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求职时难免会因为学历被拒之门外,为学历烦脑过吗?

作为老HR,观察过很多人,回答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这种问题,想写几句实践出的“真知”,没有鸡汤,全部都是大实话。

先说大概率事件吧,小概率的事件辩论起来没有实操意义。大概率,学历比能力重要,学历是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学历,代表着学习能力、考试能力、专业知识资格、职业资格(比如医生、律师、教师等需要规定的学历作为执业资格,注意职业资格与执业资格的区别),学历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无论是虚的(学习能力),还是实的(执业资格)。

再说学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吧。我们一直在提倡不唯学历、不唯资历,只看能力。大道理,是绝对正确的。现实中,很多大道理是讲不通的。比如,好公司好职位,起步价已经是985/211硕研学历了吧,白纸黑字不打你的脸吗?

再补一刀:有人说,学历只是敲门砖,进门之后靠能力。好像你一个大专生进门之后,就能KO清华北大博士似的。我作为老HR,眼见着的多了。学历在职业发展中依然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据大数据统计,高学历的平均年薪要远远高于低学历者,现在创业成功的老板中高学历者远远多于低学历者。小概率事件多的是,比如,某互联网大佬是大学肄业,某首富只是杭州师范毕业,等等。但小概率事件,不能推翻科学理性的大数据统计。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已经未来的社会发展,知识和科技的比重越来越大,知识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差逐渐消失,以前靠信息差投机、靠人脉交换、靠营商勾结等手段发家致富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学历高,至少代表学习能力强,消化快,功底扎实,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速度快,所以,未来的社会,高学历者一定是职业鄙视链的上端,这是大概率事件。你举一些小概率成功案例,并不能反证这个科学统计。

当然了,在一些传统产业领域,学习与能力的权重关系是不一样的。比如,我曾经在能源生产企业工作过,我发现入职之后,学历与能力,在两个领域发生了分化。一个是生产型领域,一个是科研型领域。

生产型领域,同样是大学生,相对低学历的、学校差一点的学生,反而更容易成材,走上中层以上管理职位的要多于高学历的。一是因为生产型领域,条件比较艰苦,需要去现场跑野外,高学历者来的就比较少,高学历者都喜欢去大城市和科研单位。二是即使高学历者来到生产一线,也不愿意埋头苦干,反而是那些农村来的普通学历学生,不奢望大城市,进不去科研单位,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成长得比较快,当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比重高于高学历者。

科研型领域,同样是大学生,高学历者成功的比例要远远大于低学历者。一是科研领域招聘门槛高,低学历者所占比例小。二是科研领域需要知识、理论功底、技术创新,对学习能力和智商水平要求比较高。我举个例子:科研人员拼到一定程度,智商就是天花板,有些技术难题,高学历者就容易突破,低学历者就遇到瓶颈。比如,你学外语,你学三十年张不开嘴,天赋好的一年就抵你三十年。就这个道理。

所以,我不讲大道理,实事求是地说,各行各业对学历高低都有不同的需求,学历在成功中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比如,服务、销售等领域,情商的权重高于智商,科技、互联网、医学、教育等看领域,智商的权重高于情商。这个现象,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是由行业属性决定的。

比如,做餐饮的,高学历的人并且混得如鱼得水,反而那些学历不高,能吃苦,肯低头,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人做得风生水起。

比如,科技创新、互联网企业,人家招的博士起薪200万,人家需要的是天才般的智商,而不是八面玲珑的情商。

综上,讨论学历和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凭常识判断,也不能片面喝鸡汤。职场,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赛马场,拼的是智商和情商。在情商与智商权重不同的领域,学历与能力各有表现形式。归根到底,能力是一个大概念,学历只是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这要取决于每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社会定位而定,分述如下:

如果只是为了生活、赚钱养家糊口,则文凭最重要。因为现在无论是社会还是官方,对人才特别对工程师或硕士及其以下的人才没有明确定义,所以无论是在社会上打工还是在官方做技术工作,基本都是按文凭或职称证书录用人才,如果没有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如果既为了生活、赚钱养家糊口,又想在技术方面有所建树:或者得到较大的提升,或者得到较快的提升,或者二者均要,则能力和文凭同等重要。因为除上述理由外,还必须能在工作中做出一定的成绩,在所在单位或行业或领域,能解决一些有影响力或者有较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技术问题,否则就得不到较大、较快或二者兼备的提升。

如果是为了能够在本领域或本行业做到出类拔萃,做出一番卓有成效、领域或行业领袖级的事业,则能力最重要。包括思维灵活开阔、不僵化,悟性超群且专注,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且覆盖面宽广、不受限于某领域或某行业的束缚,专业基本功扎实、但不受此约束或束缚,善于总结、概括、归纳和提炼,等等。

