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问你:在一天内不动用人脉和已有资金的情况下,用五百如何创造十倍利益,你怎么办?

很多人都调侃这样的面试题:用500元创造10倍的利益,我有这本事,还来参加面试?我早就收购你们公司了。大多数人都是抨击面试官的,问题愚蠢,没有意义。真的没有意义吗?我们知道世界上许多知名公司出题就是怪怪的。比如,微软最著名的面试题不是程序公式,而是问“井盖为什么是圆的?”结果找到了后来的总裁级人物。

这样的面试题,看似脑洞大开,胡编乱造,其实,考察的就是你的思维方式而已。你看下面的回答者,很多人都写这样的答案:对不起,面试官,我没有能力把500元变成5000元。公司应该录取这样实实在在的本分诚实的候选者。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我是面试官,我不会录取,没有一点思考而放弃的人。哪怕你随便说一个方案,都能展示你的思维宽度,仅此而已。

把500元创造10倍利益的方式很多。比如,现实职场中的科技人员、销售人员、设计人员,拿着5000元的月薪,每月给公司创造十倍、百倍的价值。所以,500元创造出十倍的利益,并不是考验你自己的个体本事,你又不是变魔术的,而是考验你利用资源和平台的能力。正如科技人员、销售人员、设计人员利用公司平台和资源,把个人能力转化为巨大的财富,并不是说自己的能力能单独实现。

总体上有三种思维方式:

【一】利用平台和资源的思维方式。

面试官,如果贵公司录用我,我可以用500元创造十倍的利益。贵公司品牌价值100亿,贵公司的平台价值,可以为我背书信用十倍。比如,公司授信额度就可以达到10倍。我可以利用公司的信用价值,用500元作为定金,贷款到5000元,已经获取10倍利益了。这不是我的个体能力,而是平台的价值,这也是我梦寐以求想加入贵公司的原因。

【二】利用附加值提升价格的思维方式。

面试官,商品的价格,不仅仅只是物品本身的价值体现,还有名人效应、品牌效应带来的无形资产价格。比如,成本只有80元的某名牌包包,可以卖到8万元。您给我500元,让我产生十倍的利益,我本人不是变魔术的,根本做不到,但是我可以用500元买件衣服,就说这件衣服是某明星穿过的,利用明星效应,让这件衣服升值10倍。

【三】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马上注册一个自媒体号,花500元包装成网红号,击鼓传花,10倍价格卖给“风投”。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无数个赚钱的方式。比如,用100元录一堂教你赚钱的网课,限时优惠,只要50元,再用400元购买流量推广,卖出100份就是5000元。再比如,500元印5000张带二维码的小广告,张贴在地铁、过道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扫码2元就可以抽取500万大奖,一天之内总会有几千个傻子尝试。

其实,面试官只是考察你的思维方式罢了,用不着大惊小怪,全球知名公司出的奇葩面试题多了去了。你总不能说,对不起,这样的面试题,我拒绝回答,出这样面试题的公司不是正经公司。

如果你实在气不过,就是想折腾一下面试官,还有一个绝招:

面试官,我有这个能力,咱们直接进行现场实践。你先给我500元,相当于投资或启动资金,我出去转一圈,很快就给你赚回5000元。然后你拿着500元回家,能不能给面试官赚回十倍利益我不知道,但我现在已经赚了500快了。

面试官问你:在一天内不动用人脉和已有资金的情况下,用五百如何创造十倍利益,你怎么办?

如果在一天之内,不动用任何人脉和已有资金,我就能用500元轻松创造十倍利益,那我还会来你这儿傻乎乎的面试吗?所以,遇到这种面试问题时,就题答题的候选人基本都会非常吃亏。这样的面试题其实是HR故意设置的“钓鱼问题”。

面试候选人,HR喜欢用“钓鱼问题”

钓过鱼的同学都知道,一切准备就绪,潇洒的将鱼竿抛到水里,然后就是等待了,至于鱼什么时候上钩?是大鱼还是小鱼?是草鱼还是鲢鱼?是鱼还是一团水草?谁知道呢!而很多人把鱼竿抛下去,然后就开始悠闲的抽烟,至于有没有鱼,反而不关心了!

