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称帝后,是怎样进行统一战争的?有没有遇到像项羽那样的对手?

刘秀的统一战争,按地域划分,主要有七大战区,分别为河北战区、中原战区、齐楚战区、南中国战区、关中战区、陇西战区和西蜀战区,基本按照由北向南,由中心向周边展开。因为新朝末年遍地军阀的特性,刘秀的统一战争跟楚汉争霸完全不一样,刘秀虽然没有遇到项羽这样的强敌,但是群狼环伺的难度,一点不比刘邦容易。

刘秀统一全国的战争过程简述

1.河北战区

河北战区是时局最混乱的地区,除了地方军阀(前朝官员和当地豪族武装)外,铜马、青犊、大枪、尤来等十余支农民军,合计兵力不下百万。

刘秀统一河北的战争,从他登基前就已经开始,这期间,他与更始政权貌合神离,既合作消灭了赵汉政权,又相互摆刀,明争暗斗。随着赤眉军西进,更始政权无暇它顾,刘秀趁机消灭了刘玄的特使谢躬,完全掌握了河北。

攻打河北农民军的战争,进展非常顺利,农民军数量虽众,但是相互之间没有配合,军队素质较低,不到一年时间,就基本被刘秀肃清。

2.中原战区

建武二年,刘秀以河内郡为支点,展开了对洛阳及南阳地区的攻伐。由于更始政权被赤眉军消灭,刘秀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计杀李轶、招降朱鲔,很快攻占了洛阳。

而南阳地区出现了波折。本来大司马吴汉在建武二年已经平定南阳,可是由于吴汉的过度杀戮,导致邓奉谋反,让南阳郡几乎得而复失,吴汉十几万人马几乎丧失殆尽。刘秀只好亲征邓奉,前后又多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才完全平定南阳之乱。

3.关中战区

登基前夕,得知赤眉军西征,刘秀敏锐地意识到,抢在赤眉军前占领关中三辅地区,对掌握时局的重大意义,所以,他兵分两路,由邓禹代表他全权西征。结果在西征过程中,邓禹与刘秀在策略上产生分歧,加之后勤供应短缺等因素,导致西征失败。

建武二年,攻克洛阳后,冯异被刘秀任命为征西大将军,由洛阳出发西征关中。建武三年初,冯异代替邓禹,全权负责西路军政事宜。

当年春,冯异在渑池重创赤眉军,赤眉残部逃往宜阳,被等候在宜阳的刘秀截获,全军投降,赤眉军灭亡。三月,冯异正是攻占长安。此后,冯异又用了一年多时间,与更始、赤眉残部、公孙述武装及流民武装,在三辅地区展开拉锯战。

直到建武五年,刘秀在东部和南部战线取得进展后,抽出专人为冯异提供后勤保障,冯异大军才摆脱了饥寒交迫的窘境,最终统一了三辅之地。

4.齐楚战区

关中战区是冯异建功立业的战场,齐楚战场则是耿弇扬名立万的地方。早在建武二年,耿弇就向刘秀提出了从河北转道齐地,拿下张步,将北部和东部连成一片,成为大后方的战略思路。刘秀批准了这个计划,并由耿弇具体执行。

耿弇平齐的过程,可以用“砍瓜切菜”来形容,整个过程也就半年左右,张步的二十几万大军就全部被消灭了。在平齐战争中,耿弇的战术变化多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张步自始至终都被耿弇牵着鼻子走,毫无还手之力。

5.南中国战区

南中国战区面积最大,从南郡开始,南到苍梧、交趾,东到吴楚,西至巴蜀,都是东汉第一战将岑彭的天下!

岑彭自建武三年南征,从南郡的入口襄阳开始,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拔掉了占据南郡的大军阀秦丰。而后,岑彭分兵东进和南下,以军事和外交结合,迅速统一了整个南中国。如果以地盘大小论功,岑彭无疑是第一战将。

6.陇西战区

陇西有一个大军阀——隗嚣。隗嚣是陇西豪族,在当地非常有势力,他自己曾经出任过更始政权的御史大夫,更始政权败亡后,他回到陇西,聚兵自守。

隗嚣是读书人出身,依靠家族势力和自己的人脉关系,聚拢了众多关中流亡之士,文臣武将云集,基础条件比刘秀都强。刘秀登基后,隗嚣虽然表面上归顺刘秀,但实际上耍阴阳脸,始终不肯受刘秀节制。

