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3000元月薪招到有8000元月薪能力的员工?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员工的薪酬是一个市场价位,与城市、行业、人才需求等因素有关,能力固然是工资的一个因素,但绝对不是决定因素。比如,许多国企的技师,有能力有经验,宁愿在国企挣3000元月薪,不会去私企挣8000元工资,这是因为他追求稳定,追求国企情怀。比如,许多月薪3000元的公务员,到市场上可以找到8000元工资的工作,但他不会去,因为他追求社会地位和隐形的东西。

能力如何衡量?在这家企业显得没能力不受重视,换一家企业就换发活力。在这个上司手下就是没能力,换一个上司就激发出了潜能。能力是影响工资的因素,但局限在了某时某地。工资受到了人才供求矛盾和行业平均水平的影响。比如,同样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你进入传统国企搞计算机普通工作,月薪3000元;你进入互联网企业搞大数据,月薪3万元。

所以,用3000元找到月薪8000元能力的人,这是老板的一厢情愿,这个思想不提倡。但不是不可能。有几种途径:

一是把公司开在家乡小城市,3000元工资算是常规水平。北上广月薪8000的人混不下去了,想回老家发展,价值8000元能力的人,也只能去你手下工作,月薪3000元,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二是3000元工资招8000元能力的人,利用行业转化。比如,以前火红的行业,月薪8000元,现在行业没落了,有能力也开不起高工资,只能委屈去找3000元工资的工作。比如,以前煤炭钢铁纺织,许多价值8000元的好技师,企业都破产了,只能委屈去私企打工,挣3000元工资。因为他们有能力,但行业不行,卖不出价钱。

三是增加3000元意外的附加值。比如,许多月薪8000元的私企员工,为何还愿意去考3000元工资的公务员,因为有附加值啊。社会地位、发展空间、稳定安全、自由度大和有面子。比如,月薪8000元的私企女职员,到了生育期,图安全图稳定,可能辞职去找一个家门口的3000元的岗位。

总之,3000元的价钱,想找到能力值8000元工资的人,需要用逆向思想才行。否则,在行业竞争中,这样做,就是逼走人才。人才都是追求性价比的,我能力在市场上值8000元,你给我3000元,如果不能带来其他的附加值,我认为性价比不合算,早晚要跳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