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是不是杀了自己的亲外孙篡位得来的江山社稷?

北周大定元年二月,刚刚晋升为“随王”的杨坚,不顾女儿天元皇太后杨丽华的反对,从外孙宇文阐头上抢过皇冠,宣布改朝换代,改国号为“隋”。五月,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宇文阐,突然暴病身亡,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两个弟弟,邺王宇文衎和郢王宇文术。

外公为何要抢外孙的皇位,难道宇文阐不是杨丽华的儿子?是,也不是。那么杨丽华与宇文阐到底什么关系?杨坚为何要篡夺外孙的江山呢?宇文阐又是怎么死的呢?故事还要从周武帝宇文邕谈起。

01宇文邕

北周这个朝代比较“小众”。西晋灭亡后,中国分裂为南北朝,南朝先后经历东晋、宋、齐、梁、陈五朝。北朝的北魏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高氏篡夺,西魏被北周宇文氏篡夺(真够乱的)。

周武帝宇文邕就是北周的第三位皇帝。

这位宇文邕很牛,从一介傀儡成功翻身做主人,并灭掉了北齐,大有一统江山的气势。很可惜,他与五代十国后周的周世宗柴荣一样,胸怀壮志,天不假年。在灭掉北齐的第二年,年仅35岁的宇文邕英年早逝。

宇文邕的早逝,改变了北周的运行轨迹,为杨坚篡位埋下了伏笔。

宇文邕在世时,非常信任杨坚,将他一步步提拔为大将军。杨坚可能真的有天子命,他一生中不断遭遇权臣的猜忌打压。当年宇文护几次动手谋害他,幸好有人保护。后来又不断有人向宇文邕进言,说杨坚天生反相,要早除掉他。

宇文邕的答复居然是:“假如杨坚有天命,别人又怎么奈他何?”所以他选择了对杨坚毫无保留的信任。

02杨坚

宇文邕为何如此信任杨坚?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杨坚的第一个闪光点是他的身份。其父杨忠,是当年西魏八柱国十二将军之一,西魏第一代门阀集团创始人宇文泰的心腹。从杨忠开始,杨氏家族迈进中国北方门阀集团“联谊会”。所以,继承父业的杨坚,是北周政坛有话语权的大佬。

杨坚的第二个闪光点是他对宇文邕的帮助。宇文邕即位之初,大权被宇文护掌握,宇文护曾多次拉拢杨坚,可是杨坚选择了对皇帝的忠贞不二。这就是后来宇文护几次谋害杨坚的原因,也是宇文邕始终对杨坚信任有加的原因。

杨坚的第三个闪光点就是他的能力。无论是灭齐战争,还是作为辅政大臣期间,杨坚所表现出来的才华,足够耀眼。

宇文邕为了表达对杨坚的信任,还将杨坚的女儿杨丽华,立为太子妃,确立了杨氏下一任外戚的身份。

问题是,亲家宇文邕信任杨坚,女婿宇文赟,却对杨坚横挑鼻子竖挑眼。

03宇文赟

宇文赟即周宣帝,是一位奇葩皇帝。

宇文赟即位时19岁了,按理来说这正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年龄,可惜他把进取的心,都用在了闺房里。中国的婚姻制度讲究嫡庶之分,实行一夫一妻制,上至天子,下至黎庶,没有人敢突破这个天条,宇文邕就不信这个邪,他一下子立了五位皇后。

一个皇后,后宫往往都斗成乌鸡眼,何况五位!杨丽华轻易就被搞得毫无还手之力,原因就是宇文赟不喜欢杨丽华。

其实一点不难理解,像杨丽花这种中规中矩的大家闺秀,哪有浑身狐媚劲的女子吃香。如果不是父亲指定杨丽华为太子妃,宇文赟怎么也不会选中她。终于有一天,宇文赟下了毒手,准备赐死杨丽华。

杨丽华在宫中吃亏,除了她本人的性格不入宇文赟法眼外,也受累于父亲杨坚。

杨坚在宇文邕时期就位高权重,又被指定为宇文赟的辅政大臣,毫无争议的第一权臣。宇文赟在近臣们的唆使下,对杨坚格外忌惮。这一点不能完全怪宇文赟,那时候门阀集团内部开个会,就能让皇帝下台,西魏就是这么亡的,东魏也是这么亡的,这就是时代特征。

终于有一天,宇文赟要对杨坚下黑手,他把杨坚诏入宫中,令侍卫做好准备,只要杨坚脸色稍变,就地正法!

