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才华很高吗?

这个问题应该反问一下,没有一点才华能做那么大的官吗?才华不高怎么能和当代皇帝关系处的那么融洽呢?

我们只是被电视剧蒙蔽了 ,

中国的古装剧可以说单靠清代的历史就可以撑起半边天,然而,太多的导演为了收视率根本不尊重历史,自编自导一些历史上原本没有的闹剧。其实,从影视作品的角度来看,导演的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毕竟,都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然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导演就是不负责任的。

影视作品原本就拥有着大量的流量,许多的人都喜欢从影视作品中学习一些知识。这些影视作品如果给一个喜爱历史的人来看,那么,也就是权当一乐,并不会影响观看者本身对历史的了解。但是,这些带着虚构色彩的影视作品,如果给一些不懂历史的小朋友看则会影响颇深。

甚至,这些被歪曲的事实会导致年轻人对于中国的历史有着一个错误的了解,而且,这种错误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可能将历史的真相掩盖。笔者个人就对某影视作品中对纪晓岚的描述来说,“纪晓岚竟然可以与和珅在朝堂之中叫板”,那么,历史上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

从严谨的历史学角度来说,和珅和纪晓岚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和珅怕纪晓岚就更成为了无稽之谈。抛开电视剧的内容不说,笔者个人就和珅和纪晓岚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电视剧中,如果看过的读者都会记得,每次上朝,和珅和纪晓岚都会站在文武百官的最前面,两个人官居一品且地位显赫。可是,现实中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答案是肯定的,和珅和纪晓岚必定不是一个官位。

纪晓岚做过的官位都是有名无实的职位,手中从来没有掌握过实权。不论是什么御史,尚书一类的官位,大多和文学有关。如果,按照现如今时代来讲,纪晓岚就是一个出书的作家,只不过,这个作家属于国家养着的那种。反观和珅,他的职位之高是纪晓岚所不能比拟的。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等都是手握实权的显赫爵位。而且,和珅可以说是乾隆面前最红的一个权臣,纪晓岚可能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几回。

从上面的对比来看,就可以明确的知道和珅和纪晓岚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纪晓岚可以说就是一位从事教育事业的读书人,管理图书怎么和管理国家军队的和珅相比,所以,两个人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级别的。其实,和珅遇到的真正对手是其在军机处的几位同僚。领班军机大臣大学士阿桂(比和珅大33岁),出将入相,德高望重,对和珅总是不理不睬,一同上朝时则远离和珅站立。和珅一直嫉恨他,但因乾隆对阿桂信任倚重,搬不倒他。

其实,从乾隆对两人的态度来看,和影视剧中表现的也完全不一样。

历史上真实纪晓岚长相十分丑陋,以至于,乾隆皇帝都不愿意直视。纪晓岚曾经和乾隆提起过政事,然而,却被乾隆直接言辞否决了。乾隆明确的告诉纪晓岚:“你的本职工作就是编书,不要想其他方面事情。”其实也算是变相的威胁纪晓岚不要插手朝廷之事。

但是,乾隆对于和珅的态度却完全不一样。和珅在乾隆眼中完全是一个能为国家分忧的“乖宝宝”,和珅的为官处事让乾隆十分舒心。乾隆喜欢和珅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和珅非常有才华,“据《和珅列传》记载,和珅的记忆力惊人、聪明决断、办事利索、多才多艺。乾隆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

由此可见,和珅可谓文武全才。这样看来,和珅怕纪晓岚完全就是影视剧为了博人眼球私自胡乱篡改的。如果,笔者上面的分析还不够透彻,那读者们再来看笔者下面的分析。

从历史上两个人的生平记载来看,纪晓岚与和珅可以说完全不在一个时间节点上。从年龄上来看,和珅和纪晓岚相差将近三十岁,如此大的年龄差距,可以说和珅正如日中天的时候纪晓岚都要归隐回乡了。所以说,实际上两个人一生中基本不会有什么交集的。即使两个人真的有所来往,也只能是纪晓岚费心尽力的巴结和珅,并且,更不会出现纪晓岚戏弄和珅这种情况。

笔者小时候特别喜欢影视剧中的纪晓岚,因为让伶牙俐齿,为着黎民百姓着想。然而,这个人见人爱的纪晓岚是影视剧中美化出来的完美形象。如果知道了纪晓岚的真正面目,恐怕喜欢他的人就会变得寥寥无几吧。

历史记载中,纪晓岚为人作风极差,据说,纪晓岚为官的过程中,吃饭从来不食五谷,只吃肉类。吃肉原本也没有错,这只是饮食习惯的问题。可是,纪晓岚在生活作风上还非常腐败,尤其对于女色更是毫不节制。历史上记载,纪晓岚每天都要行房事数次,那么,这个每天除了吃肉就是玩弄女人的纪晓岚又怎么可能与和珅相提并论呢?

