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一世的汉武帝,为何会被江充毁了家务事?

汉武帝晚年的悲剧太正常了,他没有落到亡国就已经不错了!正是这场悲剧,让汉武帝昏聩的头脑清醒了许多,才又认识到自己就是个凡身肉胎。反思让他意识到,汉帝国其实早就危机重重,政策的及时调整,避免了帝国早夭!

人们试图从多方面分析汉武帝晚年的政治布局,甚至认为刘据的下场是汉武帝刻意为之。要我说根本没那么复杂,就是汉武帝的自私和昏聩,导致了那场悲剧!

有人说,汉武帝有意立刘弗陵为太子,这个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刘弗陵最后能登基,其实是无奈选择。不说刘弗陵的年龄是个大障碍,他的政治依靠在哪里?没有强大的后盾他坐得住龙椅吗?可参考汉惠帝可怜的儿子们。

也有人说,汉武帝相中了昌邑王刘髆。假如李夫人不死,也许有这个可能,李夫人死了,刘髆基本就没机会了。况且,太子刘据无论从能力还是资历上来说,都是其他儿子所不能比的。

所以,刘据之死肯定不是汉武帝有意为之!

一个小小的江充,究竟哪来那么大能量,玩弄汉武帝父子于股掌?

别上纲上线,就是汉武帝自信过了头,自以为无所不能。其实他已经处于年老昏聩状态,变得多疑和自私,也没了年轻时候的大气磅礴。

江充就是利用了他的这种心理,打着为他尽忠尽责,其实掺杂了个人不可告人的私利。

汉武帝认为,一个连太子都敢得罪的人,等于绝了自己的后路,把皇帝当做唯一依靠,这样的人难道还不算忠心吗?

可是汉武帝忘了,一个不顾未来,敢往死路里钻的人,他还会在乎眼前的危险吗?他的所作所为得有多大杀伤力啊!

汉武帝为何想不到?自私呗!他只想着别人对他的忠心,却从来没考虑过别人的需求,不看偏了才怪!比如江充,他凭什么不顾未来前途,守着一个垂垂老去的皇帝?忠心需要用这种极端做法来呈现吗?

汉武帝的自私和昏聩,让他已经看不到这个层面。他的狂妄自大或许认为,臣子就应该这么忠诚!

其实在江充之前,接连出现过两起太监陷害太子的事,都被他发现了。这么明显的信号,他居然不往心里去。也许他觉得,江充只是因为对自己忠心,让太子受了点委屈,不算啥,为了爹,他该忍一忍!

甚至巫蛊之祸前,连自己的女儿都卷入案件被杀,他不光不省悟,反而对江充更加赞许和鼓励,让事件走向不了遏制。

直到太子被逼聚兵,汉武帝依然轻描淡写地说,大概是江充逼得太急,把太子逼得走投无路了,太子不会造反!

既然认为太子不会造反,还纵容江充把太子逼上绝路,汉武帝的自私令人发指!

所以,他被江充搞得晚年凄凉,那是活该!只可惜了刘据一家和卫子夫。

聪明一世的汉武帝,为何会被江充毁了家务事?

再雄才大略的人,首先他也是一个人!

人有七情六欲、爱恨情仇。

汉武帝末期,经过多年的征伐和争斗,亲情肯定被摆在权力之后,作为一国之君,很清楚:失去权力,就没有了一切!

所以当江充以太子谋反为借口,汉武帝就毫不意外的入瓮。你想夺我权,我给你来个斩草除根!

聪明一世的汉武帝,为何会被江充毁了家务事?

聪明一世的汉武帝,为何会被江充毁了家务事?

  江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简单粗暴地来讲,他就是一个小人,或许有的时候,他内心也还有过叫做正直的东西,但量肯定不容乐观,看看他人生中干过的那些著名的事情就知道了。

  还是在很久以前,江充的妹妹嫁给赵太子刘丹,那个时候,他还叫江齐,他还是赵王刘彭祖的座上宾。因为江充和赵王走得太近,刘丹怀疑他没事就喜欢瞎告状,于是两人有了矛盾。刘丹也是个没脑子的,因为江充知道的太多,就派人抓他,结果事没办成,江充跑了,刘丹只好把江充的父兄抓来砍了。

