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只有3万兵马,为何能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呢?
益州雄关漫漫,物华天宝,兵多将广,本该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守成之地,可刘璋却引狼入室,白白葬送了安身立命之所。
这件事的起因竟然源于一个小人物的搅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准备攻打荆州,刘璋心里害怕,决定提前在曹操那里占个座,于是便派别驾张松到曹操那里献殷勤,同意与曹军联合攻打刘备。
张松此人长得太磕碜,性格又不讨喜,老曹见到他就心生厌烦,所以招待的礼仪就怠慢了些。
张松原本想在曹操面前好好表现,抢在主人刘璋之前把自己卖个好价钱,没想到买主却拿他当破铜烂铁。
他火冒三丈,回去就怂恿刘璋:“老曹靠不住,刘备与您同宗,为人仗义,莫不如请他为外援。”
刘璋没主见,被张松一忽悠觉得有道理,曹操是老虎,跟他合作早晚要被他当点心,刘备弱小,具备给人当马仔的潜质。
于是刘璋宣布撕毁对老曹的承诺,派法正到荆州联络刘备。法正早就已经和张松串通好了,计划将刘璋按斤两卖给刘备。
那边,曹操听说刘璋毁约很生气,于是有人建议干脆联合张鲁,先干掉刘璋再图谋荆州。
消息传到益州,刘璋慌了神,他也不考察消息的真伪,手忙脚乱地派法正邀请刘备入蜀,帮他打张鲁。
刘璋犯下的连犯两个大错:信息误判,事实上曹操并没有联合张鲁发兵;把自己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刘备得到消息差点笑散了架:还有这好事?虽说赢了赤壁之战,但半个荆州让他活得很憋屈。诸葛亮的取益州计划虽好,但益州像个斗大的馒头无处下口。
这倒好,有人送枕头来了,法正、张松做带路党,刘璋糊涂引狼入室,这么好的机会不下口,但辜负上天赐予的机会了。
于是,“中山狼”在刘璋的欢迎声中入蜀了。
宾主双方在涪城热情拥抱,刘备考虑到自己的名声,也担心人心不服,所以拒绝了法正劫持刘璋的建议,而是接受了刘璋的人马钱粮资助,率兵北上屯驻于葭萌关。
当然,刘备才不会为刘璋流血牺牲,他没有跟张鲁打架,而是留在那里经营起地盘来。
第二年(212年),曹操攻打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救。于是刘备又从刘璋那里讨要一万人马,准备去救援孙权。
这时候刘璋已经警觉了:一年时间里一枪不发,除了要兵要粮什么也不干,你想干嘛?但考虑到合作愉快,他还是给了刘备4000人。
刘备很不爽:有你这么待客的吗?张松也写信给刘备搓火:快点来成都干了刘璋呐!
谁知张松行事不密,被他哥哥张肃抓住了把柄,将他举报了。刘璋这下才恍然大悟:自己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呢!
于是他一气之下杀了张松,下令关闭所有关隘,严防“中山狼”。
这下亲密盟友撕破了脸,刘备也不装了,露出了狼尾巴:发兵成都!
不过此时刘备的人马并不多,只有3万人,沿途关隘重重,益州兵强马壮,刘璋怎么就两年内输光家底了呢?
01.刘璋准备不足,连连损兵折将刘璋其实早就怀疑刘备的心思不纯了,但他的配套工作却做得很差劲。
比如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居然还能听从刘备的调令前去见面,结果被刘备袭杀,丢了白水关,以及部下人马。
这里面虽然有杨怀、高沛的责任,但刘璋没能明确他们的目标和责任,依然对刘备心存幻想才是主因。
涪城的丢失,打开了成都防线的第一道门。
02.益州人心不稳,带路党太多刘备的大军推进到绵竹时,遇上了刘璋派来的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五员大将。这五位大将各自为战,没有统一指挥,结果全都败了,张任被杀,吴懿投降,刘璝、泠苞、邓贤逃回雒城。
刘璋这时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赶紧亡羊补牢,派李严、费观为帅,统一指挥。这会儿行动真的很一致,李严和费观集体行动,一起跑到刘备的大帐喝酒去了。
绵竹在吴懿、李严和费观等带路党的加持下,成了刘备的囊中之物,成都的第二道防线碎了。
好玩的是,吴懿和费观都是刘璋的姻亲,真搞不清刘璋的人缘怎么这么臭?
