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皇帝,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呢?
在中国古代,黄色通常是皇室的专用颜色,臣民是不能擅自使用黄色的,不然就是越礼违制,后果不堪设想。在古典影视剧中,我们也常常看到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皇帝颁发的圣旨也是黄色,连皇宫中的屋顶都是黄色。因此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皇帝的龙袍就应该是黄色,那么为何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穿的却是黑龙袍呢?
实际上,古代皇帝穿什么颜色的龙袍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喜好,黄色成为皇家的御用颜色是在唐代之后,在唐代之前,皇帝的龙袍也并非是黄色,可以是黑色、红色等。平民百姓也是可以使用黄色的布料制作服装的,但因为古代的印染成本过高,普通百姓为了省钱,衣服大多都是寻常的麻布衣服和粗布衣服,衣服的颜色也多为本色为主。
秦始皇穿黑龙袍是因为黑色是秦的吉祥色,也是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推演五德始终的结果。按照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五德始终说”,秦朝应属水德,秦始皇为了将秦朝打造成水德之朝,为此做出一系列的规定,比如:因“水德居黑”,故而秦朝崇尚黑色,服饰、军旗、符节都以黑色为主,秦始皇本人的服饰也是如此,那么秦始皇穿黑龙袍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呢。
除了秦始皇的龙袍是黑色外,西汉时期的龙袍也沿袭了秦朝龙袍的特点,所以西汉时期的龙袍和秦朝时期的龙袍大体相似,也是“以水德居,服黑色”,所以除了秦始皇穿过黑龙袍外,汉高祖刘邦及西汉初期的一些皇帝也穿过黑龙袍。后来随着帝位延续,人们不再以玄色为尊(和黑色相近,黑里带微赤的颜色),黄色才逐渐成为皇家的御用颜色。
秦始皇推演“五德始终”,因秦朝对应水德,从而身穿黑龙袍嬴政亲政掌权后,便开始积极推行统一战略,从公元230年灭韩开始,用时十年,秦国终于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在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建立大一统的秦王朝。秦朝建立后不久,秦始皇便开始推演“五德终始”的次序(五德终始说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
那么秦始皇为何要推演“五德始终”呢?原因是秦始皇想用五德始终的逻辑证明秦朝的建立是五德循环、天命流传的必然。这样不仅可以向天下百姓阐释了改朝换代的事实,也能用合理的解释来证明秦朝的正统性。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便想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理论来为秦朝正名。
众所周知,秦一直以来遵从法家思想,但法家主张依法强国,并没有对应的理论证明秦朝的合法性。秦始皇只能从诸子百家中重新寻找一套理论为秦朝正名,不过很多学派的思想并不适合秦始皇,如儒家主张“德治”和“仁政”;道家的“无为而治”也不行;墨家的“兼爱非攻”也不适合,于是秦始皇想到了阴阳家。
因为阴阳家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以此学说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根据“五行相生相胜”的理论,将木、火、土、金、水五行属性解释为五种德性,并以五德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用以作为历史变迁、王朝兴废的规律,可以为新兴建立的王朝提供理论根据,从而达到为社会变革进行论证的目的。
这么一看,阴阳家的学说理论是多么适合秦始皇为秦朝的建立做理论根据呢!根据五德始终说:始于土、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循环运转的理论,朝代更替属于天意。因此秦始皇便推演五德始终,用来为秦朝正名,虞朝属土、夏属木、殷属金、周属火,那么秦朝取代了周朝,秦朝就应该属水,则对应水德。