所以说,和珅怕纪晓岚在笔者看来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解真相的读者们在以后再次观看这类的影视作品时就权当一乐好了。

大家可以看一看历史资料 可以参考一下以下的书籍:

『《和珅列传》、《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历史上的纪晓岚》』

和珅的才华很高吗?

由于受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给人的感觉,和珅除了会溜须拍马就是好色、贪婪,没啥真才实学,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其实不然,和珅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具有卓越的治国能力,更是理财的绝对高手。

更重要的是,和珅是依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的。

01

和珅是少年英才

乾隆十五年(1750年),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宝家中,三岁时其母因为在生其弟弟和琳时,难产而去世,其父在和珅九岁时也因病去世。

和珅兄弟由于得到一个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的保护,才免于被赶出家门。

这就说明,少年和珅,已经失去父母的庇护,失去了家族的支撑,完全需要自己打拼去开始人生。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珅考上了咸安宫官学。咸安宫是清朝内务府专门为八旗中上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学中的优秀者而开设的官学。这完全是和珅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取得的。

通过在这里的学习,和珅不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是通读四书五经。而且深得老师吴省钦、吴省兰的喜爱。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十八岁的和珅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冯氏为妻。

虽然大清朝的门阀制度不像汉族那样严苛,但谁家嫁姑娘不得挑选一下呢?作为直隶总督的孙女,多少世家贵族、青年才俊慕名以求,但毫无家庭背景的和珅凭啥能够得到老冯家的青睐呢?唯一的资本,那就是和珅超人的才华、才貌和能力。

身为直隶总督的老冯家,啥也不缺,缺的就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

02

和珅飞黄腾达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新婚燕尔的和珅,参加了科举考试,但名落孙山。

这并不说明啥,考试成绩与能力,才学毕竟还不是一回事。

但和珅还是以生员的身份,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这还是得益于他出身正红旗的家庭背景。和珅从这里起步,开始了其辉煌的人生。

八旗子弟何止成千上万,皇帝的侍卫又何止成百上千,但和珅能够脱颖而出,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年仅三十七岁的和珅,已经是文华殿大学士,兼领吏部、户部。两年后被封三等忠襄伯,清除朝中反对势力,独揽大权,此时,年仅三十九岁。

之后,和珅被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历任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院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看着这些头衔就清楚,没有能力,光靠溜须拍马是不行的。

乾隆老皇帝也算是一代雄主,没有真本事还真不好糊弄他。而且和珅这么多工作要做,还有工夫找女人,去敛财,可见其有多么大的能力哦。

在豹眼看来,和珅绝对是具有超凡的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的。

03

贪婪和拍马屁是和珅遭受诟病的原因

伴君如伴虎,和珅从入仕开始就在乾隆爷身边混事,几十年深得乾隆喜爱,这不是一般的功夫。光靠耍嘴皮子是不可以的,还需要具备真本领。从和珅在任何岗位上都能让乾隆爷满意,就可见和珅的功夫非同一般。

大清朝也是家天下,伺候不好大老板,是无法生存的,更不要说仕途、事业的发展。

乾隆爷是好面子,爱虚荣,但也不算是昏君。但任何帝王,如果不能揣摩他的心意,让他满意,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因此,和珅的溜须拍马,看似令人讨厌,却是智慧的明证。

拍马屁是很难的一门功夫,拍得老板心里舒服,是十分不容易的事。

贪婪也是和珅的一大弊病,但和珅所有的财富,也并不是全部依靠贪脏枉法所得。不得不说,和珅是理财的高手。当然,这里面并不是全部合法合理的。和珅自然算不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和珅的确生财有道。

04

和珅之死

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乾隆禅位给了嘉庆,但朝政还是由太上皇乾隆控制。

此时,福康安、领班军机大臣阿桂都已死去,朝中就剩下刘墉和董诰两个人暗中反对和珅。

乾隆已经进入暮年,上朝时就让和珅站在他与嘉庆的旁边。乾隆说话已经不清楚,只有和珅听得懂。和珅就等同于摄政,人称“二皇帝”。

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刚刚驾崩十五天,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最终被赐死,年仅四十九岁。

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白银及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的总和,差一点没把嘉庆给撑死。

和珅聪明一生,但的确有点二,一生集聚了那么多的财富又有何用?

有人说,乾隆其实明白和珅贪赃枉法,就是为了给嘉庆留着。

但嘉庆一下子有了十五年的财政收入,也没见有啥大的作为。

不过呢,和珅也吃过用过玩过,这一生也没有白活,对得起他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和珅的才华很高吗?

和珅的学问当然很高,而且他当的官没有占到父母的光,完全靠他自已争取的!