北线有带路党,东线也出现带路党了,长江防线一泻千里。
03.刘备四路人马围攻,益州防线脆弱建安十九年(214年),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沿长江逆流而上,连破秭归、永安、乐城、江州数个军事要隘。
在江州,巴郡太守严颜兵败被俘,在张飞的劝说下,老严颜决定从此跟刘备领退休金。
从江州,诸葛亮分兵三路,赵云沿长江干道向南,攻击成都南边的武阳;张飞经略德阳安汉,占领阆中,随时待命增援北路和东路人马。
诸葛亮自己则亲率大军一路西进,攻克了东广汉、郪县和牛鞞。
此时,经过一年的艰苦拉锯战,刘璋的儿子刘徇弃城逃跑,刘备终于攻破了成都的最后一道防线雒城。可惜的是,我没查到雒城之战的详细资料,哪位朋友可以补充?拜谢。
在雒城之战中,被誉为“凤雏”的庞统却殒命于城下。
刘备、诸葛亮、赵云、张飞四路人马将成都团团包围,形势对刘璋来说岌岌可危。雨漏偏遇连绵雨,就在此时,又一条坏消息传来。
04.马超神兵天降,成都人心涣散原来,马超与张鲁翻脸了,在刘备的暗中帮助下,他率领本部人马南下,神兵天降般地出现成都的北城门外,与刘备激情拥抱。
刘备大喜:“有马孟起助我,成都唾手可得!”
马超的威名天下无人不知,本来就已经失魂落魄的成都人“举城惊骇”,刘璋吓得跪地“稽首”。
马超的加盟,成了压倒刘璋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心理崩溃了。
05.刘璋心地仁慈,背上了道德枷锁成都被围第十天,刘璋决定开城投降。对刘璋的这个决定,忠粉们其实不同意:城中尚有精兵三万,粮食足够吃一年,完全具备与刘备血战到底的资本。
刘璋说:“我父子统治益州二十多年,没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怎么能让他们为我刘家流血牺牲呢?算了算了,投降吧。”
刘璋能同意投降,跟两个原因有关。
一是刘备想给自己描红,所以一直试图给刘璋留一条活路,简雍进城再次给刘璋传达了刘备的诚意。在这种情况下,刘璋选择投降可谓明智之举。
二是刘璋确实是个仁慈的人,甚至有点妇人之仁,不适合领兵打仗。在刘备攻破涪城后,有个叫郑度的人曾经给刘璋献计:坚壁清野,一定能拖垮刘备。
郑度的方法是,将从涪城到绵竹之间七八十里内的百姓全都赶走,并烧光所有的房子、粮食,连草都不给刘备留下。刘备远道而来,没有后勤供应,坚壁清野让他无法生存,他只能求战。此时我们只要高垒深沟,守住了,就能不战而胜。
消息传到刘备耳朵里,他被吓了一跟头:完了完了!但法正告诉刘备:刘璋这个虽然本事不行,但有一个好处,就是为人善良仁慈,他断然不会采用这种缺德的建议。
果然如法正所料,刘璋严词拒绝了郑度的建议。
都说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是历史上两千多年来,蜀道若干次被攻破,可见真正的难不在于蜀道。
刘备只有3万兵马,为何能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呢?
刘璋也是认为刘备兵少,翻不了天,才敢放心“引狼入室”的。可是,刘备却巧妙破局,一举翻天。
刘备的劣势,远远不只兵少。211年底,刘备应邀入川,刘璋亲自迎接。
两位宗亲兄弟互诉衷肠后,刘备率3万军前往葭萌,并授权他指挥白水军一起进击张鲁。刘璋虽然“暗弱”,但也是权游圈子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物。他愿意引刘备入川,当然是有把握控制风险的。
首先,刘备进入葭萌时,率3万军,但这3万军,却并非全部是刘备可用之兵。
这3万军队中,包含了刘璋给的军马,这些军马,毕竟是益州军,刘璋认为他们不会跟从刘备打刘璋。
同时,刘备最大的困难,不是兵马不多,而是后勤供应。
刘备驻扎到葭萌后,已经远离刘备的荆州大本营,后勤补给,全部依赖刘璋军补给。连吃饭都没保障的军队,刘璋有理由认为他翻不了天。
最后,刘备的驻扎刘璋军的包围之中。
刘备驻扎葭萌,南面是涪城、绵竹,北面是白水关。尽管白水军名义上由刘备指挥,但守将杨怀、高沛忠于刘璋。
因此,刘璋认为刘备翻不了天。
刘璋的软肋刘备敢来参与这个赌局,就是看出了刘璋的软肋:智能之士,思得明主。
由于刘璋本身的政治能力,益州地区的本地派和东洲派矛盾重重,益州士族认为刘璋保护不了他们的利益,一直在给益州“物色主人”。
早在赤壁之战前,连远在隆中的诸葛亮都知道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主”(隆中对)。
他们先后物色过曹操、刘备。甚至部分士族、守将还联络过孙权(周瑜控制南郡期间)。为了换个新主人,可谓费尽心机!因此,法正在选定刘备后,说话很直接:“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耾,响应于内,以取益州,犹反掌也”。
刘备破局,就是要从这个软肋开始!