刘秀多次劝导未果的情况下,于建武六年开始征伐隗嚣。征隗嚣刘秀付出的代价最大,四年内三次兵发陇山,两次功亏一篑,原因就是陇山的天然地理优势。二征隗嚣,还让隗嚣打了一个还击,若不是冯异,三辅差点丢掉。

持续的征战,让隗嚣山穷水尽,建武九年,隗嚣在病饿交加中死去,刘秀乘势进军,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7.西蜀战区

西蜀公孙述是刘秀的最后一个对手,也是岑彭的军事才华尽显的战场。

建武十一年,岑彭从夷陵开始,逆江而上,拔夷陵,渡三峡,克江州。在数千里的长江航道,岑彭大摆迷魂阵,以神出鬼没的计谋和惊人的行军速度,搞得公孙述顾此失彼。岑彭最后一战,以短短两天时间,穿行千里,出人意料地兵临武都,把公孙述惊得跌坐在地,大呼:这是什么神呐!

可惜的是,历史不让岑彭圆满,在武都一个叫彭亡的地方,岑彭被公孙述派来的间谍刺杀,未能看到全国统一最后一战的胜利。

此后,吴汉接管了平蜀军权。在最艰难的成都之战中,吴汉差点被干掉,公孙述过于麻痹大意,他亲临战场,却不幸被汉军重创,当晚就死了。公孙述一死,部将立刻投降。

自此,刘秀的全国统一战争,终于结束了!

刘秀统一战争中的几个难点

刘秀的统一战争,整整打了十三年,跟刘邦不到四年的神速相比,可谓艰难。十三年中,对刘秀来说,以下几场战役,是他一生中的难点和关键点:

1.因为彭宠叛乱导致的河北局势的反复

本来河北是刘秀的根据地,建武二年,由于彭宠与朱浮的矛盾,导致彭宠反叛。彭宠反叛对刘秀来说,不光是一场军事事件,更重要的是一场政治灾难,其背后涉及河北功臣集团与南阳集团,及刘秀之间的矛盾。

当时刘秀西征不顺,南阳地区又出现邓奉反叛,刘秀兵力匮乏,根据地的丧失,让刘秀一度出于崩溃的边缘。刘秀只好采取豪赌的姿态,让人彭宠,集中力量对付中原和关中。结果赌对了,南线和西线胜利后,反过头来在重新收拾彭宠,终于没有让局面不可收拾。

2.邓奉的南阳反叛

邓奉反叛前,一点迹象都没有。邓奉是刘秀的姐夫邓晨的侄子,在刘秀出使河北期间,邓奉替刘秀保护阴丽华两年时间,同时刘、邓、阴三族,基于婚姻关系,是相当的密切。所以,刘秀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邓奉会反叛。

邓奉反叛时,刘秀北面彭宠、张丰反叛,西面邓禹西征失败,东面张步虎视眈眈,南面邓奉与秦丰、延岑、董宪等联合,把刘秀最精锐的十几万人马几乎打残了,刘秀派出了八员大将,也不能平定。最后刘秀亲征,才平定了这场叛乱。

平定邓奉反叛后,刘秀才缓过气来,可以说邓奉反叛的刀,差点要了刘秀的命!

3.邓禹西征失败

邓禹西征是虎头蛇尾,一开始势如破竹,兵力一度号称百万,最后莫名其妙地失败了。笔者曾经撰文分析过邓禹西征失败的原因,政治因素是最重要的隐藏原因。

对刘秀来说,他很幸运,面对的是胸无大志的赤眉军,假如换任何一个“神经正常”的政权,他们从三辅出兵东向,刘秀大概率会被消灭。

可惜赤眉军就是一群蝗虫,只关心肚皮。所以,邓禹西征失败的恶果没有体现出来,甚至给了冯异第二次西征的机会。

4.三征隗嚣的艰难

陇西地理位置太重要,东进可以占据三辅,控制长安。西进可以入汉中,威胁西蜀。而且陇道险峻,易守难攻,陇道不攻克,整个西部地区都不会安生。

云台二十八将中,祭尊和冯异,都病逝于征隗嚣,包括没打过败仗的耿弇,和大将军吴汉,都在这里遭遇了滑铁卢。

刘秀统一战争与楚汉争霸的比较

在大家的印象中,楚汉战争是那么的精彩,东汉统一战争很少被提及,似乎很平淡,其实不是。

最简单的事实就是,楚汉战争不到四年就结束了,东汉统一整整打了十三年。刘邦是政治家,谈不上军事家,刘秀可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战神级军事家。那么刘邦面对超级战神项羽,为什么四年就成功,而刘秀这个战神,为何用了十三年之久呢?

