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盛极百年的契丹后人去哪里了?为何56个民族里没有契丹族?
虽然56个民族里没有契丹族,但是DNA技术,已经帮我们找到了强盛一时的契丹后裔!我国达斡尔族就是契丹族后裔,另外,在云南地区,一些自称“本人”,在自己姓氏前冠以“阿莽”(如阿莽蒋、阿莽杨、阿莽李)的族群,这些人的DNA序列,也与契丹人非常相近。契丹族起源于鲜卑族,可能是鲜卑宇文部的一个分支,与突厥同系。公元907年,契丹族由耶律阿保机完成各部统一,并于916年正是建国,国号契丹,后改为“辽”。公元1125年,辽国被崛起的金国所灭。
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帝国,1218年被蒙古所灭。这次前后,辽国贵族还曾经建立过东辽、后辽、后西辽等短命政权。
辽国立国218年,西辽立国86年,合计超过三百年。因而契丹历史是我国古代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契丹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北至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号称幅员万里!
契丹长期与北宋对峙,澶渊之盟后,宋辽和解,长达百年不动干戈,史称“戴白之人不识兵”。长期的经济繁荣,及与汉文化的交流,使契丹民族逐步汉化。契丹皇族出现了很多汉学大家,比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被称为让国太子的耶律倍,他精通诗书、精于书画、通晓医术和阴阳,是一位罕见的汉学大师!
契丹人口峰值近千万,虽然与同期的北宋相比,仍有巨大差距,不过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来讲,这个数字还是相当罕见的!
契丹人被蒙古灭国后,作为一个民族,为什么突然消失在历史的视野中了呢?关于这个问题,史学家认为,契丹灭国后,留在蒙古草原的那部分人,逐渐融入了蒙古族,南下的那部分契丹人,则融入了汉人,留在东北的契丹人,就成了后来的达斡尔族人。
现代医学测试表明,在蒙古人和汉人中,确实有一部分人C3基因,这个基因就是契丹人的标志。而在我国云南地区出现的那部分“本人”,经医学研究和历史分析认为,他们很可能是,随蒙古远征军来到云南的契丹后裔。
唯一作为一个民族,集体遗存下来的达斡尔族,就是昔日强大的契丹族后裔!
曾盛极百年的契丹后人去哪里了?为何56个民族里没有契丹族?
契丹民族在公元907年建国,到公元1125年灭亡,享国218年。此后契丹部分皇族逃亡西域地区,建立西辽,在1303年又被蒙古所灭,又享国178年,总计契丹建国时间长达396年,应该算是寿命比较长的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了。
契丹从唐末开始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之上,在整个五代和北宋时期,契丹逐渐做大做强,建立了一个强悍的大帝国,与北宋南北对峙,最终先亡于女真,后亡于蒙古。而契丹民族的子民因为战乱原因也不断分散,融入到了很多民族之中。一个强大的民族自此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竟然连本民族最基本的融合力都没有办法保持。
那么,契丹民族到底去了哪里了?根据学者的研究,这个民族的去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契丹族与回鹘族融合】大辽帝国的灭亡,使得契丹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分化阶段,由于位于中原地区的大辽国被女真所灭,部分契丹族跑到西域地区建立了西辽,和当地的汉族、回鹘(维族的祖先)等民族杂居,最终融进了这些民族之中,完全丧失了本民族的凝聚力。
【契丹族与汉族的融合】战乱造成了民族的大迁徙,有的契丹族入居中原或南徙南宋,和汉族杂居,逐渐汉化。比如在元朝末年,部分契丹人的后裔,如石抹帖木儿定居浙江台州,已完全汉化;又如耶律楚材父子已完全成为一个真正的儒者,接受汉文化了,其他契丹人在元代散居各地与汉族杂居,也逐渐汉化。因此这部分居汉地的契丹人最后融入汉族之中。
【契丹族与女真族的融合】契丹族因为分化严重,散居各地,有的在东北地区,被金朝分迁到上京、济、利等路和女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女真化。
【契丹族与蒙古族的融合】早在辽帝国时代,契丹已开始了分化过程。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契丹族就已大量接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而被汉化,主要从事农业。而居住西北的契丹人则受蒙古族各部的影响,仍以畜牧狩猎为主,这些契丹人的语言和习俗本来就和蒙古各族相近,逐渐被同化。金代的契丹族,一部分入西辽,入西夏,部分留居女真统治的地盘,部分进入南宋,但到了13 世纪,蒙元尽灭诸国,所有契丹统归于元朝。
