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不想去国企上班了?
这个题目不准确。目前,进国企、考编制,依然炙手可热,不知道题主从哪里得来的这个结论。当然了,国企有待遇福利好的国企,也有发不出工资的国企。好国企,依然挤破头。所以,不是不想去国企了,而是国企招人(正式工)少了,门槛高了,难进了。
第一,国企收入稳定提高,已经超过或追上民企私企工资,国企的吸引力在当前就业环境下越来越强,而不是越来越弱。二十年前,国企实行的低工资高福利。市场经济之后,民企私企外企兴起,由于没有分房办学医疗等福利成本,它们的工资一度超过体制内收入。导致许多人羡慕民企外企的收入。市场经济以来,许多国企由于观念落后,被时代所淘汰,下岗关闭、工资下降,更突显民企私企的收入优越性。但是,近十年来,国企的效益可以增长,收入福利已经超过了民企私企。这是事实。
第二,国企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国家坚持发展国有企业,打消了以前人们误认为的要弱化国企的判断。国企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国企逐步实行市场化的机制,越来越走向国际化。国企的实力在壮大,效益在增长,薪酬福利不断变好。对大学生依然保持了强大的吸引力。
第三,国企入职门槛增高、人数减少。国企招人,一般不社会招聘,主要渠道是校园招聘,起步是本科生,大多数岗位是研究生。一般性的岗位员工,都采取劳务派遣、业务外包制度来第三方用人。国企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减少了正式工的招聘数量。国企也在搞信息化和智能化,用工大幅减少。客观现实是,国企招人不断减少,门槛不断提高,大学生想进入国企的难度与日俱增。
第四,题主可能是拿新兴行业与国企相比了。大学生们都是聪明人,都在涌向发达城市和朝阳行业。相比一部分新兴行业,比如,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大数据、创业板块、科技板块、金融、证券等等高薪企业,国企收入比上不。但是总体上看,2018年国企社平工资为6600元,而非国企社平工资才3380元。国企工资要超过大多数民企和私企。
综上,题主这个问题根本不成立。当然了,题主可能想说,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奋斗,喜欢自由自在的环境,喜欢打破常规的职业发展机制,所以不喜欢国企僵化的机制和文化。这一点也是客观的。但是,从就业吸引力来看,效益好的国企依然炽手可热。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不想去国企上班了?
我就是在国企做招聘工作的,从这近几年的招聘工作情况来看,确实有很多的学生他们真的不愿意来国企,大概原因有这么几点原因:
1.国企的位置很尴尬要稳定的,还是体制内那些工作更占优势,那才是又稳定又体面,说出去自己在XX部门,说出来比企业有面子多了,而且工作时间还有保障。
要说赚钱呢,还是私企给的钱多。国企偏偏是夹在中间,一方面,稳定体面还真比不上体制内,要说钱,还比不上私企,两边都不占优势。学生要么扎堆考公务员,要么奔着钱多去私企。
2.工资工资是影响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企的工资是真的不高,而且涨薪幅度太慢了。在进入国企之后,如果职务得不到变化的话,你工资是不会有任何的变化。而很多学生呢,他们在刚刚工作的时候,还是很需要钱的,国企的工资是满足不了自己的生活需求。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判断工作的标准就是工资的高低,在去年招聘的时候,有个学生就因为一家企业多给了三百块钱,就选择了那一家企业。
3.氛围其实可以说现在年轻人的心态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他们和上一代人已经不一样了。他们更加活跃更加活泼,想法更加独立,他们不愿意去遵守那些条条框框繁文缛节,不想拍马屁。但是在国企里呢,有些东西还是要遵守的。可以说,国企的氛围,不太适合于这些年轻人。
4.其他选择太多现在这个社会啊,赚钱的机会的太多了。有能力的人有才的人,他们去搞短视频,去搞自媒体赚,一个月赚的钱比国企工资多很多了。有些人,愿意卖力苦干,去送外卖送快递,你一个月也能有上万的收入。而进入国企呢,不管你多有才,不管你多卖力,不好意思,工资是不会涨的。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不想去国企上班了?
