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滴滴程序员年薪80万被亲戚鄙视不如在二本教书的博士生?

下次回农村,别废话,租一个嫩模,借一辆豪车,打开车窗,放声音最大的音乐,故意把车开到稻田里,然后给来抬车的亲朋好友,每人发一包华子。别人问你年薪,你就说加上股票分红期权,年薪500来万吧。然后给村里捐20万修修这条破烂路,在路边立一块碑,500万年薪程序员捐建,为全体程序员扬眉吐气一回。我看谁还敢鄙视你,你就是全村最靓的崽。

话说回来,别责怪村民没有见过世面,人家鄙视你,也是有道理。在村里人眼里,鄙视链,是根据认知和实用来构建的。

大城市里的公务员,这是鄙视链顶端。为什么?你就是部委、省府端茶倒水的小职员,回到家乡,别人也会称呼你王处、李局,最次也叫一声主任。为什么?人家哄着你高兴,说不定哪天就求你办事呢?如果你真的混得正科以上,当地的县长都会到家里慰问的。家人没有面子?程序员算老几啊?你能给别人办啥事啊?帮别人孩子辅导一下数学?

大城市里的事业编,这是鄙视链的第二梯队。为什么?在大学里当个讲师,别人也会叫你教授,风光体面。谁都知道教授社会地位高。教授说我月薪6千,别人都会骂他谦虚,你是不是怕我们向你借钱啊。因为他们都知道教授赚钱的渠道多了去了。哪个教授穷了?如果你是大城市医院的医生或院长,地位更高,谁不知道灰色收入高,以后需要看病不求你?说啥也没用,他们就这个认知。

大城市里的程序员,这是鄙视链的第三梯队。毕竟,大家都知道程序员收入不低,你还没有垫底呢?抬不起头来的,是那些月薪四五千的私企民企小职员。你有钱怎么了?你又不给我几万,再有钱也是一个苦逼的打工仔。你的年薪越高,他们越是要哼鼻子:秋后的蚂蚱,你能挣几年钱?到了三十岁还不是被辞退。不服?这就是刻板印象。

所以,奉劝你:

第一,年薪八十万了,你自己就自卑、不自信,如果你自信,你还会在乎别人这么看你吗?

第二,年薪八十万,你不发展了?互联网世界里,年薪八十万不是终点,还有百万、几百万、上千万的曙光等着你。你奔到年薪几百万,数量级发生质变了。别人会说,李处、张局、王教授、李院长,有啥用?能在北京买别墅开保时捷?能让孩子上国际学校考藤校?

第三,千万别管别人怎么看你,你的最大问题是,活得长远一点,最好坚持到35岁。因为他们都等着你35岁灰溜溜被辞退呢?坚持到40岁,千万别去楼顶,他们以为你会纵身一跃呢?所以啊,你身上的责任重大啊,为所有程序员争口气,挺过40岁,实现财务自由,住别墅,开豪车,提前退休,周游世界,让他们羡慕嫉妒恨去吧。这是你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

如何看待滴滴程序员年薪80万被亲戚鄙视不如在二本教书的博士生?

不要说你月薪80万,就算是800万,跟亲戚有啥关系?你又不给亲戚分红,亲戚又不找你借钱,在他们心中,你对他们一点用都没有。

教书的就不一样了,更何况还是个大学教师博士学历,平常百姓平时最看得起的不是医生就是教师,为啥呢?因为每个家庭都会和这两个行业打交道,离不开的。

农村过事,普通人家请不来当官的亲戚,要是有个当老师的也很长脸,帮忙写个演讲稿,要是有点威望是个老教师,孩子结婚还得当个证婚人啥的,至于你说你有80万的年薪,是没人理你的。当然你要说你给在场一个一个大红包,那就不一样了。

人们往往还是看重利益的,有个当老师的亲戚,以后孩子升学考试选学校有可能都能帮上忙,再不济也能给建议建议,当医生的就更好了,现在医院有人可不得了,省钱不指望,最起码省事多了,挂个号,走个后门,倒腾个床位,有些小毛病,顺手就给你办了。

所以说,亲戚鄙视不鄙视你,跟你是滴滴的程序员还是华为的程序员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看的是你能不能帮到他们,会不会用到你,哪怕有一丝丝可能,态度立马不一样。

如何看待滴滴程序员年薪80万被亲戚鄙视不如在二本教书的博士生?

