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独处的人是一种什么心理?
先说说我自己吧。我是独处和热闹都能适应的人,骨子里更偏独处安静一些,相比热闹,我喜欢独处。但,十年前,由于职业关系,我担任办公室主任,天天不得不“热闹”,让我感到身心疲惫,人格分裂。身边的同学朋友也都是喜欢扎堆的,我就显得格格不入,比如,我参加酒场,也能推杯换盏,但我最多愿意坐一个小时。但是朋友们居然可以从五点喝到九点然后再去吃烧烤喝啤酒,一直折腾到凌晨两三点。
我觉得实在太浪费时间,一天到晚,就是喝酒吹牛,反反复复就那些屁事,怎么就那么大的吸引力呢?我一般一个小时之后,就走了,不参与第二场第三场。朋友们觉得我不合群,或者不愿意与他们玩,其实,我只是想独处,安安静静地看看书、写写字。十年后,我换了工作,相对来说,不需要那么热闹。但是我还是养成了减少社交的习惯,因此也被同事们背后说我比较清高比较孤傲,其实,他们都不懂我,我与人为善,不但不清高,相反还有点自卑,我只是喜欢独处,独处让我更快乐、心灵更自由。
要论什么心理?我觉得,首先不能说独处的人,就是心理不健康。其次,不能说独处的人就是不善于交际。再次,不能说独处的人,不够自信。恰恰相反,我觉得我很自信,不需要在乎别人的肯定,更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我只是减少无效社交,并不是不社交,也不是不善于社交,需要社交的时候,我依然大大方方。我认为,独处是一个人的选择方式,选择更加适合自己、让自己充实而愉悦的方式而已。独处,不是心理,而是选择。
从我的观察和认知来看,喜欢独处的人,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天生喜欢独处,性格比较自立,内心比较自信,能力足以养活自己,不需要依靠别人来刷存在感的人。他觉得独处,让他充实,让他的思想可以自由的飞翔,可以让他安安静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作家、画家、设计师、工匠,等等。这些工作,需要寂寞,需要独处。而这个人恰恰又适应独处,就能相得益彰。
第二种,就是大彻大悟的人。有一些人经过了风雨,除却巫山不是云,看透人间百态,经历过世态炎凉,不说是大彻大悟,也算是“不惑”了。喜欢热闹,又有何意义?有一堆狐朋狗友,有什么意义?天天交际圈里转,有什么意义?想清楚这些事情,他就明白了,如果独处更舒服,为何不独处?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何必为难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第三种,就是聪明智慧的人。这种人目标性很强,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就像豹子一样盯着目标,有用的事情、有价值的事情,他就做,不会做无效社交的事情。比如,一位当前的相声名家,看他在台上说笑话,现实中他是一位基本不社交的人。因为他知道无效社交没有用,还惹许多麻烦。他的舞台艺术来自学习,除了演出和必要的出镜,基本都在家里看书写段子。我们看到许多人似乎比较孤独,没朋友,其实他的生活很丰富,很充实,他的精神世界精彩美妙。
喜欢独处的人是一种什么心理?
很多人通常都认为喜欢独处的人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与人来往,其实这才是对喜欢独处的人最大的误解。
有些人的行为我们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千万不要轻易的下判断,因为你没有经历过他的人生,不知道他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做。
比如说我之前有一个朋友,平时的时候和人交流,看上去能说会道,特别的开朗,可是有一天他跟我说其实他最喜欢的是独处,因为独处的时候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当时我听他说这话的时候感觉特别有才也没有理解明白。只要有一天他跟我详细的聊一聊他读书的经历,我才发现原来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原来他从小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离婚了,年少的他从小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分别,而且正是因为那个时候其母亲带她一个人过日子,生活比较辛苦,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他,很多时候他遇到了问题也没有人能够给他答案,于是他只好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思索,渐渐的养成了这种喜欢独处的性格。
他说独处没有什么不好,有的时候很多问题找别人也不见得有答案,与其如此不如自己好好思考,总会有一些出路。
而到了社会上的这种性格并不是特别的受欢迎,于是为了能够营造出和别人打成一片的印象,于是他开始积极的与别人去交往,虽然没有人能够看出来,原来他是一个特别喜欢独处的人,但是他的骨子里这种基调却一直存在着。独处没有什么不好,有时候反而会有另一番意境。
喜欢独处的人是一种什么心理?
我喜欢独处的生活,而且是深深迷恋、不能自拔!
