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农民工能赚一万多每个月,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同情呢?

现在,农民工的工资很多一天都三四百,比起一般的大学生工资都要高,但是为什么一提到农民工,大家还都抱着一种比较同情或者怜悯的心态呢?是农民工太累了,还是传统观念的问题呢?

再遇到拿小白领与农民工比工资就怼一句话:要不,你俩换一换?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对真正的弱势群体表示同情的话,这个社会的良心被狗吃了一半。农民工在这个城市里,干着最脏最累的活,还被那些被他们服务的人嫌弃,这是一种城市病啊,还病得不轻。

农民工收入没有想象的高,关键在于“手停口停”。题主说农民工一天三四百,这点没有说错。建筑工地上的小工一天三四百,比较好的瓦工、管工、水暖工、电工,还不止这个数,有的高达六七百一天。农民工都是计件工时制,上一天班挣一天钱,一天不干活一天没有钱。一般农民工都是不定时工薪制,就是小时雇工,还要经常回家务农,一年满勤时间有限。有一句话:手停口停。不干活,就没饭吃。

再来看看2017年的全国社平工资,北京最高,是9240元月薪,合每天300元不到。于是,题主就这么简单地得出“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结论来了。工薪族一天300元,上八小时,平均时薪为40元,再加上年底奖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等因素,时薪可能达到100元。农民工一天挣300元,一天没黑没夜,一年没有多少天,折合时薪差远了。

那么,我还告诉你。北京白领月薪9240元,单位要支出17000多元的人工成本,而白领实际所得中还有一部分是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养老金、医疗金,等等。还有一大块隐形收入没有计算。等到这个小白领退休之后,假设可以活到90岁,他还可以拿30年的养老金。

农民工退休之后,要靠自己养活自己。农民工拿到手的300元,就是干巴巴的300元,他不会舍得从300元里拿出30元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每一分钱,他们都用在养家糊口和未来的养老上。然而,只用一个指标就可以对比,9240元月薪的小白领经常去喝杯咖啡吧,请问他哪里来的底气,就是因为他有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等保障啊。

我们再来看这个城市,工地上最苦最累,有当地人愿意干吗?有大学生愿意干吗?环卫工人起得早睡得晚,请问当地的居民有能放下这个架子的吗?还有城市维修工,那些钻进下水道疏通工,都是农民工,正式工都站在路边指挥呢。

你再看看那些农民工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住的是什么?稍微好一点的工作,比如服务员、柜台员、超市清洁工,稍微体面点、不见风雨的,那么工资低的可怜,月薪也就三四千元。不管怎么样,工薪族也很苦逼,月薪一万,到手七千多,房租、吃饭、谈恋爱,可能都是月光族。但是,你为何不去到工地上去挣日薪呢?

还有一点啊。工薪族打工是朝着“当上CEO、迎娶白富美”去的吧。今天月薪一万,你的梦想可不仅仅是这些吧,你的梦想是月薪十万,甚至自己当老板吧,在这座城市买房子、娶媳妇、生孩子,享受这个城市的福利。然后,农民工呢,到了年底还不一定能拿全了苦命钱,拿到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拍拍身上的灰尘,回到破败的农村去。如果我们不同情他们,不尊重弱者,不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机会,我们还有良知吗?

不少农民工能赚一万多每个月,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同情呢?

因为在大家看来,他是用自己的时间和体力在换钱,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收入会越来越少,但是不排除一些农民工在异地挣到高额的工资后,在自己的家乡买房置产业,当然有些人可以用捞金来说,“捞金”后,回到家乡过着别人羡慕的生活。

我婆婆家有几间旧房子,闲置了一段时间后,一批农民工租下了这些房子,这些农民工领着孩子、老婆一家来这里打工。他们中所有的老婆在家带孩子、做饭。男人外出打工,有一家人男人靠收破烂为生,他早出晚归,把收到的破烂在卖出去,而且收入还不错,他挣的钱从来都不在我们这里花,衣服是回老家买的,吃的是从老家拿来的。在我们这里呆了5年后,在他们的镇上买了楼房,带着老婆孩子回去生活了。

还有一对夫妻,大儿子已经到结婚成家的年龄,二儿子才刚上小学,一家四口搬到我们这里生活,大儿子和老公在为装潢家的人家,背地板砖,两个人一年大概能挣三十万,干了3年后,在我们这里买了一套70平米的楼房,房价大概四十多万吧。

农民工外出打工主要是以自己时间和体力在挣钱,他们的辛苦也是一般大学生不能够忍受的,如:高强度的劳动是时间、艰苦的环境,这些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一般人都不会做的,而且他们的工作是最没有投资回报的工作。既不会增加工作的技能,也不会有什么创新的技术产生。

大部分的农民工是没有文化的,他们有的只上过小学,所以他们没有更多选择其他工种的权利,只能做体力劳动,用自己年轻的体力换取工资。

但是如果他们把用在做苦工的时间,来学理发或者其他技术,在短期来看,收入不会有做苦力收入高,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赚越来越多的钱。他们把时间投资在为他们产生复利的技能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