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非常欠缺优秀的技术工人,本科生太多,市场上技术工人收入高于本科,你怎么看?
我国职场是一个重管理重专业轻技能的职场,与西方职场不太一样,西方职场一些技能职业收入尚可也不受歧视。但是在国内职场,管别人才是人上人,被别人管那是下等人。工人层级是职场最低层级,不仅仅是收入低的问题,更多的还是社会地位和自尊感的问题。你说你是部门经理,远比你说你是高级车工,要好找媳妇。丈夫娘也挑身份的。所以,本科生这么多,不愿意去做技术工人,主要还是钱少面子少地位低,心态也是一方面,但优先服从于钱少面子少。
第一,中国还没有完全树立蓝领精英的概念,产业工人的收入始终都是最底层。比如说,管理层工资1万,专业层工资8千,技能工人层工资不会超过5千。这个层级从正规企业薪酬结构设计表里就一目了然,白领起薪是十三级4000元最高1级50000元;工人起薪是十八级2000元最高10000元。两条成长通道,已经拉开了差距。这是客观事实,有些蓝领精英工资可能很高,但这个比例很低。我们要比,就比平均水平。
第二,有一个励志故事。就是中国一家工厂的德国设备坏了,中国工人修不好,请德国工程师来,划了一条线,说就是这里坏了,要一万美金费用。中国工人说,你划一条线就值1万美元?德国工程师说,划这道线收1美元,知道在这里划线收9999美元。这个故事告诉我,高层次的技能工人是很值钱的。比如,智能机器的修理工、高档汽车的电路修理工、电气化生产线的修理工、水下电焊的技师,等等。这些高水平的技师,待遇不会低于中层白领。但这样的拔尖人才,比较少。然后大多数的白领起薪就比工人高,这才是本科生宁愿当普通白领,也不愿意去当工人的核心原因。
第三,发展前途的预期不一样。白领的门槛是本科生。工人的门槛是初中生。人们愿意往上逆流,而不愿意向下流动。就像人们愿意向东部大城市流动,而不愿意流向偏远的西部地区一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的群体的发展空间也不一样:白领的成长,可能是中层,年薪几十万,可能是高层,年薪上百万。工人的空间无非就是资历深的熟练工而已,年薪几千到年薪过万就封顶了,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新技术迭代,被淘汰的概率很大。成长为高精尖的技能大师,比如匠人,那么需要多年的磨炼,成才的时间长、概率低,从性价比上看,本科生不傻,他们不愿意这样投资自己的人生而已。
总之,市场上每年上千万的本科生毕业,还有上千万的高中生职业大专中专技校生毕业,他们就像两个有围墙的洪流,互相不打扰,各自涌流自己的理想。归根到底,第一是钱少,第二是面子少,第三是未来发展有限。
现在非常欠缺优秀的技术工人,本科生太多,市场上技术工人收入高于本科,你怎么看?
技术工人欠缺吗?优秀的技术工人欠缺吗?都不欠缺。技术工人收入会高于本科生吗?答案是,除非本科生”躺平”,否则一般是超不过的。
本科生太多,是指没有技术含量的本科生太多。从事专业技术的本科生还是很抢手的,工资起点也是比较高的。对于从事机械、电气、自动化的学生来说,在工厂是大有作为的。这类学生在大学都会有实习的机会,对机械结构、传动、电机驱动、自动化控制等,都有很深的了解。所以,他们在工厂,一般实习半年,基本就可以做生产现场服务了。
技术工人,由于受到学历、学识的限制,很难对原理性的机构有深入的理解。只能发现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如电机是直联好,还是皮带传动好?AC与DC的区别、优缺点?气动装置的用法?齿轮的使用......