【契丹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在元代的契丹人或入蒙古、或入汉族,或在西域,并有少量入朝鲜,甚至在伊朗也有极少量的契丹人。部分少数契丹族人与满族、土族、彝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基诺族、傣族、景颇族进行了融合,契丹族消亡殆尽。
【契丹族部分演变成达斡尔族】辽代契丹人曾有相当数量迁移到以后达斡尔的居住区,早在939 年,因为东北地区的乌古部水草丰美,就徙三石猎户居之,成为今天达斡尔族的祖先。据统计,目前国内 有13 万达斡尔人,在国外,罗马尼亚有 2 万达斡尔人。这算是契丹族幸运存下来的比较纯正的孑遗。
曾盛极百年的契丹后人去哪里了?为何56个民族里没有契丹族?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盛极一时的少数民族,有的甚至征服华夏,建立帝国,但后来都被民族大融合了,华夏文明的包容性和同化力可见一斑。
(▲ 大辽承天萧太后剧照)
契丹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最初属于鲜卑族宇文部,自北魏开始,契丹族从鲜卑族分离出来,开始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活动,并逐步形成八个部落,史称古八部。
契丹族逐渐强盛起来,并在唐末取得了长足发展,他们的杰出领袖耶律阿保机不但统一契丹各部,还率军东征西讨,征服了很多部落,并在公元907年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继位(辽太宗)后,夺得了幽云十六州,这些汉人聚集区对契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加速作用,到萧太后和辽圣宗在位期间,契丹达到鼎盛,控制的疆域东至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至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至河北南部的白沟河,幅员广阔,高达489万平方公里,成为名符其实的帝国。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契丹开始走向衰落。
辽圣宗以后的历代皇帝一个不如一个,导致国力一代不如一代,很快葬送了祖宗打下的基业,而饱受契丹压迫的女真人强势崛起,不到十年功夫就灭掉了盛极一时的辽帝国。
辽国灭亡后,契丹人特别是契丹贵族命运各不相同,主要分成两大部分。
1,向西逃跑的部分,继续建立政权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跑到新疆和中亚一带,建立了西辽。西辽一度强盛,称霸中亚,威名远播至欧洲,历三世三帝,享国88年后被强大的蒙古国所灭。
西辽灭亡后,契丹贵族波剌黑逃亡波斯的克尔曼,建立了起儿漫王朝(又被称为“后西辽”),这是契丹人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82年后被伊尔汗国所兼并。
这部分西逃的契丹人逐渐融入了新疆、中亚和波斯等当地民族,随着历史演变,已经无法区分是否契丹人,如今这些地区的居民很可能就有契丹人的后裔。
2,留在中国的部分,被民族融合辽国被金所灭,金又被蒙古人所灭,蒙古人后来又被汉人赶走,经过数百年的战争、通婚、迁徙,原来的契丹人逐渐被民族融合,有的融入女真族,有的融入汉族,有的融入蒙古族,上千年过去后,他们就像一把把食盐被融入大海,已经无法区分哪些是契丹后裔了。
不过,据有关新闻报道,专家使用DNA技术对考古发现的契丹人骨骼和当代疑似契丹人后裔进行技术鉴定后认定:达斡尔族和云南保山地区的阿、莽、蒋姓确为契丹族后裔。
据报道,专家在云南保山的5个村庄提取到阿、莽、蒋姓的血样,又从四川乐山提取到契丹人腕骨,从内蒙古赤峰提取到契丹人牙齿、头骨,从内蒙古提取到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经过一系列复杂的DNA比较鉴定,终于得出准确结论。
(▲ 达斡尔族礼仪文化)
基于这次发现,专家们认为契丹人被女真和蒙古征服后,有的保留了较大族群,逐渐演变为新的民族(如达斡尔族)存续下来;有的随军征战,到处迁徙,逐渐被当地人同化。
无论是哪种情况,当初留在中国的契丹人都已经被民族大融合,彻底融入华夏文明,成为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曾盛极百年的契丹后人去哪里了?为何56个民族里没有契丹族?
