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儿子刘胥那么喜欢当皇帝,为何不起兵造反偏偏要诅咒皇帝?
始元七年,汉武帝第三子燕王刘旦,勾结鄂邑长公主、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企图举兵谋反,结果事泄自杀。
消息传到广陵国,广陵王刘胥憋不住哈哈大笑:这个傻狍子,太没技术含量了,要玩武的,我老刘赤手搏黑熊,空拳斗野猪,高兴了耍耍大鼎,秦武王、项羽算个鸟!那都是粗人,俺是技术流。
估计刘胥在心底里,对老爹汉武帝骂了一百遍,起的啥破名,“胥”,小吏也,我堂堂王子,就是个“胥”的命?都姓刘,凭什么我就不能坐龙椅?
“技术刘”谋求皇位的手段很独特,他请来一个不享受国家补贴的专家,女巫李女须(这名一听就不是一般战士):荣华富贵都在那龙椅下,你送我上龙椅,我给你荣华富贵。
专家就是专家,李女须立刻发挥特长——通鬼神,把汉武帝“请上来”,附在她身上。她又哭又闹,又打哆嗦又蹦跶,怪腔怪调地代表汉武帝说:“吾必令胥为天子!”
周围的人惊得趴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当然,这场“阴阳会晤”费用不低,李女须拿了一大笔赏赐,又得了一笔盘资,前往巫山继续作法。去巫山干什么?请山神帮忙,做掉汉昭帝呗,这事你总不能让汉武帝对亲儿子下手吧?将来父子团聚咋面对?
还别说,巫山神真帮忙了,元平元年四月,年仅21岁的汉昭帝崩了,身后无子。“技术刘”差点乐抽过去:三哥啊三哥,你瞅瞅我,不晒太阳不吹风,龙椅就到手了,人呐,还得相信科学的力量啊!
刘胥凭啥这么自信呢?人家是有道理,汉武帝一共六个儿子,长子刘据巫蛊事件自杀,次子刘闳早夭,三子刘旦造反失败自杀,五子刘髆不久前也死了,六子就是汉昭帝刘弗陵,刚刚也被李女须“搬家”了,就剩下一个四子广陵王刘胥。
乘着还没接到进京的通知,有几天空闲时间,“技术刘”赶紧杀牛祭神,感谢神灵的出手相助。当然,也少不得犒劳专家团队。
刘胥忙完这些,通知还没到,又接着安排家事,安排完家事,又安排“熊事”、“猪事”,最后就差连针头线脑的事都照顾到了,就是等不来即位诏书。就在他急得抱摔熊瞎子出气的时候,圣旨来了:昌邑王刘贺被立为新帝!
刘贺就是老五刘髆的儿子,刘胥的侄子,他被过继给汉昭帝为子,以嫡系身份继承大统。
“技术刘”傻了:不带这么玩的,绝了就绝了嘛,不是还有我嘛,干嘛还给他续上,太欺负人了!他一使劲,咔吧扭断了野猪牙。
李大师,革命尚未成功,还得烦劳你继续努力!李女须心里说,求之不得呢,最好你永远活在梦里,咱把战线拉长了慢慢演,反正花的不是我家的钱。
于是,李女须又开始搭台唱戏,神神叨叨,云山雾罩。没想到仅仅二十七天,李女须的“科研”又出成果了:刘贺被霍光废掉帝位,皇位再次空缺!
如果不是嫌李女须又老又丑,估计“技术刘”真想搂着她一顿啃:你太牛叉了!本王,不,朕要重重赏你。李女须强忍着,把笑容压抑在深深的皱纹里,先给点银子买点营养液吧,身体严重透支。
刘胥从来不抠门,大把赏赐,接着又安排后事,准备启程进京。然后,然后他又失望了!这一次即位的居然是大哥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刘胥恨不得把霍老头的头发拔光了:有我这个爷爷辈在,凭啥直接跳到孙子辈?再说刘据死于谋反罪,你弄个罪犯家属当皇帝,龙椅是你家的啊?李大师,继续努力!