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能力重要。因为学历本身就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体现,如果应聘者是二本以下学历,说自己在某方面很有造旨,用人单位通常持观望态度;如果应聘者是名校毕业,用人单位则会寄予厚望,因为高学历热专业本身就是能力强的体现。

人以群分,区分的标准就各种佐证的材料

众所周知,一本大学的学习氛围明显优于二本院校,二本院校则优于职业技术学院;考研的升学率,也是一本大学的高。这就表明,能进一本大学的学生,其钻研精神和学习能力,以及自律习惯,都是有一定优势的。

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将来的成功准备条件,学习氛围好,上进心强的人在一起,自然就会更加自觉的锤炼自己。如我女儿今年考研成绩是361分(国家线是300分),去年备考每晚都是11:30左右才休息,我让她早点休息,她说“大家都这样拼,我也不能掉队呀”。

学历一般的人,并不代表现在的能力不行

学历代表过去,是自己找工作的加分项,工作后,都得以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所以,在学历一般的人中,也不乏能力强的优秀者,只是比例相对会低些。

比如,2017年评选出的最年轻“大国工匠”陈行行,学历只是职业技校,但在中科院航空工业焊接方面,他是冠军。所以,事在人为!

出来工作,能力永远是不会被时代淘汰的饭碗,而证明个人能力的是工作业绩,单位考核员工的主要依据也是工作业绩。所以,追逐梦想靠诚实劳动,铸就辉煌靠诚实劳动,幸福生活靠诚实劳动!

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回答这个问题越简单越能说明白

1.在没人知道你的能力之前,学历很重要,因为学历是你的敲门砖。

2.在人们认可你的能力之后,学历就是一个屁,放过也就放过了。不少老板不就十分自豪地说过吗?我没上过什么学,不一样在当你们的老板吗?他就是在放屁。

3.就大概率来说,有学历的人,能力通常比没学历的要强些。至少这是大多数人的判断。

4.不排除你具有某些方面的特别能力,远远超乎常人,其他人读一辈子书也比不过你,这类人通常被称为天才。那么学历于你就变成了一个陪衬。

5.另一种情况是你天资非凡,这种与生俱来的资源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其他人的能力。但是你的天资如果加上学历一定会胜过只有天资没有学历的你。

6.如果你是一个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即便没有什么真正的学历,你也会站在别人的头上。你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你的能力,那么走着瞧,你一定会把你老子留给你的江山干翻的。

7.学历是能力的基础,但不等于能力。如果你认为有了学历就一定会胜过没学历的,你就是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最后连龟都不如。

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首先,你想到一个公司应聘,或者应聘国家公职岗位。用人单位的应聘条件之一,就规定了学历范围。你没有学历,你有能力也不能应聘岗位!

如果你不具备相应的学历,你就没有机会进入这样的公司和应聘国家公职人员的资格了。

在这一点是,一般正常情况下,学历很重要。因为你没有机会入职,你也就没有机会展示的的能力了!

如果,学历相同,都有入职机会。那么,在工作实践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能力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相对来说,只有社会环境净化了,能力才会被重视!

有才无德不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在国家体制下,真正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用人条件下,在相同的学历下,才会体现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我不能准确的说能力一定比学历重要,但我可以告诉你,最近几十年,学历的重要性有一个下滑的趋势。

80年代的时候,学历是绝对重要的,90年代的时候,学历的重要性开始下滑。

为什么学历和能力的比较这么激烈?这说明学历的重要性正在下滑,如果学历一直都很重要,是一个社会普遍承认的公理,那么我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事实上,80年代的时候,大学生是享受干部待遇的,那个时候,大学生根本不存在找工作的问题,只要大学毕业就可以到单位去工作,事实上,获得大学毕业证之后,往往就不存在失业的问题,所以说,80年代的时候,学历是绝对重要的。

90年代的时候,国家已经取消大学生包分配的政策,这个时候,社会的招聘录取,就开始强调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外在形象等各方面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仅凭一张文凭就能够找到饭碗的时代过去了。

因此对能力的要求,就有一个明显的逐步加强的趋势。

总的来说,社会对学历的重要性,开始有所降低,也就是说,学历的重要性有一个下滑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的加强。

与此同时,社会对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能力的重要性有一个上升的趋势,随着创新型社会的形成,相信这种趋势,还有进一步的强化可能性。

为了应对社会的实际需求,我们不能养成混学历的老毛病,应该强化自身的能力建设,能力才是根本,相信总有一天,学历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我是@龚柳辉 ,请关注我,和我一起密切关注历史和现实。欢迎大家评论,转发,分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