契丹族从鲜卑族一支转来,兴起于辽河上游,是唐朝培植大以压制西边突厥的,武后时曾经起兵造反,几乎灭唐,后来被剿平,唐亡后藩镇割据,中原内乱,北方契丹九部,趁机做大,耶律阿保机利用诡计,除掉了诸部首领,统一了契丹,建立辽国,阿保机即辽太祖,在唐朝时契丹人就汉化了,唐灭后又恢复了契丹族,虽然他们都精通汉文化,但却创立了契丹文字,但语音还是汉语,辽国兴盛三百年,几乎占有中国整个北方,五代时频繁南下,几欲入主中国,都因中原人反抗强烈而作罢,那时中原虽乱,却是武人当政,骁勇善战,辽人无可奈何,只能遥制梁唐二代,后晋的石敬塘认辽太宗为父,可他比辽太宗还大二十岁,意为一家两国,又割了长城以南十六州之地,从未收回,以后北宋建立,仍然受制于辽,北宋有恐辽症,每战必败,虽称一统,其实河北山西之地,不完全属于北宋,辽兵随意来往,后来北宋联金灭辽,但文官当政,不仅没有收回十六州之地,反而连失自己的城池,但金兵甚是厉害,也不讲什么战略战术,只凭蛮力就把辽国灭掉,辽国灭亡后,其国士分属金,北宋,西夏,蒙古,当然,国土上的人民,自然归了这些国家,契丹族本已汉化,只是后来又烣复了契丹族号,也没有自己的文明,而且历史上已多次改族了,据说契丹人在辽亡后大致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南迁归宋,直接汉化,成为北方汉人,也有迁到江南的,一部分归了金,变成了女真人(在东北地区)或是蒙古人或西夏人,另一支往西,在耶律大石率领下,建立了西辽,即今中亚广大地区,一般所谓民族,都是互相同化,其实历代出现了那么多民族,其实都还是原本土地上原来的往民,只是不断地在改变自己的民族名号,为什么要不断地改来改去呢?因为总有某个小部落出来一个杰出人物,他带领本部落崛起壮大,所以不断扩张兼并周围的部落,这样一个新的民族就出现了,给自己的部众起个族名,弄个国名,弄得好的就去统一中国,弄得不好被人灭掉,部众被人家分散开,分别安插,如五胡内迁,防的便是复族复国,女真兴起,不就是完颜部落由于出了个完颜阿古达而勃兴百年吗?现在女真人不也消失了吗?其实人都还在,只是换了个族名而已,他们先是蒙古化了,后来又恢复了女真,以后又改称满族,现在虽仍称满,实已汉化,看来民族同化,如水走下,总是文明程度高的一方同化文明程度低的一方?所以民族同化具有方向性,但不知将来同化中华者为谁?
曾盛极百年的契丹后人去哪里了?为何56个民族里没有契丹族?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过半农半牧生活。曾经建立辽国,与西夏、宋并存,后被金所灭。
部分契丹人西迁又建了西辽,再次被蒙古人灭国,至元朝,契丹族在历史上就消失了。
曾经盛极的契丹族去了哪里,为何现在56个民族里没有契丹族?
有书君认为有西迁、有内移,有融合、有改名,名称变了,血统还在。
契丹族的消失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融入国内其它民族之中;二是西迁,一路向西,走到西亚地区。
1、融入到其他民族之中
辽朝被金灭亡后,契丹人多数成了金国的臣民,金国以胜利者的姿态歧视契丹人。
将其姓氏按照女真人的语言改成了女真姓氏,改契丹人的耶律姓氏为移剌,改萧姓为石抹,同时为方便统治,对其中一些上层契丹人直接把女真的国姓完颜赐给契丹人。
这样,一部分契丹人就融入了女真人之中。比如近代中国知名满族作家老舍的满族姓氏是舒穆禄,而舒穆禄这个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契丹姓氏石抹氏,所以这就是契丹女真化的一个例子。
金国入主中原之后,大量女真人内迁进入中原地区,同时内迁的还有许多归顺女真的契丹人。而他们进入中原之后,也和内迁的女真人一样迅速汉化。
还有一部分契丹人,分别投靠了蒙古族和西夏的党项人。西夏灭亡之后,投靠西夏的契丹人也被编入蒙古军队之中,最终这两支契丹人都融入了蒙古族之中。
到了元代,多数契丹人已融入女真、蒙古、汉族,少数融入达翰尔族、哈萨克族、本等族中。14世纪中叶之后,契丹族的名称没有了。
《元史·世祖本纪》中说到:女真、契丹,同汉人。若女真、契丹生西北不能汉语者,同蒙古人。
即:会说汉语的女真人和契丹人都被划入了汉族之中,而在西北地区不会说汉语的女真人和契丹人则被划入蒙古族之中。
金朝被蒙古灭亡之后,大多数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契丹人,都基本融入到汉族之中。汉化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被蒙古人一律视为汉人,融入了汉族之中。
因此融入到了汉族和蒙古族当中的契丹人最多。
2、西迁至中亚、西亚
辽灭后,耶律大石带了近两百人转战西域,没想到却在西域打出了一片天地,建立了西辽国,后来西辽被蒙古骑兵所灭。
一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剩下的契丹人接受了伊斯兰教。
善于金戈铁马的成吉思汗,曾使用大量契丹族随其四处征战。
而追随征战的契丹人,随着亡宋、灭金、平大理、破高丽、西征欧洲,开始分布于全国各地,甚至远至朝鲜、中亚、西亚。有的在当地定居做官,有的戍守一方。
