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事,时隔多年你还不能释怀的?

确实有这么一件事情,估计我一辈子都不能释怀。

前几天,弟弟的女儿过十岁生日,我去了,看到弟弟那消瘦的脸,那和实际年龄相差极大的五官,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尤其是他一年到头都不变的高领,我的心里一阵阵自责!

在吃饭的时候,弟媳一直在鼓吹自己的辛苦,一个人带孩子的艰辛,特别是她的那段话:我一天到晚在孩子身上转,为了给他们做一顿好吃的饭,我整整呆在厨房3个多小时!

那一刻,我真的很生气,她家的情况我最清楚了,弟弟一个人在跑外卖,她在家照顾两个孩子,说是照顾,她真的帮不上忙,一早上弟弟把两个孩子送到小学,中午托班,晚上才回去,她仅仅晚上带三个多小时的孩子,晚上的饭菜基本上都是在外面买的吃。她竟如此这样说,也太虚伪了!

每天弟弟跑完外卖,还要加班给孩子们做夜宵(孩子们说饿),同时,还要洗衣服,有的衣服不能放在洗衣机里!

可即便这样,弟媳仍然一直嫌弃弟弟,原因就是弟弟脖子上的那一片疤痕!

弟弟也因为这道疤痕觉得对不起他老婆,无论他老婆说什么,让他做什么,他都能接受!

结婚以来很多次吵架,弟弟都是打地铺睡在门外(母亲当年给他们带孩子看到的),第二天,又舔狗般跪在人家面前认错(母亲还在一个屋里)!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母亲的内心就像有根刺不停的在穿插着,一阵阵难受!

而我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也是一阵阵的自责!

弟弟的这片伤疤是因为我!

当年的大年初二,几个姨来我家看外婆,父母就忙上忙下的做菜!

那天,只有7岁的我和弟弟玩起了捉迷藏,我躲在正堂柜子边的角落里,大声的喊着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弟弟听到声音往里面跑,可这时候,母亲端了一盆子滚烫地油往外走,两个人撞在了一起,油顺着弟弟的脖子流了下去,弟弟大哭起来!

那天一家人慌慌忙忙的,把弟弟赶紧送到了医院,可他的皮肤却恢复不过来了,脖子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疤。

所以弟弟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穿高领的衣服,深怕别人看到他的疤痕,也是因为这片疤痕让他变的有点自卑!

尽管父母一直没有提这件事情,但当时的情景我却忘不了,仍然记得,越是长大,这种记忆越清晰,自责也就越多!

尤其是看到弟弟风里来雨里去为了这个家,而弟媳高高在上的样子,我觉得一切因为我!这是我犯的错!

有没有什么事,时隔多年你还不能释怀的?

我宰过一只鸭子,还是一只瘸腿的鸭子,这件事让我至今难以释怀。

也不知道我妈是从哪儿捡回来的这只瘸鸭,我妈看了我一眼,低下头轻声轻语地解释说:也是一条命。

我愣愣地盯着这只黑不溜秋的瘸鸭,它也可怜兮兮地抬头瞅着我,同时抖动着瘦弱的小身子。

我妈又补了一句:咱们吃不了的饭菜,剩着也是剩着。

我叹了一口气——唉,拗不过我妈的仁慈,我只好妥协。

再说了,我也不敢保证能囊括家里的剩菜剩饭,为这事儿我妈也没少唠叨我。

我无可奈何地扔下一句话:好吧,只要它不会钻进我的房间。

听到这句话我妈很高兴,接着很快就行动了起来——她先给瘸鸭的伤腿敷了些药,用纱布细细地包扎好;然后很小心地喂饱它,最后又用小刷子就着温水给这只瘸鸭洗了个澡。

接这样,瘸鸭渐渐恢复了生气,至少它不抖了。

瘸鸭不抖了之后,就少了些畏缩,多了些胆量——吃饱之后在家里溜达爽了,就会抖擞起精神“嘎嘎、嘎嘎”地叫上几声,听上去很烦人。

偶尔瘸鸭还会一歪一歪地踱进我的房间,见我随手扔过一个杀伤性物件,便又“嘎嘎、嘎嘎”地哑叫几声,一歪一瘸地逃去......

