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招进国企的难度多大?
我曾经担任多年的国企招聘负责人,第一次社招一个特殊专业岗位,接受我们部门经理收到129张批条,总经理想了三天三夜,哪个都不敢得罪,发布公告取消这次招聘了。我举这个例子,你就知道社招进国企有多难了?难的是人情关难过呀。所以,那家国企从此永不社招,把门彻底堵死,总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轻松多了。
第一,难度大的核心因素,招聘数量小。
国企尤其是央企,主要招聘渠道是校园招聘,这是因为校园招聘可以批量进行,程序严格,监督多,易于评价,弄虚作假的余地相对较小。社招的难度是,招聘量小,人情关系太多。比如,校招可以规定985是门槛,社招可能会说招聘专业人才,但这个人才怎么界定标准?人才的标准就模糊,你说发表论文多,他说发表论文多不代表他有实践能力,于是就产生了混乱,上级塞一个关系户进来,就说他是人才,你也没有办法否定他。
第二,难度大的主要因素,竞争压力大。
刚才说了,校园招聘有三个硬条件,就卡掉了99%的关系户:一是应届毕业生;二是学历;三是专业。所以,最公平的招聘还是校园招聘,大学生一张白纸,评价标准相对客观,正如三条硬条件。社会招聘,难点是人才的评价。往往是评委说了算,这就造成了关系户走人情的空间。社会招聘,报名的特别多,条件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你竞争压力大,压力大在面试关。内定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多国企不社招,就是杜绝人情风。
第三,国企社招,除了偏远施工单位、一线操作岗位、劳务派遣岗位大量社招外,好岗位一般不社招,即使要社招,要求的门槛很硬很高,杜绝走后门现象。比如,最近某石化央企搞社招,招的都是内部没有的特殊人才,因为他们新成立了金融风险部 ,这方面的人才,企业内部确实没有。面向全球招聘,条件高的吓人,一般人根本不够条件。招来的人才,都是国际化的高端人才。这些岗位走后门的不多,因为你来了也干不了。
社招进国企的难度多大?
说一下我的经历吧,我去年毕业,毕业进了一家智能电力设备公司,国内行业前三。做架构工程师,收入还可以,是家民营企业。就是不太稳定。要经常世界各地到处飞。干了几个月后很不适应,身体扛不住,就辞职了。
辞职后,我只有一个打算,一定要进国企。
可是那个时候都快11月份了,秋招过了,春招还没开始,但是就是想进国企。于是把深圳市的所有国企,百度搜出来,去他们官网的招聘邮箱里投简历,包括地铁集团,公交公司这种貌似和IT不相关的,只要是国企就投简历。全部石沉大海。
期间去网络招聘平台,投过大厂,菊厂的offer拿到了,鹅厂的拿到一个全资子公司的。但是想了一下,加班跟倒时差我应该都受不了,就没去。
某一天,收到一个保险公司的电话,我想都没想就挂了,我以为是推销保险的。
第二天我在去别的公司面试的路上又接到那个电话,我就接了,他们邀我去面试,可是我都不记得什么时候投过保险公司。
然后很顺利,甚至有点水,技术问题都很简单。就拿到offer了,正式成为中国四大保险央企公司总部的IT技术岗内勤员工。
入职后我才知道,和我同一批入职的人里,就我一个是社招,剩下的几个人都是内推进来的。
所以,可能真的是走运了吧。运气占了很大的因素。
社招进国企的难度多大?
小编有个闺蜜就是国企的HR,她很明确的说过:
这个口子是不能开的。
一旦开了,关系户铺天盖地的就找来了,她这个HR就成摆设了……
假如放开社招,随便一个什么中层主管都有权力放一个两个进来,没几下,一个部门就算“招满”了,招进来的,可能还都是光吃饭不干活的“公主病”和“王子病”……
那这不是又回到从前了么,所以,干脆一个都不招,要招就是走校招。
你说校招难道就不能走后门?就没有黑幕?
