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学聚会,你怎么看?

对于同学聚会,不同的年龄阶段,心态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增长,一方面,越来越念同学友情,另一方面,也越来越排斥那种大规模同学聚会。年龄越大,越喜欢邀三五个老同学小聚小酌,经常滋养这种经年的老感情。面对同学饭局之邀,就要清楚,哪些能去,哪些不能去,学会取舍,拿得起放得下。坚决推掉这3种酒场饭局,去第一次就后悔,第二次打死也不参加。

【一】同学让别人买单的饭局。

人到中年参加同学聚会,不喜欢大呼隆大排场的聚会,更喜欢平等相待、交流感情的小聚小酌。不求饭店高档,美酒佳肴,只求感情醇厚,AA制不好看,那就轮流买单就好。

有一种同学的饭局,你去第一次后悔,第二次绝不参加。

张三参加老同学李四张罗的小聚会,这次轮到李四请客。李四只是某小学的小头目,但派头比总统都大。酒足饭饱之后,李四当着众同学的面打电话:“那个谁,你不是想让孩子进我们学校吗?那你赶紧过来买个单”。

十分钟后,一个衣着寒酸的小商贩,满脸堆笑地跑过来结账。

张三心里说:李四张罗的聚会,打死也不会参加第二次了。

【二】八百年不联系,有事才请你吃的饭局。

人到中年,除非学校组织,不再喜欢参加大规模聚会了。很多同学,上学时代就不亲近,何必几十个人扎堆作秀呢?只喜欢三五好友小聚,开怀畅饮,滋养友情。十年二十年后,你发现没有,经常聚会的,始终是那几个老同学。

林子在家休息,突然接到一位自称是“亲同学”的电话,说好久不见,要请你吃饭。林子想了半天,没想起这位老同学的模样,八百年没联系过。林子念旧情,欣然前往。结果这位老同学带着几位陌生人请客。

三杯酒下肚,那位陌生的“亲同学”,当着几位陌生人的面夸海口,“你们放心,凭我和林子的如此铁瓷的关系,你们明天的合同就一百个放心吧。”林子知道自己被“亲同学”拿去“背书”了。

林子中间悄悄出来,把单买了,然后回家了,路上给同学发短信:同学相见,我来请客。你们继续吃好玩好,账我已经结了。林子发誓,第一次来后悔,第二次打死也不参加。

【三】人品差的同学安排的特殊饭局。

人到中年,虽然要念同学之情,但有些同学还是退避三舍比较好。有些同学名声很臭,人品很差,他们安排的饭局,一定要婉言谢绝,你又不缺那场酒,何必招惹一身麻烦呢。

大江混得今天这个职位很不容易,平时谨言慎行。但是每逢知心同学小聚,大江总是积极参加,因为他知道,同学感情也需要长期滋养。大江不是摆架子,参加同学聚会,都是有选择性的,不参加聚会,既不为难自己,也不浪费别人请客花钱。

有一次,老同学华子邀请大江吃饭,大江碍于情面感到饭店,一进包间,几位穿着暴露的女孩就把他团团围住。推杯换盏之间,几个女孩总是往大江身边靠,还拿出手机玩自拍。大江立即找借口溜走了。

大江走在路上就自责,明知道华子人品很差,为何还要前来赴宴。华子可以玩花花事,大江还有老婆孩子和来之不易的岗位,何必趟这种浑水饭局呢?第一次就后悔,第二次绝不参加。

对于同学聚会,你怎么看?

同学聚会,要分开来看!个人不喜欢那种规模大的聚会,却喜欢和几个玩得好的兄弟,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兴趣来了,一起去KTV唱歌,发泄一下。

为什么不喜欢那种规模大聚会!实话实说,其实在学生时代,我们就有一些性格不合的同学。

走出校园多年,也没有任何交集。就算同学聚会,坐在一个桌上,也不会有更多的联络!这样的同学,我想别人也不愿意和你在一起聊天,吃饭。

往往规模大的同学聚会,都是以自己的小团体为中心。气氛不可能很好。

而愿意和那些关系好的哥们在一起,是因为我们从学生时代,都了解彼此。这么多年,一直都有联系。

相互之间,对彼此的性格都非常的熟悉,可以做到畅所欲言。

吃饭喝酒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拘束。相比较而言,我本人更喜欢这样的气氛。

所以,关系好的小团体聚会,我乐意去。可大规模聚会却不热衷!!!