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群狼不比恶虎好对付

刘邦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项羽,而刘秀的对象多得数不过来,一个挑战的是恶虎,一个挑战的是群狼,群狼比恶虎好对付吗?

肯定不是,我给大家列一下刘秀最主要的几个对手,就知道刘秀统一战争的难度了:更始政权刘玄、赵汉政权王郎、赤眉军、梁王刘永、齐地军阀张步、扬州军阀董宪、南郡军阀秦丰、陇西军阀隗嚣、西蜀军阀公孙述。此外还有延岑、李宪、卢芳、铜马、青犊等一堆有名无名的军阀。

刘秀曾经在一次战斗中,差点被铜马军干掉。

项羽虽然军事凶悍,但是个政治小矮人,被刘邦、彭越、英布、韩信一群狼围攻。别看项羽的仗打得精彩,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项羽必然失败的命运。

二、战争涉及面不一样

楚汉战争基本围绕中原进行,主要的几场战斗,大多发生在关东地区,这个地方一定,天下大势就定了。

刘秀的统一战争就没那么幸运了,全国除了辽东和东南,全部被战火覆盖,每一块地盘都有众多地头蛇,难度其实远远大于刘邦。

三、政治掩盖了军事的精彩

楚汉战争是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打擂台,以军事为主,而东汉统一战争则是军事与政治交织的“复合型战争”。比如,刘秀统一河北,就是典型的政治战争的胜利,他从无到有,靠的就是政治手段,获得了河北豪门士族集团的支持,从刘玄内部开花。

政治上的胜利,远远不如军事胜利那么吸引眼球,这是客观事实。另外司马迁对项羽刻意的褒扬,以及对刘邦的贬抑,让故事的精彩程度大大提升,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战例,我觉得耿弇平齐,岑彭平秦丰、伐蜀,及二征隗嚣,这些战例的精彩程度,其实比楚汉战争还要炫目!

刘秀称帝后,是怎样进行统一战争的?有没有遇到像项羽那样的对手?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交待一个问题,就是刘秀是什么时候称帝的。更始三年六月,刘秀在众将拥戴下,于河北鄗城即皇帝位,建元建武。为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仍然用“汉”的国号,史称后汉,刘秀是为汉世祖光武皇帝。

有很多人说,相对于其他朝代的建国来说刘秀的建国显得容易,我不这么认为,刘秀的建国同其他朝代一样,都是经历了数十年的拼杀,几经生死考验而杀出的一条血路,单就昆阳一战,刘秀率13名骑兵乘夜出城,赴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这一条,就足可以见其经历的凶险,更何况当时地方豪强林立,民间草莽英雄众多,还有朝廷的王莽,其对手之多,我没有看出来比刘邦、李世民、赵匡胤等人少。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光武帝称帝后的几个比较有影响的势力,有绿林军所拥护的刘玄、赤眉军所拥护的刘盆子、割据梁地的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八世孙刘永,割据陇西的隗嚣,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五个人都有其各自的势力,而且影响力都不小。有人说简单,我是没看出来哪里简单了。

接着咱们再来看看刘秀是如何一步步的解决掉这些竞争对手,最终统一天下,中兴汉室的。刘秀的目光首先定格在了绿林军和赤眉军的身上。按理说赤眉军拥兵三十万,绝非是这些势力里最弱的,那么为什么要盯在他身上呢?因为赤眉军拥护刘盆子之后,与绿林军拥护的刘玄开始较量,绿林军投降了赤眉军,两个同样起家于草莽的义军经过了一番内斗之后势力大打折扣了,这个时候他们所在的长安城开始闹饥荒了,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赤眉军向陇西进兵但被隗嚣所击败,无奈之下只得返回长安,但在返回途中,他们主动挑衅,击败了在此之前,刘秀派到关中来观望局势的邓禹,在邓禹被击败后,刘秀又派冯异前来接替邓禹。冯异到后,冯邓二人联军与赤眉作战,结果又败了。失败之后的冯异收拢归散的部下,坚壁清野,待机再战。不久,两军大战于崤底,冯异重创赤眉军,赤眉军转向东南方,力图补充粮草和人马,摆脱困境。刘秀率领耿弇、吴汉于宜阳堵截赤眉军,赤眉军投降刘秀,解决掉一个对手。加上之前绿林军投降了赤眉军,可以说这一次绿林、赤眉两个对手全部解决掉了。