父女俩同时遭遇宇文赟的刀片子,杨家真不容易呐!

好在杨坚挺住了,他面对杀机,神态自若,没有半点异常。宇文赟游移之间,错过了机会。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散发赤足,长跪于殿前,磕头磕得满脸鲜血,替女儿求情。宇文赟怒气一消,杨丽华躲过了杀戮。

与杨家的恩怨暂告一段落,宇文赟做出了一件更奇葩的事:他觉得当皇帝,太耽误房中术研究事业,决定禅位给年仅6岁的儿子宇文阐,而此时,他才登基八个月。

04朱满月

宇文赟对女人的专注度达到了无耻的程度,老爸去世才十天,他就迫不及待地脱掉孝衣,一头扎进脂粉堆。

也怪宇文邕,生前是个“狼爸”,望子成龙心切,动不动把宇文赟拎过来一顿胖揍,时不时威胁废掉他的太子之位。宇文赟吓怕了,从小学会了表演,人前一个样,人后又是一个样,奥斯卡级的。

都说棍棒之下出孝子,还真不一定。宇文赟十天就除孝,估计他老爸的死多半是他咒死的。

宇文赟好色,14岁就当了爹。某一天,尚衣局的女官给宇文赟换衣服。宇文赟身子骨虽然还没长结识,可是对女人的体香特敏感。近距离接触下,宇文赟热血沸腾,身体发胀,穿衣变成了脱衣,就地就把大他十二岁的女官朱满月办了。

朱满月,吴郡人,因为家人有罪,被罚入宫中为奴。吴郡朱氏其实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三国时期追随孙家父子,立下赫赫战功的朱治、朱然父子,很可能就是其先祖。

朱满月因祸得福,被小色狼侵犯了一次,居然生下了皇长孙宇文阐。原来杨丽华并非宇文阐的生母,杨坚只是宇文阐法律意义上的外公,而不是血统上的外公。

05杨丽华

宇文赟虽然立了五位皇后,可是杨丽华最终因为太子妃的身份拔了头筹,所以从法统上来讲,她才是北周的国母,小皇帝宇文阐的嫡母皇太后。

作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杨丽华是不幸的,好在她提心吊胆的日子没过太久,宇文赟终于崩了。国政大权归于父亲杨坚之手,从此她可以昂首挺胸地生活。

就在杨丽华幻想着,体体面面当宇文家族女主的时候,一件可怕的事发生了,老爸杨坚居然要要霸占宇文家族的私产。

杨丽华非常愤怒(意颇不平,形于言色),为此她跟父亲发生了语言上的激烈争吵。怎奈杨丽华一介女流,根本没力量左右政治形势,北周代魏的事件重演,杨坚在门阀大佬们的支持下,抢过外孙的皇冠,套在自己脑袋上。

当年王莽代汉后,父女关系尴尬的一幕重现。杨坚想册封杨丽华为隋朝公主,被杨丽华拒绝。杨坚想让她改嫁,再次被拒绝。

杨丽华就这样,以不合作的态度,无声地抗议着父亲篡夺北周江山的暴行。

06宇文阐

最可怜的是年仅八岁的宇文阐,嫡母保护不了他,生母更保护不了他,政治漩涡吞噬一个人,从来不讲人情。

开皇元年五月,刚刚禅位三个月的宇文阐,突然暴病身亡。关于他的死,《隋书》记载非常简单,就四个字:“介国公(宇文阐)薨。”怎么薨的,不知道。可是《资治通鉴》认为,宇文阐是被杨坚杀害的:“隋主潜害周静帝而为之举哀,葬于恭陵。”