认知不同,价值观不同,真的不必强融。

我自己生活在五线城市,也在一线城市短暂的停留过一段时间,见识到了不同的人群,你就会和清楚地感觉到大家的认知真的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工作,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工作没有高低之分,核心指标是能够赚到钱,个人能获得成长;但是到了五线城市,核心指标就变成了稳定,真正的好工作,要么是在体制里,要么就是在国企,其他的统称为打零工,或者是没工作。

还有就是有的工作,其实只能存在于大城市,就比如程序猿。香帅老师统计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战场其实就是那么几个城市:北京、杭州。二线城市的需求就开始大幅度减少,到了五线城市基本上就算是个没工作的。收入待遇也不同,大城市年薪可能能达到80万,但是小城市估计就是8万,再加上不稳定,可能就不如稳定工作。

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是很难的,人出于自恋的天性,往往会天然维护自己的正确性。你如果非要纠正,就很容易被杠。你说收入高,别人会说消费也高啊;你说发展好,人说不稳定啊;你说公司有前途,对方压根就没听说过。最后大概率是,大家高高兴兴来,愤怒的摔袖离开,好好的聚会变成了辩论赛。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呵呵一笑告说对方,你说的对。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证明。需要被证明的强大,往往都得不到真正的认可。

如何看待滴滴程序员年薪80万被亲戚鄙视不如在二本教书的博士生?

程序员的年薪能做到80万,说明其本身的能力也是相当强悍的,至于说被亲戚鄙视不如二本教书的博士生这个问题我觉得不用太过在意!

在家里的亲戚看来就普遍的认知!那就是啊,学校毕业之后当一个公务员或者是教师等等这些体制内或者是事业单位内的员工,抱着这样一个铁饭碗是一个很有面子的事情,诚实然这也就造成了年薪80万的滴滴程序员被亲戚鄙视,不如二本教室的本人博士生,从总体上来说啊,在大学教书的老师在社会地位上是高于没在体制内或者适应单位内的人的,这种普遍的认知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存在于我们传统的老旧思想观念里面的。

在当今社会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来看,年薪80万的滴滴程序员远远已经超过了在二本教书的博士生,这是用金钱去衡量的,但往往我们日常的普通人之间的衡量是根据其本身的职业去判定,特别是在我们的农村,本身老师和去当公务员,在农村就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一件事情。

其实从本质来说,不管你是年薪80万的滴滴程序员,还是在二本教书的博士生,他们在地位上就应该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谁也没有说享受到特权什么的!所以说对于亲戚的鄙视的话,就当做是一件小事就尽量的去忽略掉它,反正他有这种认知上的错误,那就保持现在这个状况,也不用去反驳,反驳反而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影响亲戚之间的情谊,他作为你的亲戚,或者可能是长辈什么的,那我们就以晚辈的姿态去包容他吧。

不必说谁高谁低,我们只是在这个社会当中分工不同而已,都是芸芸众生之中的一员,谁也逃避不了,最后成为一捧黄土!人若自信哪有什么鄙视能伤害得了你。

如何看待滴滴程序员年薪80万被亲戚鄙视不如在二本教书的博士生?