钓鱼问题:HR在面试时,也喜欢来这么一个抛竿,甩出一个“钓鱼问题”。什么“10块钱买盒中华烟”、什么“数数城市多少路灯”、什么“把这瓶水以100块卖出去”之类。HR这时候的心态和钓鱼者的心态是一样的:他不知道你会怎么回答,他也不在乎你怎么回答!

1、他根本不在乎你的答案,他在乎的是过程

正如钓鱼者,他享受的是钓鱼的过程,不是最后钓上来的那条鱼;因此HR面试官要看的也是你思考问题的逻辑,而不是你提供的最后的答案,因为这种钓鱼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或者说有很多很多答案。

2、他不是在故意刁难你,他是在找匹配点

面试时提问候选人是HR的一项工作,而不是他想怎么问就怎么问的脱口秀。HR之所以问出来一些“钓鱼问题”,其根本目的不为了看候选人的笑话,而是在候选人的回答过程中,努力寻找和岗位的匹配点。

举例:比如同样问这个问题:“在一天内不动用人脉和已有资金的情况下,用五百如何创造十倍利益”。不同的企业会喜欢不同的答案!

企业A:目的是要招聘一位憨厚老实,兢兢业业的候选人,来从事一些相对固定的工作。他最可能会喜欢偏向务实的回答“对不起,我实在想不出来如何做到,我觉得在正常的商业操作中,很难做到如此高的收益率!”

企业B:目的是要招聘一位勇于开拓,具有创新思维的候选人,来从事一些开拓挑战的工作。他最可能会喜欢偏向创新的回答“我会用300元请教授吃饭,然后让他允许我把他一堂考研辅导课录下来,然后200元包装,最后放网上5元一节在学校内网及外网收费!”

企业C:目的是要招聘一位执行能力的候选人,来从事一些具体执行的工作。他最可能会喜欢偏向讨好的回答“既然老板给我这个任务,老板自己肯定会有自己的考虑,我会和老板深入沟通,请求老板的建议,然后按照他的建议一步步执行”。

作为候选人,你应该如何应对“钓鱼问题”

应对钓鱼问题其实不难,因为他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但应对钓鱼问题又是最难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在问什么。所以,应对钓鱼问题,最好的应对有两个:

1、事先做好功课,搞清楚面试公司的企业文化

比如阿里工作996,喜欢能够时刻拥抱变化的候选人;爱立信这类北欧企业则非常注重个人及家庭的平衡,他们认为一个不经常陪伴家庭的人,百分百干不好工作;而有些企业喜欢兢兢业业,他们看中的是脚踏实地的品格等等。

搞清楚了面试公司的文化调性,再来回答HR的这类钓鱼问题,就有的放矢了。面试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片面的认为,所有企业都喜欢那些创新的回答,从而绞尽脑汁去思考那些自以为能够让HR眼前一亮的回答。

2、回答清晰明了,关键是说清楚思考过程及逻辑

不管你的回答是什么,其实都不重要,因为这道问题根本就没有固定答案。但你的思考过程和逻辑却格外重要。因为经验可以培养,而思考过程和逻辑是很难培养的,HR其实更看重这些!

所以,听明白问题以后,立即思考,根据这叫公司的文化琢磨一个答案,清晰的说出来,并且接着说“我是这样思考的”然后说出自己的完整思考过程和逻辑。就这样!