司马光的说法虽是一面之词,可未必是空穴来风。有个间接证据,宇文阐有两个弟弟,《周书》明确记载,都被杨坚杀害了:“邺王衎,大象二年,封王。郢王术,大象二年,封王。与衎并为隋文帝所害,国除。”

宇文阐、宇文衎、宇文术哥仨,是宇文赟仅有的三个儿子。连宇文衎和宇文术都不放过,暴露了杨坚斩草除根的意图,所以宇文阐被杀害的传闻,很可能是真的。

对杨坚来说,反正宇文阐身上没有一丝半点杨氏家族的血脉,不心疼。

隋文帝是不是杀了自己的亲外孙篡位得来的江山社稷?

谢谢邀请!隋文帝杨坚是不是杀了自己的亲外孙得来的江山社稷?这只能是怀疑,没有什么凭据,这个外孙也不是亲外孙,不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所生,他是宫中女官朱满月所生。北周宣帝宇文赟还是太子的时候,年仅13岁,女官朱满月给他换衣服,他把这个大他10岁的宫女玩了,也巧,竟然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宇文阐,也就是后来的静帝。

杨坚是北周的大将,为灭掉北齐立下赫赫战功,很得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信任,一直得到重用,官职升任到大将军、丞相。宇文邕立宇文赟为太子,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封为太子妃。宇文邕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可惜英年早逝。

公元579年,年仅36岁的宇文邕去世,皇位传给儿子宇文赟,宇文赟就是北周宣帝。可是宇文赟对杨坚和杨丽华很不好,多次想杀掉杨坚、赐死杨丽华,由于杨坚夫人独孤氏多次哭跪求情,才使杨坚和女儿保住性命。宇文赟是一个不干正事的皇帝,19岁继位,几个月后就禅位给儿子宇文阐,宇文阐就是静帝。宇文赟自己做太上皇,一天到晚在宫中迷恋酒色,由于纵欲过度,身体受亏,21岁就死了。

六岁的宇文阐继位,怎能治理国家,一切事务都交给辅政大臣杨坚等人。公元581年2月,宇文赟病死后,杨坚的心腹说,现在不必担心宇文家族杀你了,静帝太小,不能治国,要想为天下苍生着想,丞相当取而代之,杨坚不肯,可是大家一再劝说,杨坚就戴上皇冠,建立大隋。当时反对的,还是自己的女儿杨丽华。8月,静帝宇文阐病死,年仅8岁。年底杨坚统一全国。

隋文帝是不是杀了自己的亲外孙篡位得来的江山社稷?

外公篡位外孙的江山,儿子杀父兄夺皇位,公公夺了父亲的天下,这在哪里去讲理!

北周、隋朝、唐朝这三个朝代,都有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但可笑的是,杨坚夺了北周的天下!李渊夺了大隋朝的天下!历史就是不讲情义!不讲亲情的一台戏!

北周有八柱国之一的将军,复姓独孤单名一个信字,独孤信挺厉害的,有三个女儿成为皇后,其中大女儿叫独孤般若,嫁于北周世宗明皇帝宇文毓,后封为明敬皇后。

七女儿名字叫独孤伽罗,嫁于北周的另一大将军、丞相杨坚,后来封为文献皇后。还有四女儿独孤曼陀嫁于陇西望族李昞,这李昞就是李渊父亲!独孤陀罗后来封为元贞皇后。所以,宇文毓、杨坚、李昞就是连襟关系!

宇文毓被宇文护毒死后,遗诏传位给弟弟宇文邕,这就是北周武帝,他与杨坚仍然同辈,宇文邕生儿子宇文赟,杨坚生女儿杨丽华,杨丽华嫁给宇文赟。

北周宣帝宇文赟生儿子宇文阐,后来继位就是北周静帝,从辈序来看,宇文阐应该是杨坚的外孙,但是宇文阐并不是杨丽华亲生!而是宇文赟与一个宫女所生!这样,宇文阐算杨坚的外孙,但不是亲外孙!