刘备破局第一步——收买人心刘备进入葭萌,没有进击张鲁,驻扎下来,接近一年时间,都在广树恩德、收买人心。
首先,他统领的三万军,不管是刘璋军还是刘备军,都统一洗脑了。
怎么给别人的兵洗脑,老混子刘备是有丰富经验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孙权的兵,他都尝试过洗脑,其实践经验无人能及!其次,进一步结交士族。
益州士族对刘璋失望,刘备可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没说的,刘备从徐州到荆州,一路结交士族的路数也门清!
从后来征战效果看,刘璋军许多将领投降,也与这些结交密不可分!
最后,营造仁德之名,铺垫“有道伐无道”的大义名分。
以孤微之军伐人之国,名正言顺是最重要的。反客为主,夺人土地,没有足够的大义名分,是很难获得更多道德观念强的人才支持的。
刘备起兵的理由,是刘璋没有完全答应他补充兵马、物资的要求,这本来就是有些强词夺理的起兵理由。因此,只有打起“仁德”之名,才可能“有道伐无道”。
因此,刘备不断散发钱财,救济贫民,营造仁德之名(当然,其中很多钱本来也是人家刘璋给刘备的)。
后来,刘备攻取涪城后,组织歌舞庆祝,庞统说:“伐人之国,却载歌载舞,不是仁德!”刘备则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抬杠。
可见,刘备集团十分重视自身仁德形象,以此来弥补“伐人之国”的道德硬伤。
刘备破局第二步——除后顾之忧收买人心的结果有两个:1、收买了可以收买的人;2、明确了不能被收买的人。
刘备决议起兵时,庞统献了三个策略:上策是直接偷袭成都;中策是先把白水军控制下来,再进军;下策是退回白帝,徐图后举。
刘备选择了中策。
白水军杨怀、高沛,显然是不能被收买的人!有他们在刘备的屁股后面,刘备屁都不敢放!
老子想放屁!除掉他们!
刘备佯称退军,杨怀、高沛来送,刘备迅速借机指责他们没有主客之礼,解决掉了!
随后,刘备起兵时,先让黄忠等人率军进攻涪、绵竹,自己亲自反身到白水关,利用造反还未泄露的时间窗口,控制了白水关将士们的家属!逼迫白水军一起造反!
刘备扣押白水军家属,白水军投降;吕蒙控制关羽军家属,关羽军人散;钟会控制魏军将领,结果遭遇反杀。可见:男人往往不会因为自身安危而胆怯屈服,却往往因为心中牵挂而身不由己。刘备、吕蒙,深谙此道!这些作法,说起来有损刘备仁德之名。但刘备分得清轻重,不愧枭雄!
刘备破局第三步——快速进军,突破瓶颈刘备起兵后,刘璋手下曾建议:坚壁清野,把巴西、梓潼的百姓全部赶到涪水以西居住,这样,刘备缺粮,不出一个月就会失败!
这个建议被刘璋拒绝,未能实施。不过,这也点出了刘备的危险处境:在突破绵竹之前,刘备军后勤补给十分脆弱!
因此,要迅速突破绵竹!
刘备击败了张任、冷苞等人的军队,攻取涪城。随后,利用吴懿、李严先后投降的时机,控制了绵竹!
吴懿、李严的投降,是突破绵竹的关键,这很可能是收买人心的结果。
可是,需要注意的是:刘备在涪城击败的张任等军,后来在雒城抗击刘备军一年。这次在涪城被轻易击败,很可能是因为刘备起兵迅速,张任等仓促抵抗的结果。
这说明:刘璋总兵力虽多,但却多分散各地,战略机动兵力并不多。仓促组织需要时间,刘备得以迅速突破绵竹,进入平原!
刘备破局第四步——荆州入援,扫清各地刘备突破绵竹后,面对手下败将张任等人坚守的雒城,攻不下!
庞统阵亡于雒城之战!此时,刘备已经占据了主动,但却依然危机重重。一旦刘璋完成动员,战局将十分复杂。
刘备以诸葛亮率关张赵入川!诸葛亮军入川后,兵分三路,各地望风而降!
至此,刘璋困守雒城、成都,强弱彻底易势!
