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都想给员工开会的领导是什么心态?
我以前的领导就是这个样。白天也不知道他忙些啥,反正窜来窜去的,到了下班点,就召集开会。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位领导爱厂如家、勤勉敬业,但时间久了,年轻人都受不了,恋爱的女朋友要吹,有孩子的老婆要闹离婚。你领导的老婆已经人老珠黄,孩子已经美满就业,你可以二十四坐在办公室,其他员工还要养家糊口呢。后来,一次征求意见,大家都提出了不要下班开会,领导还觉得很惊讶,“难道不应该加班吗?我年轻时候都是工作狂,我都这样加班,你们凭什么不像我一样”。
第一,这种领导首先是锤子心态。他自己是一把锤子,看谁都是钉子,什么问题就是一榔头砸进木头里,就都解决了。他自己是锤子,也喜欢下属都是锤子,解决问题就是一刀切。理由是,我是领导,你们有我忙吗?我都这样,你们凭什么不这样。但是,领导你要知道,你手下的员工千姿百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锤子,也不都是钉子。不能这样解决问题,千人千面,不同员工应该用不同方法来管理。
第二,这种领导没有同理心。什么是同理心?我下班要去接孩子,辅导作业,陪老婆。由此推人,别人也需要家庭生活,我想早点下班,不要开会。那么,别人也是这样想的。这是同理心。这种领导没有。一般领导当上领导,一是年龄偏大,家庭负担轻,该解决的买房、孩子上学等难题都解决了,所以,他加班是乐趣,但别人不是。二是他就是这样过来的,他成功就是熬出来的,想当然认为你们要想成功,就要无条件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像我一样。
第三,假装表现的心态。有些领导,白天忙自己的私事,没有时间思考工作,白天处理完私事,才想起要部署工作。一来,掌控下属,一来,显得很敬业,传出去有“名声”,你看这个单位的领导天天加班,非常敬业,是一个好领导。传到上级耳朵里,就增加了升职的分量。
第四,吃亏心态。如果是老板,我花了工资雇你们,恨不能吃干榨净,总觉得你们干活不够,给钱给多了,降低工资又怕你们跳槽,那就加班吧,多干活,才不心疼他给你们的工资。如果是领导,他心想,我当领导都这么辛苦,你们到点就走,哪里这么便宜,我偏要下班开会,我不走谁也别想走。
每天下班都想给员工开会的领导是什么心态?
开会也是一种工作形式,开会时间也是工作时间。所以,下班的时候开会,等于延长了大家的工作时间。这种现象在好多公司都存在,他们例行日会、周会、月会的会议工作理念,寄希望与一个短短的会议实现工作的思路梳理和效率扭转。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会议不能成为常态”。
形形色色的会议工作方式在不少公司,从老板到普通管理者都奉行会议即工作的理念,认为除了日常必须处理的工作以外,其他时间就要开会。希望通过开会这把钥匙开启企业所有的问题解决之道。
1.例会
早上起来站着或者坐着开会,领导做一些激励性的发言,然后顺便做一下工作安排,然后大家各自做个简短的汇报,下班之后来个总结会议,说一下一天的工作,提交当天的工作总结甚至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每周要在周末或者周一开周会,例行一样的套路,讨论问题,做出决定和安排。每月还是这样的套路。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会议就这么开下去。但是没有人反思为什么要这么做,也很少有人能够客观理性的分析,这样做的效率在哪里。
因为这是规定,就应该这么做。这种“机器”逻辑占据着支配地位。
2.分析会
除了例会以外,还有不少公司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召开各种工作分析会。部门分析、公司分析,各级领导和员工奔波于不同的会议室,忙碌于各种分析。但是这种所谓的分析,缺少主线,没有效率。大家疲于应付,从心底里抗拒,时间拖得越长越没有意义。
我见过一些公司,30天有半个月在开会;一场会议从早上8点30 一直开到晚上10点。大家开始争的面红耳赤,慢慢的疲于应付,到最后就心不在焉了。
3.对接会
不同的项目之间,不同的部门之间,不同的员工之间,在工作上的沟通统统搬到会议室,一场本来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面谈,在仪式化的流程下,两个小时也没有完成。频繁的对接带来工作的低效和各种扯皮推诿。
会议是一种工作方式不假,但是必须加以合理设计和管理,使之成为有效的工作方式,而不是沦为一种人见人烦的形式。
管理者的心态会议作为工作的形式,召开的目的和效率都与管理者有直接关系。
1.对会议的依赖感
经常开会的管理者对会议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平时要解决的问题,要说的话都压着,攒着,留到会议上解决;平时应该进行及时指导和干预的工作也留到会议上一并讨论。管理者把自己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宝压在会议上,希望在会议这种规范和严肃的场合里,一锤定音。
2.能力不足的表现
