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奋斗?

无利不起早。这是人性的最底层的逻辑。任何时代,都不会变。只是这个“利”(利益),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内容”,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利益就是金钱。对不差钱的人来说,这个利益,有可能是名誉、身份、地位、爱情、亲情等等。总之,无利不起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钱。

比如,某大厂实行狼性文化,为什么名扬四海?无数公司模仿它搞狼性文化,为什么搞得一地鸡毛?

核心是:狼行千里吃肉。

某大厂实行狼性文化,那是真金白银地砸。从各国挖来的“天才”,起薪就200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年薪200万的肉摆在那里,还有奖金、股票、期权,都是真金白银,谁不像狼一样嗷嗷叫?

有些企业搞狼性文化,就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老板摆一堆“草饼”在前面,猪,都不愿意往前拱。

【一】所谓低欲,也是被逼的。

现在年轻人一毕业,工资四五千元,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直接搞得他没欲望了。

想获得美好的生活条件,年轻人一看:不吃不喝二十年,还不够首付。我还不如躺在原地,舒服二十年呢。

有本事的父母,早就给儿子攒下了婚房。没本事的父母,只能给孩子安慰奖。孩子想开了,反正我奋斗也是买不起。不如像猪一样活着,生活啊,爱咋地咋地吧,结局都一样。

【二】我也想鲤鱼跳龙门,可是,龙门没了,只能被红烧了。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确实有大批草根一夜暴富。现在也是最坏的时代,对大多数人来说,注定了平庸一生。除了互联网世界里,有一点机会,其他渠道早就拥塞了。

好的资源,已经没有了。好的岗位,已经没有了。好的跑道,已经没有了。

【三】令人刺激的玩法这么多,我为什么要去奋斗?

西方有个奶嘴理论,就是让草根娱乐至死,不想奋斗,以巩固精英的阶层。

现在,帮助一个上进好青年实现梦想的途径没有几条。但是,摧毁一个上进好青年的手段,则有无数种。宅在屋里,能宅一辈子,连恋爱都懒得谈,连结婚都没兴趣。各种娱乐方式,让年轻人享受即时的快乐,欲罢不能。欲望,直接退化了。

每个月混的三四千元,就能消磨在各种即时快乐里,娱乐至死。宅死在自己的世界里。

最后,要奉劝年轻人一句:以上都是一部分原因。这个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去中心化的时代来临,对广大草根来说,提供了无数种奋斗成功的通道。这个时代,又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时代,只要你敢于创新,选好跑道,坚持到底,都可能做出伟大的贡献。

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奋斗?

这个问题提的有点片面。大多数的年轻人还是很上进的。他们努力学习新知识,武装自己。争取有更好的收益。在各行各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一部分人,包括普通条件家庭的孩子。因为经济基础差。丧失信心。找一份普通工作,干着当天和尚撞天钟的生活。这类年轻人,思想消极,难有出头之日。还有极少数富家孩子。因家庭富裕。过惯了花钱的日子。挣钱的本事没有。高消费,高档次,撑脸面的做法倒时最拿手。这种花花公子的生活方式。若不纠正。再多的家档。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但综观历史发展。风水轮流转。这些现象也就看怪不怪了。

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奋斗?

如何看待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奋斗?就此问题,我走访了身边二个小伙子,他们的经历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是跟他们的聊天记录,整理一下分享于此。

30+了,魔都人,可能勉强沾个年轻的边。我们部门同事普遍是94-96,应该是典型的年轻人了。

说白了,反抗也没用,只能慢慢选择接受。这里说的是改变现状,而不是生活的滋润。

举几个典型例子,同事a,女,沪飘,家境一般,与同是沪飘的大学学长结婚。两人工作勤奋认真,然而工作数年离购房首付依然遥远,在沪摆脱不了租房的命运。如果需要生育,必定需要回到家乡。