一个本科生,首先要对技术工人所作工作要深入研究,写出作业文件,供工人操作用。社会分工在细化,本科研发人员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写总装、调试作业文件;技术工人按照作业文件进行装配、调试。
为什么要这样?目的就是降低对一线工人的要求。也就是说,再复杂的设备,只要按作业文件一步一步地做,就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比如,AI技术很高深吗?但其中的深度学习就需要很多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参与,来完善。
机床的运动,要求高精度。在几何精度保证的情况下,工人操作激光检测仪,很容易把精度补正好。
技术人员作全部作业文件,指导技术工人完成每一步。
总结:优秀的技术工人,要保证按照作业文件操作,不出所多;研发人员完善作业文件,并改进原理图纸。一些行业,如光刻机、加工中心等的高级应用,一般都要求本科生以上,他们工资高,与其学历很有关系。
现在非常欠缺优秀的技术工人,本科生太多,市场上技术工人收入高于本科,你怎么看?
技术工不是全能的,行情不好,最先失业的就是技术工,还是旱涝保收吃国家饭碗的人端得稳。
现在非常欠缺优秀的技术工人,本科生太多,市场上技术工人收入高于本科,你怎么看?
技术工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刚毕业的本科生理论知识虽丰富,实践经验很缺乏!
现在非常欠缺优秀的技术工人,本科生太多,市场上技术工人收入高于本科,你怎么看?
市场上有些行业技术工人历来就是短缺的,当然这些行业的技术工人收入也是比较高的,比如数控机床操作工,精密仪器操作工,市场都是短缺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一领域的技术不好掌握,会有一个比较长的学习期,才能成为熟练工。而目前真正优秀的学生都不可能报考高职高专学校。
一般情况下高技能的技术工人,收入是高于本科生的。技术工人的技术都来自于实践,而本科生只知道一些理论,缺乏技术实践。所以工厂更愿意聘用技术工人,而不愿意用刚毕业的大学生。
现在非常欠缺优秀的技术工人,本科生太多,市场上技术工人收入高于本科,你怎么看?
技术工人的收入高于本科毕业生的收入,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要解决技术工人欠缺的问题还是不够的。
一、技术工人的地位仍然不高。
在人们的眼中,技术工人是最底层的打工者,从事的工作又苦又累,是被人瞧不起的工作,从事技术工人的工作是没有出息的。家长不愿意小孩去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学习,不愿意小孩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城里的年轻人,也将去技校学习当作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只是在没有办法上大学、读本科的情况下,才会去上技校。他们自己也认为,上技校是没有多少前途的,是看不到希望的。
二、技术工人的前途仍不太理想。
在当下,一些人认为,当官、做白领金领、炒房、做金融、搞投机、做生意、搞贸易r等等,才是挣钱最快的项目;做实业、做研究、搞技术,那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是挣钱慢的项目。因此,做技术工作,哪怕是工程师、研究员等,虽然在口头上受重视、受尊敬,实际上都是不太受尊重的,是发展得不太好的,至少是要比官员的地位低下的。技术工人那就更加不受重视了,其发展的前景也就好不到哪去。
做技术工人没有相应的发展空间,没有得到相应的前途,没有相应的荣誉。比如说,现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更多的是企业老板,技术工人很少很少。有时候,一些老板还会以技术工人的身份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在从体制外选拔领导干部,更多的是从企业管理人员中选拔,没有从优秀技术工人中选拔的。
就算招公务员,有从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聘的,也有从退役军人中定向招聘中,但没有从产业工人、从优秀技术工人中定向招聘的。做技术工人一辈子都还是技术工人,做得再优秀,还是一名工人,在政治待遇、发展前途上看不到希望,甚至在经济收入上也不可能让你超过管理人员,更别说超过高级管理人员了。
三、解决技术工人欠缺的问题需要多方努力。
经济要发展,特别是制造业要强大,是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大量的优秀工匠的。如果能从制度上鼓励年轻人学技术、做工匠,并且在经济收入、政治前途上给予他们相应的倾斜,给从事技术工的年轻人看到更多的、更好的发展前景,年轻人学技术、做工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比如说,加强技术工考核定级管理,技术工人的工资比公务员的工资收入还要高(如技师的收入高于处级公务员的收入),优秀技术工人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要占有相当的比例,优秀的技术工人能选拔到基层机关的领导岗位上,能选拔到机关从事技相应的技能人才管理或者其他管理工作,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这样,就能激发年轻人学技术、当工匠的积极性,就可以解决技术工人欠缺的问题,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技术工人队伍中去。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