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说劳动最光荣,却很少有人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

作为资深HR,讲大道理比谁也不弱,还是讲讲残酷的现实吧。民间说话和思想是不一样的,口是心非的事情多了,比如说“有空请你吃饭”,这个“有空”可能是一万年。公开说“劳动”最光荣,私下骂儿子不好好学习将来扫大街。公开说“工作”不分贵贱,回家就为女儿选服务员而抬不起头。你能怪父母没有思想境界吗?你别吵吵,不行你作个表率,给大家看看吧。

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老祖宗早就说明白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你说说看,谁想被人治呢?这是形而上方面的观点。那么,从实际上看,劳动者广义上包括所有工作者,狭义上指体力劳动者,常识中恰恰相反,狭义的成为广义,劳动者往往在人们眼里就是指体力劳动者(体制内叫做工人,管理工人的人叫做干部)。劳动者往往从事着体力技能操作工作,尽管可能动用现代机械,但依然最苦最累,收入最低,地位最低,被人瞧不起,被儿女瞧不起,被自己瞧不起。

为什么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当狭义的劳动者(工人)呢?主要有三个残酷的现实:

第一,工人社会地位低。

国人首先讲面子,没钱吃肉,出门用肉皮擦嘴呢。工人,狭义上讲是使用工具进行操作的人。从身份讲,十多年前(甚至包括现在),考不上中专及以上学校的人,只能去技校(现在叫职业学院了),学习一门具体的操作技术,毕业后到工厂商店等单位当工人。中专及以上毕业的,毕业回来,做技术工作或做管理工作,叫做技术干部和干部。现在社会,门槛抬高了,有些牛掰的国企把本科以上毕业的才算干部身份,本科以下(二本、三本、大专、职高、技校)毕业的,通通去基层当工人。

放在十多年前,干部与工人,身份不同,但社会地位差距没有那么大。说劳动光荣,是得到公认的。比如,八级钳工的工资和地位,比厂长还高,分房子,面积比厂长还大。那时候,优秀工人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现在颠倒过来了,工人在一线干活,接触的都是同样的工人,大家都是灰头土脸的,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社会资源,不掌握公共权力,不能给亲朋好友办事,带不来实际利益。对工作来说,工人也是有本事的;但对社会资源来说,就叫没本事。社会地位很低,现在姑娘找对象,也不爱找工人了。

第二,收入低。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没钱寸步难行。你买不起房,就娶不到媳妇。你掏不出巨额学费,你孩子就上不了好学校。你没有几十万打底,得了大病就干忍着。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对干部与工人这个身份意识开始淡化,更多的尊重了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者)的创造价值和市场价格。

比如说,你说知识分子创造价值大,还是一线工人创造价值大。以前不敢评论,现在都可以明码标价了。脑力劳动者,发明一个技术,创造一个管理模式,带给世界的是吴家之宝。体力劳动者,只是这个价值链中的一部分,市场价值相对有限。你做一个零件50元,比不上发明零件的人的价值吧。于是,“干部”的地位和收入,与日俱增,差距越来越大。比如,企业里,高层管理者与一线操作工人,收入可以拉开一百倍。更别说民企私企外企了。

第三,发展空间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家父母不希望儿女将来飞黄腾达。现实中,飞黄腾达的都是什么人呢?一是官员,二是大老板,三是技术专家,四是艺术家,五是企业高管。这里没工人啥事。第一层次的飞黄腾达,职场上的中高层白领,公职部门的大小领导、企业里的大小经理、自己创业的大小老板。这里面没工人啥事。

工人,长期从事基础性技能操作,一辈子与铁嘎达打交道,只有技能等级的进步,很难有什么质的飞跃。这是技能条件的局限性。因为一个具体的技能,很难发生质变。比如,你就是一个车工,你能把零件车精细,但你不能把飞机送上天。把飞机送上天的,是那些技术型高层次专家。

工人,也有蓝领精英,比如,技能大赛获奖者,比如,首席电焊技能大师。比如,高级别的美发大师,等等。这些高等技能的人,收入并不低,社会地位也不低,但能熬出来的人,太少。企业经理可以一大片,但好的电焊大师只有一两个。

最后,说一句话,未来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价格升高的情况。

现在国人太多,劳动力供大于求,所以,劳动力价格不高。不像米国,劳动力价格很贵,富人也自己修剪草坪。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会过度到成熟发达状态,那个时候,体力价格就会上升,工人是非常吃香的。那个时候,蓝领精英的概念,才能真正落地。说不定,环卫工人收入就比白领高。但,到那个时候再说吧。