  江充逃到长安,改了名没换姓,他向朝廷告发刘丹与他姐和父亲的妾室们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并且结交了许多不法之徒,这一下子汉武大怒,收捕刘丹,判他死罪。江充的告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刘丹被他玩残了。

  后来,江充出使匈奴,再后来,监察豪贵们的越礼过分行为,贵戚近臣中有许多人,都被江充举报弹劾过,弹劾还不够,他还要把人家的车马都没收,让他们到北军营去待命抗击匈奴,为了保命,这些贵戚们都跑到汉武那去磕头,拿钱赎罪,结果北军一下子得到了几千万钱——对于汉武帝来说,江充就是个送财童子啊,多忠直啊,如此不阿权贵,又会讲话,又会办事,多好的臣子啊。

  江充一辈子都在揭人隐私,告状是他的生活常态,他和刘据的事情,起初本来也没什么,就是刘据的人在驰道上跑马车,江充呢,就扯起了虎皮拉大旗,要把人交官处置,刘据求情,江充还不让,径直捅到汉武那去了,汉武对江充的做法表示赞许:“作为人臣,应当如此。”

  后来就是这个人臣楷模,成功地利用汉武的信任,加上其他人的推波助澜,生生地把刘据和几万个人都给送到了阎王殿,当然了,不久后,汉武也让他带着他的三族去和他们开会了,至于开会会不会打起来,打得怎么样,就没人知道了,不过想来,没有拉偏架的汉武,江充应该是会被再打死一次了。

  汉武帝聪明一世,为什么会被江充毁了?

  题主聪明一世用得好,因为汉武帝的确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为什么会被江充给迷住了?首先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江充是忠臣的想法,他根本就想不到江充在这件事上面的私心有多重。再者说了,汉武帝对自己的这个儿子,的确也是有意见的。他本人雄才大略,虽已年老,但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干他个二十年,可太子当时的势力应该已经相当大了。老皇帝呢,其实内心也很矛盾,他一方面希望这个从小培养的儿子强势一点,将来好继承自己的家业,把大汉发扬光大,事实上刘据的确培养了一大批能人,这伙能人当然也许不怎么样,但是后来就算是到了宣帝朝,依然发挥了大作用,比如说霍光,比如说邴吉,张安世等,他们都是刘据的人。可是皇权是很奇怪的东西,刘据的势力越大,老皇帝越不安,或许他开始只是想借江充敲打敲打太子,让他安分点,等正常接班就可以了,不要玩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可是很明显,除了江充,还有一大批的人,等着看刘据倒台,他们在背后煽风,结果到后来,就是咱们看到的事情,已经无法收场,汉武帝发觉有问题时,儿子和老婆都已经被玩死了,他把帝国给玩脱了。

  终于,他只能把点火的那个小人江充给除掉,下罪己诏,建个思子宫,以祭奠自己无辜的嫡长子。

简单说几句吧,期待朋友们的关注,留言。

聪明一世的汉武帝,为何会被江充毁了家务事?

江充只是汉武帝的“背锅侠”好不好,这个问题的提出就首先肯定了汉武帝聪明一世,不会犯错,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古代是为了证明帝王是“神”人,所以必须对帝王的过错必须找个人来承担责任,张汤、主父偃、江充,他们前赴后继,是为了体现道家法派的“狡兔死,走狗烹”的服务思想。

帝的意思是“大神”。

王的意思是“神”。

对于汉武帝来说,是没有个人的小家的概念的,整个帝国,就是他的“家”,张汤、主父偃、江充,都是他的得力治国手下和奴才,卫青、霍去病,则是他的得力军事手下和奴才。

所以,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卫青、霍去病都被列为有名的“佞臣”,就是才能出众,品德不高,一味服从帝王的人。

当然,有些人还根据最初追随汉武帝被其母后以“同性恋”名义诛杀的韩嫣(经常模拟西征匈奴故事取悦于汉武帝)为例,说同样非常帅的卫青、霍去病很难摆脱“同性恋”的嫌疑,其实这个真是子虚乌有的事,汉武帝追求的应该是权势,不会着眼于个人物欲。

江充也一样,他的主要职能是帝王的“鹰犬”,汉武帝叫他去咬谁,他就去咬谁,汉武帝怀疑谁,他就去调查谁,根本不会存在独立的人格去做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