同事b,非沪海龟硕士,男,家境殷实。父母为其准备了魔都房产首付及代步车,准新娘家境也尚可,拟提供可观的嫁妆。

于是乎处于吃穿不愁,富裕无望的境地,工作上“适可而止”,但交代的任务可以正常完成。

同事c,魔都土著,男。家里有房几套,衣食无忧。工作极不靠谱,我多次与其沟通,他都表现的较不耐烦。薪酬激励无效,需要为其量身定做工作任务,才能发挥他的干劲。

同事d,魔都土著,男。聪明能干,家境中等,有主见有野心,工作积极。其目标是更多的掌握家庭及办公室话语权。然而其薪酬增速可能还比不上家庭房产的增速。

本人,只是想为一些小小的事情奋斗,比如不喝茅台,在办公室不称“总”,休息时间不被老板的微信分享打扰。然而,似乎也改变不了什么。

归来池苑皆依旧,花自飘零水自流。活的怎么样,好像真的和多努力关系不大。存量经济之下,那点努力敌不过大厂的资源优势,敌不过海量资本的席卷,甚至敌不过存量资产的增值速度。

我小的时候做生意的都是老板,大款;现在看到做生意的,先看看是不是老赖。

因为奋斗也没有用啊。

你说我努力一下,每天锻炼,可以跑的比体委快。或许我锻炼半年,真的可以跑的比体委快,拿校运会冠军。

但你说要我努力一下,每天锻炼,练到跑的比博尔特快,要我拿世界冠军。

我有99.9%的概率怎么练也没用。你说我没有上进心,为什么连世界冠军都不想拿?

我说我有自知之明,我知道我做不到,所以没必要吃这份苦。

不过好在最起码,多跑跑步确实能强身健体。即便不可能跑得过博尔特,每天跑步也不失为一种娱乐。

而现实可不会有所谓的“娱乐”。

有的人出生就嘴里含着金钥匙家里就有豪宅,有的人出生饭也吃不饱。

有的人从小就是琴棋书画,有的人却连书都读不起。

出生就是豪宅的家庭,他的子女也就有了豪宅。

从小琴棋书画的家庭,未来也会有更明朗的交际圈和机会。

拿我来说,普通家庭,普通二本,普通社畜。

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吃个外卖都要心疼。

而我过去的同学,家里七八套房,还有门店和企业。

就是在家打游戏,一个月保底就有好几万的收入,吹着空调,吃着帝王蟹,打着pc,钱就能哗哗的来。

我呢?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严寒里瑟瑟发抖,一个月只有几千,被老板骂,被客户骂,没有休息,没有假期,没有节假日。买房买车都遥遥无期,不工作就得饿死。

难道说我和他出生时就有区别了吗?刚出生时我们都一无所知,是个巴掌大的婴儿。

而他可以一辈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我大概率一辈子只能一贫如洗。

你说靠努力,可以让我月入过万,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或者是实现自己的一点小目标,这我是信的。你说靠奋斗,就能拥有七八套房,拥有企业和门店,变成人上人,我是不会信的。

我知道我这辈子的收入可能连他的一辆车都买不到,我为什么要奋斗?我为什么要用汗水透支生命去996,007,去放弃生活和家人,让生命里只留下工作二字?

我以为我的奋斗是在跟体委比赛跑,结果现实告诉我你的对手是博尔特。

所以我很早就想过了,平淡过完这一生,才是最适合我的活法。

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奋斗?

跳一跳够得到:愿意奋斗。

跳一跳够不到:还是算了。

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奋斗?

奋斗了也几乎不可能得到自己满意的回报,自然就没有了奋斗的动力。职业环境也需要一次供给侧改革。

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奋斗?

谢谢邀请: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出生于90、00后,生在福中不知福,从小娇宠成性,只有索取不懂感恩回报,更不用说去努力工作,积极上进了,没有吃过苦,没有经历过磨难,那里懂得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啊!家庭教育、社会风气至使现在的年轻人失去了人生价值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