总结一下:在面试中遇到HR问你这种“钓鱼问题”,对于面试高手而言,恰恰是讨好HR的时刻,你完全可以在这道问题中,说明你是多么的符合面试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所有就题答题的,一般都会受到HR的进一步询问,为什么?因为HR没有在你的回答中找到任何的匹配点,他要进一步确认。如果你一不小心踩了红线(公司文化和价值观),不管你回答的多么生动形象,那你的面试基本就结束了!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资深经理人,兼职创业者,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我,欢迎留言交流评论。

面试官问你:在一天内不动用人脉和已有资金的情况下,用五百如何创造十倍利益,你怎么办?

这个简单,关键点看面试官准备了多少钱,准备面试多少人?

首先:要明确答复面试官,一天完成10倍没问题,因为不动用已有资金,那么启动资金500元就要面试官出了。能拿到面试官的500元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出门找个衣着打扮,长相还可以的,跟他谈合作。告诉他一个能马上赚500元的机会,事成之后五五分成,自己拿250,对方拿250。防止对方毁约可以提前收取一定定金。交易达成,告诉他那边有个企业招聘,面试官是个傻子,如何如何应对就可以赚走500元等等。

第三:在前一个人面试期间物色下一个人选,不能耽误赚钱时间。然后在门口等待前一个面试的出来,拿走该拿的200元。同时也给后来者更大的信心。

第三:重复以上工作,预计累计20人次就能完成10倍任务。平均每人花费20分钟,7个小时就能完成。

中间可能会产生的问题:一、面试官不给钱怎么办?不给钱证明就没法证明,不是自己能力问题。二、面试官没准备那边多钱怎么办?连1万块钱都出不起的企业你也想去?

当然,最后成功赚了10倍,你是否还会去应聘这样的公司呢?你有500不靠人脉马上赚10倍的能力,还有必要给人打工?另外能出这么脑残问题的企业,你也准备入职进去被同化?

面试官问你:在一天内不动用人脉和已有资金的情况下,用五百如何创造十倍利益,你怎么办?

方案1

500块,买个阿里云空间150,淘宝买套商城源码100,买个备案的域名100。剩下150元买包20元的烟,点个外卖30元,住个旅馆80元。剩下20元打车。

把商城卖给猪八戒上的贪图便宜的小白客户。或者兼职群里的黑心个人外包。一个商城2000块,运气好的话,一天能卖五六个。

真的卖出去了上个毛线班。卖不出去了自己还剩下20元打车,白吃白住一天。

方案2

找商户,每家收费500元,承诺500元可以制作10000份带他活动广告信息的宣传单,并三天内发放完。全程录像可查。先费用预付一半。完工结清。

当天搞定20个商家。每家已收费250一家,总计5000元。给公司交差(已经完成公司任务)

剩下费用签订合同注明发放完成付清。

每10000份宣传单,0.2元,自己根据商家提供的广告资料,让图文公司排版设计下。总计费用2000加设计费100元。签订合同3天后付款,并出示商家合同证明。

雇佣学生3人,每人100,发放传单10000份。每人发3300。发完付清劳务费。

第三天,拿着手机拍学生发传单视频,并让他们一定发到传单商家店铺。

下午拿合同问商家结算。拿了钱后付清印刷2100,剩余400元加上前面剩余200元。全部都是利润600元。

话说我能想到并做到这些,我还给公司打工我不是傻缺?

以上两件事是特别适合白手起家干的事情。

面试官问你:在一天内不动用人脉和已有资金的情况下,用五百如何创造十倍利益,你怎么办?

1、奉劝职场人以及正在求职的朋友,从现在开始别在浪费青春提这种问题、思考这种问题了!2、这类无数倍回报类的问题,求职过程中不会出现!除非面试官想秀智商下限!

一、提出这种问题的朋友,您是影视剧编剧还是导演啊?

别告诉我:这是一个考验求职者心理素质的问题.....纯粹扯淡!

即使面试官要考验求职者的心理素质、临场反应能力,也不会拿自己的智商出来秀下限的!

弄出这种问题来,要么是刚才做梦梦到了这个问题觉着挺好玩,就提出来了。要么就是想编一个影视剧,想找奇葩的剧情。要么就是闲着没事儿,想提一个容易引起大家关注的问题,从而给自己多导入点流量!对了,恭喜!老鬼也跟着进来了!

