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秀没有废后,阴丽华和刘庄会有戚夫人和刘如意那样的下场吗?

研究刘秀两年多时间,写了很多东汉开国的文章,心中反而不得纾解,甚至有个荒唐的念头:把班固抓过来“审问”,《东观汉记》的真实性几何?或者穿越过去,以自己的眼睛除却疑惑。

史书有不靠谱的地方不足为奇,可是像东汉史那么不靠谱,而且掩盖得那么好,实在让人无语。一般情况下,都是后朝编写前朝史,东汉是本朝人写本朝史,《后汉书》基本上就是从残缺的《东观汉记》中扒下来的。

作为本朝官员的班固等东汉史官,自然没理由,也没胆量“写实”,所以,刘秀、阴丽华都显得太完美,跟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似的,让人可敬不可亲。正是这个基调,让光武帝这位伟大的开国皇帝,少了血肉亲情,少了菱角分明,也少了地气,可远观不可近靠。

我一点也不奇怪,有人会产生“郭圣通等于吕雉,阴丽华刘庄等于戚夫人刘如意”的错觉,因为刘秀本人就在废后诏书里,直接一巴掌抽在郭圣通的脸上,说她“怀执怨怼,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甚至把她比作“鹰鹯”

吕雉都没有获得“鹰鹯”称号,郭圣通真的比吕雉还要野心勃勃,还要凶残无道吗?

显然不是,史书里除了刘秀的这道圣旨,你找不到任何郭圣通失德的证据。这就奇怪了,一位加强版的吕雉,居然一点具体事迹都没有,这不奇怪吗?

而“千古贤后”阴丽华,除了所谓主动让出皇后之位外,剩下的就是空洞的溢美之辞,也不见拿得出手的“先进事迹”。相反我还从细节中,抓到了一些“反面教材”。

比如阴丽华死后,汉明帝把她的遗产赐给幼弟刘京,刘京因此富可敌国。汉章帝把阴丽华的衣服分给所有皇室子弟,大致测算有几百箱之多。请问这是史书里简朴的阴丽华吗?是“俸禄不过粟数十斛”的阴丽华吗?

简单谈一下我对郭圣通刘彊母子,与阴丽华刘庄母子的看法。

郭圣通与刘秀有小摩擦基本可信,原因大致两个,一是刘秀从政治角度考虑,有意打压郭圣通所代表的河北集团,抬高阴丽华所代表的南阳集团,殃及了郭圣通;二是刘秀个人的偏私。这两个因素,导致郭圣通心怀不满,其实算不上大事,更不应该被上升到“吕霍之风”的层面。

从郭氏一门谨慎的作风来看,郭圣通应该就是个没有心机的,大大咧咧的小女人。她从来不参与政治,也没有任何政治图谋,即便亲舅舅被杀,她也没有任何举动。她的亲弟弟和堂兄弟们,也没有一位出格的,更没有一位有政治图谋的。

因此,我坚持认为,郭圣通是个清澈的人,善良的人,她得益于政治,也受累于政治。刘秀可以拿一万个理由废掉她,唯独不能说她像吕雉!

刘彊的谨慎自守历史罕见,母亲被废后,他多次请辞太子。刘秀给他加封两个封国,他不敢接受,临终前坚决推掉一个封国。汉明帝的同母弟弟刘荆,设计把他往谋反的路上逼,他凭借谨慎和无私,居然奇迹般地躲过了灾祸。

所以,在心怀忌惮的汉明帝刘庄面前,能躲过凶险,创造废太子安全着陆的奇迹,你可以想象一下,刘彊付出了多少心酸?

说到阴丽华,我实在不忍心毁掉她在众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但是对不起,真实的阴丽华至少跟完美靠不上边。关于第一次立后,阴丽华辞让的记载,要么是编造,要么是刘秀和阴丽华双双故作姿态,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皇后之位非郭圣通莫属。

史官为何要竭力美化阴丽华?很简单,作为开国皇后、皇太后,非如此不足以显示光武帝的英明伟岸!

明朝史学家李贽,暗示阴丽华跟武则天一样阴险,暗指刘衡(阴丽华所生)早夭,就是阴丽华用以栽赃郭圣通的诡计。这个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猜想实在让人头皮发炸,但是说实话,在我个人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个富有心机的阴丽华。

再说汉明帝刘庄。我承认汉明帝确实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他的苛刻,他的冷酷无情,他的自私,也是非常突出的。汉明帝对同母弟弟们的偏私,和对异母兄弟们的冷酷忌惮,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三位姐(妹)夫,都死在他的手里,一位被他禁锢了十几年。

最后不得不说光武帝刘秀。刘秀是一位好皇帝,却不是好丈夫、好父亲,他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很糟糕!废立皇后遭到后世批评,废立太子、惩治诸王,又给郭圣通五子,与阴丽华五子之间,埋下仇恨的种子,导致儿子们要么骄奢淫逸,要么一心谋反。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刘秀的举动存在很多不得已,因为他是皇帝,首先必须考虑国家利益,可是其中还是夹杂了太多他个人的偏私。我方佛看见,刘秀在感情漩涡中痛苦挣扎,一败涂地!

