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十多年,为什么有些同学很少联系其他同学?
先讲一个身边的惨痛故事。10年前,朋友的小姨参加大学毕业十五周年同学聚会,回到家后跟家人说了一句,都是同学,差距真大啊,晚上上吊自尽了。
据说,这位女士平时很少跟其他同学联系,参加同学聚会本来就兴致不高。聚会上同学们高谈阔论,男同学们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女同学们有的干得好、有的嫁得好。
相比之下,她却是嫁得不咋地、干得也不咋地,老公老实巴交至今没混得一官半职,自己的工作前景也是暗淡无光。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同学聚会成了压倒她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真的是令人唏嘘。
这个故事只是极端个例。毕业确实是一道分水岭,把校园和社会生生隔开。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十年时间,足以改写同学的人生轨迹。套用托尔斯泰的名言,常联系的原因只有一个,不常联系的原因则是各有各的不同。
一是,生活不易,疲于奔命,疏于应付人情世故。二是,境遇不同,缺少共同语言,不便沟通交流。三是,差距拉大,心存自卑,自惭形秽。四是,独来独往,不爱交际。五是个别人在同学时代,对群体就产生了怨恨,毕业就是自我隔离。
同学一场,无论常联系还是不联系,同学情都在那里。那是一段青春飞扬的岁月,那里有一生最美好的回忆。以往常联系的同学们,就让这段同学情地久天长吧。而很少联系的同学们,也可以试着放下包袱,以平等、友爱为基调,积极地走到一起来,重温再续往昔的美好。
毕业后十多年,为什么有些同学很少联系其他同学?
应该客观。有的人拼命和各地同学保持联系。但对周边的较冷淡。有些只维系发展好的。有的拒绝任何联络。这还要分学校。有的要搞联谊会,这是有目的的。总而言之,形形色色。单纯点好,比如说,棋友,球友。有些名校有不好的风气。就是钻营。拉帮结派,最近打掉的几个通风报信的,就是这样。
毕业后十多年,为什么有些同学很少联系其他同学?
我毕业二十年了,刚刚毕业时我工作好,手里有钱那时我组织过能联系上的同学相聚过一次,那时我比较乐观,喜欢和人相处,爱热闹。后来我越来越落魄了,得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如今再也没人和一个没钱人联系了!
毕业后十多年,为什么有些同学很少联系其他同学?
个人觉得要看是什么阶段的学校,就以我来说,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只有高中同学是我觉得真正有同窗之情的。高中的同学感情也是最真的。我属于不太擅长与人交往的性格吧,大学时和身边的同学就很少往来,包括最后的毕业照我也借故没照,毕业十多年了,从未和任何一个人联系过。更不用说少不更事的小学初中了。而高中毕业近二十年了,和高中时的几个同学见面时的感觉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
毕业后十多年,为什么有些同学很少联系其他同学?
从来没参加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任何一个聚会,上学那会都没什么感情,怎么可能一个聚会就相亲相爱,大多是吹牛比较罢了,我只会和认识熟悉的同学自己私下聚聚,还是喜欢有共同语言的聚餐,不是相互吹捧,而是平淡生活问候!
毕业后十多年,为什么有些同学很少联系其他同学?
毕业十年,有些同学很少联系其他同学,就算见面,话也极少,这很正常,毕竟已进入社会十年,阅历,职业,家庭,收入,价值观,等等,足以改变一个人。很少联系其同学,主要原因是下面几点:
第一,日子过得并不写意。部分同学毕业后,并没有谋得一份自己觉得过得去的工作,度日如年,非常苦闷,见到同学谈起自己的工作,真的羞于谈论。第二,收入低,不想打肿脸充胖子。见面聚会免不了请客吃饭,每次都是别人付钱,容易被人不理解。第三,家庭或爱情不如意。有个别人,别说结婚,连情感之路都不顺利,周围的人都纷纷结婚生子,自己仍孑然一身,真的怕见面被问起。第四,个别同学官场或商场功成名就,成绩赫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为自身利益,怕别人有求于自己考虑,真的不想太与同学(无论初中高中的大学的)接近。第五,个别同学由于职业及爱好原因,真的与部分同学难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观,自然就很少或不与同学联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