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身边不合群的人,你怎么评价?
对身边不合群的人,为什么要去评价别人?有什么资格去评价别人?你知道人家有什么本事或者有什么苦衷?所以,对身边不合群的人,尊重人家的行为方式,就行了。现实中,职场上,一般人对不合群的人,往往是排斥的,反而加重了那个不合群人的不合群。普通人心理,你不愿意跟我们在一起玩,我们也不理你。不合群的最高境界,你们理不理我,跟我有毛线关系?
不合群的人,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可以合群,也可以不合群,在需要时合群,自己选择时不合群。从骨子里说,他们更喜欢不合群、更习惯不合群,享受独来独往的心理状态,比较高层次的人是喜欢独处,思考一些更深度的问题,有点曲高和寡的味道。这类人,有智慧有能力有定力。比如,一些中高层管理者,他们需要合群的时候,比如聚餐开会慰问员工,也合群,与大家谈笑风生,但是能选择独处的时候,他更喜欢独来独往。他的内心世界很丰富,思维有深度,不需要依赖热闹和人群来刷存在感。
第二种是一直不合群,这是性格原因。有人天生不合群,性格相对比较孤僻孤独。不善于社交,也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有时候性格比较偏执,内心封闭。这种人,往往喜欢专注事务,适合独立开展工作,比如作家、画家、设计师、工程师、技术骨干等等。他们喜欢独立挑战自己,独立承担单项任务,不需要别人协助,最好由他自己决定。这样人一般不适合从事需要团队完成的任务,他们更愿意承担团队中一项具体的技术性工作,而不是组织协调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第三种是受到挫折突变,或者内心自卑的人。有的不合群的人,原来不是这样的,因为受到别人的欺骗,不再信任人性,保持自己的独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与其与人勾心斗角,不如保持自我,平平静静过点小日子。还有一种人就是比较自卑,样样不如人,活在人群中就感到自卑不舒服,与其不舒服不如自己独来独往。
综上,不合群的行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动性的选择行为习惯,一种是心理性格的原因造成的被动行为。不管怎么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如果他习惯了,就随他好了。不议论不贬低不讽刺。你在团队里感到安全有快乐,他在深夜里凝望万家灯火,内心也有安全有快乐。这两种人换过来,就可能都失去了安全感和快乐感。
对于身边不合群的人,你怎么评价?
如果是性格问题,任逍遥。
如果是阶层问题,要低调。
如果是工作问题,要关照。
如果玩游戏入迷,开除掉。
对于身边不合群的人,你怎么评价?
谢邀!
以前,一说不合群,孤癖、不懂人情世故、智商有问题等字眼就会无端地冒出来,仿佛不合群的人就是走极端、也不太正常的人。
可是,如今这种琳琅满目的各种群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还是人,但此群非彼群了,所以单纯地就说某人不合群,那似乎有失偏颇。所谓的不合群,那还得先看看人家不合的是那一类群,而所谓的群,又是些什么群。
一、八卦群,群里的聊天大多是家长里短,你家的长,我家的短。从孩子就业到某某家婚丧嫁娶,整个就一包打听。要不就是一群中老年妇女在那今天晒孙子,明天晒孙女。或者就是各式旅游照片,各种姿势,五颜六色的各种“演出”服装等等。不是这样的一群人,估计是难得与之合群。
二、饭局群。这类群只以吃为主。天天换着花样吃,轮换着做东,认识不认识的就只有在饭桌上认识,然后哥啊、妹啊、推杯换盏好不亲热,饭毕一扶嘴,谁也不认识谁。但是,若是今天吃了谁,你要是不请吃,那就是众人都看不起你,群里一片声讨。日久天长,这样的群会让人觉得非常累,自然也难合群。
三、同学群。同学群虽然不是直接了当地八卦,也不是纯粹的饭局群,可是有些人喜欢把当年都没有多少交集的同学硬拉在一起玩,让你没有借口推辞,去了又无话可说,相当尴尬。又或者是天天讲当年某两个同学的“往事”,拿当年那点事说笑。特别是当年班上明里暗里恋着的人,更是这种同学群里的谈资。这种玩笑说一次两次也倒没啥,说多了也让人十分反感。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再来说曾经的情感,当事人心中总会有不舒服的地方。所以,有的人连同学群都退了,现实生活中也很少联系同学,不愿意合这样的群。
四,朋友的群。这种群就是把朋友的朋友一块拉在一起的群,这个群的人都认识群主,就像一个圆,群主是中心点,群里的人他都认识,而群员大都相互不认识。然后,群主会在生活中招集大伙吃饭、游玩,一群都不认识的人凑在一起更尴尬,都不知要说什么才好,最后干脆退群,也不参与群主组织的活动。
最要命的是,现在的生活大多就变成了以微信群为群的团体,在网络上聊个没完,下了网,还在在生活中唠叨,让人感觉乏味,那还不如自己一个人玩。
有些不喜欢这群那群一起玩的人,在人们看来就是不合群,其实,既然有这么多的人合群,也绝对有那么一小部份人合了适合于他们的群。所以,合群,也只是相对来说吧。
对于身边不合群的人,你怎么评价?