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脚,“技术刘”终于东窗事发了。原来他又有个亲戚叫刘延寿,时为楚王,楚元王刘交(刘邦的弟弟)的后人,这家伙也不安分,跟刘胥狼狈为奸,一心等着刘胥登基,自己沾光。
刘延寿估计也等急了,不断给刘胥写信,催促他关注京城动向,早点行动。结果信落到了朝廷手里,刘延寿因谋反犯罪被杀。
完了,刘胥拍拍自己的头颅,喝酒的家伙事要上交了!就在他惴惴不安之时,侄孙汉宣帝下了一道旨:不追究广陵王之罪。不光如此,汉宣帝还赏赐了他大批财宝,又给他增加一万户食邑。
刘胥第一次受感动,想想这些年“科研经费”没少花,除了李女须全家被养成了大肥猪,自己一根猪毛也没捞到。不久,汉宣帝册立长子刘奭为太子,皇嗣后继有人。
刘胥长叹一口气:罢了罢了,认命吧,李大师你也赚够了,回家养膘吧。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算皇家的幸运。可接着,坑爹事件发生了,这回刘胥被儿子坑惨了。
刘胥有个儿子叫刘宝,封南利侯,这家伙因为杀人,事发后被废黜爵位。免费饭卡混丢了,刘宝只好回到广陵国啃老。
刘胥原本也不在乎,老家伙膘肥,吭不完。没想到刘宝再次干出丢人的事,他一边啃爹,一边啃爹的小妾!西汉帝国为了打击诸侯王,在各地安置了大量的监察人员,刘宝被官府直接处死。
按理来说,儿子给他戴花帽,刘胥应该恨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可他爱子心切,居然因此恨上了朝廷。
不久,刘胥又被举报非法占有良田,被判决割出射陂草田,分给贫民。这下刘胥火了,儿子死了,田被夺了,此仇不报誓不为人!这会儿他忘了皇恩浩荡,也忘了刘延寿被处死时自己的心情了。
刘胥又招来李女须:重启实验室!
实验室如期启动,可不久,“技术刘”就发现家里怪事不断:园中枣树突然长出十几根彤红的嫩茎,叶子却惨白如丝。鱼池里的水莫名其妙变红,鱼都死了。大白天,老鼠在园子里跳起华尔兹。
这些怪现象,看得刘胥心惊肉跳:这是哪门子的高科技呢?该不会是凶兆吧?果然,没几个月,监察官员找上门来谈话了。
刘胥顿时从头凉到脚!为了销毁罪证,他把“科研团队”二十多人,召集在一起:大伙儿辛苦啦,今儿聚餐放松一下。庞大的团队,在李女须的带领下,找汉武帝汇报工作去了。
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刘胥按下葫芦起了瓢,哪里经得住朝廷的追查,“刘氏实验室”曝光于天下。
连续诅咒三任皇帝,天王老子也保不了他,于是,廷尉奉旨前往广陵国,抓捕“技术刘”。
刘胥看到廷尉,知道末日到了:那啥,给个时间跟家里道个别呗。廷尉也很痛快,谅你也没本事飞出去,行!
刘胥召来身边的姬妾和女儿,彻夜痛饮,鼓乐欢歌。历史上留下了一首刘胥创作的乐曲《瑟歌》,应该就创作于这段时期:
“欲久生兮无终,长不乐兮安穷!奉天期兮不得须臾,千里马兮驻待路。黄泉下兮幽深,人生要死,何为苦心!何用为乐心所喜,出入无悰为乐亟。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看起来“技术刘”也并不是只会跟熊打架,文艺细胞不差。
鸡鸣时分,刘胥拉着王太子刘霸的手开始忏悔:“皇上待我不薄,我辜负了皇帝。我死后应该让我暴尸,假如朝廷允许我下葬,一定要薄葬。”
当廷尉前来催促时,发现刘胥的脖子上套着白绫,舌头伸出老长。就这样,“技术刘”结束了荒唐的一生。
别人谋反搞得震天响,失败了也轰轰烈烈,刘胥却剑走偏锋,他为何不举兵,死成了笑话?