或许有吧,但是,校招最起码的有学历门槛啊,假如说规定了今年就招985,或者211的,关系户没考上那不也没办法么。至少这里有一道文凭的门槛,就凭这一点也算是公平一些了。
而且现在好国企校招都是硕士起步的,有些甚至只要博士,这就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优胜劣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做到相对公平就很好了。
应届生的身份,对于所有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来说这辈子只有一次,毕业第二年或第三年之后,就不再是应届生了,所以,应届生朋友们一定要好好把握毕业后这一年求职的黄金时段,不要浪费掉了,这个身份会带给你一些求职上的便利,用人单位也会更多的用一种培养人才的心态来对待你在工作上的失误。
一旦毕业两年,三年后,人家不管你有没有工作经验,都不会再把你当做应届生来对待,也没有很多特殊待遇了,那时候如果前两年没打好职场方面的基础,以后的职场生涯可能会吃很多苦头。
再一个,大家也不需要那么妖魔化国企,说什么“国企里一定都是关系户”之类的,现在不是那样的年代了,可能top级别的有你我不了解的事情在操作,但国企里的普通员工大多都是经过正常的学历筛选,正常的面试,以及正常的竞争进去的,人家能进国企说明人家有这个真本事,没必要酸。
尤其是那些涉及地产、零售等等竞争性领域的国企公司,人家企业也要靠赚钱来生存的,自然是招聘学历高能力强的员工,员工跟公司也是正常的劳动雇佣关系,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那种关系户。
年轻的小伙伴们如果将来想进国企,最方便快捷的道路就是好好学习,考个重点大学,然后充分利用应届生的身份优势,争取进入自己心仪的企业。
社招进国企的难度多大?
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大型国企人力资源部门工作,至今已有14年了,主要负责人才招聘、干部人事工作。14年来,先后参与社会招聘、校园招聘近100次,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有一定的发言权,下面简单谈一下我的观点。
总体来说,不管是校园招聘,还是社会招聘,进国企的难度都非常大,尤其是对平台大、收入高、发展前景好的国企来说,大家更是挤破头想进去,由此带来的就是竞争激烈甚至是惨烈。因此,如果想进国企需要提前从各方面做好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社会招聘进国企难度不小,体现在诸多方面- 资格审查环节。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属于大体制内范畴,社会招聘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聘简章需公开发布,有意向者可以报名。报名完成后组织人事部门开始逐个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其中学历、专业、年龄三项为硬性条件,任何一项不符合都不能进入随后的笔试环节;工作经历为主要参考项,招聘方主要关注的是工作经历与招聘岗位的贴合程度,贴合度越高,在三项硬性条件都符合的前提下,更容易进入下一环节。
- 笔试环节。这个环节靠的是硬实力,考试前既不会公布考试方向、范围,更不会公布考试内容,因此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日常积累,在这个环节被淘汰的人大约占90%左右。
- 面试环节。面试基本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不同企业采用的方式不同,我们单位基本采用的是非结构化,面试官随机提问,重点考察应聘者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环节面试官会关注小的细节,包括穿着、礼仪,甚至是应聘者的外形等。有的单位在招聘时仅安排一轮面试,有的单位会安排两轮、三轮甚至更多轮面试,最终优中选优,确定拟录用人选。
- 考察环节。国有企业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招聘工作的,因此要按照对国有企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招聘工作,比如需要对拟录用人选进行考察,考察的形式可以采用到拟录用人员单位谈话听取意见、进行背景调查和档案审核等,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环节如果发现有个人简历造假、人事档案造假等问题,同样可以把拟录用人员拿掉,这个是比较严肃的。
当然,在招聘过程中,还会有其他因素影响录用,比如查体是否过关、廉洁从业方面是否存在问题等等,都会直接影响招聘的结果。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想跳槽需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学历方面:学习永无止境,要不断提升学历层次,实际情况表明,现在许多国企社会招聘都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如果没有这个学历,就没有打开国企大门的“敲门砖”。
- 日常积累方面。需要持续在所学专业、所从事岗位方面不断积累,同时要大量涉猎不同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覆盖面,增强应试能力。
- 面试技巧方面。要掌握面试回答问题技巧,注重小细节表现,增强与面试官的即时沟通能力,尽可能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
最后总结一下,通过社会招聘进入国企虽然很难,但只要提前努力,做好准备,还是会有机会的,因为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社招进国企的难度多大?
作为国企里面的一名hr,我来告诉你大概吧!