因此,假如郭圣通不被废,我估计她和刘彊的母子组合,绝不是阴丽华刘庄母子的对手!甚至极有可能上演刘庄夺嫡的宫廷大戏!如果非要说谁是吕后,我认为是阴丽华,而不是郭圣通。

如果刘秀没有废后,阴丽华和刘庄会有戚夫人和刘如意那样的下场吗?

1.阴丽华的品格、能力与戚夫人不同,郭圣通的抱负与与吕雉也不一样。

娶妻当为阴丽华是刘秀的理想之一,阴丽华是光武帝刘秀早年的心仪对象,是他没发迹前的结发妻子;刘秀为社稷江山,到洛阳闹革命后为拉拢真定王刘扬及其势力,又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以取得真定王刘扬及其家族势力的支持。

刘秀光复汉室登基为帝后,为立后犯愁了:一方是贤惠善良的原配妻子阴丽华,一方是在刘秀南征北战时跟随在他身边的妻子郭圣通;为了巩固新生政权,为了让刘扬势力继续支持刘秀,为了不让自己的丈夫再左右为难了,阴丽华深思熟虑后,主动辞让后位,刘秀这才册立了郭圣通为皇后。

阴丽华与戚姫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不曾为儿子谋取太子地位,且郭圣通的后位是阴丽华主动让出来的,尽管刘秀对阴家多有赏封并不是阴丽华主动争取来的;人非草木,熟能无情?郭圣通也是凡人,也食人间烟火,对这些过往她心知肚明,她也不同如吕雉,对政治有浓厚的兴趣,非要大权独揽,所以,她不会很过分地对待阴丽华的。

2.刘秀不同如刘邦,他有前车之鉴,早有防范。

建武十七年,光武帝以郭圣通“怀执怨怼”和“吕霍之风”为由,下诏废后,同时立阴丽华为皇后。

怀执怨怼就是说郭圣通心中怀有怨恨之气,这怨气当然是从阴丽华到来后产生的!刘秀虽然册封了郭圣通为后,但是对通情达理的原配阴丽华更加愧疚,对阴家族人的封赏也更加丰厚于郭家,这让郭圣通心中对阴丽华产生了怨气。

吕霍之风:吕指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霍便指的是汉宣帝的第二任皇后、西汉权臣霍光的女儿霍成君。这便是说郭圣通有如吕后、霍成君一般的不良意图,虽说没有实质性的举动,但行事风格已有二人之风。

就是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刘秀才未雨绸缪,早作准备!纵使不废后,刘秀也会留后手的!

3.刘秀死于郭圣通之后!

如果郭圣通还四平八稳地当皇后,她也没吕雉的能力而压服群臣,实现大权独揽!更为重要的因素是,郭圣通死于刘秀之前! 郭圣通于公元41年被废黜,公元52年薨逝,而刘秀驾崩于公元57年;刘秀的文治武功在那里摆着,是郭圣通无法超越的。

所以,从刘秀、郭圣通、阴丽华三人的品格、能力来看,如果刘秀没废后,阴丽华与刘庄也不会有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下场的!

如果刘秀没有废后,阴丽华和刘庄会有戚夫人和刘如意那样的下场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便刘秀没有废后,而且刘秀还死在她们之前,阴丽华和刘庄也不会重蹈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下场。

首先,当年吕后之所以敢明目张胆打击戚夫人,是因为戚夫人的背后,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军政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戚夫人唯一的依靠,就是汉高祖刘邦,以及他的儿子刘如意。问题是,刘邦早她先去世,而刘如意虽然是赵王,但还是个未成年,根本无法正常行使他所拥有的权力,在这种背景下,吕后凭借他执政官的地位,再加上她背后强大的吕氏家族做依靠,自然可以公开打击戚夫人。