杨丽华与宇文赟关系很不好,而且宇文赟在位只有几个月,19岁继位,21岁就死了,可能与杨丽华并无亲出,否则,不会有宇文阐继位!

宇文阐继位时,年仅六岁!就有外公杨坚辅政,公元581年,被迫禅位外公杨坚,并改国号为隋!杨坚自己为隋文帝!定都长安,宇文阐八岁时因病而亡!

北周共五位皇帝,从公元557年,宇文觉接祚西魏,到公元581年宇文阐禅位于杨坚,共24年。宇文邕活了35岁,宇文毓活了26岁,宇文赟21岁,宇文觉16岁,宇文阐9岁。

隋文帝杨坚在位23年,于公元604年被太子杨广趁病危所杀!同时杀了兄长,前太子杨勇。杨广继位为隋炀帝!

杨广女儿嫁于李世民为妃。宇文毓、杨坚与李昞是连襟,杨广与李渊是亲家!杨坚夺了宇文毓的江山,李渊夺了杨广的江山,挺热闹的!

公元618年,隋炀帝三次下江南,既怕义军又迷恋江南美女,不想西归长安,只想定都丹阳,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此时,李渊在太原起兵,不久攻入长安,先拥立傀儡皇帝杨侑为隋恭帝,尊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后隋炀帝为宇文智及等所杀,便废杨侑自立为帝,是为唐高祖,国号大唐,国都长安,至此,一个烁烁史书的王朝诞生!

隋文帝是不是杀了自己的亲外孙篡位得来的江山社稷?

隋文帝杨坚的确杀了北周静帝宇文阐,但非杀其后篡位,而是逼其禅位建隋后,才杀死外孙宇文阐。

杨坚之父被北周武帝封随国公,杨坚承父爵。北周宣帝即位后,杨坚官拜上柱国、大司马,以外戚身份辅政。因见皇帝羸弱,遂起篡位之意,以拉拢和杀害两手清除朝臣,因过于明目张胆,逐渐“为宣帝所忌”。杨坚“情不自安”,以退为进,接受扬州总管一职准备讨伐南朝陈。周宣帝病危时,杨坚心腹伪造圣旨,“引高祖(杨坚)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

周静帝即位,杨坚升任左大丞相,加快了篡位步伐。他无情镇压尉迟迥,将五王以谋反罪悉数诛杀,又拉拢部分鲜卑贵族,完成了改朝换代计划。581年2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同月,北周静帝被迫宣布禅位于外公杨坚。

杨坚建隋,“奉(周静)帝为介国公”,并煞有介事宣布了一系列给予他却仅限于文字而不施行的特权。杨坚“潜害周静帝而为之举哀”,北周静帝遇害时,年仅九岁。

本文仅述史,不评价。

隋文帝是不是杀了自己的亲外孙篡位得来的江山社稷?

杨坚在随州担任刺史时,认识了庞晃,庞晃说他贵不可言,杨坚不信。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了雄鸡报晓的声音。杨坚便对庞晃说:“你射这只鸡看看,如果射中了,我就相信你说的话。日后我真富贵了,你就拿着这只箭前来找我。

庞晃听后,一箭就射中了公鸡,看到庞晃射中,杨坚大笑说:“看来这真是天意!”野心也随之而来。

然而杨坚不知道的是,日后他能建立隋朝还要感谢他的女儿杨丽华。

做皇亲国戚的那段日子

公元五七三年,周武帝做主,将杨坚的女儿阴丽华许配给了太子宇文赟为妃,杨坚便晋升为了皇亲国戚,身份立马提高了不少。

此后,周武帝攻打北齐,杨坚率领水军三万大败北齐军队,战功显赫。

值得一提的是,北齐灭亡后,齐后主高纬最宠爱的冯小怜,也就是“玉体横陈”的女主角,她被周武帝许配给了代王宇文达当小妾。宇文达很宠爱冯小怜,但冯小怜却一直怀念高纬,并写诗明志: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日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没过多久冯小怜便自尽了。她和高纬的爱情值得称赞,但是当人面对政治时,就不能只考虑感情了,杨坚就深谙此道。