本人目前就职于云南省省属最大国企,做了快五年hr,期间也负责过招聘工作,现在就工作经历告诉你,社招进国企难度有多大。
国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承担载体,大到世界级的工程,小到民生工程,国企的身影无处不在。作为里面的员工,行政级别最高至省部级,最低科员(办事员),这里插一句为啥会有行政级别区分,在我国,国企里的员工也享有编制,为企业编,同公务员,事业单位类似又有区别,今天暂不展开讨论。
言归正传,社招,进国企的难度很大,原因可以划分几大类:
第一,对于刚毕业几年,失去应届生身份的学生来说,进国企难度很大,因为绝大部分国企主要招聘渠道都是校招,校招直接入编,社招大部分是劳务派遣,入职以后有机会进行留转(劳务派遣考核转正),有机会但机会不多,很多人等不得转正就又离职。
其次,社招不同于校招,社招招聘的大部分为技术类人才,也就是需持证,入门级的中级职称,高层次人才的副高或高级职称,在这里说明一下,社招基本不考虑初级职称,因为在校生入职第一年基本就可以考处级职称。故因为职称的限制,这里就有了门槛,很多人想进但进不了,也就是高收入待遇招聘高技能人才,同样是双向选择。
再次,国企要承担社会责任,每年都需接纳大批量的应届毕业生,换句话说,校招已经把空位补上了,就给社招的职位不多,加上前面说的持证要求,对于求职者和企业来说,劳动力就是供大于求。
最后,从一个人的可塑性来说,校招人员更好培养,年轻人干劲更足,从国家政策上来讲,校招人员基本都能在退休年龄正常退休,社招的如果超过35岁,很容易出现55岁(女)和60岁(男)社保缴费不足15和20年的要求,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故从源头上控制,避免后面出现问题,源头直接卡死。
以上内容排除各方力量,如,权力、关系和特殊因素影响而出现特例的现象进行作答,故社招进国企的难度很大,国企也分三六九等,越好的国企越难进。
如有不同意见,可分享交流,以上作答仅供参考!
社招进国企的难度多大?
本人就是正儿八经毕业在私企干了5年,然后通过层层考核进的央企。说一下过程吧。
在民营企业飘荡了几年之后,也是信了头条的鬼,觉得进了国企就有劳保一样,在毕业后的第五个年头,开始找国企的工作。
一翻智联,发现家门口就有个国企在招聘,水利方面的,但是看企业介绍,只有20到100人的规模,再加上我家附近感觉都是老旧小区,像样的楼房也没有,这会有好国企单位吗?心里打鼓,但还是打算去看看吧,我就投了简历。没到几分钟,就发了短信给我,通知我去面试,要自带9份简历,学历学位证,四六级证,,,我当时挺无语的。平时去面试,我有时简历都懒得带(年轻时比较狂),反正一般去面试还会再让填一份,好家伙,一下子让我带这么多东西,不知为啥,很反感。不一会,hr竟然来电话了,跟我确认面试时间,我说不小心投了简历,不好意思。第一次国企之路就这样草率结束。
第二次,去了一家本市比较知名的国企,在智联上老是能看到它招人,第一次投它,没理我。过了半年,我又投了它,让我去面试了。带了一份简历,其他没有了。面试的技术岗,问的问题基本都答完了,后来他们一个主任来跟我聊薪资了,我说要16k(当时我工资是13k),他不是很同意,最后聊到14k,最后他问我996能否接受。我就蒙了,lz出来找国企就图个正点上下班,你跟我说996,你还是国企吗?!表面上我还是说为了项目加班加点,没问题。第二天给我发了offer,我说接受其他公司的offer了。第二次也就这样了。
第三次,在boss上看到一个大国企在招人,投了,也让我带简历,学历学位证,四六级证,当时正好在原单位呆的不爽了,就爽快的去面试,很想进这个公司。面试很水哈,毕竟是应届生成长起来的领导,没啥技术水平,我感觉我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啥也听不懂。结果是他们很满意。第二次然后去谈钱了,给我15k,我是满足了的,但还是说能不能16k,矫情一阵后15k成交了。正式合同员工哈,工资比校招的多很多。校招进来的真是可怜,特别是普通普通家庭的,要展点钱很困难。
现在很多国企也想干事,社招更多了。但是会有一些硬性要求,学历学位,四六级,,,面试一般很水。就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