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岗位做着相同的工作,入职比自己晚而且能力没自己高的人工资却比自己高,该怎么办?
遇到工资比同事低,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自我认知不准,你认为同事不如你却比你工资高,但老板的认识可能是相反的。二是老板招人的时候,对别人的面议工资起步就比你高,比如,老板招那2个应届生,约定3500,否则人家不来。三是老板故意压低工资,你默认了就默认了,反正少发的部分都是老板赚着了。当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比如,这些人是关系户,甚至是老板的亲戚呢。针对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策略。
一是自我认知不准。你仔细观察,看看自己与他们到底有什么差别。如果是自己能力和业绩确实不如他们,不如先冷静下来,好好学习。等到自己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你就可以与老板谈工资了。要么,给你加工资。要么,你走人找到匹配你工资的新工作。
二是你可能面议工资偏低。给你3000元,你来了。可是别人不给3500,人家不来。这个可能是你的心太软,反正职场新人,工作能力暂时看不出来,谁的议价能力强谁就赚便宜。有时候面议工资的时候,要适当讲点策略,不要让老板觉得你求着来,不压低工资才怪。也许是你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委曲求全。
三是老板故意压低工资。你认为那2个不如你能力强但工资比你高500的同事,也许当初也经历了与你一样的经历呢。老板少给500元,结果人家不干啊,找老板讨薪,然后加上去了。反正老板能蒙一个算一个,反正你们的工资也不是高技术含量,替代性本来就很强。对此,你不要腰软,该提醒老板就提醒,能要回来就要回来。找个适当的机会,尤其是干出一件漂亮活之后,先礼后兵,委婉地提醒“贵人是不是多忘事啊”。
总之,工资高低最能体现一个员工的市场价值,要么是自己高估了自己,要么是老板低估了自己,只有真有本事,就有了议价能力,因为老板给不到位,你会马上跳槽。所以,一个行业里的不同层级的工资,基本上也是在市场上流通的。3000与3500,基本属于一个层次,没什么了不起的,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你去找老板“先礼后兵”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