我妈在闲暇时很喜欢逗弄这只瘸鸭,看得出来,她能从这只瘸鸭身上获得一些快乐——每每忙完家务,我妈总不忘喂饱它;听见饱食后的瘸鸭沙哑地“嘎嘎、嘎嘎”几声,我妈就会微笑着抚一抚它的脑袋。

于是,这只瘸鸭一天天地肥胖了起来,腿似乎也不那么瘸了。走在家里总是昂着头,“嘎嘎、嘎嘎”地叫几声,把不给它让道的人吓一跳。

我就更觉得它碍眼,尤其它越来越多的“嘎嘎、嘎嘎”声搅得我心烦。既然它已经长肥了,我还看中了它的肉。

终于有一天这只瘸鸭在我的房间里赖着不走,还“嘎嘎、嘎嘎”地叫个没完,我就一把揪住它,跑进厨房操起菜刀,嘴里嘟哝着一句最后给它的解释:“瘸鸭瘸鸭你莫怪,你是盘里一道菜!”

“咔嚓”一声手起刀落,瘸鸭被我干净利索地斩首——它扑腾了几下,最终伸直了那条从未伸直的瘸腿。

倒上开水浸泡,眼见着快要拔尽鸭毛时,我妈从外面回家了,发现了即将被开膛破肚的瘸鸭——而我妈的手里,还拿着买菜时专门给瘸鸭捡的菜叶。

我以为我妈会责怪我几句,或者至少会有些怨言。

出乎意料的是我妈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责怪我。

她只是低声叹了一句:“唉,也是一条命......”

我忽然涌上来一点莫名的歉意,我问我妈:“你能把它养多久呢?”

当然,与其说这句话是致歉,倒不如说是我宰杀瘸鸭的借口。

我妈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她抬起头,看看比她高出一头的儿子——也就是拎着瘸鸭的我,慢慢地说:“我就是这样把你们给盘大的。”

我顿时参悟了我妈此时的全部心境,也知道了我妈叹息中流露出来的全部含义。

需要解释一下这个“盘”字。

怎么说呢,它跟“盘古玩”的意思差不多;它跟现在说“盘它”的意思也差不多。

在我老家,“盘”这个方言内涵颇深——当这个字被用在“把孩子盘大”的语境上,一个字就把艰辛拉扯、凑合摆弄、各种哺育、各种陪伴等多种意思,全都给包括进去了。

而在我们家,我妈把我们姐弟三人都给慢慢“盘大了”。

然后我姐姐从故乡走出来,去了省会城市武汉,很少再回家。

然后我哥哥从故乡走出来,去了北京,也很少再回家。

而我当时也已经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眼见着将来也是不会回故乡的。

也就是说,这三个被我妈一点一滴盘大的孩子,全都飞出去了,飞出了母亲的视野,飞离了母亲的空间,但还都还带着那一条母爱的纽带。

我妈盘了一辈子的我们,最终盘无可盘。

而这只瘸鸭,却能让我妈回忆起那些个盘我们的日日夜夜。

当时我就低下头叹了口气:唉,我真不该杀了这只瘸鸭!

直到现在,母亲已经过世好几年了,这件事依然让我难以释怀。

有没有什么事,时隔多年你还不能释怀的?

这事是关于我前男友的,八年前吧!

我和前男友是大学同学,我老家是合肥农村的,父母是初中老师。他老家是安徽淮北农村的,我们是在芜湖读大学认识的,他是学临床的,我本科是学护理的。

前男友长得挺白净的,而且也很文静,是我喜欢的类型。我虽然个头挺高,但长得挺黑,不算漂亮。但最开始还是他先追的我。医学院里学护理的总是有点自卑,我也一样。大一的时候我就励志以后要跨专业考研,所以就跑到临床班去旁听,一来二去就认识了我前男友。

相处了三年,除了他家庭条件差一些以外,我们基本没有什么矛盾。在大三实习前我向我爸妈坦白了我们的恋情,看到我前男友的照片,我爸妈挺满意的。后来大四实习暑假不能回家,我爸妈趁着暑假放假去芜湖看望我的时候,顺便和前男友吃饭、看电影,我爸妈对他挺满意。他很细心地规划时间,在我们不上班的时候带着我父母玩遍了芜湖大大小小的地方,提前做攻略,备好干粮,尽量避免花不必要的钱。我妈说家境穷一些的男孩子也挺好的,懂得上进、懂得节约。

从这一次以后,我爸妈基本就算是认定他这个女婿了。但唯一有点担忧的是未来我们的工作地点。虽然我家是合肥农村,但爸爸有点小人脉,加上我学的是本科护理,在合肥三甲医院还是能找到不错的工作的。但临床本科毕业在合肥是很难找到心仪单位的。所以我爸妈鼓励他考研,但他说他家经济条件不允许,还是先工作,等以后再说。

