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哪怕是亲戚朋友也不要轻言借钱?

借钱容易要钱难。

职场火锅先说两句流行语:一句是借到钱的人(借方)说的,我凭本事借来的钱凭什么还?!还有一句很诗意的句子,是借出钱的人(贷方)说的,就害怕你借到钱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借钱与贷钱,核心就是借到钱了不想还,贷出钱的害怕收不回,钱没了,朋友也做不成了,人财两空。用心理学怎么解释呢?

第一,损失厌恶心理。

经济学上有一个专业词汇,叫做损失厌恶心理,就是指,你失去100元的痛苦,比得到100元的幸福,刺激程度是2-3倍。已经拿到手里的100元,被人接走,且可能不还,你的厌恶心理会很严重。贷方就是这个心理,你知道自己的这笔钱损失风险很大的时候,你内心是非常厌恶的,所以,人们不会轻易借出大钱。

第二,性价比失衡心理。

朋友之间借钱,就是友情与金钱的交换,用友情人品作为抵押,来获取金钱的交换。银行做的最彻底,你要借钱没有抵押和担保,银行都不敢借给你,人品在银行不是作为抵押物。所以,朋友之间借小钱,就是用友情抵押。但是如果你借小钱总不还,你的友情和人品的抵押物就失去效力了。而且你借小钱不还,可能是因为你忘了,那么,你朋友付出了小钱,也没有买到好,所以,你的友情抵押就失效了,朋友就做不成了。

第三,人性扭曲心理。

人性经受不住考验。朋友之间借钱,是用友情来抵押的。比如,我有一个好朋友,我认为他的人品值20万元,他也有还钱的能力,我借给他20万。结果他买了房子升值到200万,我要他还这20万,他就要卖房子,卖房子就损失了继续上涨的机会。20万检验不出人品,但200万足以让他的人性扭曲了。所以,不要轻易借给朋友大钱,因为朋友可能在大钱利益面前,人性会变化的,将来鸡飞蛋打、人财两空。

第四,友情价值判断失误心理。

你向朋友借钱,朋友不借给你。说明什么?说明你高估了你们之间友情的抵押金额。你认为你在朋友心目中指20万元,但你朋友认为你不值20万,不值得为20万元冒风险。你朋友认为他不借给你20万,会失去你,但是宁愿失去你,也不借给你。你借不到钱不要责怪别人,说明你高估了友情的抵押金额。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哪怕是亲戚朋友也不要轻言借钱?

借钱不还,没有信用是根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