平时不梳理等到会议梳理,平时不知道具体情况等到会议再了解,平时不沟通等到会议沟通。很多管理者没有把会议的高效放在眼里,俨然把会议室当成了集体办公的地方。在会议室上鸡毛蒜皮、张三李四各种大问题、小问题,统统拿出来讨论。
自己事先没有准备,也不知道到底如何准备,在会议上一边沟通、一边了解,一边解决。一天的工作压缩到一个小时。这种对会议片面理解和错误利用的方法体现出了管理者 的无能。
会议是要开,但必须是必要的,必须是高效的。
3.展示权威
一些领导或者管理者威信不足,对于领导力的塑造或者领导方式的技能不熟练,没有办法在日常工作中很好的树立自己的形象,或者觉得自己的权威不足,需要不断的展示。于是企图借助会议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号召力,树立自己的权威。
管理者把会议当作加强自己领导能力的工具,当作一把对付员工或者有“瑕疵”员工的武器。这显然是把会议重新定义,本来解决公司问题的形式,成了个人耀武扬威的工具。
扭曲会议定义,错误利用会议处理问题和本身对于会议的依赖,是管理者或者公司管理习惯任性的表现,是基于人而不是基于“事”来处理问题,很多时候无果而终,大家怨声载道也就难免了。
不良风气的根源在哪里?马拉松式的开会是一种不良的风气。现在连党和国家都在精简会议的时候,不少企业却会议连篇,搞得乌烟瘴气。
1.大企业病的表现
大企业病不是说大企业才出现的“毛病”,而是指企业管理与工作的官僚化和形式化。很多本来能够高效解决的问题因为领导者的原因一拖再拖,很多本来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完的话,在会议上没完没了。
官本位和极度的功利思维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管理者无能
如果一个公司都长期沉浸于会议之中,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司一直面临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另一种是公司核心管理层没有高效工作的办法与策略,只能通过会议这种集体的方式来解决。
企图通过所谓的“头脑风暴”来增强自己的思维,企图在会议上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掉。那么,非会议时间呢,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基本都是没有真正结果的,管理的方式和措施是不恰当的。毕其功于一场会议,企业这种奇葩的理念充分体现了管理队伍的庸俗与无能,也是对工作时间和成本的巨大浪费。
3.片面模仿
现在不少企业的管理者或者不少企业的决策层到处去学习一些“成功学”的东西,错误理解成功者和成功企业的管理方式,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照搬照用他人的东西。
在时间上,在形式上进行毫无意义的模仿,希望借助那些“成功”的经验能够走捷径,快速成功。岂不知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问题,也没有完全相同的而两个公司或者部门,不从实际出发,不尊重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感受,一厢情愿的组织太多的会议,适得其反。
好的管理一定是实事求是的,成功的管理需要权变的力量,成功的企业也需要真正激发起自己员工的归属意识和担当精神,这需要起码的尊重。
一个不尊重员工劳动时间,不尊重员工底层意见,不尊重基本的管理规律的企业如何能够走的健康,走得长远?102年的企业我们看不到,但是大量折戟沉沙的现实告诉我们,管理从尊重开始!
更多职场观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指尖视野”,谢谢!
每天下班都想给员工开会的领导是什么心态?
每个班工作十二个小时,下班时已经快累成狗了。本想早早回家吃口热乎饭,洗个热水澡,可是黑心烂肺的领导偏偏喜欢下班开会,我估计很多人都是背地里诅咒的。
领导这是出于什么心理呢?这个要看领导是什么身份,是老板?还是打工者?这两者心理和出发点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是老板,道理很简单,必须要榨干员工的剩余价值!好比是一个贪婪抠门的人,喝完老酸奶以后,还得把封口盖子上沾的奶舔干净一样!每个老板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总感觉给员工开的工资高,恨不得往回找补找补,要么是经常罚款,要么就是经常开会!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目的,不能让员工轻轻松松把应得的工资拿到手!
如果你的领导也是个打工者,道理也很简单,他这是做给老板看的!通过牺牲员工,来换取自己向上爬或者是献媚老板的资本。天天下班组织员工开会,就是给老板传给一个信号:老板,你看啊,我多么敬业啊,每天以厂为家,下班以后还在殚精竭虑想着工作!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小人,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不会考虑下属的感受!