和珅年幼时母亲生他弟弟和琳时难产而亡,爸爸在他九岁时而死,

和珅是在他族人帮助下长大的,他在学校读书时非常刻苦钻研,不但通读四书五经,而且还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后来和珅被安排在乾隆皇帝身边的(粘杆处)当了一名侍卫,是金子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光。

和珅二十三岁那一年,乾隆皇帝终于发现了和珅的才学,把他提拔到身边做了一名御前侍从!

自此:和珅的人生就开始了青云直上,

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和珅先后担任过御前侍卫、户部右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吏部右侍郎兼步军统领,户部尚书,御前大臣等职务!

从一个不起眼的御前侍卫到位高权重的一品大员,和珅只用了七年的时间,而此时的和珅才只有三十岁。

如果和珅没有一定的能力,即使把他拉上去,他也没有能力去管理这些部门,所以说和珅的才华是非常高的。

和珅的才华很高吗?

和珅的才华很高吗?答案是肯定的,确实很高,就是放到现在,那也是一等一的人才,不做大官也是大款。说起和珅的才华,他精通满汉藏蒙四族语言,甚至还学过英语,而且能文能武,全才!精明能干,做得一手好生意,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也是当时的世界首富!没点能耐?能有这样的成就?!

来吧,我们来看看和大人的成长历程:

和珅(全名钮祜禄·和珅,又名善保,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乾隆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1750年7月1日),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时母亲因难产而去世,临终时产下弟弟和琳,父亲常保在和珅九岁时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保护和珅、和琳两兄弟才能免于被赶出家门。和珅后考上咸安宫,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通读四书五经。更得老师吴省钦、吴省兰喜爱。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18岁的和珅娶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氏。看到没,其实他是贵族,也是个关系户。

和珅参加了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年科举,但名落孙山。他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被授三等侍卫,被挑选为补粘杆处侍卫。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3岁的和珅由于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终于做了乾隆的仪仗队的侍从。从此那就是坐火箭的人生了!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3岁时的和珅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他从这份工作中学习到如何理财,他勤朴地管理布库,令布的存量大增,这些使他他得到乾隆的赏识。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月,和珅擢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任命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任命户部右侍郎,三月任命军机大臣,四月,任命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十二月,任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六月,任户部左侍郎,兼署吏部右侍郎。十月,兼步军统领。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因吏部尚书永贵弹劾,因失察降两级留用,监督崇文门税务,总管行营事务。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命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任文华殿大学士,仍兼吏部、户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珅封三等忠襄伯,将大部分朝中反对势力打倒,独揽大权。

政治上,他是步步高升,一帆风顺,刚开始他也清廉过几天,后来官场混久了,慢慢的就变了,后来利欲熏心,贪得无厌,打击政敌,排除异己,终于成为了富可敌国,权倾朝野巨无霸!你说,这没有才华,他能行吗?

要说后来,结局也够惨的!乾隆爷喜欢你,嘉庆皇帝可不喜欢你。这可是乾隆爷给自己儿子留下来的一大比资产。养了几十年的肥羊!据说和珅的家产比全国的年税收还要多3倍,还有野史说不下20倍的,到底有多少?这要看抄家的人老不老实了?真实情况不得而知了。说他是当时世界首富一点也不夸张!

和珅的才华很高吗?

和珅的才华当然很高。

和珅精通四种语言,从侍卫做起,一直做到中堂,可谓文武双全,也是乾隆时期少有的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大清朝在和珅的治理下繁荣稳定,人口迅速增长。也可以说,和珅延长了康乾盛世。

在救灾时,和珅命人在粥里掺沙防贪,命人把粮食换成糠救活了更多灾民,和珅虽贪,但是从不贪污救灾款。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时,要求中英通商,此时和珅不再揣摩圣意,力陈通商之利,只是乾隆年事己高,己无进取之心,致使清朝错失良机,也足见和珅之高瞻远瞩。

和珅是清代顶级治世能臣,远非纪晓岚一介书生可比。

和珅的才华很高吗?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和珅的才华不是一般的高,而是奇高。要不然他也糊弄不了乾隆皇帝呀!