我室友,大学毕业靠着手上那点微薄的关系进了一家国企,结果进去工作了四个月就受不了辞职了,聚餐的时候一个劲地向我们抱怨,拿钱最少干活最多,拼关系拼不过别人,做人情自己刚毕业又没钱,一直被别人欺负。
事情是这样的,她部门有个员工离职了,于是就重新招了一个30多岁的大姐和我室友,那时候我室友还没正式毕业,属于实习。这位大姐之前因为生小孩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好多年没上班了,一开始两个人关系挺好的,一起进来的,大姐因为好多年没上班,什么都不会,基础的办公软件都不大会用,总是跑过来问我室友这这这怎么做,我室友有也很热心,她问什么都很耐心地教她,很体谅也很佩服大姐重新工作的勇气,就格外帮助她一点,慢慢的熟悉了工作,室友手头的事也多起来了,很多不是她本职工作的事她也需要做,领导指示,不得不听呀,然而大姐才不会因为她忙就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困,反而觉得领导能叫她做自己为什么不可以,于是就开始来戏精一样的表演,XX,这个东西我试了很多次都不行,我这边还有其他事情,这个你帮我处理一下吧。一开始室友会跟她说你再用什么办法试试,本身就是一些简单的文职工作,无非就是做做表格,统计之类的。大姐就不开心了,演变为后来的XX,这个东西你做一下,我不会,我还有其他事。因为他们工作内容都是一样的,全靠他们自己分工,渐渐地我室友就承担了他们两的所有工作,一旦做不完领导也只会职责我室友,室友不服气,就跑去找领导理论,后来才知道这个大姐是另外一个领导的亲戚,室友一气之下离职了,离职之后这个大姐还总是发文件过来让我室友帮忙做一下,卖惨,说他儿子今天发烧啦,可是这个文件她今天要处理完,很重要的文件。时不时还过来跟我室友抱怨说我室友不应该离职弄得她现在工作那么多,装作一副不知道我室友为什么离职的样子。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不想去国企上班了?
感谢邀请。据我统计,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去国企上班的,尤其是211,985的学生,80%都会去国企,不去国企的基本上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不去的原因很简单,近几年私企工资给的太高了。
另外,与国家鼓励创业也有很大关系,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出去创业了。
第三点就是,现在国企工资透明了,并且,国企加班也非常严重,并不比私企轻松多少。还有很多限制,比如不能出国,出国报备之类的。
综上,有一部分人就不愿意进国企了,但是,绝大部分211,985高校学生还是进入国企了。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不想去国企上班了?
找工作无外乎国企、外企、大中型企业、小型私企、创业公司、公务员、事业单位等。
1、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不同的选择
在很多人印象里,国企=高端大气,外企=洋气傲骄,民企=朝不保夕,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稳如泰山。其实,国企每年也有几千家关门的,外企也有经常裁员的,民企也有如日中天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动不动就精简机构的……
私企和国企的企业文化不同。私企的工作压力大,决策效率高,个人成长速度快,没有安全感,事情做不好就下课,企业文化普遍以狼性为主,相对来说简单纯粹。国企是稳,不出事为主,企业文化多是包容,在国企每天思考的事情不单单是做好工作。
不同的性质的公司有着不同的气质,普遍来说国企和公务员是比较稳定,且存在着论资排辈,而外企和民企的波动比较大,着存在更多风险的同时也存在更大的发挥的空间。
选择哪种并无绝对的好坏,而是取决于你想过更为稳定生活还是更有挑战性的生活。但不管哪种性质,从行业趋势的角度出发,会帮助你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2、国企的概念里面是五花八门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
国企之间的差别很大很大,甚至是天地之别。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也就是国字头、中字头的企业,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中粮、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等,地方国有企业范围就大了,有省、市、县不同层级管辖的国企。下面说一下一般情况下的国企:
(1)分工明确,技能进步有限。
国企就像一部缓慢运转的官僚机器,内部分工很细很明确,每个人就像一个螺丝钉,按照流程规则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工作机械性和重复性很高,如果你自己不主动学习,基本上你学不到什么新的技能。而且,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很容易让自己的变成一个温水里的青蛙,不学无术不思进取,一旦国企兼并重组倒闭裁员,国企的员工出去很难适应外部激烈竞争的职场,因为没有安身立命的技能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然,也有很早就进入市场竞争的国企,比如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也是很锻炼人的,但处在这些大国企的底层公司,拼命地做市场营销,工作压力很大,受行业天花板的限制,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2)等级严格,论资排辈。