明确的说:面试过程中,确实与一些企业的面试官可能提出一个不可理喻、奇葩的、很难回答的问题,但绝对不会弄一些暴露自己智商低下的问题!

不要拿“这是在考验求职者临场反应能力、心理素质”等等高大上的理由来包装自己!如果真的有某个面试官问到了这个问题,这个企业里就别考虑了。这和考验心理素质、情商、临场反应能力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别用那么严谨的理由来当自己智商有问题的遮羞布!

二、企业的面试官们,没必要琢磨这些奇葩的、扯淡的提问来难为求职者!

我们要清楚,某些企业、某些特殊的岗位确实需要拥有某些特殊能力或者品质的人才。例如极强的逻辑思考能力、逆向思维、跳跃思维、极高的情商与判断力等等。

但这并不代表哪些岗位人才的面试的问题可以瞎来!

老鬼见到过一些外企、合资企业的面试问题材料。里面有些问题确实很烧脑、很异想天开。他们考验的是不同岗位人才的某种特殊能力或者潜力。但绝对不是没有底线的!也不是纯粹的天马行空!

什么女面试官拉链开了、嘴边上有个米粒、一块钱矿泉水卖到300块,也包括此问题的一天把500块变成5000块......这些问题,根本不会出现!如果说那个公司出现了提出这种问题的面试官,老鬼甚至建议您什么都不说,背起自己的书包就走,两个拜拜都不用说!因为,这是纯粹扯淡!

多数企业中的多数岗位,面试就是面试嘛!琢磨这类问题难为求职者,纯粹是不务正业了。考察求职者能力、水平、潜力、资源的方法多的是!非得这么干?

三、正在求职的朋友们,老鬼建议别问这种问题伤脑子,把时间、精力用到该用的地方就好。

老鬼建议,从现在开始,再在网络上看到这种奇葩问题,还是直接屏蔽掉吧!好奇害死猫!白白浪费时间精力而已。

大家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越是这种奇葩的东西,越喜欢给自己找一个高大上的理由作为包装,说明自己这种提问是合理的。

这和企业中的小人、坏人是一个道理。哪个小人做坏事时没有一套义正言辞、合情合理的理由呢?小人就是小人、坏人就是坏人、奇葩扯淡问题就是扯淡!包装解释的再好,也是扯淡!

准备简历、投递简历、参加面试、面试后跟踪等等各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思路、方法、技巧需要研究、改善、准备呢!为浪费自己的时间!例如,有那个时间还多揣摩一下如何做好自我介绍呢!看似简单的、叙事风格的自我介绍,里面可是有大学问啊!

以上供参考吧。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面试官问你:在一天内不动用人脉和已有资金的情况下,用五百如何创造十倍利益,你怎么办?

这种就是典型的面试时候遇到的陷阱问题。

首先问这个问题的面试官,它的目的是什么?

肯定不是问你你去把500块钱变成5000块钱的方法,而是想通过这个问题来去了解,你是如何进行工作开展的?

所以我们要对这样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思考。

一般这种问题,我们只会两种选择,一种是拒绝回答,第二种是通过自己的个人理解来去做发散性回答。

拒绝回答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这种陷阱问题,其实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我直接告诉你,我不会。因为我的人脉就是我的最大资源,如果你不让我动人脉,还要让我把500块钱赚到5000。

那么,这是在限制我的个人优势去做更大价值的事情,这其实是和职场的工作原则背道而驰的。

所以这种看似拒绝回答的回答,其实也是一种回答方式。

而另外一种发散性的回答呢,就是根据我的个人理解来去做相应的扩散。

打个比方说,我可以把500块钱换成零钱,我去要饭,我相信应该还是可以要到5000块钱的。

但这种方法其实说白了,他没有任何意义所在,所以我认为第一种拒绝似的回答会更恰当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