刘备破局第五步--恫吓唬,和平解放刘备军经一年激战,攻克雒城后,直逼成都。
成都尚有兵三万,粮草充足,强攻不易!
刘备派兵围攻,耀武扬威,城中震怖!
此时,马超来降,这给了刘璋军的意志以致命打击!
作为曾经的诸侯、猛将,马超的威望很高。刘备为了增加马超到来的恐怖效果,增了很多兵到马超军中(装作是马超带来的援军)。当猛人马超带着浩浩荡荡大军到达成都城下时,成都城内的抵抗意志到了崩溃边缘!
压倒刘璋抵抗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成都内部的人心。
蜀郡太守许靖试图翻墙出去投降,没有成功。刘璋却没有出发许靖——这在同仇敌忾的环境中是不可想象的。这只能说明:此时城中纵然有许多抵抗派,但也会有更多的投降派!
如果同仇敌忾,即使城中人不多,也不怕。如果人心离散,即使城中人多粮足,也无用。
刘备把握机会,派出简雍前往劝降。刘璋跟着简雍一起乘车出城,被迫投降。
总的来说,如果单纯说兵力,刘备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击败刘璋的。可是,刘备却始终抓住了刘璋的软肋:人心离散。因此,刘备得以以看似不可能的方式攻取了西川。
当刘备坐在成都城上赏赐功臣时,也许他想不到:若干年后,他的政权也将人心离散。一个叫邓艾的家伙也因此得以从涪城、绵竹攻入,以不可能的方式,攻灭蜀国!名义上有多少人,不重要;有多少人和你一条心,才重要!
刘备只有3万兵马,为何能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呢?
刘备只有三万兵马这事靠谱,恐怕还是张飞、赵云、诸葛亮入蜀以后,刘备自己的全部人马;刘璋起码也有不止十万兵马,为何刘璋就投降了呢?
01
刘备三万兵马的由来
据《后主刘备传》记载,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川,与刘璋会于涪城。
璋增加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先主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辎重甚盛。刘备是刘璋盛情邀请来对抗张鲁的,自然要大方一些。
没有确切数据记载,据分析,刘备可能带来一万人马,刘璋又给刘备配备了两万。刘璋明确让刘备去攻打张鲁,不给兵马咋行,你不能让刘备用自己带来的人马去干这个活吧?让人家替你打工,不能让人家既出力又出钱吧。
刘璋这两万兵马,只多不少,但刘备带着这两万人马,连张鲁的毛也没有薅一根,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刘备在葭萌关呆了一年多,除了消耗掉刘璋不少钱粮,啥事也没做,就采纳庞统的主意,要回荆州打孙权,开口就向刘璋借兵一万,钱粮若干。
毕竟把刘璋这两万全部带走说不出口,打个五折,自己一万,再借一万,似乎更合理。
刘璋只答应给四千,钱粮物资减半,刘备就不高兴了,于是,与刘璋翻脸。刘璋自然不会再给刘备四千兵力,但是,刘璋派给刘备的这两万恐怕是要不回去了。挖墙脚是刘备的拿手好戏,呆了一年多,搞不定这个事,刘备也不会提出来要回家。
刘备命张飞、赵云、诸葛亮带兵入川,恐怕会带两万兵马吧。理由是:
第一,刘璋虽然对刘备荆州方向防御比较松懈,但不至于门户全开,必然有兵力把守。
第二,刘备与刘璋准备开战,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否则仅仅依赖从荆州带来的一万人马及归化的刘璋两万兵马,远远不够。
第三,张飞等人必须以绝对的优势,迅速抵达成都城下,拖延日久,恐怕就会生变。
这样一来,张飞、赵云等起码要带领两万人马入蜀。少了不行,多了也没有。毕竟关羽镇守荆州也需要足够的兵力。
02
刘璋十万兵马的布防
刘璋派给了刘备两万,刘璋投降时,成都还有三万精锐,这就占据了刘璋十万兵力的一半。
建安十八年(213年),张飞、赵云、诸葛亮率军抵达江州,张飞义释严颜。然后兵分两路,张飞平定巴郡、巴西两郡;赵云平定江阳、犍为等郡。
由此看来,江州、巴郡、巴西郡、江阳郡、犍为郡,刘璋都应该有兵把守。合计起来总兵力不会在两万以下,起码每郡得有五千人驻守。
建安十七年(212年),庞统为刘备提供取成都三策,其中中策是斩杀杨怀、高沛等将领,吞并其部队。杨怀、高沛是白水军的主帅,是刘璋手下名将。白水军是精锐部队,起码有一万人。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璋派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在涪城阻击刘备,起码也要两万吧,每将统领四五千人,这是定数。诸将全部被刘备打败,吴懿投降。此时,刘备三万加杨怀等白水军一万,共四万对两万,刘璋部将自然没有胜算。
刘璋又派李严、费观统帅绵竹诸军阻击刘备,李严率众直接投降了刘备。李严、费观起码也要一万人马吧。
由此看来,成都三万,借给刘备两万,张飞等消灭两万,杨怀、高沛一万,刘璝、吴懿等两万,李严、费观一万,这就是十一万。
这么来看,刘璋的军队不止十万,恐怕还要多不少。
但是由于益州地域较大,兵力分散,刘璋就没有集中兵力与刘备对抗。再说刘璋的部将不是被杀就是投降,几乎没有人愿意与刘备死战。
就张任与刘璋之子刘循坚守雒城,张任出击被斩杀,刘循坚壁不出,小小的雒城还把得一而得天下的庞统留在了城下,再也走不了了。
03
刘璋不是刘备的对手
家贼难防,刘璋不认为是引狼入室,众人谏阻他也不信,自然也就不会设防。
刘备突然翻脸,刘璋自然措手不及,没有时间和准备调集兵力来对抗。
刘璋的部将都清楚刘璋不是刘备的对手,岂不趁机改换门面,找个出路?
