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最倔的人和最倔的事是什么?
我的一个舅公,他在县城郊区有一栋3层高的旧房子,是90年代建成的。
2017年的时候,开发商给出了150万的价格拆迁房子,可是舅公就是不同意,开发商只好选择放弃,在房子的附近建了几个楼盘。
过了2年后,舅公就后悔了,想把房子卖出去,最终只得到了70万元。
舅公20多岁的时候就去了县城的卷烟厂上班,那个时候,卷烟厂的效益很好,舅公每个月可以拿到300多元的工资,而我外公在县城的一个煤矿厂上班,每个月的工资才100多元。
舅公的为人很好,只要是亲戚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总会尽力帮忙。只不过,他的脾气也比较倔强,只要是他认定的事,就绝不会轻易改变。
有一次,他即将被升职为组长,可是因为工作上的事,他和车间主管起了一点争执。厂里的同事和家里的亲戚都劝他,向主管道个歉,大事化小算了,可他就是不同意,宁愿不升职加薪,也不肯向主管道歉。
还有一次,村里修路,村长让他帮忙买2大车的水泥回来,他立马就答应了,并且去找一个水泥厂谈好了。
由于没有找到货车运货,当时也就没有把水泥运回村里,过了10天后,水泥的价格涨了,要在原先的基础上多加1000元。
舅公觉得这笔钱应该由自己承担,可是,家里人都不同意,说他只是负责帮忙买东西,水泥涨价也就与他无关,这笔钱应该由村里负责承担。
那个时候的1000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可以买一台大彩电。最后,他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拿了1000元出来补上这个差价。
90年代的时候,舅公攒下了一些积蓄,就在县城郊区买了一块地,建了一栋3层高的红砖房。
2017年的时候,一家开发商打算在那里建几个新楼盘,就提出把那里的房子都拆迁掉。
由于开发商给出的拆迁款挺多的,因此,邻居们都把旧房子卖了,等到拿了拆迁款之后就去买新的高楼住宅。
根据舅公的房子面积计算,开发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条件,只要舅公肯卖掉房子,就能得到150万的拆迁款。
可是,舅公却不同意,说几百米远处的一座房子,开发商给了180万的拆迁款,而自家房子的面积和那栋房子差不多,所以也得给180万才行。
开发商就解释说,那栋房子的地段好,门前就是一条公路,拆迁款自然会高一点。舅公却听不进这样的解释,坚持要给180万才肯卖房。
之后,开发商的工作人员来过好几回,舅公就是不肯让步。
过了一段时间,邻居们听到一个消息,开发商已经决定不买舅公的房子了。
于是,家里的亲戚和几个邻居都劝说舅公,把房子卖掉算了,如果开发商真的不打算买了,那这样的旧房子,留在手里也没多大的用处了。
然而,舅公的脾气太倔,坚持不肯卖掉房子。
过了2年后,开发商把周边其他的房子都拆迁了,然后建起了新楼盘,而舅公的一栋旧房子则孤零零地屹立在新楼盘的角落边。
于是,舅公就后悔了,再次找到开发商的工作人员商量,对方却说,如今楼盘都建好了,买不买舅公的房子都无关紧要了,如果舅公愿意卖掉房子的话,只能给到70万的价格了。
尽管舅公的心里很不高兴,但是思考了几天后,还是同意了。
总结在我看来,脾气太过倔强的人,遇到了一些棘手的事情时,就不懂得如何变通,更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最终也容易吃大亏。
就像我的舅公一样,如果不是他的倔脾气,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那么,早2年卖掉房子的话,就可以多得到80万的拆迁款了。
你见过的最倔的人和最倔的事是什么?