《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以上一段史料便记载了秦始皇推演五德终始的次序,以及将秦朝打造成一个水德王朝颁布了一系列的规定。其中不仅改变了每年开始的月份,还规定黑色是秦朝的国色,为此秦朝的服饰、旗帜、符节凭证都崇尚黑色。秦始皇作为秦朝的最高统治者,自然要起到表率作用,于是秦始皇自己也穿起了黑龙袍,并且为了证明秦朝属水德,秦始皇连先祖都搬了出来。
《汉书·律历志》记载:“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以上这段史料的意思是说:秦国以往的国君秦文公(秦襄公之子)在外出时,曾经捕获一条黑色的龙,而这正是秦国属水德的象征。不过这种说法我们就当是传说看待即可,就和刘邦斩白蛇起义,号称自己是“赤帝之子”类似,总要为自己编造一些夸张的异象,来证明王朝必须存在的合法性和正统性,从而得到天下百姓的认可。
为了表明秦朝是水德,秦始皇还下令将黄河改名为德水,以此为水德的开始。秦始皇为表明秦朝的建立是天命所归而做出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了证明或者说向天下百姓解释秦朝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五德始终理论正是证明秦朝存在的合理依据。之后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也吸收这套理论,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君权神授”新的帝制神学体系。
王朝更替,黑色龙袍逐渐转变为黄色龙袍秦朝灭亡后,按照“五德始终说”,土克水,汉朝应以土德居之,应当尊崇黄色。但刘邦建立汉朝后,还是采用秦朝的制度,只做了一些简单的改动,故而有了“汉承秦制”之说,西汉初期龙袍也没有做太大的改动,还是沿袭了秦朝龙袍的特点,以黑色为主,所以汉高祖刘邦穿的也是以黑色为主的龙袍。
直到汉文帝刘恒对龙袍颜色改为黄色,此后皇帝不再穿黑色龙袍,之后黄色才逐渐成为最尊贵的颜色。不过汉文帝只穿了一年黄色龙袍便改穿红色龙袍,原因是汉文帝比较迷信,认为大汉王朝应属五行中的火,太祖皇帝刘邦在起义时也称为“赤帝之子”,那么对应的颜色应该就是红色,于是汉文帝又穿起了红色龙袍。
可见皇帝穿什么样颜色的龙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喜好,只要想,总能找出或者编造出一些理由。汉文帝之后,红色龙袍的传统又继承了很长一段时间,晋朝皇帝的龙袍也是以大红色为主。晋朝之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了大分裂时期,直到隋朝结束了乱象后,对龙袍颜色又做出了改变,隋文帝的龙袍便采用黄色。
因当时的人们崇尚“以黄为贵”,后世皇帝认为土德在中间,象征中央,有中原一统之意,加上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太阳是黄色的(作画时,太阳一般以黄色为主),金子的颜色也是黄色的,都具有尊贵的寓意,所以开始崇尚黄色,此后黄色成为最高贵的颜色。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更是下令将黄色定为皇家御用颜色,只有皇家才能穿黄色的袍服。
自此,黄色龙袍的传统被历代沿袭,直到封建王朝结束。明清时期对民间使用黄色也多有限制,什么明黄色、杏黄色、姜黄色、米黄色等等和黄色接近的颜色都不准使用,只有皇帝特别恩赐才行,比如清朝皇帝御赐臣子的黄马褂,不过黄马褂也不能随便穿,只有国家举行大典时才能偶尔穿穿,一般要供奉在家中。
除此之外,臣民如果擅自穿戴黄色类衣服,一律以觊觎皇权罪论处。不过古代百姓大多也舍不得穿有颜色的衣服,因为古代印染成本过高,所以普通百姓的衣服一般都是本色为主,也就是制作衣服使用原料的原本颜色,多以葛、麻制成(植物的纤维),制作而成的衣服为灰白色,因此古代的平民也被称为“白衣”。
结语:综上可见,古代皇帝的龙袍颜色完全是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喜好,秦始皇以秦朝为水德,所以穿黑龙袍,汉文帝喜欢红色,就穿红色龙袍。随着人们形成以黄为贵的观念,皇帝的龙袍又改为黄色,隋唐之后,黄色才成为皇家的御用颜色,黄色龙袍也一直使用到封建社会结束。
大家对秦始皇身穿黑龙袍怎么看?为何西汉之后的皇帝再也没有穿过秦始皇同款的黑龙袍呢?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皇帝,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呢?