可问题,即便吕后拥有这么多的优势,她在虐杀戚夫人之前,还是选择先把未成年的赵王如意给毒死,然后才敢下手。

试想,如果此时赵王如意已成年,并拥有自己的直属班底,赵国的军政大事也都由他说了算,吕后恐怕绝不敢这样残忍虐杀戚夫人,更不用说毒死刘如意,这种事可不是开玩笑。

最简单而言,当初齐王刘肥进京挑战吕后的权威,吕后也只敢拿一杯所谓的毒酒吓一吓他,后来刘肥自己认怂不敢再硬拼,吕后也不敢真把刘肥怎么样。至于代王刘恒和薄姬,吕后从始自终都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我们再来说下阴丽华和刘庄,首先阴丽华的家族,可不是戚夫人能比的。阴氏家族是曾经辅佐了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业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后。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候,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氏为姓。秦末汉初,阴家举族迁到了南阳新野。

当时的阴氏家族,是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阴家所占有的土地达七百余顷,车马和奴仆的规模可以同当时分封的诸侯王相比。

我们知道,刘秀起家的地方,就是南阳。从某种意义上说,刘秀起家的第一桶金,就是来自于阴丽华的阴氏家族。等到东汉建立后,阴氏家族更是成为东汉六大最显赫的家族之一。

当时阴丽华的两个哥哥,阴识和阴兴,是东汉最早被封侯的将领,而且两人共同掌握着帝国的禁军;另外,阴丽华还要一个弟弟阴就,虽然没有执掌兵权,但也被封侯,他的儿子还娶了刘秀了女儿郦邑公主刘绶为妻。至于阴氏家族的其他成员,都在中央和地方身居要职。

不仅如此,阴丽华一共有五个儿子,除了刘衡早死之外,其他都被封王。

从这层意义上说,阴丽华不仅拥有强大的家族背景做依靠,而且还要强大的军政力量做依靠;关键是,他的四个儿子也都是一方诸侯,至于阴丽华本人,也具备非常优秀的政治才能和人气。在这种背景下,不要说郭皇后,就是刘秀本人想残忍杀死阴丽华和刘庄,恐怕都要好好掂量一下后果。

如果刘秀没有废后,阴丽华和刘庄会有戚夫人和刘如意那样的下场吗?

肯定不会! 首先,郭圣通死在刘秀的前面。郭圣通于公元41年废皇后位,公元52年去世,刘秀死于公元57年。其次,刘秀正是因为担心郭圣通在其死后,阴丽华母子不得善终,才决心废去郭圣通后位,为心爱的女人扫去了门前雪!最后,历史没有假设!如果假设郭圣通活过了刘秀,儿子刘疆当了皇帝,阴丽华母子也不会有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下场!因为:其一,阴丽华和戚夫人的地位、品行和能力等都不可同日而语!阴丽华是刘秀发妻,刘秀登基后,阴丽华以大局出发,曾力辞后位而不就!刘秀对阴氏的宠爱及阴氏家族的恩宠无以伦比,经久不衰。其二,吕后那样对待戚夫人,已为后人所不齿。汉武帝刘彻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己渐入人心。郭圣通要对阴丽华母子下黑手,必须要好好掂量掂量!充其量!郭圣通会将阴丽华母子赶出皇宫,阴丽华和自己其中一个儿子在封国居住,孤老一生!

如果刘秀没有废后,阴丽华和刘庄会有戚夫人和刘如意那样的下场吗?

先抛出结论,阴丽华和他儿子不会有戚夫人和他儿子那样的结局。

刘秀所面临的选择看似与两百多年前刘邦当时所处的环境差不多,但是实际上还是由很大的差别的,主要从双方的母族势力进行分析。

第一,刘秀在当皇帝后,原来的郭皇后他的母族势力并没有当初吕雉的吕氏政治集团势力强大,而且阴丽华的家族和郭圣通的家族起码也是不相上下的,阴丽华家族帮助是帮助刘秀起兵的第一桶金,其次阴丽华的的两个哥哥都是刘秀最早的班底,资历、势力都够。

(郭氏成为皇后的原因主要就是郭氏原来也算是一个军阀,后来氏处于政治联盟的方式并入刘秀集团的)。

第二,郭圣通是比刘秀早死的,所以只要刘秀在怎么都可以保障阴丽华母子平安的,而且刘秀在世的时候,也能够震慑住一大批功勋老将,更何况阴氏家族还是刘秀起家的元老家族。

第三,阴丽华母子并没有像当初的戚夫人一样目中无人,而且郭圣通也没有当初吕雉的手腕,所以两者之间高下立判。

刘秀开国后,成功的废掉皇后、太子几乎是一气呵成,并没有太大的阻力,这也就说明起码当时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是秉持着不参与的态度。

如果刘秀没有废后,阴丽华和刘庄会有戚夫人和刘如意那样的下场吗?