还是传统观念和年轻人观念碰撞那一套。

大城市和小地方

去过大城市的年轻人(比如大学或研究生读书),很多是不愿意回小地方的。就像三十而已的王漫妮,回了老家呆过,但最终又跑回了上海。

这其实挺正常的,见了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肯定是不想马上回到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县城。和这个思路一样,问出这个问题的人,自然是觉得自己在堂堂互联网巨头公司,年薪又那么高,每天干着影响千万人出行的事,肯定是看不上一所二本学校的教学岗的。在他们心目中,可能去985以上的高校当副教授,能和在滴滴做高薪程序员比较一下,至少说出来都还算有排面。

从这个角度来讲,程序员觉得自己能力更强,被一个二本教书的人比下去自然是不服气,心里想的可能是「我要走高校路线的话肯定不止去一所普通二本,只是我选择去互联网公司挣钱罢了」。

显性待遇和隐性待遇

程序员这类工种,追求的就是短平快,年轻的时候把钱大把给挣了,至于其他的待遇,基本不存在,要的就是钱多。而传统观念更看中的是「隐性待遇」:社会地位、子女教育、人脉宽广程度等等,至于钱,传统观念说在小地方生活,没有大城市那么多金钱压力,不担心钱。

所以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没法比较的东西。传统观念笃信人情世故,没了人脉关系寸步难行,自然就偏好体制内、稳定的岗位。

年轻人相信公平公正,认为靠自己努力挣钱,最终就能过上还行的生活,至于其他的方面(医疗、教育、养老等),就依照规章制度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就是。

所以这个争论的本质就是,在大城市和小地方所需要的生存资源不同

在大城市,更强调显性待遇,没钱就买不起房、补不起家教、看不起大病,此时所谓的隐性待遇,在大城市几乎没有用武之地(指对一个二本教师来说)。

二本教师的人脉能够让你在大城市办事畅通无阻吗?别想这个了,老掉牙的笑话就讲的是「北京一堵围墙倒了,砸到了五个处长三个厅长」呢。

能够福利分房吗?分房已经是上世纪的老故事了,现在的年轻人入职根本别想。遇上高校给新老师分一间十五平米的周转房租着住几年,都已经是运气好的了。

所以啊,普通人在大城市生活,需要的就是钱,钱,钱。

在小地方,更强调隐性待遇,大家都熟络,当地托人办个事方便得多,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等等,高校老师可能能发挥的作用更大。在他们眼里,什么滴滴不滴滴的都无所谓,不就是个一群人每天坐那对着电脑捣鼓捣鼓的私企吗?

挣80万又有什么区别?给定就在小地方,挣那么多钱都没地方消费,大家会觉得还是当个高校老师说出去更有面子。

对高校老师的认知偏差

另外还想顺便说一点,老一辈的人不了解,如今的高校老师和以前的高校老师,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以前的老师现在都成了教授,铁饭碗,没科研压力,自然是舒服。但现在新进高校的年轻老师,没有编制不说,科研压力和教学压力都大,确实是要吃很多年苦头的。具体有兴趣可以看我写的这个回答:大学老师——新老办法之争


大学老师也好,程序员也罢,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在乎别人的评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何看待滴滴程序员年薪80万被亲戚鄙视不如在二本教书的博士生?

与其去讨论这位奇葩亲戚的价值观,不如先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奇葩认知啥时代都有,压根无需别人费力去扭正,心里明白大家知见存在差距就行了。这样的奇葩亲戚,不用当回事。

只要咱们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的家人,不违法不犯罪,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啥好鄙视的?不管是滴滴程序员也好,教书的博士生也罢,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只不过工作岗位不同罢了,干嘛非得分出个高低贵贱来呢?

至于年薪多少,只是劳动价值的市场体现,自己明白就行了。年薪没拿到手之前,只是个诱人的大饼,所谓纸面富贵,有啥好炫耀的?落袋为安,财不露白,都是古人的明训,也是做人的格言。不管年薪多少,都需要低调行事,才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

所以,奇葩言论无需多理会,精神病人的世界正常人很难理解的,还是做回正常人,认真做事,低调做人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