国企是一个讲辈分的地方,即便你个人有突出才能,可能也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整个机制框架都是规定好的,并没有为你留出足够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要想出人头地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3)人际技能要高。
国企是个非常考验你情商的地方,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比如,如何称呼同事和领导都是有讲究的,像外企一样直呼其名是不可想象的。再比如,领导上台说话叫“做重要讲话”“做重要指示”,下属上台说话只能叫“发言”。想在国企发展,温良恭俭让的性格很重要,低调谦逊,察言观色绝对必要。而且,有的国企你可能还需要面对“小圈子”的困惑。
(4)工作稳定,风险小。
毫无疑问,国企在落实国家政策方面是规矩的,比如五险一金一定会按规定缴纳的,一些大国企的福利也相当好。而且,大国企基本上没听说过有裁员的,一旦进入这个体制,只要不出大错,在公司不关门的情况下,就可以一直干到退休,除非你自己主动离开。但地方性的小国企就不好说了,破产倒闭是常有的,就算不裁员但你可能需要下岗。
那么,大学生适合去国企吗?这要看你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想过朝九晚五、波澜不惊、平平淡淡的规律生活,不愿参与太过激烈的竞争,不愿承担太大的压力,只愿意勤勤恳恳、按部就班地工作与生活,那你去国企是可以的。去的话就尽可能去大国企,小国企可无法为你提供安全的保障。如果你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很多期待,希望实现自己的抱负或理想,去国企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3、好国企仍然是首选
总体上来说,国企的性价比比外企要高,尤其是一些大牌国企,工作强度比外企要低,压力自然比外企小很多。更重要的是,你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自己40岁以后怎么办,如果你40岁左右在国企混个一官半职,那小日子自然过得既体面又安逸。
就薪酬来说,在国企做同等工作量,比不上外企和大中型民企的薪酬。但反过来,就稳定性来说,国企要比外企与民企高得多。特别是到你四十岁以后,如果你在那些国家支柱性或垄断性国企工作,你会发现,你要比同龄人过的轻松惬意的多。有可能,你的同学、朋友还在为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发愁,为下个月工资发多少而焦虑,而你在国企的工资账户里的金额,会随着你的工龄增长而逐步提高,虽然不多不快,但年年见长,这已经足够让你丰衣足食了,尤其是在四十多岁人到中年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你的经济收入稳定增长而有保障,这会让减少你额头的皱纹、鬓角的白发与面部的沧桑。
简单来说,在大型优越的国企(总部)工作,以40岁为人生界限,前20年你会过着低工资、“低三下四”的生活;后20年你会换来中高薪酬、高稳定性的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就是人生的机会与成本。
所以,顺便说一句,在国企工作到快40岁,才跳槽闯荡江湖是一种很不明智的行为,虽然我是这样做的,但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因为这样做不符合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如果真的受够了国企的稳定与死水一潭,那就在35岁前采取行动,因为,四十多岁从国企出去的普通员工,在人才市场上并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如果你做到大型国企的中高层那另当别论。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不想去国企上班了?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不想去国企上班了?观点有点片面了吧。
- 我80后,我们毕业是2012年,当时也想进大公司,工作稳定,有明确的休息时间,一般的本科文凭,还很难进入国企,后面自己找了小公司,上班,有了工作经验,和朋友的引荐16年进入的国企。
- 现在大学生遍地跑的社会,很多公司的招聘门槛也在逐渐提升,最低要求都必须全日制本科,甚至一些岗位必须硕士研究生等等,让很多刚刚毕业的又无经验的大学生,望而却步。所以我认为不是不想进入国企,而是门槛有些偏高,不怎么容易进。
- 还是介绍下自己进入国企的感受吧。16后进入国企后,工资不高不低,没有很好的关系,外派到离家远的项目,工资暂时也不会有很大的涨幅空间,有五险一金,后面利用空闲考证,因为时间是很多的,我外派项目做安全员,17年考证后,18年,我毅然放弃国企,因为证钱补贴少,想找离家近的工作。因为有了前面的国企工作经验,对我下份工作寻找也更容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