如果想考上本科,或者说考上三本的人,想通过复读考上一本,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对于第一学历,还要看你的要求是什么。确实,每年都有很多人即使考上985也不上,非北大清华不上的人也有。但是,其实最后如愿以偿的人并不多。因为,高考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有个亲戚,高考考了三年,仍然没有考取立项的学校,每年都只差10分左右。所以,复读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第二,复读时间成本太高对于很多人来讲,并没有计算复读的时间成本。当然,如果能够通过复读,提高大学的层次那还好说,对于很多人来讲,复读之后并没有提高很多。比如说,原来考上二本,现在想通过复读考一本。如果考上了还好,没考上,其实时间成本是很高的。现在大学毕业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一年下来也是不少,多读一年,很多时候差别就很大。更不用说机会成本,社会成本。多一年,同单位就是老同志。
第三,考研比高考竞争相对较小相对而言,通过考研改变人生的人比复读改变人生的多得多。我们其实在现实中也没少见一些可能是三本的人,通过自己努力,考取名校研究生,最后成功的。另外,从竞争激烈程度来看,高考比考研竞争大很多。目前高考报名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但是考研只有不到300万。而且这之间的竞争是不同的,高考是每个人都可能是你的竞争对手,而考研,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你的竞争对手,主要看你报考的专业,有的专业报考的人数非常少,竞争也就小很多。当然,也有竞争很激烈的专业。
第四,并不是所有单位都看重第一学历现实找工作中,并不是所有单位都看重第一学历。现在以第一学历招聘的单位还毕竟是少数, 所以,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还是应该考研。
我是义哥,欢迎关注义哥说教育,一起探讨教育问题。
第一学历如此重要,为什么感觉很多人会选择考研而非高考复读?
中国人重在学历!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
所以,客观现实逼得人们争取高学历,考研的人也就多了。
(我是“孙老师谈孩子教育”!不求头条有利,只为孩子受益;不作长篇大论,只求画龙点睛)第一学历如此重要,为什么感觉很多人会选择考研而非高考复读?
哥们工资不是按学校区分的,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工资多少跟是哪个学校毕的业没关系。
第一学历如此重要,为什么感觉很多人会选择考研而非高考复读?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海天考研小编将会为您解答。
暂且先不论第一学历到底重不重要的话题,先来说说为什么选择考研而不复读的问题。
1、复读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复读,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自然不能一概而论了。
适合复读且风险不大的人,他要么是平常是学霸,知识高考没发挥好;要么就是高一高二都没发力用功,高三仅仅用工了一年导致成绩不理想;要么就是填志愿的时候出现了差错。
要是这个考生整个基础都没打好,还会去复读吗?答案是不会。
或者是这个考生心智还没成熟,仍然没有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学习,适合复读吗?当然也不适合。
2、考研没有选择高考复读的人,想要去名校最后只能考研了,人自然而然就变多了。
大学结束后考生,年龄在22-24岁左右,这时候没有人逼着他们,他们就愿意去学习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心智成熟以外,也多了份担当和责任,需要自己为自己的未来打拼,不再是几年前天天听父母老师的话,而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考高分去名校的那个少年郎了。
所以,不论是高考复读还是考研,如果最后的目标都是上名校的话,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当下自己符合复读的条件那就去,不适合就再磨炼磨炼,几年后考研再去。
最后就是,第一学历重不重要的问题了。
之前,我们已经论证过很多次了,“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只要你永远在前进,过去的第一学历永远取代不了你现在的最高学历!
以上,就是今天的回答内容了,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小编。
第一学历如此重要,为什么感觉很多人会选择考研而非高考复读?
因为大多数人在18岁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学历对自己来说有多么重要,所以即使高考失败了,大多数已经没有了重来一次的决心,而且有着很大的疲惫感。
等到了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社会的残酷和学历的重要性所以都跑去考研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