对于他的工作,他说他家有个不远不近的亲戚就在淮北当医生,淮北不像合肥,不需要研究生学历,加上亲戚的帮忙,所以他本科临床也能在淮北找到不错的工作。我父母有点为难,本质上他们不希望我嫁到淮北。但看在前男友还是很优秀的份上,就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要在淮北市区买房,不需要太大,两室就好。即使是只付首付也行,但必须和父母分开有自己的小房子。二、彩礼要6W6,六六大顺图个吉利。

前男友当时答应得挺痛快,他说他家是处于煤矿地区的塌陷区,卖了家里的地,加上父母这几年挣的,还有点存款。而且淮北不像合肥,如果两室的房子,地段一般般的,估计总价也就50-60W。虽然双方父母没有见面,但前男友这样一讲我爸妈也算是踏实了。大四那年的中秋节,他想带着我去他家过中秋,顺便把结婚的事敲定。

临行前,我爸妈私下和我说,前男友是个好男孩,最起码结婚前的姿态有了。就算是他们付了首付,到时候装修的钱我家会出,还愿意给我陪嫁个15.6万块钱的车。而且彩礼都会给我带回去,不会要未来公公婆婆的血汗钱。

前男友的家离汽车站不算远,到的时候是上午,前男友的爸爸骑着一辆三轮车去接的我们。前男友家的房子是前两年新做的,看着还挺新。说实话,进去了我很失望,因为真的很脏很乱。脏鞋子房间里一只,院子里一只。厨房的地上有许多的垃圾,像什么买菜后用过的塑料袋、盐袋子、纸烟头。

吃饭的时候,并没有刻意照顾我的饮食习惯。前男友老家是吃馒头的,而我从小就是吃米饭的,不吃馒头,但我在他们家的每一顿主食都是馒头。我不吃辣,前男友很喜欢吃辣,所以每个菜里都有红辣椒。在他家吃了几顿饭,我便秘了一个星期。

晚上睡觉前,我执意要自己一个人睡。很明显可以看出他妈妈的不满,嫌我矫情。本来前男友是打算让我睡他的房间,他睡厨房后面的小房间,但他妈妈不高兴,让我去睡了厨房后面的小房间,被子被单都是旧的。第二天起床洗脸, 我看到发黑的毛巾心里发憷,一家七八个人用一条毛巾的习惯我接受不了,最后我用纸巾擦的脸。

临走前他爸妈终于开诚布公地谈了一下我们的事。前男友直接将我爸妈的条件说了,他爸爸当时就表示:一、房子可以他们付首付,按揭我们自己还,但只能写前男友一个人的名字;二、彩礼钱没有,原因是他哥哥当年娶他嫂子的时候,也花了3W的彩礼,没有买房。如果我们要买房子,那彩礼就没有。

他哥哥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忆很深刻,我们这边女孩都是3,4W的彩礼,你爸妈要那么多,你爸妈是要卖女儿吗?一个护士,伺候人的活,哪里能跟医生比。

饭桌上前男友并没有为了我而与他父母、哥哥嫂嫂辩驳什么,我是含着泪走的,而且坚持提前回了学校!当我爸妈问我的时候,我是哭着说完所有的事情的。我妈妈听我说完,电话里沉默了很久,然后悠悠地说,“你已经23岁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不要彩礼,但你要自己想清楚。”

我说,不用, 我要考研。然后我就加入了考研大军,但很遗憾的是没能垮专业成功,最后还是读的护理研究生。现在我在南京三甲医院当护士,很遗憾的是,现在未婚。从朋友圈知道,前男友在淮北当医生,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这件事也许我一辈子都不能释怀, 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是因为穷吗?并不是!

第一次去他家,我是抱着见未来公婆的姿态去的。但他父母从一开始就没重视过我。出租车随手叫停,但他们却用一辆破三轮,连出租车的钱都舍不得花。对于新上门的准儿媳,连一床新的被褥都没有准备。还有就是他哥哥的话,我一辈子都记得。

有没有什么事,时隔多年你还不能释怀的?

前刘村的李宝成去世后没多久,他那唯一的孩子也走了,这个苦命的男孩是饿死的,临死前终于做到了他平时根本无法独自完成的动作——翻身!

提起这个孩子,村里人没有不摇头的,人们除了可怜他的苦命以外,最感慨的是人心难测。确切的说,是对他那个邻居的愤恨!