但凡刘璋有一丁点防范的心理准备,不把杨怀、高沛等精锐交付刘备督领,杨怀也不会轻易被刘备斩杀。
刘璋尽管懦弱,但懦弱就会对百姓不很残忍。刘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纵使再会伪装,也难以让益州百姓信服。
即便到了最后,刘璋依托成都与刘备决一死战,鹿死谁手,还很难预料。
只要刘璋坚持半年之久,就会有意外情况出现。比如孙权袭击荆州、张鲁从汉中入川、曹操也不会闲着,刘璋原部将也会有反叛的。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包围成都,并派简雍劝降刘璋。此时,城中有三万精兵,粮食足够支撑一年,官吏百姓都想抵抗。但刘璋却说:
"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施加恩德,却打了三年,许多人死在草莽野外,只是因为我的缘故。我怎么能够安心!"于是,刘璋下令打开城门,出城投降,部下没有不哭泣的。
刘璋是窝囊了一些,但对蜀中百姓而言,减少了屠戮。但也没有给百姓带来多少益处。刘备倒是枭雄,把益州折腾的够苦的啦。
刘璋却没有刘禅那么幸运,刘备把刘璋迁至荆州公安,并把财物归还于他,再佩振威将军的印信。
这是史料所说,不清楚刘备到底把哪些财物归还了刘璋。刘备进入益州,大赏将士,成都府库为之一空,刘璋父子苦心经营二十多年集聚的财物,刘璋用啥才能带走呢?
关羽丢失荆州之后,刘璋去了东吴。孙权任命刘璋为益州牧,居于秭归,不久去世。
刘备只有3万兵马,为何能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呢?
刘备、刘璋的实际兵力不是3万对10万。
刘备的三万兵力,是他自己亲率的兵马。诸葛亮、张飞、赵云后来入蜀增援,又带来了一部分荆州兵。二者相加,刘备的总兵力已经不止三万了。具体多少兵力未知,但两股兵力合计肯定不会少于五万。
因为,巴东、巴郡、江阳、犍为、巴西、广汉六个郡是诸葛亮、张飞、赵云攻取的。而且拿下之后还得留兵驻守,他们的兵力如果连两万都没有,肯定拿不下那么多郡县。
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资治通鉴》刘璋的兵力未知,益州可能有十万兵,但这十万兵力,刘璋并不是都能调得动。
因为首先,刘璋还没跟刘备翻脸前,就送了刘备一部分兵马。
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三国志·先主传》二刘翻脸之后,刘备又吞并了益州的白水关驻军,守将杨怀、高沛被斩首,白水军的家眷也被刘备控制,不敢不为刘备卖命。
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先主径至关中,质诸将并士卒妻子——《三国志·先主传》其次就是,刘璋派李严、费观守绵竹,结果两人直接向刘备投降了。二人不战而降,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刘璋兵马减少,刘备又凭空添加了兵力。
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严率众降先主。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三国志·先主传》PS:刘备的三万兵马,应该是包括了上述这些投降、被迫归顺的益州军。
第三就是,在刘璋与刘备开战期间,益州各地的地头蛇,如庞羲、李异,完全没有掺和到二刘的战争中,没帮刘备,也没帮刘璋。
所以实际上,刘备取益州,兵力肯定不是三万与十万的悬殊差距。刘备和刘璋,两人的实力差距本身也不大。真实的兵力,应该是诸葛亮等人没增援前,一比二。
增援后,一比一,甚至是反超了。
当然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刘璋在兵力上不占优势,或者说没占太大的优势,这都只是他输掉战争的表面现象。
刘璋输掉战争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的统治本来就不稳固。
益州实力派抛弃了刘璋,人心思变,刘璋的统治走到了尽头,他想不倒台都很难。
我这么说的理由很充分。因为刘备入川也就万把人的荆州军,剩下大部分兵,都是临时挟持的益州军。而二刘开战后,刘璋的益州军的表现太差了,差的不正常。
当时刘备一万荆州兵,再加上两万被挟持的益州兵,居然在刘璋的地盘上揍得刘璋主力人仰马翻大搞无后方作战,搅得益州天翻地覆,简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刘备打仗有这么厉害吗?荆州兵再善战,实事求是的说,有这么厉害吗?