七十年代村里有一个十足的倔老头子,是我活这么大年纪见过的唯一脾气这么倔的人,那个时候他50多岁,家里有儿有女,平时老绷着个脸,没见他笑过,和谁走对面,你要是不理他,他从来不理你,你要上赶着和他说句话,他也只是“嗯”一声,家里家外都话少,从没见过他和谁在街上嬉嬉哈哈的聊过天,和平常人简直就是格格不入。
也就是这么个怪脾气,才因祸得福,队长让他看牲口棚,不用下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又累又热地参加体力劳动。就他一个人,中午回家吃饭,晚上长期住在牲口棚旁边的一间房里,再连看管生产队的农机具,一天三顿给牲口添草喂料,院里有一口深水井,每天牲口拉出棚套车干活前,都是他自己从井下用井绳提拉上来,一桶一桶给牲口饮水,中午傍晚牲口干完活回来再各饮一次水,十几匹牲口,有骡有马有牛有驴,一天到晚活不轻松,生产队给记满勤,每天10分,一个壮劳力的工分。
老头子脾气倔,是全生产队社员乃至全村人公认的,除非别说话,话只要一说出口就强死谁,说话直,不会拐弯,认死理,对工作实顶实的认真负责,不会偷赖,不会耍滑头,队长就是认准了他这个特点,才让他干这个的,生产队生产资料库房的钥匙都让他拿着,队长放心。
有一次,那时我还在念书,星期日放假,去生产队参加劳动,队长分配我们三个学生去跟车装粪。车把式去牲口棚里拉牲口,平常每个车把式用哪个牲口是固定的,用哪个老用哪个,好使唤。等把拉套的牲口拉出来以后,倔老头子这时从屋里出来了,说这个牲口不能用,让它休息半天,昨晚没怎么吃东西,可能是累的。把式说上地里拉粪,地里陷,一个牲口费劲,又没有多余拉套用的牲口,倔老头子说什么也不让拉。正队长“打完钟,炕上躺”,派完活回家继续休息去了,这时副队长来了,在旁边给打圆场,他也拧不过倔老头,只好说车把式,要么就每趟车上少装点,以免在地里误车。
还有一次,我家里中午来了亲戚,道远是赶牲口车来的,家里让我去生产队牲口棚给拿点草料,一进院里我按照老乡亲辈儿叫了两声,没人应声,我以为他家走吃饭去了,就直接去草料棚装草料,草料堆满了一屋子,拿着口袋刚装一半,老头子就从屋里出来了,冲我就急赤白脸嚷,“你怎么不说一声啊”,说话那个倔劲儿简直叫人没法接受,心里话就冲你说话这么难听,我就不理你,也没回答他,装满草料我就走了。
你见过的最倔的人和最倔的事是什么?
以前,在我们邻村,有个生产队长叫陈安才,人称外号叫“犁倒墙”,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做事一根筋,认死理,不撞倒南墙都不回头。我觉得他应当算是一个最倔的人了,也干了一件最倔的事情。
我记得这个事情是发生在人民公社时期。有一年的春天,天气还非常地寒冷,距离清明节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在这时候,在我们公社,有一个新调来的年轻的书记,就通知各生产大队的支书和生产队队长,到公社去开春播动员大会了,要求大家在十五天内带领社员群众完成当年的春播任务,为的是要把全公社的春播工作走在全县的前列。
在农村,谁都知道二十四节气,人们在种庄稼的时候,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的,庄稼种的过早或者过迟都是不行的,会直接影响到粮食的产量。因此,这才有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杨叶圆,广种田”这样的说法,这也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劳动,才总结出来的生产经验,人们都是按照这些生产经验适时播种,才取得了粮食的丰收。
可是现在这个新调来的公社书记竟要求大家提前播种,对此,陈安才是持反对意见的。听说在公社开会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意见在会上讲了,但是他的意见却并没有被采纳,还受到了批评。
回到生产队以后,别的生产队也许是迫于压力,就陆续开始春播了,而陈安才却还是坚持他的意见,迟迟都没有安排自己生产队的人下地播种。
直到后来公社书记下乡来检查工作,才发现了这种情况,于是就找到陈安才质问原因?陈安才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对这位公社书记讲了,又被这个新来的公社书记批评了一顿,要他马上带人下地播种。
陈安才拒不同意,还与这个新来的年轻的公社书记吵了起来,后来就被拉到公社,在公社放大站的广播上,向全公社的人来做检讨,检讨他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坚持他的什么“杨叶圆,广种田”,拖了全公社春耕生产的后腿,闹的不少小孩听到广播,都记住了“杨叶圆,广种田”这样的话,一直到现在,不少人还记得这个事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