首先刘胥这个人太迷信,对巫蛊诅咒坚信不疑。古人都迷信,西汉尤甚,楚地更甚。广陵地处楚地,这地方从春秋战国起,就有信奉鬼神的习俗。客观讲,假如这东西管用,不比动刀兵强一百倍?再加上汉昭帝早逝和刘贺被废的巧合,更加坚定了刘胥的“信仰”。
其次刘胥很无知,满以为皇位继承会“按理出牌”。他认为,皇位继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弟们都死光了,肯定就轮到他。所以,只要汉昭帝被诅咒死,龙椅非他莫属。结果一次次失望,搞得失去理智。
殊不知,他刘胥只是个毫无政治根基的“食客”而已,就连汉武帝都不正眼看他一下。
最后,即便刘胥想起兵谋反,他也做不到。我们重点说说这一点。
从汉文帝接纳贾谊的“众建诸侯少其力”之策,到汉景帝“七国之乱”后诸侯大洗牌,再到汉武帝的“推恩令”,刘家王爷们手中的权力统统被收缴了。比如,经济上不再有开矿铸币权,盐铁收归国家专营;政治上诸侯王无权任命官员,甚至王国管理都不能插手。
最重要的是,诸侯王没有兵权了。
西汉成立之初,诸侯王就是地方最高军事长官,汉武帝末期,军权由国相和中尉掌控,诸侯王只允许有百十人的王宫护卫。在王国之上,还有刺史监察,刺史以外,汉武帝还经常派遣绣衣使者巡查。
所以,王爷们被三百六十度监控,手上就百十个护卫,举什么兵?那么,刘旦当初怎么举兵的呢?
首先刘旦利用中央,有鄂邑长公主、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的支持,杀害了中央委任的部分官员,夺了一部分权力。
另外,他谎称奉了汉武帝的遗诏,需要秘密招兵。有人给他撑腰,这种谎言他说有,别人也没法查证。刘旦又假借游猎,将私募的死士、士卒集中于猎场训练,悄悄组织起了一支军队。
再者,刘旦还联合了中山王、齐王等势力,确实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不过,即便如此,刘旦所谓的举兵,根本就没举起来,就因为事泄自杀了。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他的秘密军团规模不可能大,根本不是中尉的对手。同时,朝廷一个令下,周边各郡的军队向燕国靠拢,刘旦立刻成了瓮中之鳖,自杀保全家人,是唯一的出路。
刘胥本就不是个有多大本事的人,在严密的监控网下,哪来资本举兵?相比较而言,关门作法多安全。
汉武帝的儿子刘胥那么喜欢当皇帝,为何不起兵造反偏偏要诅咒皇帝?
汉武帝一共六个儿子,即长子刘据、次子刘闳、三子刘旦、四子刘胥、五子刘髆、刘子刘弗陵。其中,刘旦与刘胥一母同胞,为李姬所生。在汉武帝去世时,六个儿子只剩下了刘旦、刘胥及刘弗陵。由于太子刘据去世后汉武帝并没有再立太子,所以刘旦首先跃跃欲试,派人到京城探汉武帝的口风,要求入京宿卫,简单说就是想在汉武帝驾崩后好顺利接班。
(汉武帝剧照)
其实,当时汉武帝心中已经有了继承人选,即幼子刘弗陵。所以汉武帝怒斩来吏,怒斥刘旦,并削去他的三县之地以示惩戒。此后,刘旦老实了许多,但于皇位一直没有死心。因此,当刘弗陵即位后,刘旦一方面四处散布谣言说刘弗陵并非武帝亲子,另一方面勾结辅政大臣上官桀及鄂邑公主等人发动政变,诛杀另一辅政大臣霍光及昭帝刘弗陵,以篡夺皇位。结果密谋失败,刘旦自尽,几个参与者被诛杀。
刘旦死后,刘胥继承哥哥遗志,继续谋篡皇位。其实,从刘旦的失败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倪,为什么堂堂的诸侯王不用大兵压境来逼宫,而是要靠发动宫廷政变来篡夺皇位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刘旦无兵可用。所以,我们可以解释刘胥,想当皇帝,为何不起兵造反,而是诅咒皇帝?因为黔驴技穷,诅咒是他唯一的武器。
(刘胥画像)