前刘村不大,村里的人家以刘姓为主。李宝成是村里唯一的一家李姓,但现在随着他父子俩的相继离世,村里再也没有姓李的了。

听老辈人说,李家以前也算是人丁兴旺,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户人家,但也不是孤门独户。还是从李宝成的爷爷那一辈起,这家人就出了问题。主要就是李家男人的寿命都不太长,大多都是四十多岁正值壮年时去世的。等到了李宝成这一代就只剩下他一根独苗了,李家成了真正的孤门独户。这具体的原因说啥的都有,但主流观点说是李家的风水不好。

以前人相信风水命理,对宅基地的选址尤其重视。而李家的老宅处在村中的一块地势较高的平台上,院子前面是村里的主路,房子后面是一条小河。按说这样的位置挺好的,出门方便不说,关键是守着那条常年流水的小河就很好,洗衣服,喂牲口都便利得很。

然而,有一年夏天发大水,李家后面的那条河被冲了个面目全非。院子东边的一条小路硬是被冲刷出了一条深沟,而西面小河的拐弯处又被冲出了一个大坑,足足有亩把地那么大。

后来村里人干脆就把那个大坑给挖成了池塘,每年冬天水少的时候还组织人捞塘底的淤泥,当作农家肥拉去了田里。

这样一来,李家的院子就成了三面环水的一座孤岛。有人当时就说,李家人恐怕以后会不太顺利,也有人认为这样反而更好,说是水绕三面犹如风水定格,李家以后必然会出个人物。

可现在看来,李家不但没出什么人物,反倒这家门户在村里彻底消失了,而且就连他们家的宅基地也已经换了主人。

新主人名叫刘德义,是李家的邻居,从小跟李宝成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好兄弟。

早在李家孩子刚被查出患有脑瘫的时候,刘德义曾经多次劝过李宝成:“趁着年轻,赶紧想办法把孩子的问题处理了,要不谁愿嫁给你?”

自从媳妇难产去世以后,那段日子李宝成整天心里滴血,好好的家转眼之间就散了,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可是让李宝成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儿子在一岁多的时候被查出来脑瘫,而且治疗无望。

从那以后,老实本分的李宝成更是变得不爱说话了。每天除了干活就是在家照顾孩子,很少出门与人闲聊。

好在李宝成的老母亲那时的身体还算硬朗,老人整天围着孩子转,精心精意地照料着。

“你现在还有老娘在帮你照看孩子,可她都那么大年纪了,说句不中听的话,等哪天老人不在了,你怎么办?就守着这个瘫痪的孩子过一辈子?那你李家的香火不就断了?咱俩是一起长大的好弟兄,别嫌我说话难听,你仔细想想可是那么回事!”刘德义的话直击要害,李宝成沉默了。

“不管怎样,那是自己的亲骨肉,说啥也不能送人,这孩子本来就命苦,生下来就没了娘,我怎能忍心把他送出去?那还是人干的事吗?”李宝成的语气异常坚定,他绝不愿意把孩子送出去。

“没说送人,你就算想送也没人愿意收养这样的孩子。我是说你把孩子送到你姐姐家,先让她们帮你养着,等你再成了家,生了孩子以后再把他弄回来不就行了,你说你的脑子咋就不会拐弯呢!”刘德义急了,连忙把他的想法全盘托出。

“不行,那不是骗人吗?咱哪能干那事。再说了,我姐姐家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这个包袱怎好丢给她们,我张不开嘴。以后能找就找,找不到就算了,我认命!”李宝成说到做到,后来真的再也没提过这事。

不过,世事难料。没过几年,李宝成的老母亲就去世了,而他自己也在五年之后同样面临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后来听说李家人都是遗传性的疾病,无法医治。在弥留之际,李宝成跟刘德义达成了协议。

主动找上门的刘德义提出来要帮着照顾孩子,唯一的附加条件就是要他李家的宅子。

瘫痪的儿子需要人照顾,而自己的姐姐也已离世一年有余了。没了姐姐,姐夫跟外甥不一定会愿意接过这个负担。刘德义是邻居,也是好弟兄,把孩子交给他也是实属无奈。思来想去,最终在亲邻的见证下,李刘两家签了字据。

带着极度的不舍与遗憾,李宝成走了,走得很急,以至于连他那个最放心不下的孩子都没能看上一眼,当亲邻把孩子抬到床前时,李宝成已经悄悄地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料理完李宝成的后事,亲邻们都可怜那个没爹没娘的孩子,纷纷赶来看望,手里拿些鸡蛋鸭蛋之类的,想着能给孩子吃点东西也算是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孩子已经十来岁了,躺在床上很少有肢体动作,只有嘴里时不时地发出咿咿呀呀的声响,才会让人感觉到这个生命的存在。