我觉得,应该是没有的。刘备有一定军事才能不假,但要说殿堂级水平,以劣势兵力压着刘璋的优势兵力打,他还没那个能力。
另一方面,刘璋军的配置,吴懿是日后蜀汉数一数二的宿将,李严更是文武全才,要说这些人是饭桶,更是笑谈。
然而,且看这些名将的实战表现:
璋遣刘跂、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拒刘主于涪,皆破败,还保绵竹。懿诣军降,拜讨逆将军。——《三国志·先主传》刘璋派刘跂、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人去迎战刘备,结果都被打败了。吴懿全程都在划水,被打败后,直接投降了刘备。而刘备也买吴懿的账,娶了他妹妹。(蜀汉开国吴皇后)
连吴懿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都投敌了,刘璋岂能不败?
另外,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李严、费观于绵竹前线投降,很早就暗投了刘备的法正、孟达等实力派。
刘璋家里出了这么多二五仔,他战败,这还能说啥呢?
总的来说,刘备取益州,过程有惊无险。刘备冒了很大的风险,稍不留神,不仅益州拿不下来,老家荆州还有可能保不住。但是刘备全程都是成竹在胸,一副吃定了刘璋的模样,这表明,刘备事先已经知道了刘璋表面很强,但实际很虚弱的底细。
毕竟,张松事先已经把刘璋的虚实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刘备。
刘焉入主益州时,为了反客为主,强龙压地头蛇,他重用关中、荆州来的外地人,使之掌控军队,成为“东州派”。
刘璋上位之后,为了缓和土客矛盾,同时也为了打压东州派,他又反刘焉之道而行,开始愚蠢的打压外地人,讨好益州土著,这使得东州派不再支持他。而受刘璋提拔的益州土著派上位晚,也没有完全掌控益州的军事核心力量。
最终,刘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的基本盘表面上比刘备大,但实际上,其内部早已经四分五裂。
关中人法正、孟达,荆州人李严、费观,兖州人吴懿,与刘璋貌合神离,一开战就举双手双脚投降了刘备。刘璋只靠张任、刘循等人,怎么可能不败?
如果把话说的更重一点——即便刘璋不引狼入室,招刘备入益州,他最后也会被其它势力吞并。
因为刘璋的统治不稳,是事实。即便刘备没趁虚而入,法正、张松这些带路党也一样会请外来势力入主益州。李严、吴懿、费观也一样会带着部队投奔新老大,断然不会为了草包刘璋亲戚。
刘璋的失败就宛如后来的刘禅一样,他在益州统治已经没戏了。
刘备只有3万兵马,为何能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呢?
为什么刘备只有3为兵马,却能够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刘备相比于刘璋来说,更会玩套路!刘备可不是演义中的白莲花,在正史中,刘备可是和曹操、孙权齐名的枭雄,在攻打益州一战中,可以充分地看到刘备的手段!