在中国历史上共有四百二十二位皇帝,为何只有秦始皇敢穿黑龙袍?今天历史小编跟大家分享历朝历代皇帝中,为何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专家直言其他人没这个胆子。
说起历史上的皇帝,大家心中的形象大多都是一身金黄色的龙袍着身,显得雍容华贵霸气异常。不过我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穿的却是黑色龙袍,放眼中华上下五千年,前后共有四百二十二位皇帝,别人都是黄袍,为何却只有秦始皇穿黑色龙袍?相信很多人都跟小编有着一样的疑问。
秦始皇作为第一个自称为皇帝的人,他自然有着不同的特点,而从他自称为皇帝的那一天起,就把龙袍的颜色选成了黑色,可是在此之后,各大皇帝都将龙袍改成了黄色。其实这跟古人的迷信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古人都觉得自己是炎黄子孙,所以在颜色方面自然会选择黄色,以此来作为庄严和尊贵的象征。
除了这个最基本的,有关方面的专家还说出了一个更深层的猜测。秦始皇认为自己能够统一六国,是因为自己是六国的灭火器,而自己就是水,六国是火,古代有中庸之道,水与火的相融才能使江山长治久安。另一个还应为秦国民风彪悍,黑色也是他们所崇拜的颜色,结合这两个原因,秦始皇的龙袍就为黑色。
至于后代的黄袍,也只是到了隋朝的时候才彻底确定下来,殊不知明朝的时候朱元璋还穿过红色的龙袍,汉朝的时候也有过黑色龙袍,想穿啥颜色都看皇帝们的喜好,只不过黄色穿的人比较多,大家也都默认皇帝就是黄袍罢了!
大家喜欢正宗小酢酒历史小编今天的文章吗?欢迎在评论区点赞评论一下吧,给正宗小酢酒一点鼓励,后期我会努力为大家创作更多有关历史方面的文章。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皇帝,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呢?
始皇帝嬴政,后世称之为祖龙,是中国分封建制的社会结束后,进入郡县中央集权帝制的第一个皇帝。我们一般讲称帝叫做“黄袍加身”,即是皇帝穿的龙袍是黄色的,而作为我们中国古代的第一位皇帝,为什么嬴政穿的却是黑色的龙袍呢?难道仅仅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吗?
有人讲是五行,说是秦朝水德,色黑,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追根求源,我们需要从嬴秦氏、从秦始皇的族源说起。
嬴秦氏族群原本就尚黑,崇尚黑色。嬴秦氏族源出自少昊金天氏,秦人自古就祖颛顼,与殷商同源,都属东夷族群,鸟图腾,黑色燕子,整个族群都崇尚黑色,这是他们的民族色,族群固有之崇拜色,本我所有。
嬴秦氏远祖伯益,为帝尧时期的四岳四方伯之一。伯益率领东夷族群辅佐夏后氏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女、赐皂、赐姓。
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史记*秦本纪》
司马迁史记上的这个大费(bi),指的就是伯益。皂游,就是旗子上黑色的飘带。帝舜赐予了嬴秦氏的祖先伯益代表其族源色的黑色的氏族大旗上黑色的飘带,以及赐姓为“嬴”。而事实是,这其实只是司马迁史记笔法的一种表象;所谓赐黑色飘带,赐姓,这是因为作为方伯的伯益功勋卓著,率领东夷族群治水有功,帝舜只是实际上赞颂、赞美、并以部落联盟首领的官宣形式昭告天下、彰显嬴秦氏的黑色崇拜和嬴姓族姓,即是说,帝舜所谓的赐,动作在后,而嬴秦氏的族群”嬴“姓,以及其族源尚黑,崇尚黑色,自上古乃至远古,本来就是这样。帝舜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做个人情。
由此,所以说,嬴秦氏族群乃至秦始皇,从褐衣平民到贵族王者,都崇尚黑色。
古人的祖先崇拜非常质朴认真。东西周历代秦国国君,都穿黑色的袍子,冠礼、登基,王侯都要去雍城,而不是咸阳附近等地,比如秦始皇,他冠礼、登基就必须要去雍城,为什么?雍城在陇山之上,大山罅隙之间,怎么偏远的地方,他们为什么非要去那里做这个礼仪程序?因为,那是嬴秦氏老秦人的肇兴之地、他们被周王惩罚式西迁后的根基所在。族根,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秦始皇尚黑,穿黑色龙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大秦帝国》电视剧三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崛起》《大秦帝国之纵横》,里面秦人从普通士兵到将军到历代王族,秦孝公侯勇、公子虔卢勇、干龙孙飞虎、赢驷富大龙、赢稷张博、战神白起邢佳栋、穿的都是黑色衣服,很符合历史。