刘秀当了皇帝以后,做了一件废后的大事情。开国皇帝废后,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很少发生的。不但不会发生,而且一般开国皇帝都和原配的关系比较好。比如杨坚和独孤皇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朱元璋和马皇后等等。就算关系不好,一般也不会废。比如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就不好,但是,刘邦想废太子,也没想过废皇后。实际上,如果他先是废皇后,接着废太子,那么,废太子一事,也就一帆风顺了。但就算能够做到一帆风顺,他也不愿意废后。

(刘秀剧照)

然而刘秀却废后了。

刘秀之所以废后,历史上一般有三层解释。这三层解释,是一层一层递进的。

第一层解释,也就是史料上记载的,刘秀认为皇后郭圣通“怀执怨怼”,有“吕霍之风”,因此把她给废了。

古代对皇后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品德的要求。不管是杨坚的独孤皇后,还是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以及朱元璋的马皇后,她们都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有“后妃之德”。不但能够母仪天下,还能宽仁待人。而郭圣通“怀执怨怼”,显然就是没有一个皇后的品德,因此不配当皇后,刘秀要把她给废掉。

第二层解释,是刘秀觉得亏欠了阴丽华,他要补偿阴丽华。

阴丽华本来是刘秀的梦中女神,“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刘秀年轻时代的梦想,最终也终于实现。不过,刘秀娶了阴丽华才一年,就到河北去招募军队了。在河北,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不得不联络真定王刘扬。而作为条件,就是娶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子。

可以说,郭圣通和刘秀的婚姻,不折不扣是一场政治婚姻。刘秀在当时应该和阴丽华正处在热恋之中,而他却在此时,不得不为了政治前途,娶了另一个妻子。因此,他肯定觉得特别对不起阴丽华。

当了皇帝以后,郭圣通顺理成章成了皇后。刘秀想要补偿阴丽华,就只有废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让阴丽华当皇后。

(郭圣通剧照)

第三层解释,刘秀想铲除郭皇后背后的政治势力。

刘秀依靠刘扬的十万大军,最终获得了天下,并且封郭圣通为皇后。

刘秀当了皇帝以后,自然也遇到刘邦、朱元璋等人的问题,害怕功臣权力做大,拥兵自重。当然了,所有功臣中,自然是真定王刘扬及郭圣通皇后家族的权力最大。要想把这家族势力打下去,避免对皇权产生影响,自然要费一番功夫。而废后,显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也是一劳永逸的方法。

出于以上三层考虑,所以最终,刘秀废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

不过,以上三层解释虽然有道理,但说服力还是不够。

比如说刘秀宠爱阴丽华,和阴丽华有感情,这点确实不错。但是,宠爱也不一定就要让她当皇后啊,多到她那儿呆一下不就好了吗?

还有,真正的宠爱,就是封她的儿子为太子。但是,刘秀废了郭圣通后,却还一直让郭圣通的儿子刘疆为太子,并没有废他。刘疆感觉母亲被废了,自己还当太子,不是那个事,于是主动提出不当太子。但是刘秀就是不废他。一直到两年之后,刘秀架不过刘疆的反复请求,才终于同意,把皇后之位,换给了阴丽华的儿子刘庄。

再说削除郭圣通的家族势力。实际上,真定王刘扬在建武二年就被刘秀给收拾了,他的家族实际上也并没有掌太大的权。而且,郭圣通的皇后之位,还是在杀掉刘杨一年后才封的。显然,并不存在打击后党的问题。

(阴丽华剧照)

同时,当刘秀在废掉郭圣通的皇后之位后,反而还对郭圣通的从兄弟给予了提拔,甚至封侯。包括郭圣通的叔父也在这时候封侯。打击后党,有这样操作的吗?

既然这样的说法并不具有说服力,那么,刘秀废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刘秀害怕自己提前去世后,郭圣通像吕后打击戚夫人那样,打击阴丽华母女。因为郭圣通已经表现出了嫉妒和霸道的一面,这一面让刘秀十分担心。

刘邦活着的时候,吕后尚且一直压抑着自己。等到刘邦去世后才发作。而郭圣通在刘秀活着的时候,这一种性格就表现出来了。等到刘秀去世后,她的表现肯定只会更加厉害。那时候,阴丽华显然就要遭毒手了。

而阴丽华性格比较宽厚,她当了皇后,绝不会这样做。再加上原本是废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换给她的。因此,她肯定只可能善待郭圣通。

也就是说,刘秀这样做,既是为了保护阴丽华,同时也是为了保护郭圣通。让他所有的后妃都安然无恙。这才是刘秀真正的目的。

(参考资料:《后汉书》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