2019年底离婚,2020年债务爆发。我在这两个事件的影响下,生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了一年的独处生活,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它。现在,谈谈自己真实的心里想法。
一、情势变化,让我失去选择我的独处生活,是一种被动式的选择。
2015年,我踏入股市炒股。五年下来,在炒股亏损、以贷养贷的双边吞噬下,我欠5张信用卡、15家网贷,合计负债90万。2019年底,事情爆发后,我和妻子协商离婚。2020年4月,全部债务开始逾期。紧接着,严厉的催收,让我的工作和生活一地鸡毛。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生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前的生活,丰富多彩,牌局饭局,项目满满。事情发生后,手机静音,生活静音,生活冷冷清清。混得差,我在自觉地远离朋友。怕我借钱,朋友也在远离我。
我的独处生活,就是这样由来的。它不是我的主动选择,我是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它。
二、兴趣爱好,让独处充满乐趣一个人的时光,生活里多出了大量的独处时间。
下班之后,没有娱乐。周末之时,不用带娃。所有的时间,都成了的闲暇时间。没有人敲门声,没有人打扰,我可以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
雅兴丛生时,我会读一读王维的诗句,感受寂寞中的唯美。心有思考时,我会停下来写写文章,留下思考的足迹。更多的时候,我是投身到头条创作。
开展头条创作,主要是为了挣钱生活费,同时兼顾自己的写作爱好。我每天坚持5篇原创问答,每篇问答一千余字,每天要花五六个小时。创作的工作量很大,可是我乐在其中,不觉疲惫。现在,已经晚上十一点了,我也还是耕耘不止。
我的兴趣爱好,让我独处的时光,充满了乐趣。这种乐趣,在过去,我是从未体验到的。
三、不擅交际,我决定回归自我我是一个情商不高的人,没有掌握人际交往的诀窍,所以总是不会说话,话说得不合适。正因为如此,即使在以前的日子里,我在人多的时候,也总是喜欢站在一旁,静静地听大家说、听大家讲。话少、沉默,好像就是我的代名词。既然自己不适合交际,那么干脆就不要强行融入圈子了。
另外,经过2020年的坎坷磨砺,我对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感受、更清醒的认识。上个周日,在老领导的招呼下,我不得已参加了一个饭局。席间,听着他们夸夸其谈、兄弟满满,我在心理忍不住呵呵一下——满嘴的兄弟情义,有多少是真心真意?
与之相比,我还是喜欢独处时的真实生活。
结合我的亲身经历,再来综合回答你的问题。喜欢独处的人是一种什么心理?刚开始时,我是被迫选择独处的。但是,真的独处之后,我用兴趣爱好充实了我的生活,生活过得特别的丰富。另外,与复杂的社会交往相比,独处的生活,更加真实、更加简单、更加随意。
喜欢独处的人是一种什么心理?
超凡脱俗,个性发展,天马行空独往来。一花一木一世界。
喜欢独处的人是一种什么心理?
喜欢独处是一种勇气,也是享受宁静的生活的一种健康的心里。
一,独处的人,往往比较独立。这是难能可贵之处。从不喜欢吆五喝六的和许多真假难辨所谓的朋友在一起浪费时间,宁可给自己泡杯茶,看看球赛,或者是出去散散步也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很充实。
二,喜欢独处的人,都比较喜欢简单。不愿意和那些聪明伶俐的人打交道。心智单纯,或许是避免受到伤害,所以多半时间都是留个自己,单独去享受生活中的安静惬意。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功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很喜欢这几句话的含义 ,也喜欢安安静静的做自己,仅此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呼朋唤友欢聚一堂也好,清清淡淡独处一室也罢,只要你觉得是真正的快乐,那就值得一赞!
喜欢独处的人是一种什么心理?
我曾经听寺院里一个高人说过:有人请他下山去当地方官,被他谢绝了,他说当地方官不能很好地独处,他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呆几天,不是离开别人就不快乐的那种人。
他告诉我们人要学会独处,没有一个人会永远陪伴在你的身旁,学会慢慢让自己内心变强大,不要像婴儿离开人就哭闹,那是脆弱的表现,玻璃心不快乐。
喜欢独处是一种智慧,比如林黛玉说热闹的宴席总会散场,那时留下很多别离伤感,还不如不聚为好;这也是很多独处的人心理表现,有一种预见性和忧患意识。
独处也是一种定力,在风紧浪急的社会中稳如泰山,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大多能学业有成,事业顺利。
终上所述,独处的人认为自己是一股清流,常常独立思考并有自己的想法,决不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之人,唯有独处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