温馨提示: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转发。
2.每天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讲职场和管理那点事,如果感兴趣,可以阅读本头条号的文章。
每天下班都想给员工开会的领导是什么心态?
看了看别人的回答,觉得也不能以偏概全的去用拍马屁这么简单的概念,去解读领导为何要开会,我觉得应该从两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一、打工者的角度
所有的打工者,都是希望每天什么都不干,或者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静静等待着领工资的那天,也有一部分在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学习公司事务,期望有天,自己能独挑大梁,但是,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打工者的核心思维还是,少干活,多拿钱,没毛病吧?
所以,到了下班时间不下班,却开会这是哪门子的事?但是,也只是敢怒不敢言,所以心中憋愤。
二、领导的角度
确实,不否认有一部分人,为了迎合老板的心理,做出我很努力,我也很为公司着想得样子,使劲拍老板马屁,但是老板,也是人,而且作为一个雇佣者,看重的是利益,如果做不出成绩,马屁拍上天又能怎么样?所以,领导开会很大一部分,还是为了他自己本身,把打工者的价值彻底压榨干净,来达到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所有的领导都希望自己带出的团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他的个人价值推到顶峰,得到更高额的回报。
所以,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是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感受也不同罢了,这种矛盾是永远无法调和的,默默接受吧。
每天下班都想给员工开会的领导是什么心态?
上班就是为了工作,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当然小部分上班为了找点事做的除外)。工作你可以跟我谈理想,但前提是得让我填饱肚子先,否则,一切都是忽悠。
无论哪种工作,开会是时而存在的,作为一位领导开会是正常的,但作为一位好领导,需要做到的是让员工、下属心甘情愿的开会。就我之前所做工作为例,三天两头就要开会,大事小事也要开会,没啥事也想要给你开个会讲讲现状,“画个大饼”,上班时间开会还好,但经常占用下班时间。这随之而来给同事们的感受就是烦,久而久之就对开会产生反感,长之以往,开会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就变成开会只是浪费时间(之前的公司整体还是不错的,学到了很多)。如题,该问题的提问,说明开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员工的抵触心理,要是领导没发现问题,如此下去肯定会影响工作效率。
经常要开会的领导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正常的,说明该工作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二是不正常的,领导只是在刷存在感。
如果是属于正常的开会,说明公司工作的问题较多,问题复杂。在工作问题上,领导可以占用自己的下班时间开会、工作,但是超出了一定范畴,应给予相应的加班补贴,否则下班时间领导还要经常占用下班时间开会,换谁谁都反感,毕竟下班后员工该照顾家庭的照顾家庭,该约会的约会,该玩的去玩,总会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下班时间开会,只能说领导不通情达理,思考的不够透彻。
如果领导属于不正常的多开会,除了刷存在感想不到其他原因了。为了刷存在感而开会的领导,不用怎么想都能预料到他的作风伴随着浮夸,不是画大饼就是为了开会而开会,享受一下领导这一“角色”。在这种领导的“努力”下,面子工程做的很是到位的,但是并不利于公司、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说这种公司、企业很容易摸到“天花板”。
不过作为一名员工,不管是做一天还是一年,不做可以走人,要做就应该尽职,问心无愧,因为有人可能真的需要这样一份工作。希望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人,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天下班都想给员工开会的领导是什么心态?
这种事情,我以前遇到过,但是我们领导,不是每天开,是每周五下午开;真是有点变态,本来大家都是早早的完成了一周的是事情,等着周末休息的,结果周五下午开会,然后就说不定又是各种幺蛾子来了;
领导关心下这周工作做的怎么样啊,是怎么做的啊,然后就提各种意见了,不应该这样做啊,应该怎么怎么的~,我就不知道了,这些事情早干嘛去了~,要到周五才来开会;
反正一开会就会有各种问题,然后告诉你,不要着急,周一下午查看整改结果,就可以了,就按照他说的,提了一堆问题,如何如何修改,这明显是想让大家加班的节奏啊……
还有就是经常某些大型汇报,比如安排在10.8号,恩,你没有看错,就是刚好国庆长假上班的第一天,因为是大型汇报,下面的领导肯定会每个层级都要检查的,那么好了,什么时间检查呢?总得提前吧?一般就是在10.4~10.5号,是不是感觉酸爽~~~
反正单位里面,各种领导都有的,我们不能期望遇到好的领导,但是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当你翅膀硬了,就可以良禽择木而栖……,当你没有什么本事的时候,就权当隐忍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