据记载,刘胥身材高大,面相威猛,体魄健硕,喜好游乐,力能扛鼎,经常空手与熊、野猪等猛兽搏斗。试想,如果给他数十万雄兵,再加上秦武王一样的性格,应该早就奔袭长安了,又何如必张飞绣花一样笨手笨脚、磨磨叽叽呢!归根结底,刘胥没有举兵的实力。也许有人疑惑,身为汉武帝之子,坐镇一方的诸侯王会没有实力?其实并不是鄙视刘胥,他同刘旦一样,都是“废人”一个。实际上,变宝为废的诸侯王并不止刘旦、刘胥兄弟,而如过江之鲫,背后是不可逆转的大潮流。
介于景帝时期(前154年)七国之乱的前车之鉴,所以汉武帝继位后便开始有目标地消弱诸侯王势力,也就是所谓的“削藩”。但汉武帝的削藩并不是如汉景帝时期那样粗暴地将诸侯王的土地“大卸八块”,然后收归朝廷“账户”,而是让诸侯王的势力在其内部分解、消化、瓦解。这个方法就叫“推恩令”,其核心思想就是将实力强劲的诸侯王化整为零。
(刘安剧照)
如何操作呢?比如之前的诸侯王都遵循宗法制,即该诸侯王去世,封国原封不动地由其选立的王太子继承。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的实力会越来越强。推恩令则改了规则,要求诸侯王之后将其拥有的土地分给由所有儿子继承,人人有份儿,子子孙孙,依此类推。这样的结果是,一个坚若磐石的诸侯国,最后化为一盘散沙,再没有对抗朝廷的能力。公元前127年,汉武帝的“推恩令”正式颁布,并在朝廷的监督下推行。而正是在汉武帝“推恩”的作用下,淮南王刘安开始慌恐不安,再加上他素有篡夺皇位的野心,所以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但是,推恩令的实行,显然消磨了刘安众儿子们的意志,因为自己将来都能得到封地,如今何必跟着父亲起哄,铤而走险。再说以往诸侯王的谋反从来没有成功过,一旦失败,必然落个身首的下场。所以,刘安犹豫的原因是,一来不想将子嗣们带入火坑,二来子嗣们也不想同他跳火坑。就在半推半就之间,汉武帝收网,刘安被灭。从刘安谋反之后,推恩令的作用越来越突显,自然诸侯王越来越弱,直到差不多销声匿迹。
(刘胥剧照)
那么,汉武帝会防自己的儿子吗?当然会,而且还是三位一体的防,不久的将来,他们一样是推恩令的“受益者”。特别是“近水楼台”的缘故,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受到汉武帝的“关照”。首先,防他们同太子争位,所以还未成年便被派往封国就藩;其次,防他们实力做大,所以从军政、财政、选官用人等多方面限制他们的权力;再则,每人只给非常小的封地,从根儿上限制他们的实力。综合上述几点措施,致使齐王刘闳就藩八年,到死也没有回过京城,而且刘闳、刘旦、刘胥等人的封国都是“改郡为国”的结果,即他们的封国不过一郡之地而已。因此,与其说汉武帝就藩的儿子们是封疆大吏,倒不如说他们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
而于刘胥来说更悲催,因为自从哥哥刘旦失败以后,他在朝廷里连个内应都找不到,就连发动宫廷政变都成了奢望。到此,想必刘胥沉迷于诅咒的原因已经很清楚了,再加上巫蛊之术在汉武帝时期一直就很盛行,所以成了刘胥的不二选择。话又说回来,如果有别的方法可用,他也不会搞神神叨叨的那一套了。有意思的是,最初还真被刘胥“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因为在巫师李女须连续“发功”期间,汉昭帝英早逝、昌邑王刘贺在位27天被废,所以刘胥认为是咒语显灵,誓将咒诅这一无往不利的武器神威发挥到底,殊不知这一切其实是权臣霍光的功劳。
(霍光剧照)
汉宣帝刘病已继位之后,刘胥继续施法,可是近二十年一晃而过,对方依旧安然无恙,而刘胥却等来了事发被责。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汉武帝的儿子刘胥那么喜欢当皇帝,为何不起兵造反偏偏要诅咒皇帝?
