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面前内向,熟人面前外向,是什么心理?

职场火锅本人也是这样的人。首先说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熟悉环境里外向,陌生环境下沉默,大多数普通人都是这样的。成年人中的“自来熟”和“人来疯”,还是少数人,幼儿除外。只有少数成年人,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落落大方,心理素质极好,要么是训练的结果,要么是天生的性格。那么,到底是什么心理呢?

先假设一个场景。假如你去参加朋友家里的聚会,进屋之后,有两种情景出现。第一,发现都是陌生人,朋友忙于招呼宾客,没有时间引荐你。你是不是觉得很不自在?有可能索然无味,早早离开,离开后给朋友发个短信,“我有点急事先走了”。

第二,发现都是熟人,你立即和大家打招呼,很快融入欢乐的气氛中了。遇到陌生环境里,只有少数心理素质好、性格开朗、热爱交际的人,马上去搭讪,自我介绍,收一堆名片,或加一圈微信了。

大多数人,其实都在等待主人的介绍,慢慢预热,融入氛围。还有一部分人,觉得不自在,就提前走了。这个场景,基本概括了大多数人的状态。每一位状态,心理活动都是不同的。主要分为四个原因:

一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安全距离差异。有的安全距离的临界值大,有的人小。比如,你和熟人,可以在0.5米接触不觉得不舒服,但是陌生人接近0.8米就非常不舒服了。你到了陌生环境了,你的安全距离临界值越大,你越觉得焦虑不安,所以,你采取了保守防御的心态,当然,就不那么爱说话了。

二是人际交往中的安全感敏感度不一样。有的人在熟人面前口无遮拦,大大咧咧,安全感很高。一旦到了陌生环境,好像进入了“受限空间”,安全感大幅下降,生怕说错了话,陌生人不能包容自己,或者得罪了陌生人。安全感低的时候,往往采取安全防卫的心理状态。

三是人际交往中的不自信心理。有些人心理不自信,胆怯,羞涩,紧张,焦虑,在熟人面前,知道熟人了解自己,自己可是展示本色。但是遇到陌生人,不知道陌生人的底细,自己不自信,害怕别人瞧不起你,那么,保持谨慎,不让陌生人看穿自己。归根到底,是对自己不自信。自信的人,心理强大,到陌生环境,也不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甚至还觉得我在陌生环境,更自豪,更可以忽悠,我是最棒的。

四是没有啥心理,就是慢热型人格。有的人,是自来熟、人来疯,还有一些人就是慢热型。不是安全距离的问题,也不是安全感的问题,更不是不自信的问题,就是性格上慢热。心理加温比较缓慢,一旦加温到合适温度,就打开了话匣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