不合群的人,应该都比较话少,比较安静。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人爱好这种生活方式,不过这种生活方式容易受到他人的误解和偏见,尤其是面对性格相反的人以及长辈的时候。
有人因为三观和他人不同,也不愿意去强融不愿意去迎合;有人因为受到他人的孤立;有人学习能力超强,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见解而显得不合群;也有性格原因和成长环境的原因或者遗传等等。但他们中大部分人应该都满足这种状态,如果没有他人的误解和偏见,我想他们一般都不愿意改变这种状态。
我认为这很正常,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依旧有很多人有像题主一样的疑问,这说明人们对不合群的人还是有很多看法,对这种生活方式有很多不理解和不满。
而不合群的人的心思是什么样的呢?这个我可以回答。我就是一个不太合群的人,因此被身边的人认为是高冷。其实我并不高冷,只是很喜欢安静,喜欢独处。比起一群人在一起嗨,我更喜欢安静的处理自己的事,不喜欢受到别人的打扰。平时外出和交流一般只和自己已经很熟的人一起,如果对方和自己不是一个圈子的人或者认识但不熟的人,一般不会强求自己融入他们。因此在他人眼里也就被认为是很高冷的人。
其实不合群的人大都很慢热,还希望少被误解。
对于身边不合群的人,你怎么评价?
我在生活中就是一个不太合群的人,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身边的朋友都有好多年的感情基础彼此交心,而且三观合的来。
我这个人不太喜欢复杂的社交,对于跟我三观不同的人我一般都是敬而远之,对于不适合我的圈子我不会去硬融,我觉得圈子不同非要往里挤的话我和圈子里的人都会比较尴尬,有句话叫三观不同相互尊重吧。
渐渐长大了我也明白有些社交是必须的,比如在学校要处理好跟同学的关系,还有住在一个宿舍要跟舍友维持好关系,可是还是像上面说的那样,三观不合的人我真的不喜欢去硬迎合,别人三三两两成双入对的,我一个外人硬往里插话实在有些不好意思,两方都会多少有些尴尬。
我也尝试过跟一些落单的同学交往,可是他们的想法也差不多和我一样,不太愿意轻易与陌生人交心,所以渐渐的我也就习惯一个人了,不跟别人太亲近,也不跟任何人交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找寻自己的快乐其实也挺好的。
对于身边不合群的人,你怎么评价?
在生活中不合群的人,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性格内向、社交障碍。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这两种情况混为一谈,但是,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两者的相似之处都是:不爱与人交往;
不同之处在于,内向的人在面临社交时,既不焦虑,也没有胆小、自卑、自恋的情况,他们还有可能很善于社交,有质量的朋友很多,但却更注重把时间用来丰富和强大自己的内心世界,独处,但不孤独,反而充实。
提问者所说的不合群,应该是指性格内向型的人。
性格内向的人敏感,内心丰富,情感细腻,善于思考,很多艺术家、作家、科学家等等都有其良好的特质。
在心理学上有个实验,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容易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哪怕是微小的反映也很敏感。所以,他们不能和外向的人一样总是接受来自外界传达的讯息,因为外向的人是粗线条,但内向的人会受不了。
注意的是,不要长时间的独处,适当的走出来,与世界接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