紧接着刘秀开始逐步的平定关东。更始败亡后,刘永自称天子,在睢阳登基。睢阳与刘秀所定都的洛阳距离很近,如果不解决了睢阳的刘永,那么洛阳的安全就要被他们所威胁。而且刘永所占据的地盘也很大,总共齐阴、山阴、沛、楚等二十八城,还与董宪、张步组成联兵,割据东方,因此刘秀必须要解决掉刘永。历时四年,在刘秀的亲征董宪和盖延、耿弇对张步、董宪的作战后,关东最终平定,全部被刘秀掌控。这个时候刘秀的对手还剩下陇西的隗嚣和巴蜀的公孙述。

解决完关东势力,刘秀把目光挪向了公孙述。这个时候见到刘秀大势已成的隗嚣,为了能在未来给自己找个筹码,先依附了刘秀。但隗嚣一直怀有二心。建武六年,光武帝告知隗嚣打算派耿弇等七将军从陇西攻蜀。隗嚣感觉可能是要针对自己,拒绝了刘秀,不仅如此还派王元率兵据陇坻。四月,汉军沿渭北平原翻陇山仰攻陇坻,结果大败。王元跟踪追击,马武率精骑断后,汉军撤回。刘秀留耿弇守漆县,冯异守栒邑,祭遵守沂县,另调吴汉由洛阳西进,在长安集结兵力。隗嚣乘胜派行巡攻栒邑,王元取肝县,均被击败。已经投靠刘秀的窦融趁机进攻金城,击破羌族豪强何封等部,隗嚣腹背受敌。隗嚣大将马援也在隗嚣反汉时归附于汉。光武帝给其精骑五千,招降隗嚣部属和羌族豪长,从内部分化瓦解隗嚣。隗嚣上书刘秀表示亲善,企图以此作为缓兵之计,刘秀不允,于是投奔了公孙述。建武七年,公孙述立隗嚣为朔宁王,出兵援陇。隗嚣亲率步骑三万进攻安定郡,进至阴架。另派部队进攻肝县,企图夺取关中,受到冯异等人抵抗,无果。之后,来歙率军二千,秘密从番须、回中,袭占略阳,威胁嚣所据冀县。隗嚣集中精锐反攻略阳数月未克。刘秀利用隗嚣顿兵坚城、士卒疲惫之机,进兵高平第一城,与窦融会师后汉军分路挺进陇山,招降瓦亭守将牛邯等隗嚣大将十三人。属县十六、军队十余万皆降,略阳围解。隗嚣率残部逃奔西城。汉军占领天水郡。结果因汉军补给困难,粮食已尽,各部被迫出陇西。隗嚣收拾残部,一时又夺占陇西数郡。隗嚣与建武九年病死后。部众拥立其少子隗纯为王。八月,耿弇、寇恂攻破高平第一城。十月,来歙、盖延攻破落门,隗纯投降,陇西平定。

本来的目标是平定公孙述,统一天下的。结果因为隗嚣的反复,用了四年的时间先平定了陇西,接下来刘秀把目光盯向了公孙述。

刘秀从南、北两个方向,对益州的公孙述展开攻势。先是吴汉率荆州兵六万,马五千匹,与岑彭会合,沿长江入蜀;来歙、盖延率军自陇西南下攻河池入蜀。南线岑彭军溯江西上,攻克荆门,俘程讯,斩任满,田戎退守江州,岑彭由三峡,长驱直入江关。沿途郡县降附,大军直迫江州。江州城固粮多,不易攻破,岑彭分兵两路,一部分继续围困江州,一部分由自己率领直指垫江,攻破平曲。公孙述令其手下拒守广汉、资中,另派人二万人拒守黄石。岑彭留一部兵力与蜀军主力周旋,亲自率军折回江州,溯江西上,袭破黄石,之后迂回岷江中游,占领武阳,进击广都。公孙述为阻挡汉军进攻派人刺杀岑彭。