在现在的阿富汗地区,有一个叫哈扎拉的民族,这个民族分成八个部落,其中有一个部落名叫达尔契丹,有很多人认为他们是西辽灭亡后逃到此地的西辽契丹人的后裔。
欧洲人有称中国人为""契丹""的习惯,跟西辽的历史有关。
3、有相关的民族与族系
一部分契丹人留在了故地,也就是现在内蒙的赤峰、通辽、辽宁、吉林一带,是在北部和东北的契丹人。
跟随出征的契丹人,留在当地的,难以壮大,为了生存要么隐姓埋名、要么融入其他民族,慢慢没有了契丹人。
虽然契丹族没有了,但还是有一些其它的民族或者民系自己认为和契丹有着传承关系。比如最直接的是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族。
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他们有传说,称自己的祖先跟随一个契丹将军来到现在的聚居地,近代基因研究也证实达斡尔族和契丹人有比较高的基因相似度。
达翰尔族可以说是契丹人的后裔,他们保留了一些契丹族的风俗,是契丹人留下的习惯。
达斡尔现在居住的地方是大鲜卑山,他们称自己是鲜卑后人。大鲜卑山地区是鲜卑族发源地,而契丹族的发源地也在这里。辽金灭亡后,这里是满族(女真)的所在地。
另外,在云南施甸县有一个叫""本人""的族群,也被认为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他们虽然分属十几个民族,但其中许多家族的家谱最早都姓耶律。
现在专家认为他们可能是投靠蒙古军队并随其南征至此之后,在此定居的一部分契丹人后裔。
我国专家通过DNA上古基因鉴定,云南的""本""人与契丹后裔,与北方辽墓出土的契丹人同源度比较高,同于现在的达斡尔人。
总体上来说,契丹人在辽朝灭亡之后,多数已经融入了其它民族之中,最主要的是融入汉族和蒙古族,少部分则融入了满族(女真)和其它中亚、西亚民族之中,如阿富汗达尔契丹部落。
另有一些支系则成为了今天的达斡尔族、云南本人,但是与过去相比人数已经不多,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但血缘族系还在。
最后有书君要说56个民族里没有契丹族一点也不奇怪。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融合的共同体,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些古老民族的称呼没有了,比如女真、契丹、羌族。
但一些新的民族产生了,比如回族,元代是形成准备时期,明代是回族最终形成的时期。
所以,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不变,而名称会发生一些变化,或消失或改变都属于正常变化。各民族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相互离不开,共同发展的关系。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曾盛极百年的契丹后人去哪里了?为何56个民族里没有契丹族?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一个很有名气的民族。可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的一个族群。他们就住在今蒙古国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契丹这个名称的意思是”镔铁“也有刀剑的意思。可见契丹是一个马背上的和刀剑立国的民族。
契丹起源的考证:白马青牛的神话传说根据《契丹国志·契丹国初兴本末》和《辽史·地理志》记载:
“古昔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即老哈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即西拉木伦河)而下,遇于木叶之山,顾合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是生八子,各居分地,号八部落。”这段话的意思大意是说古时候相传有一位男子骑着一匹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一位女子则乘青牛自上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了八个儿子。后来,他们的八个儿子分别繁衍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契丹。
这就是关于契丹一族起源著名的“白马青牛传说”。当然这只是个神话传说,做不得真。可是后来据学者考证文中提到的木叶山是确有其地,也一般被认为是契丹一族的发祥地。大致位于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与文献上的地名基本一致)。