当然,和珅的许多才能有要我们好好学习借鉴的,有不提倡的。总得来说有一下几条:

一、和珅有超强的理财能力

二、熟读儒家经典,诗词书法都有造诣

三、会四种语言,外交能力出众

四、管理大师级人物,他主管几十个部门而不乱,厉害

五、拍马屁的绝顶高手,乾隆肚里的蛔虫,把主子伺候的舒服无比

下面具体介绍和珅的各方面能力: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是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按嘉靖皇帝的罗列,罪名竟达二十条。但说起他的罪名来,其实也就是贪污、专权和不买新皇帝的账而已。

和珅因是根红苗正的八旗子弟,所以,在早年参加科举名落孙山,他就不考了,继承了祖上的封爵,到皇宫里到了皇帝的贴身侍卫。大家觉得,作为皇帝的侍卫,一辈子能有多大出息?顶多当个禁军首领就到头了。要是一般人,也就是这个生活逻辑了,但和珅就是不一样,最后发达了起来。当然,那是后话。目前在这个职位上,首先是要进入皇上的法眼,如何能进皇上的法眼呢?这就看一个人的机会把握能力了。一日,侍卫们簇拥着乾隆,在畅春园这游赏春光,边关来了急报:“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乾隆接过奏章,扫了一眼,顿时愤愤的说道:“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

这是《论语》中的一席话,大意是说,动物园里的动物,都跑出来了,把园中的好东西都给毁坏了,这个责任应该由谁负?

按照正常情况,皇帝开了进口,臣下必定有个回音。可是这次是乾隆在那里自言自语,并没有大臣在场,所以说完话以后,场面对视静下了来了,无人答话。就是放个屁也得有个回声不是,何况是自己的问话呢?乾隆一看没有一个人回答的,有些索然无味的感觉,于是又大声呵斥道:“熟之过!”其实这不是侍卫们给乾隆冷场,他是问道于盲了。试想一下,那些侍卫都是从满、蒙八旗招来的,本来识字就不多,而且对于汉语只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口语,他们哪有乾隆写汉学功底呀——他们根本就听不懂皇上在说什么!看到皇上发火了,远远站在外围的和珅,觉得机会来了——没人回答,那我回答吧,虽然越过了禁军军官,但我这是救驾呀。想到这里,就用《论语》里的话答了一句:“典守者不能辞其责尔!”意思动物园的看守难辞其咎。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声音?乾隆听到回话后,向不远处一看,是一个小侍卫,但是回答的好呀,于是诏令前来问话。和珅来到后,对于皇上的问话是对答如流。自此,他得到乾隆爷的赏识。从这件事就看一看出和珅的机灵来,当然,是以饱读诗书的文化底蕴来做保证的,否则很可能就会出乖露丑了。被皇上赏识了,至少机会就来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和珅当了一个管库大臣。在这里,他的理财能力得以施展。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和珅发迹之后虽然贪财,但他也会理财。最后和珅被抄家时,抄得白银八亿两,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成为后人所称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贪污之王”。和珅亦同时是18世纪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时期的梅耶·罗斯柴尔德。

其实这些钱,并不都是贪污的,他有钱生钱的本领。他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这样就有了持续的钱财来源。和珅不光是治理自己的小家,对朝廷的财政也很上心。乾隆后期财政拮据,正是和珅的生财有道,才保住了乾隆皇帝的花销的。

和珅虽然科举不顺利,但他本人也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一生读书甚多,从小精通四书五经,早年对朱熹的理念十分认同,并且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

我们从和珅后来所担任的官职中,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多面手。他担任过朝廷的主要职务多大几十个,计有:军机大臣(国防部长);内务府总管(国务院办公厅主任);户部尚书(财政部部长);御前大臣(国务院副总理);理藩院尚书(民族事务部长兼外交部长);兵部尚书(军队的四总部部长);吏部尚书(人事部长)……和珅长一大串的官职,不是荣誉职务,而是实职。实职那是要干活的,不像乾隆那样一天的逍遥自在。试想一下,和珅如果不是确实有大才,这么多的部门,他是管不过来的,早就给累趴下了,还不一定能管好。但朝廷的许多事物到了和珅手里,马上就迎刃而解了,让他管理得井井有条。他甚至有闲暇,以“骚人”的身份陪乾隆一起吟诗作赋,说明他的管理能力要甩一般大臣好几条街。

他不像那些老学究一样,就是死读书,读儒家经典,对于也是小说也都很喜欢,《清史稿》就记载和珅喜读《三国演义》和《春秋》,闲时也喜欢和文人墨客一聚。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能够保留下来,和珅是功不可没的。

除了这些,和珅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拍马屁的绝招。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其实这里头的说道更多了,不亚于四书五经里头的学问。古人将拍马屁分成三重境界,依次往上数:下等:属于典型的生瓜蛋子,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拍马屁往往拍到马蹄上,热脸贴了冷屁股,让人生厌。中等:掌握了一定技巧,但并不娴熟。逢迎献谄,偶有夸张,仍不失其受用,多捞点一点小好处,但终无大成就。上等:这就是这类人里头的高手了,他们往往奉承而不露声色,且文雅高深。拍起来让人感觉别具一格,舒适无比,且回味无穷。和珅就是是拍马屁的人中,上等里头的极品,他就是乾隆肚里头的蛔虫,乾隆想到而无法启齿的,和珅已经替他完成了。你说,他能不得到皇上的赏识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