“军队在精不在多”这这句话大家都十分熟悉,但是实际上军队的精锐不仅仅表现在单兵素质上,还表现在整个军队的指挥系统上!在刘备攻打西川这一仗中,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出刘备军队的指挥要远远强于刘璋。
一、刘备目标明确
刘备奋斗一生,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惨,没办法,由于他实力比较弱,只能被动挨打。直到刘表去世,曹操南下,刘备才迎来了他的机会。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顺利击败曹操,之后刘备发动反攻,占领了荆南四郡,终于有了一块独立的地盘。之后,为了长远发展,刘备又向孙权借得南郡,成为了荆州小有实力的军阀。此时刘备实力虽然远远比不上曹操和孙权,但是相比于过去被曹操追着赶的日子,现在是好多了,至少是初具规模了。更重要的是,隔壁本家刘璋给他送来了一份大礼!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帮助刘璋抵抗张鲁。实际上刘璋打了一手好算盘,他请刘备前来并不是帮助抵抗张鲁的,而是抵抗曹操的,他和张鲁打了这么多年,互相都奈何不了对方。但是曹操图谋汉中,击败了张鲁后,必定会想要夺取益州,于是刘璋才会邀请刘备前来相助。
而刘备呢,算盘比刘璋打得更好,因为他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夺取西川,只不过在夺取西川的方法上他和其他谋士的看法不同而已。
刘璋想让刘备帮他打曹操,而刘备想的却是谋夺刘璋的益州,这不就是典型的引狼入室?你想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想的可是你的本金!刘备以有心算刘璋的无心,在最开始就已经是占据了上风,只要刘备谋划得当,刘璋必败无疑。不说刘璋有10万军队,就算你有20万,只要人家刘备想要算计你,而你傻乎乎地把别人请到你自己家中,照样会被刘备击败。
很多人说刘备攻打西川是被逼无奈的,这其实就是瞎说了。早在隆中对时期,诸葛亮就给刘备规划好了要占据荆州,夺取益州的计划,刘备要成大业,必取西川,而刘璋此计无异于羊入虎口。
二、刘备不被道德束缚
看了三国演义的描写,大家对刘备的印象都是哭哭啼啼,犹如一只小绵羊,而且天下尽知刘备仁义。然而正史中的刘备可并不是这么“懦弱”的,刘备可不会跟你哭哭啼啼的,而是直接动手开干!张飞鞭打督邮大家估计都知道,实际上这事是刘备干的。
刘备是天生的枭雄,不会被道德所束缚,所以他才能在这乱世中生存。也正因如此,刘备身边才随时团结着一批人才,因为大家知道刘备是大才,跟着刘备,总有出头之日。
在被刘璋邀请进入西川时,刘备外表表现得非常好,对刘璋非常的和善,然而他可以做到转头就对刘璋翻脸。要说当时的刘璋对刘备可谓是非常的不错了,刘璋为刘备军队提供后勤补给,不过刘备一直呆在葭萌,不动如山,根本没有像承诺的那样,攻打张鲁。
在葭萌呆了一年之后,刘备未立寸功,浪费刘璋的粮食,最后竟然还以荆州有变为由,想要撤军离开,并要求刘璋提供1万人的兵马和物资。
《三国志》 :张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先主并军三万馀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是岁,璋还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於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实,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其馀皆给半。
看看刘备的这个要求,真是令人汗颜啊。来到西川,耗费了刘璋大量的粮食却寸功未立,拍拍屁股想走人的时候竟然还想着刘璋提供兵马和粮草。脸皮可真的是厚啊。刘璋就算是傻子也不能这么欺负吧,何况还是他本家的兄弟,在道德这一方面,刘备确实是不被束缚的!
三、刘备会玩套路
相比于刘璋,刘备简直太会玩套路了,在整个攻打西川的过程中,那套路玩得,令人眼花缭乱!
刘备一来,先结好刘璋,获得刘璋的信任,然后拿到了刘表配置给他的军队和补给。之后刘备却并不急着攻打张鲁,而是保存实力,顺便厚树恩德、广收人心,把益州许多不满刘璋的人都吸引到他这边来了。要不怎么说刘备会玩呢,你去给别人打工,还把人家的员工都收买了,这是啥操作?拉山头反叛啊?之后刘备又假借荆州有变,不得不回去,再次问刘璋要人要粮,充足自己的实力。
本来刘备还想继续玩套路,骗取刘璋的信任,获得刘璋的物资补给,结果张松事败,被刘璋给抓获了。这一下,刘备想要谋取西川的计划就大白于天下了。不过这没关系,刘备一点都不脸红,反而直接召白水军将领前来,趁机斩杀,夺取了刘璋白水军的控制权,调转枪头就进攻刘璋,占领了涪城。
刘备通过一系列的套路,成功地瞒过了刘璋,顺利的打进了益州腹地。都说益州地势险要,但这对刘备来说一点困难都没有。轻轻松松地就打了进去,不用害怕被阻挡在益州险关。之后,具体的攻打事宜就交给手下那群久经战阵的士兵吧,到了此时,刘备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就算你刘璋有20万军队,也挡不住刘备了!