据历史和考古学者多方考证过后,比较正统的一般认为契丹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一、匈奴说——有人认为契丹是汉代匈奴一族之后,主要依據《旧五代史》、《冊府元龟》等书的記載。这也是因为在史书上记载的契丹人的服飾可以看出契丹人的服装保留了很多匈奴的特征 。
二、鲜卑说——在契丹有一个传说:认为始祖发迹在木叶山,認为死后灵魂要回到黑山去。黑山和木叶山都在鮮卑族所聚集之地,所以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契丹族应該是鮮卑族的后裔。主要依据有史书有《新五代史》、《契丹国志》、《辽史》等书。
三、匈奴鲜卑混种一说——有学者认为契丹起源于民族大融合期间。很多少数民族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类学者就觉得竟然契丹保留了匈奴和鲜卑一族的特色。那他应该是两族相结合的产物。
大辽国:契丹人的兴盛与没落一、契丹国的建立
契丹一族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唐朝的时期。那时候的契丹共有八个部落,彼此并非是一条心的。可是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其中身为八族之一的迭剌部除了一位雄才大略的领袖,他就是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花了几年的时间统一了契丹八部并于公元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后才把国号改为“大辽”),建年号为神册。此外他还令人建立自己的契丹文。
二、辽国的鼎盛时期
根据《辽史·地理志》记载,辽国极盛时期的版图,”東至于海,西至金山,暨於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溝,幅员万里“,是一个很大的帝国。
大辽王朝最强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谓气壮山河,1125年,辽朝灭亡。
在宋朝早期辽国曾经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很长一段时间。并不断南侵,成为宋国早期的一大外患。直到”壇渊之盟“签订了以后,双方才大致上的能和平共存。
辽朝也有一个著名的圣宗盛世,由于辽圣宗年纪小,由他的母亲萧太后摄政。他们两母子在治理国家这个期间,把国家打理得井井头条,也是辽国最鼎盛的一段时期
三、辽国的衰弱
辽朝到了辽道宗期间,曾发生过一次内乱,史称“滦河之乱”。其后大辽国国势日衰,辽道宗在位期间,辽政治腐败,国势逐渐衰落。到了1101年正月,辽道宗去世,皇孙耶律延禧继位,即天祚帝,也是辽国的最后一任皇帝。
被统治的女真人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族在外拥兵自立,并与大辽皇朝对抗。1115年,辽朝又再次发生内乱。完颜阿骨打乘机攻克辽国的首都上京城,辽朝灭亡。
契丹族的是如何消失的?契丹族的消失,在史学界主要有三种主流观点:
一、彻底覆灭说:有几十万的契丹士兵死于战争之中,被金国所消灭。另外一部分则归顺金国,并随着金国的东征西讨而遗落在了各地,现在想找也找不到他们的族群了。
二、奴役与消亡:有不少契丹人在辽国灭亡之后依旧留在原本的地方,那就是现在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一带。但是受到金国的压迫和文化上的封锁,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又经过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就渐渐的忘了自己的祖源,和其他民族彻底的融合在了一起。
三、逃亡与同化:有一部分的契丹王室的追随者和一些居住在辽国南部的契丹人侥幸在这个战争中存活了下来。但是为了灭金复辽,一部分向西逃亡,并在西部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比如说“西辽和后辽”两个国家。
但是后来被消灭了以后也就渐渐的在哪里定居了下来并逐渐的与当地的民族融合在了一起,不分你我了。另外的一部分则被迫投靠在了蒙古人的旗下,随着蒙古大军活动,最后也别他们给同化掉了。
从以上三种说法我们可以发现契丹的消失基本上都是与民族融合有关。就是因为种族同化和文化传统习俗上面的消失,导致契丹这个族群的灭亡和消失。
近代发现的达斡尔人,被认为是契丹族的后裔。
一个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深处名叫达斡尔族的族群被学者们找到了。他们自己也称自己为契丹族的后裔。可是他们没有文字也没有任何的记载,只能靠口诉相传历史。
学者们在考察中发现在一些建筑、服饰和剪纸方面和契丹文化极为类似。过后学者们通过DNA检测也证实了达斡尔人虽然并非纯种的契丹后裔,但在血缘关系上也已经非常接近了。
END.
作者:博文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