喜欢当皇帝归喜欢,但当不当得上就轮不到刘胥说的算了。历史上哪个皇子不想当皇帝?但选择权却并不在他们手中。汉武帝所有儿子中,除了长子刘据和幼子刘弗陵之外。其他所有的儿子都不在汉武帝考虑继承人人选当中。刘胥当不上太子完全是自身的问题。班固所著《汉书》记载“胥壮大,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动作无法度,故终不得为汉嗣。”这段话简单来讲那就是说,刘胥身材雄壮天生神力。喜欢搏击甚至可以和熊、野猪这一类野兽搏斗。但也因为刘胥行事放荡不羁毫无法度,因此刘胥也就没资格成为汉朝的继承人。
再理解直白一点,刘胥之所以当不上太子不受汉武帝喜欢。根本原因就是刘胥是个不学无术的武夫。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是根本不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的。刘胥这样一个莽夫在自然不在汉武帝的考察范围之内。所以在太子刘据死后,汉武帝这些儿子一个个都跳出来想要获取汉武帝认可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失败了。刘胥也同样是失败者中的一员。虽然刘胥很不甘,但他也没有勇气敢忤逆汉武帝。
汉武帝死后年幼的刘弗陵即位。刘胥看到刘弗陵年幼无知,内心的皇帝梦又开始作祟了。刘胥也明白,彼时的刘弗陵虽然年幼,但他已经是皇帝之尊了。自己想要造反那是千难万难的。起兵造反这个就完全不必考虑了。汉武帝时期开始,汉武帝对于宗室诸侯王们的权利压制的更是彻底。当时的诸侯王基本上没有一点的实际权力。也就是说刘胥这个王爷,有王爷之名无王爷之实。他根本就没有能力起兵造反。无兵无钱无权。这就是刘胥的真实写照。
既然造反这条路走不通,那刘胥就只有另寻他途了。当时巫蛊之术在汉朝颇为盛行。因此刘胥请来楚地女巫李女须,请她诅咒汉昭帝刘弗陵。李女须一通装神弄鬼确实唬住了刘胥,后来汉昭帝刘弗陵因病去世时,刘胥更是认为这是他诅咒成功了。因此更加器重李女须。但刘弗陵去世后,皇位依旧轮不到他。在刘贺上台后,刘胥又继续开始诅咒刘贺。刘贺被废后刘询即位,刘胥仍继续诅咒刘询。但随着刘询皇位逐渐稳固,刘胥也就不在对诅咒报以希望了。本身这件事就过去了。但谁能想到刘胥诅咒皇帝的事却泄漏了。因此刘胥被抓捕治罪。刘胥深感惊慌之下,最终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要说刘胥为何以诅咒来谋求皇位。一方面因为巫蛊之术当时十分的盛行。人们也非常迷信巫蛊之术。所以刘胥也想要借助巫蛊之术来争夺皇位。另一方面来看,刘胥就是一个妄想症患者,还外加智商不够用。刘胥天真的认为,自己自己一个个的诅咒所有的皇帝继承人。那么终有一天,皇位会落到自己头上。但他压根儿没想过以自己的能力根本就不会有这个机会的。但刘胥不愿意放弃,以及活在自己的美梦当中。不得不说刘胥实在可悲。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汉武帝的儿子刘胥那么喜欢当皇帝,为何不起兵造反偏偏要诅咒皇帝?
汉武帝儿子中第四子广陵王刘胥、燕王刘旦亲弟,虽有当皇帝的野心,但也有自知之明,清楚知道自己实力严重不足,又无才德,根本不可能通过起兵谋反方式寺取父皇天子之位。汉武帝死后,最小的儿子汉昭帝即位,他与皇位失之交臂。汉昭帝不久英年早逝,昌邑王刘贺又被大将军霍光废除,最终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皇长孙刘进之子刘洵登上皇位是为汉宣帝。他再一次失去皇位,但心有不甘于是妄图以诅咒宣帝早死方式,以求夺取皇位。可惜最终事发畏罪自尽,含恨而亡、封国也被宣帝废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