秦始皇黑色龙袍,阴阳五行学说与“秦朝水德尚黑”。我们大家都知道,阴阳五行学说成就者是战国时期的邹衍。邹衍在老子《道德经》及周文王姬昌《周易》后天易的影响下,杂糅朴素的生克辩证观念,自成体系,形成了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的怎么一个学说。邹衍五行学说对后世影响相当深远,生克引理;这个理论,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宗族,乃至一个国家,他都可以拿来用,是个神奇的万金油,屡试不爽,深得人心。
对秦王朝,对秦始皇而言,他是祖先崇拜在前,崇尚黑色在先;至于按五行水德,秦为水德,当用黑色,这个理论,秦始皇之所以不反驳,反而欣然接受,这正好符合他的心意,“君权神授”,万世一系,君君臣臣,迷惑百姓,更彰显秦始皇称帝中央集权的合法性。
五行水德尚黑,秦始皇代周称帝,天命所赐,大秦朝万世一系,一世二世乃至千秋万世,想法不错。
综上所述,秦始皇尚黑,穿黑色龙袍,根源在于他的族群、嬴秦氏自古就尚黑。至于五行帝德,秦属水尚黑,实际是邹衍阴阳五行说的一种附会,一种对既成事实的诠释、解释。黑色,肃穆,庄严,冷凝,霸气侧漏。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皇帝,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呢?
常识告诉我们,历朝历代皇帝的龙袍颜色应该是黄色的,大家都知道,在古代黄色是皇家的专用色,老百姓和普通官员不得僭越,否则有杀头之罪。
但是也有例外,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所穿的龙袍却是黑色的,并且秦国的旗帜和衣裳都是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秦始皇)
说到秦始皇穿黑龙袍的这个问题,就要提到古代的“五行之说”,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问题。
古代的五行之说是指:古人认为世界是由5种物质构成的——金木水火土。这5种东西相生相克,互相依存。
“五行相生”指的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指的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5种物质分别对应5种颜色:金为白色、木为青色、水为黑色、火为赤色、土为黄色。
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回过头来说秦国为什么喜欢黑色?
按照传统说法,中华民族是黄帝建立起来的,按照五行之说,黄帝属土,尚黄色。简单的来说就是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土是黄色的,所以黄帝喜欢黄色。
按照历史来讲,夏朝为我国的第1个朝代,根据五行相生“土生木”之说,夏朝属木,木对应的是青色,因此夏朝喜欢青色。
以此类推,商朝灭了夏朝,根据5行相克——“金克木”之说,商朝属金,金对应的颜色是白色,因此商朝喜欢白色。
周朝灭了商朝,根据5行相克“火克金”之说,周朝属火,火对应的颜色是赤色(红色)。
秦朝统一了六国,也就是把周朝灭掉了。根据5行相克——水克火之说,秦朝属水,水对应的颜色是黑色。(水给人莫测高深的感觉,看不透,所以说水对应黑色)。
综上所述,每个朝代喜欢什么颜色,其实都有说法,秦始皇认为秦灭掉了周朝,为了防止周朝死灰复燃,就要从各个方面压制周朝,秦朝的水命正好压制周朝的火命,水对应的颜色是黑色,因此秦国喜欢黑色,秦始皇的龙袍自然做成了黑色。
顺便一提,龙袍变成黄色是从汉文帝以后的事。(关注春秋君,每天给你好看的文章)
文/秉烛读春秋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皇帝,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呢?
