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问题?

我想讲一个亲身经历的典型案例吧,用这个案例来回答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了。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再反过头来分析,到底什么原因?行走职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职场文化根深蒂固,到底是谁的错?到底是谁之殇?到底谁能挽救?我从这个故事,来揭开一些答案。

第一:真实的现代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案例

当年我有一位胶东朋友,胶东小海鲜做的特别地道。只要让他当大厨的饭店没有不火的。这位大厨也带徒弟,而且是手把手地教徒弟。胶东小海鲜菜品也不多,徒弟很快就都学会了,于是就闹着向老板涨工资,还说我也会做菜,为什么工钱只有师傅三分之一。老板一看徒弟能顶岗了,就把师傅给辞退了。结果,大厨没走多久,这个饭店就慢慢开黄了。大厨走了好几家饭店,结局都是同出一辙,教会徒弟赶走师傅。

第二:聪明的师傅都会留一手,让结局开始反转

后来这位朋友自己开了饭店,再也不教徒弟了。他告诉我,行走社会,教了很多徒弟,没有一个不见利忘义的。幸好他留了一手,就是防备着人性的丑恶。我问他有什么绝招,他那天喝点小酒,就透露了他的小秘密。其实大厨朋友也没有啥绝招。他自己配置了一种海肠粉,就是把海肠子焙干磨成粉。每次指挥徒弟炒完菜,趁别人不注意,用手指捻一点海肠粉在菜里,神不知鬼不觉的。凡是大厨过手的菜,就像加了一种特殊味精,特外的鲜美。

结果呢,徒弟都以为是自己炒的好,学会了师傅的真谛。可是这些不善良的徒弟,万万没想到,味道鲜美的秘密在师傅的手指上。徒弟都以为自己学会炒菜的本事,就可以一脚踢开师傅了,挣更高一点的工资,结果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根源在哪里?

行走职场,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许多企业都推行“传帮带、师带徒”,但实际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的徒弟只能学到一点皮毛,有的师傅坚决不教最核心的技术,这就是国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职场文化在作祟。

当然,西方先进企业也有这种情况,所以,一些先进的外企,设置了一种人才梯队建设机制,你不培养出能接替你的后备人才,你就不会被提拔起来。但这种良好机制,引到国内企业就水土不服,根本原因在于老板的思想境界。为什么师傅担心教会徒弟就会被一脚踢开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老板见利忘义,想用更便宜的徒弟;而徒弟更加无情无义,只要老板加几个臭钱就立即忘了师徒之恩。

综上所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傅、徒弟和老板(雇佣者)三者都有责任,师傅没有看准人品,徒弟见利忘义,老板推波助澜,就形成了这个千百年的文化糟粕。

如何看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问题?

在职场上,是很残酷的,新老交替、新陈代谢是职场的必然法则。在企业里,老板用人都只有一个想法:花小钱办大事,一个人能力越强,很年轻,做着事情也勤快,那么这个人在老板的心中就不可代替了。

而作为老臣而言,很多老板心里面会有许多不快,一是年纪大,做事效率开始降低;二是不如年轻人有创新精神,缺乏拼搏态度。他们只要一看到懈怠,心里面就会诸多不满。可是由于合同摆在那,也不敢降薪,于是就会扶持新人打压老人。

如何看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问题?

我 不 是 很认同这种说法,也许会有个 别 的 人会遇到这种情况,但是大多单位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我 认 为师傅传授给徒弟的只是工作的方法、技能,而师傅工作十年甚至二 十 年,对 工 作 的了解、认识、经验,是 日 积 月 累,一点一点领悟到的,有 些知识、经验,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摸 索,才 能 真正了解并掌握其中规律,所 以,教会了徒弟,只是教会了徒 弟 表 面上的工作,有些东西还是需 要 跟 着师傅慢慢学习、体会才能够掌握的。所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本人不是很认同的。我们都知 道 有 一种说法:“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就 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经验太丰富了,面对难题,他们能够找到解决问 题 的 方法,而徒弟们是很难做到这样的高度的。

【教会徒弟饿不死师傅。】

我 曾 见 过带了好几茬徒弟的师傅,为 单 位 培养了很多技术能手,师傅们 通 过“传 帮带”,将他们毕生积累的 经验、技术,都传给了徒弟们,为单 位 做 出来非常大的贡献。徒弟们对 师傅也是非常尊重,所谓“一日为师,终 生 为父”,徒弟们逢年过节都会去看望师傅,孝敬师傅。还真没见过 哪 个 师傅因为教会了徒弟,而自己失业没饭吃了。

山海同欢的观点,望探讨。

如何看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问题?

【雨沫聊职场】的观点:这种情况一般在正规的大公司并不多见,主要是出现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厂,“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般也只会出现这一些技术性的工种。

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有一个亲戚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不过他多留了个心眼。

我舅舅曾经在东莞的一家工厂工作了二三十年,他主要是负责工厂及工厂产品的电路检测,整个工厂也只有他一个人从事这个工作。

工厂老板对我这种意识不错,所以我就就一直跟着工厂老板干。前几年我舅舅的身体出了问题,再加上家里老人的身体也出了问题,那一年,我就就断断续续的请了好多假。

这时候,工厂老板意识到应该培养新的接班人去接替我舅舅的工作。工厂老板把他的一个远房亲戚招进了工厂,让他跟着我舅舅学习。目的倒是很明确,就是预防以后我舅舅身体真的出了问题,无法再继续工作之后好接替我舅舅的工作。

我舅舅心里也像明镜似的,由于自身身体的原因和家庭的原因,他可能无法长期的留在工厂工作了。我舅舅其实有别的打算,那时候我的表弟也就是他的儿子,一直没有工作,我舅舅很希望由他的儿子来接替他的工作。但是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我表弟暂时还无法到工厂去工作。

既然工厂老板已经安排了他的远方亲戚来跟着我舅舅学习,那么我舅舅也不好推脱。我舅舅在教老板远方亲戚的时候就有所保留,一些核心的技术没有交给他,并且故意造成我舅舅与老板远房亲戚相处得不是很愉快的景象。再加上老板的远房亲戚有些浮躁,吃不了苦,过了三个月,老板的远房亲戚离职走了。

然后再过了三个月,工厂老板主动问我舅舅有没有一些老乡在找工作的,可以介绍进厂子里。这时候我这就跟老板说,我老家村子里也有一些年轻人打算来东莞工作,上次还有一个年轻人让我给他留意一下。老板当然说好了,以后我表弟就进入了这家工厂跟着我舅舅学习。我舅舅没有跟工厂老板说,这是他的儿子,只是跟他说这是村子里的一个老乡。当然,工厂老板也心知肚明的,只是没有挑明这种关系。

二、加强自身能力才是根本。

如果说公司出于节省人力成本的需要,让工资低的新人接替工资高的老员工,无论你教与不教徒弟,这种情况都难以避免,只是迟早的事情。

作为公司的老员工,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做了挺长时间,并且没有了发展的空间,你自身也要有跳槽的准备。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跳槽都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发展平台,并且能够得到更高的薪水待遇。但是别人也不会凭空给你这一切,加强自身能力才是根本。

我是“雨沫聊职场”,欢迎关注和点赞。

如何看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问题?

单就师傅徒弟而言,的确是。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造铜玲的师傅,他造的铜玲没有两个或几个铜玲的声音是一样的。一想起网格的事,我不想讲了。😂😂

如何看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问题?

现在的社会很残酷的,你教会徒弟了,老板会认为你工资高,徒弟都能干了,还要你干吗呢?你就会被嫌弃,招来种种刁难,甚至下岗。这就是现实。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点不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