因为攻打北齐有功,杨坚威信越来越高,许多人都告诉周武帝杨坚面相贵不可言,需要早做防范。

可能是因为杨坚比自己还大两岁,年轻的周武帝根本没将自己的亲家放在眼里。谁知到了公元578年的时候,雄才大略的周武帝竟然撒手人寰了,年仅36岁。

素有野心的杨坚非常开心,英明的周武帝终于去世了,再也没人能压制自己了。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刚即位的女婿宇文赟也不好对付。

宇文赟是出了名的荒唐皇帝,他曾是太子时,周武帝为了管教他,经常让人用棍子打他。如今周武帝去世了,就再也没人能约束他了。对周武帝恨之入骨的宇文赟甚至在周武帝出殡那天也做出了荒唐事,《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

大行在殡,曾无戚容,扪其杖痕,大骂曰:“死晚矣!”阅视高祖宫人,逼为淫欲。

不仅如此,他还非常残暴。他经常派人明察暗访,考察大臣们的言行举止,如果有哪点不对,最少要挨120杖,后来他又觉得不过瘾,就改成了240杖。

嫁给这样一个人,杨丽华的生活会有多艰难便可想而知了。宇文赟为了标新立异也为了膈应岳父杨坚一家,便一口气立了5个皇后,严重违反了一夫一妻制,并且这5个皇后还经常被宇文赟殴打。好在杨丽华性格柔顺,据《周书》记载:

后性柔婉,不妒忌,四皇后及嫔御等咸爱而仰之。帝后昏暴滋甚,喜怒乖度。尝谴后,欲加之罪,后进止详闲,辞色不挠。

杨丽华越不生气,宇文赟就越暴躁,他一气之下便要处死杨丽华。杨坚的夫人独孤氏知道后,赶紧跑到宫中磕头谢罪,头都磕出血了,这才平息了女婿的怒火。

女婿如此狂躁,杨坚的处境非常艰难。好在两年后,年仅21岁的宇文赟就病危了,继任者宇文衍才7岁,不堪重任,需要人照顾。这时,能够起草诏书的御正大夫刘昉就动起了心思,据《隋书》记载:

昉见静帝幼冲,不堪负荷。然昉素知高祖,又以后父之故,有重名于天下,遂与郑译谋,引高祖辅政。

刘昉和郑译是出了名的佞臣,一看形势不对,就立刻向杨坚示好。然而仅有这两个人支持是不够的,许多人都不同意,这时有一个人出现了,那就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据《周书》记载:

刘昉、郑译等因矫诏以后父受遗辅政。后初虽不预谋,然以嗣主幼冲,恐权在他族,不利于己,闻昉、译已行此诏,心甚悦之。

就这样,在女儿和几个佞臣的支持下,杨坚得到了辅政的权力。

悲惨的宇文衍

宇文赟19岁即位,20岁便退休了,将皇帝的宝座让给了年仅6岁的宇文衍。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却被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爹推到了前台,被迫营业。

宇文衍的生母朱皇后本是一个宫女,比宇文赟年长10多岁。在一次偶然的时机下,宇文赟临幸了朱皇后,并有了宇文衍。然而杨丽华是宇文赟的原配,所以朱皇后只能屈尊杨丽华之下。

杨丽华作为宇文赟的原配,自然就成为了皇太后,也是宇文衍的嫡母,杨坚也就成为了宇文衍的姥爷,可杨坚却不把他当作外孙。

外孙年龄小,皇太后又年轻,杨坚更加不把北周皇室放在眼里了。他大肆清理北周宗室,又剿灭了北周的三位总管,从此高枕无忧,开始着手准备登基事宜,逼迫外孙宇文衍将皇位禅让给他。