结语
综合来看,刘备仅凭3万兵马便打败了拥兵10万的刘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刘备军队的指挥系统远超刘璋。而刘备就是这个指挥系统的首脑,他目标明确,不被道德束缚,会玩套路,一步一步地获取刘璋的信任,扩大自己的成功概率。最终,当双反翻脸时,形势已经是发生了巨变,刘备已经顺利的杀入了蜀汉腹地,早已立于不败之地了!
刘备只有3万兵马,为何能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呢?
当年官渡之战,曹操不也是以3万兵马大破袁本初的11万军队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击败刘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刘璋太过仁慈。
刘璋仁慈的名声在东汉末年,跟袁绍非常类似,在对待百姓的态度上,刘璋一向仁慈,所以东汉末年的益州,就成了诸葛亮隆中对所说的“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一方面是因为益州较少经历战争的洗礼,另一方面自然就是因为刘璋在益州的治理,这让益州成为东汉末年较为平安的一方净土,不仅长安附近三辅的流民大量南下益州避难,就连荆州地区也有不少逃到益州,从人员的流动也能看出刘璋治理的益州,至少在当时算得上和平之都。
所以尽管益州因为刘璋的治理而富甲一方,户口百万,带甲武士近十万,这个实力,争霸天下也未尝不可,但是那可是在乱世,乱世之中的仁慈无异于让益州成为天下英雄争相蚕食的一块肥肉,所以孙权和周瑜想吞并益州,刘备和诸葛亮也要攻取益州,甚至连远在中原的曹操也想拿下益州。
都知道刘璋暗弱,暗弱的意思就是不明事理,昏暗微弱,没有主见,刘璋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他一定是治世之能臣,可惜的是刘璋生在乱世,只能成为别人砧板上的肥肉。乱世之中的仁慈之君都死了,比如刘虞、袁绍、刘表,取而代之的是公孙瓒、曹操、刘备。
刘备是刘璋在听信手下之人的谗言而迎进益州的,从刘璋下这个决定来看,他就已经失败了,这叫引狼入室,请神容易送神难,刘备是打着仁慈旗号的枭雄,而刘璋却是打着枭雄旗号的迂腐之人,两人如果真的较量,谁赢谁输不是明摆的吗?
良禽择木而栖,从人才的流动,也能看出刘备远胜刘璋,在刘备入川前,刘璋手下的益州别驾张松就已背叛刘璋而投降刘备,接着是法正、李严、孟达、吴懿等等,一场战争,刘备在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前,大批的骨干人员投降,意昧着什么?意昧着这些人用脚做出了符合自已的选择,他们认为刘璋就打不过刘备。
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广,在谋,刘备入川后,满打满算应该是没有3万军队的,即使加上刘璋给的军队和白水关守军,刘备在益州的实力也不及刘璋三分之一,可是刘璋就这么毫无道理的败了,除了说刘璋技不如人,还能说什么呢?
还能说刘璋的仁慈。
刘璋是主场作战,粮食、物资都有稳定的供应,但刘备没有,他是客场作战,没有补给,只能从刘璋那里抢,或者从益州其它地方抢,当时的益州从事郑度劝谏刘璋坚清壁野来对抗刘备,可惜刘璋不听。
什么是坚清壁野?
坚清壁野的意思就是转移战争附近的人口,销毁所有物资,包括家里藏的和田里种的庄嫁,坚守城堡,让敌人既攻不下城池,又无法获得物资,敌人就会不攻自破了。
这个办法是当时刘璋能力不如刘备,但能抵抗刘备的一个好办法,但是被刘璋以扰民为由拒绝了,刘璋的这个拒绝与当年刘虞打仗因为顾忌到百姓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不敢下手而导致失败是一样的原理,因为刘璋仁慈啊,所以他会失败!
好办法刘璋不用,好人才刘璋也不用,那么最后就只剩下失败了,到刘备兵围成都时,成都城中尚有精兵3万,粮食、金银、物资无数,刘备后来用以赏赐功臣的金银财宝都是当年刘璋留在成都的,当时的成都是相当的富有,可惜刘璋投降了。
当刘璋部下仍然愿意抵抗时,刘璋却抗不住了,他想的还是百姓,担心因为战争而导致百姓受苦,到了这个时候,刘璋还在想百姓,不得不佩服刘璋的仁慈,和对百姓的恩惠,如同当年的袁绍去世后,冀州百姓都痛哭流涕一样。
相比较之下,刘备可是打着仁慈的名义,没干多少仁慈的事,比如成都投降后,刘备就放纵士兵抢劫百姓,还想着把百姓的财产分给功臣,后来又接收了刘巴的建议,发行五诛钱,造成通货膨胀,以经济的方式掠夺百姓的财产。
所以说,刘璋败给刘备的主要原因就是仁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