对于同学聚会,你怎么看?

所谓的五花八门的聚会,无非就是少数混得好的人牵头,利用聚会的机会,大吹大擂,显摆自己的丰功伟绩。对同学聚会,我基本上婉拒参加,心里感觉到没啥意思。

纵观近十几年的名目繁多聚会,从最早的大学生、战友、场友(知青)聚会,发展到近年的小学同学,甚至幼儿园也组织聚会了,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节假日,各大酒店、主要街道、学校门口,“热烈欢迎某某学校某某届同学回乡聚会”的横幅琳琅满目,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起行人驻足不前。

在聚会现场,组织者按事前拟定的流程,联系酒店、安排住宿、安排人员接待并负责收集份子钱、致欢迎词、宣布聚会期间注意事项、介绍重点同学(毕业后事业有成)、聚餐、晚上活动内容等等。在现场,往往会很自然出现二种尴尬场面,一是功成名就、土豪的同学互相吹捧,一览众小山,人气高涨,众星捧月,逐渐成为众同学敬酒的重点对象;二是混得一般的同学默默围坐一桌,大口食肉,内心存愧,在交流中,关心的仅是下一代如何如何,总希望下一代能为自己扬眉吐气。

酒足饭饱之后,集体移步KTV厅,大展歌喉,尖叫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男女同学相互之间相拥着对方的水桶腰在舞池里“莺歌燕舞”,互诉在校期间的暗恋衷肠,甚至从此以后,出轨现象屡见不鲜,给本是和谐的家庭埋下了妻离子散的伏笔,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名目繁多的聚会,编印了通讯录,在日后的生活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多了很多的请柬,让部分人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事实上,所谓的同学、战友、场友在分别若干年后,真正意义上互相了解、互相帮助的寥寥无几,除非极个别的而已。真正的是那些土豪从心底里看不起别的同学的。

说实话,在我的高中同学中,除不足十个毕业后任教、外出经商外,也没有几个能像我一样进入公务员行列,退休了每月固定还有几千元社保费,虽然不可能大富大贵,但是生活无忧无虑,过着与世无争的悠闲生活。

综上所述,由于我对同学聚会心存抵触情绪,加上在体制内条条框框太多,尤其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严禁公职人员参加各类聚会,所以,平时除了偶尔组织城内几个同学小聚外,全班同学聚会我极少参加。

然而,一年一度的战友聚会因为人员较少,影响面有限,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毫不犹豫参与。

对于同学聚会,你怎么看?

同学聚会是同学交流的最好机会,互相了解增加同学友谊。但最好都目的纯正,有些同学尤其男女曾经相互爱过的同学聚会有可能旧情复燃,如果一方家庭有问题,更能促进两人借同学聚会之机重温以前旧梦,再加借助酒的作用很容易出轨。,甚至家庭破裂。

对于同学聚会,你怎么看?

我觉得同学聚会没必要,因多数都变味了,混的好些的显摆,霸气,混得不好的无话语权。我有个同学当了村长聚会时开好车,带好酒,成为同学聚会中心严然是领导一般很是牛气。在上学时是班里的打架王,捣乱王,初中没毕被学校劝退了。

这些土豪上学时学习不好漂亮的女生不拿正眼瞧他,现在聚会借机,掳掳,抱抱,以达某种心原。

我认为同学没必要搞那么隆重聚会,好友多年不见,很想见见,电话,微信都能聊。也可三两人小聚不是更好吗。,

对于同学聚会,你怎么看?

我认为同学之间聚聚还是挺好的,我们高中同学聚会基本上每次我都会参加,我们女同学都退休了,在家不是带孙子就是做家务,也挺无聊的,平时在一块聚聚,拉拉家常聊聊天挺开心的,没有谁和谁攀比的毕竟我们都已经过了比脸的年龄。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