答:历史上并非只要秦始皇穿黑色龙袍,后世其实还有很多皇帝有穿黑色龙袍的。比如西汉初期和五代时期的后汉,就是穿黑色龙袍的。
秦始皇为什么穿黑龙袍一和个人喜好有关。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除了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之外,还制定了许多制度,其中就包括衣冠服制。本来如果继承周制,天子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着装要求,就是所谓的六冕之制,分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颜色和花纹都很讲究。秦始皇废除了周代的六冕之制,他喜欢头戴通天冠,身着"玄衣纁裳"。所以就规定了秦朝的服色为黑色。
二和阴阳五行有关。战国阴阳家邹衍创立“五行终始”说,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按照邹衍的说法,五行分别对应于五德。和五行一样,五德也是相克相生的。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推算,周为火德,秦取而代之,故“秦尚黑,为水德。”
后世为什么流行黄龙袍本来按照五行学说的排列,汉朝应该是土德,尚黄色。但是,汉高祖刘邦曾认为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帝即为炎帝,所以他应该是火德。于是,汉朝最初一段时间里,都宣扬自己的火德。
但是,刘邦又是秦始皇的超级粉丝,他觉得自己的龙袍得和秦始皇一样,"以水德居,服黑色"。所以西汉初期的龙袍是黑色。到了汉文帝时候,大家觉得这样不靠谱,怎么说汉朝也是推翻了秦朝的,应该还是属于土德,得穿黄色。但是穿了一年后,汉文帝又觉火德靠谱,换成了红色。直到汉武帝时候,汉朝才把自己定为“土德”。
到了东汉光武帝的时候,因为东汉和西汉都是一家人,不好说相克,就变成了五德相生,所以刘秀定东汉为火德,尚红。至那以后,各朝各代开始以五德相生定五德。
如果按照正常推算,之后的一些朝代的五德和颜色大致如下:曹魏(土德,尚黄)、晋朝(金德,尚白)、隋朝(水德,尚黑)、唐朝(木德,尚青)、宋朝(火德,尚红)、元朝(土德、尚黄)、明朝(金德,尚白)、清朝(水德、尚黑)。
但是到了隋朝时候,应该是和秦朝一样是水德,穿黑色。但是隋文帝不按这个套路走了,他以皇帝居于中原之中,按五方五行说属土,掌管大地,而土在五行中的代表色是黄,所以就穿了黄色。后来唐高祖把黄色定为皇家专用色,其他人就不能再用了,否则就是有谋逆之心。其后长期以黄色为最高贵,它象征中央,因此,这种风气一直延用下来,直到明清。
所以除了西汉初期,大一统王朝没人穿黑龙袍了。不过在一些乱世,朝代更迭的时期,还是有穿黑龙袍的,比如五代时期,后汉穿的龙袍是黑色的。只不过不是我们熟知的大一统王朝,所以大家才有秦始皇之后没人穿黑龙袍的印象。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皇帝,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呢?
不要受影视剧太多的影响。
历朝历代皇帝都是只穿黄龙袍吗?
并不是,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宋仁宗穿的就是红袍。
1958年出土的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也是红色为底;自赵匡胤而始的宋朝,其实大多数皇帝龙袍都用的是红色。
那秦始皇的黑色是什么呢,那叫衮冕,是皇帝最正式的制服,正式的仪式像祭天祭祖大朝会都要穿衮冕,从始皇帝到明朝都是一样的,最多形制有些变化而已,到清朝衮冕才被废除,黄色的叫常服,就是平常穿的衣服,
黄色专用于皇室是从隋唐朝开始的。
另外隋朝跟清朝,唐朝虽然也是黄龙袍为主,但其实也有一些别的颜色的龙袍,不要看了几部古装剧就以为古代皇帝除了秦始皇外就真的都只穿黄龙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