岑彭被刺后,刘秀吴汉率兵三万赶到前线,接替岑彭指挥。吴汉败蜀军于鱼腹津,进围武阳,歼灭蜀援军五千余人。西上再破广都,逼近成都。吴汉求胜心切,率二万步骑进攻成都,兵败。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下北线作战,北路来歙军大败王元、环安军,攻破下辨、河池,挺进蜀中,结果大将来歙被刺杀。

之后刘秀派刘尚继续率军南下。北线的吴汉兵败后与刘尚合兵。此后,吴汉与蜀军战于成都、广都之间,歼灭公孙述大量有生力量,兵临成都城下。之后臧宫攻克繁、郫与吴汉会师,合围成都。公孙述招募五千敢死士交延岑指挥,延岑在市桥大败吴汉。吴汉隐蔽精锐,示弱诱敌。公孙述贸然出击,被吴汉大败,重伤身亡。延岑见大势已去,率成都守军降。历时十二年,自建武称帝后,天下终于平定。

这么看来,光武帝虽说没有面临像项羽那样强悍的敌人,但是他的敌人里,无论是刘永还是隗嚣、公孙述哪一个都是一方豪杰,所给光武帝的统一带来的麻烦,丝毫不弱于项羽给刘邦带来的麻烦。

刘秀称帝后,是怎样进行统一战争的?有没有遇到像项羽那样的对手?

作为西汉末年乱世中的枭雄,刘秀于公元22年通过联系地方附近的地主阶级豪强,起兵加入反抗王莽统治的起义军。在经过数年的征战后,刘秀取得了河北地区的统治权。随后称帝,建立了东汉政权,又招纳了当时的洛阳长官,就此建都于洛阳。

刘秀的活动范围只限于河北一带。为了结束多年的乱世局面,结束农民起义军和地方地主阶级之间的纠缠摩擦,恢复汉朝对国家的统一,刘秀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统一战争。

在东汉建立初期,最大的威胁就是活跃在关中一带的农民军队赤眉军。刘秀早在称帝之前就派遣精锐部队侦查并尾随这支农民军。时机成熟后围而歼之,又进驻了长安。同时又对散落各地的农民军队进行攻击,各路人马齐头并进,基本消灭了东方地区的农民军队。因为王莽代表的政权覆灭,全国各地的地主豪强和朝廷官吏纷纷拥兵自重,形成了大量的地方势力。部分甚至自立为王或是称帝,对东汉的建立有着极大威胁。刘秀也成为这些地方割据势力的首要敌人。刘秀首先平定山东地区,先后击败刘永、张步等势力。经过多年的征讨,最终取得了完成国家统一的胜利。

东汉建立后基本采用了西汉政府的建制,刘秀为了修复西汉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同时加强中央的权力把控,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了调整。刘秀在中央官制上设立了尚书台,加大西汉时期待遇较低的尚书的权力,从低品级官位上升到政务大官。尚书台拥有完备的政令系统,在国家决策,社会治安等方面有极大的权力。尚书台也因此成为皇帝决策和发布政令的权力机关。西汉时期形成的三公九卿掌握政权的局面被改变,三公的权利被极大的削弱。

刘秀总结西汉政治制度的弊端,对国家官员的监督审查进行了加强,组建了完备的监察机构并拥有极大的权力。又重新设立了司隶校尉,对京城官员和社会上的违法乱纪进行监察。这一职位受到了刘秀的重用,从而抑制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的权力,加强了皇权。东汉在地方上设置刺史为最高长官,刘秀将监察大权一并交给了刺史。自此,中央御史台负责总领,司隶校尉为中央要职,地方上又有刺史的监督。东汉形成了一套从京城到国家各地区的完备的监察体系,稳固了国家统治。

西汉时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而郡县的数量又极为庞大。为了加强国家对各地区的有效管理。刘秀进行了改制。刘秀加强了刺史的地位,使其成为地方权力最大的行政官员。刺史可以自主处理地区事务,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上报给皇帝而不用经过中央官员。由此,地方的管理直接由皇帝控制。刘秀又取消了地方都尉一职,大大降低了地方官员拥兵自重的可能性。刘秀的调整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稳定,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把控,使东汉政权得以延续。

刘秀称帝后,是怎样进行统一战争的?有没有遇到像项羽那样的对手?