照顾这个孩子需要耐心,喂吃喂喝,擦屎擦尿,样样都得细心,否则如果他有点不舒服啥的,自己是不会表达出来的。

刘德义对孩子的照顾刚开始几天还是周到的,人来人往的都看到了。

不管人家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能照顾好孩子就很好了,换做你我,试问谁能做到?人们都在议论这事,同时也都认为刘德义,这个李宝成的好弟兄确实做的不错。

然而,人们看到的那些都是假象!无情的事实很快就摆在了面前。

大概是在李宝成去世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吧,他的那个瘫痪儿子也急匆匆的跟着去了。

据刘德义说,孩子一直都吃得好睡得香,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可就是突然人没了,他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有人不相信刘德义的那套说辞,说他最近几天总是找借口不让旁人去看孩子,估计应该是孩子生病了他不舍得花钱给看,耽误了。

对于外面的议论,刘德义也不在乎,因为他把村干部找了过来。

刘德义认为,这事经了官,有了结论就能堵住别人的嘴了,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在外面说漏了嘴。

几天都没给孩子吃东西,连口水都没喂,也许是孩子饿得狠,最后竟然翻身掉到了床下,只是再也没能醒过来。

虽说不是下毒害死的,可他毕竟是活活饿死的。有人说这事不能就这样算了,要给那个可怜的孩子讨个说法。

说话的人多,但顶真的人没有一个,包括以前跟李宝成关系不错的人在内,谁都不愿意为了死去的孩子而得罪活着的人,毕竟李家已经没人了,做与不做都没什么关系了。

刘德义三个儿子,他在李宝成的宅基地上面盖了楼房,六间两层的小洋楼,准备给一个儿子两间。一排漂亮的楼房,方正的大院,好不气派!

有人说,这刘家葬良心,把人家孩子饿死了,占了李家的宅子,也不怕以后要遭报应。

有人说那儿的风水不好,估计以后刘家也会遭灾。

也有人不相信风水一说,李家人的问题是遗传性的疾病,跟宅基地无关。

而实际上,李家的遭遇跟宅基地有没有关系现在已经不重要了,人都不在了还去讨论那些毫无意义。

真正让人心寒的是刘家的做法,可怜李宝成竟然会把自己的那个到死都没有名字,在床上躺了十几年的孩子,托付给一个如此无情无义之人,一个从小到大无话不说的好弟兄。

直到现在,每每路过刘家大门时,眼前还会不由得闪现出那个孩子的形象。李家的房前,一颗粗大的楝树下,躺在床上咿咿呀呀的说着只有自己才能听懂的话,手脚很少活动,就那么安安静静地望着天空,一直地望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短暂的生命来到人间,也许最大的意义只是为了验证人心,而那无情的冰冷,又怎能让人释怀!

人心,也许是这个世上最难看清楚的一种东西吧。或热情似火,或冷若冰霜,或黑或红,你永远都无法看到真实的一面,只因为是隔着一层皮,一种薄薄的那么一层,称之为人的皮!

有没有什么事,时隔多年你还不能释怀的?

本人几十年前,还是一个不黯时事的少年,曾在老家村子里看见了兄弟三人殴打一个人,这件事让我至今仍难以释怀。

仗着弟兄多,他们三个人殴打一个人,一场混战从坡上打到沟里,又从沟里打到石灰坑里。虽然被打着膀大腰圆,毕竟对方是三个人,他势单力薄吃亏是必然的。

山野村夫不讲理,人多势众成必然。鸡毛蒜皮酿大事,一言不合就打人,猖狂、猖狂!

这件事情留给本博的印象太深刻了,在山高皇帝远的穷乡僻壤里,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讲道理根本没有用,全凭人多势众用拳头来解决民间纠纷。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确立了以法治国,农村居民发生矛盾纠纷,乡里的法制机关闻讯后就会立即出警,轻者当场化解,重者将犯罪嫌疑人带走审问。确实有效的将基层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推进了乡村法制文明的建设。

至于过去留给本博难以释怀的那件事,当事人共有四个,已经去逝了三个。剩下的那一位也已经到了风蚀残年,自顾不暇的状态,该原晾时且原晾,让他三分能咋的。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文化程度随着普九义务教育的开展,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过去那种依靠封建家族人多势众的落后观念,已经被法制观念所代替,靠拳头解决纠纷只能是赔钱、坐牢的下场。

所以说,人们要懂得,无论是居家过日子,还是在外工作与生活,与人发生矛盾,尽可能避免让少年儿童所看见,对Te们的心理所造成的印象、伤害是不可低估的。(原创于:2020/11/12)

有没有什么事,时隔多年你还不能释怀的?

有些事情当时是无法释怀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淡、看懂了很多,活好当下每一刻就好,有能力改变的就去改变,没能力改变的顺其自然,放过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