杨坚即位后,对北周旧臣非常关怀,可是北周宗室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他们几乎被杨坚屠戮殆尽。

杨坚建立隋朝不久后,就派人将外孙狠心杀害了,还很过分地将外孙的名字改成了宇文阐,这明显是在昭告世人,杨坚之所以能即位,全都仰仗宇文阐的禅让。

隋朝建立后,杨丽华愤愤不平。杨坚为了补偿女儿,就将她封为了乐平公主,她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皇太后降为了公主的女人。

此后,杨坚又考虑为杨丽华择婿,却被杨丽华果断拒绝了。出于愧疚,杨坚便为杨丽华与宇文赟有一个女儿宇文娥英找了一个夫婿,但两个人后来都被隋炀帝杨广给害死了。没过多久,杨广也被姓宇文的人给害死了,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结语:杨坚建立隋朝就用了9个月的时间,比历代开国皇帝都要幸运,所以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评价杨坚说: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杨坚的确很幸运,他占据了一切有利因素,但这也不能忽视他的能力,这才结束了混乱的南北朝,建立了强大的隋朝,并为大唐盛世做了铺垫。

隋文帝是不是杀了自己的亲外孙篡位得来的江山社稷?

隋文帝杨坚的女儿嫁给了北周皇帝宇文赟。杨坚在女婿儿子的手中夺取了江山。女婿三个儿子,都死在杨坚之手。

杨坚是北周大将,袭随国公的爵位。杨坚的妻子就是有名的独孤皇后。独孤伽罗,她的姐姐是唐朝皇帝李渊的母亲。

周武帝宇文邕非常信任杨坚,为了拉拢杨坚,和杨坚结成了儿女亲家。

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皇太子即宇文赟。宇文赟继位后,本应立杨丽华一人为皇后,结果他一口气立了五位皇后。杨丽华并不受宠,她没生儿子,只生了一个女儿。

宇文赟还有三个儿子。长子:宇文阐,原名宇文衍;次子:宇文衎;三子:宇文术。由于杨丽华是皇后,所以她是三个儿子的嫡母。这三个男孩也算是杨坚的外孙子。

内史王轨对宇文邕说过:"普六茹坚(杨坚)貌有反相",宇文邕不相信,可是宇文赟相信,他害怕杨坚成为宇文护。宇文护是北周开国功臣,担任大司马,是晋国公。宇文护霸道专政,连杀孝闵帝宇文觉、废帝拓跋廓、武成帝宇文毓三个皇帝。后来被宇文邕杀死。

宇文赟非常忌惮杨坚。

杨坚虽然是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大后丞等职,但是如履薄冰。他生怕自己也像宇文护一样被皇帝杀死。

宇文赟荒淫无道,沉湎于酒色,当了7年皇帝就禅让给儿子宇文衍。第二年就把自己玩死了。

宇文赟病危,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于是杨坚开始了权臣之路。

他杀掉大批北周宗室人物,例如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等人。

581年,杨坚的外孙宇文阐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 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立独孤氏为皇后,王太子杨勇为皇太子。

宇文阐为介国公,同年五月,宇文阐死,年仅九岁,谥号静帝,葬于恭陵。

他的两个弟弟,邺王宇文衎和郢王宇文术被杨坚杀死。

古代嫡母是所有孩子的母亲。《红楼梦》里探春的生母是赵姨娘,王夫人是她嫡母,她也只能认王夫人为母亲。王子腾认贾宝玉为外甥,同样认探春为外甥女。

杨坚的女儿是皇后,是宇文阐、宇文衎和宇文术的母后,宇文阐、宇文衎和宇文术虽然与杨坚没有血缘关系,但也算他的外孙。

古代的帝王都是狠角色,他们之中不乏杀兄弑父、杀外孙者。

杨广夺了外孙的天下。他的妻子独孤伽罗的外甥李渊,夺了自己儿子杨广的天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