公元25年,刘秀于鄗城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国号仍为汉,史称东汉。九月,赤眉军击败刘玄,汉更始帝投降,同年十二月被杀。刘秀因为汉朝是火德的缘故迁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

东汉建立以前,刘秀在河北平定王郎,建立根据地。登基之后,刘秀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过程。建武二年(公元26),渔阳太守彭宠结合匈奴,反对刘秀。27年,平定赤眉军,夺得关中。建武三年三月,岑彭迫降董䜣,击杀邓奉。29年,率军平定梁郡的刘永、琅邪的张步、黎丘的秦丰、渔阳的彭宠。

30年,平定东海的董宪、淮南的李宪。河西窦融归降东汉。此时,只有陇西、巴蜀、九原的卢芳不在东汉的掌控中。建武十年(34年)汉光武帝平定陇西隗纯,结束历时四年的陇西之战。

陇西平定后,刘秀的统一大业仅剩公孙述割据的巴蜀。建武十一年(35年)春,岑彭率军攻克夷陵,入江关(今四川奉节)。六月,来歙率军击败王元诸部,占领河池。

建武十一年(35),来歙与盖延、马成攻克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乘胜进军,外久,来歙被刺客杀害。北路汉军改由马成指挥。公孙述派人刺杀岑彭,汉军退出武阳。岑彭遇害后,吴汉接替伐蜀。吴汉一开始贪功受挫,不久撤走,与部下刘尚会合。

建武十二年十一月,吴汉与臧宫会师成都,是月十七日公孙述反击汉军,派延岑出击臧宫,自身则率军数万攻打吴汉。吴汉大破蜀军,公孙述重伤身亡。延岑举城投降。巴蜀全境归附。37年,汉军击败卢芳,东汉成为全国性政权,卢芳逃入匈奴,统一战争最终结束。

总体来说,刘秀的统一战争比较平淡,除了打四川的初期因为轻敌原因导致败战之外没有遇到什么类似汉高祖时期项羽那样的人物。其实从刘秀发迹开始一直到统一天下,每到危难的时候总会有人出来帮助度过难关,好像一直受到上天眷顾,被称为“位面之子”也不为过。

刘秀称帝后,是怎样进行统一战争的?有没有遇到像项羽那样的对手?

如果说刘家刘邦刘秀刘备为他们三个设置统一难度的话,刘备是地狱级,刘邦是困难级,而刘秀只能算中等难度。不是说他没有才干,而是说他的出身、格局、运气、对手比其他两个好太多。

首先他是豪族出身,基础较好,在完成开始有点难的昆阳之战击败王莽军之后,就一路顺风顺水。在他的哥哥被杀后就直接外调选择的河北作为根据地,他就相当于三国的袁绍,轻松平定北方的铜马农民军后实力就已经是天下数一数二的了。收编之后又灭掉了关中的赤眉起义军,再收编,基本天下已定了。在看看其他割据一方的诸侯,陇西的阮嚣、四川的公孙述、琅琊的张步。。这都是什么菜鸡,天下整个中心都被刘秀占领了,那就小鱼小虾又能掀起什么波浪。

刘秀称帝后,是怎样进行统一战争的?有没有遇到像项羽那样的对手?

建武元年(25年)十月,刘秀称帝,建都洛阳,采纳来歙联陇制蜀、西和东攻的建议,确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

建武二年(26年)至五年(29年),刘秀一方面命来歙出使陇西,完成联陇制蜀的战略,解除了西顾之扰;一方面集中主力以洛阳、河内(郡治怀来,今河南武陟西南)为中心,对关东各割据势力展开攻势。建武二年(26年)春,破睢阳,刘永战败退往谯县(今安徽亳县)。

建武三年(27年)六月,刘永被杀。并且消灭赤眉军于宜阳,夺取长安,取得东西二京。建武四年(28年)五月,大将军朱祐、建威大将军耿弇北讨彭宠,建武五年(29年)二月,彭宠被奴仆杀死,刘秀攻占燕蓟及其以北地区。

建武六年(30年)二月,杀董宪于朐县,夺占东海之地。关东各割据势力相继被刘秀击破。建武十二年(36年)灭蜀。战争先后经历了平定关东、攻占关中、并陇灭蜀几个主要阶段。堪称为中国古代封建统一战争中的一个范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