为什么大家都说劳动最光荣,却很少有人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

请问题主目前从事何种工作?不论是当官,还是种地做工,其实都是劳动大军中的一员。劳动光荣是一个褒义词,就是告诉人们不要鄙视劳动者。

就目前而言,工人还是占城市里劳动者的大多数,就是大学毕业生,从事科研开发也是每天八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劳动。怎么说人们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为了总量控制城市人口,曾经允许父母退休子女接班,有不少人甚至是企业的中层干部主动申请自愿退休,让孩子顶替当了工人。

从事管理工作有其难处,当了工人也不见得比人矮了三分。靠自己努力工作挣钱养家糊口,难道说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支撑共和国大厦长治久安的坚强力量,无论在国企还是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广大产业工人,就是靠他们的工作,修通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架通了跨越江河峡谷的桥梁,还有城市里高楼大厦。

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曾记否,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接见全国劳模掏粪工人时传祥时讲,你掏大粪是为人民服务,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说在为人民服务这一共同目标上,我们都是一样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

所以,瞧不起工人和农民的人,忘了你祖宗是干什么的。(2019/07/15)

为什么大家都说劳动最光荣,却很少有人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

可是我看到的情况和小编说的完全不符,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儿女当工人?你以为工人是随便当的吗?现在有多少人下岗?又有多少人在家待业?就算是在过去那个年代,当工人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当的,而且那时候兴接班制,一般都是儿子接父亲的班,父亲退休了,这个位置有儿子来顶替。那时候城市农村划分的非常清楚,农村户口的,就算在工厂里干得再好,再积极,也只能当个临时工,90年代初开始,又开始实行合同制工人。其实现在的公司员工或者企业职工就是工人,公司就是工厂,称呼上的不同罢了,换句话说现在的工薪阶层几乎都是工人,只是工种不同,收入不同,待遇不同罢了。

至于劳动最光荣,我看到的情况是,现在变成了有钱最光荣,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赚个瓢满锅满的最光荣。除非自己的儿子是在单位当领导的料,或者有其他方面的特长,能够挣到更多的钱,或者觉得更有发展前途,否则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当工人?包括现在外出打工者,都可以称为工人,还有退伍军人,现在当两年兵回来,几乎不也是选择当工人吗?也包括大学生,你想当教师当医生当记者当律师或者考公务员都可以,但你得有这方面的特长和能力,大多数不还是当工人吗?至于自己干个体单干,那就另当别论了,仍然是谁赚到钱谁光荣,谁发了财谁光荣。因为当年我们穷怕了,尝尽了贫穷带来的苦头,所以“发家致富”、“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是那个年代最响亮的口号。

所以有的人在大庭广众说劳动最光荣,更像是随着别人喊口号,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这种人还真不少,当众净说好听的,显得自己有多么的高尚,甚至有多么的爱国,但不能轻信,要看他平常是怎样一个人,追求什么,信奉什么?而不是只听他在外面喊。当然我也没否认劳动光荣,谁说劳动不光荣?好吃懒做光荣吗?当然,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但是通过自己的劳动,然后赚到钱了,过上富裕的生活了,活得风光体面了,好像感觉更光荣吧。

为什么大家都说劳动最光荣,却很少有人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

劳动最光荣吗?让我们好好想一想说这些话的都是谁呀?好像都不是劳动者!那就说明这句话是忽悠人的!既然是忽悠人的当然要去忽悠别人家的孩子啦!

为什么大家都说劳动最光荣,却很少有人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

“劳动”包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家长希望孩子少做体力劳动,这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随着机械化,电器化,智能化的不断推进,今后从事体力劳动,在车间当工人的人会越来越少。

脑力劳动也是劳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劳动最光荣”这话没毛病。只有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为社会创造财富,却大肆挥霍,浪费物质财富的人才是寄生虫。

为什么大家都说劳动最光荣,却很少有人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

这点我也深有体会,我现在就是一名工人,我将来以后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去做工人,因为国情上工人就是低地位尽管现在都歌赞工人。你可以问家里做工人的长辈,问他们的工作时间,有没有加班费,节假日有没有假放,能不能对别人大声说自己是工人。

工人这个岗位,不在劳动法的范围内,而且大多数是没有发展的,环境比较沉闷,容易机器化,工资一眼望到头,等到你干不动了,就各种“自离”,说实话,比如德国、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工人是有尊严的,因为有劳动法保护他们,维护他们的劳动成果。而国内,大多工人辛勤的劳动或许换的是某个PPT上的一个数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