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宦官有哪些故事?

西汉不同于东汉,宦官势力是非主流,只在短在时间内活跃过。汉武帝时期有个有名的宦官叫苏文,参与了江充的陷害太子的巫蛊之祸。汉宣帝时期有两个宦官,一个叫弘恭,一个叫石显,这两人是西汉权势最大的宦官,尤其是石显,到了汉元帝时期,他一度把控朝政,把士大夫们玩得死去活来。

勾结江充,谋害太子的苏文

宦官谋害太子,这种不可思议的事竟然发生在汉武帝身上。其原因就在于,善于察言观色的苏文等人,觉察出了汉武帝对太子的不满,以及汉武帝对太子的猜忌心理。

苏文曾经诬告太子调戏皇后宫中的宫女,老迈昏聩的汉武帝,竟然一次性赏给太子二百名宫女,意思说,你不是喜欢宫女吗,让你喜欢个够!太子被父亲的行为弄得莫名其妙,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苏文诬告,恨得皇后和太子牙根痒。

还有一次,一个叫常融的太监,诬告太子听到皇帝病了反而面有喜色,汉武帝差点没气晕。等太子来了后,发现太子面带戚色,再仔细一看,眼边似乎还有刚刚哭过的痕迹。汉武帝私下一打听才得知,太子听到他病了,大哭一场。汉武帝这才发现被常融骗了,立刻杀了这个挑拨是非的家伙。

但即便这样,猜忌心理导致汉武帝还是相信苏文等人的谗言。苏文怕将来太子登基,自己遭到报复,干脆从此跟江充勾结在一起,不断陷害太子。

巫蛊之祸爆发时,苏文正和江充一起威逼太子。太子一怒之下杀了江充,苏文逃脱。这个奸贼,一见到汉武帝就说太子谋反,导致太子冤死。

不过苏文也没有也没有好下场,巫蛊之祸真相大白后,苏文被汉武帝活活烧死!

勾结外戚,谋害萧望之的弘恭

弘恭是西汉第一个参与政治的宦官,他因为擅长于法律,被汉宣帝任命为中书令。中书令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汉宣帝本人不喜欢儒家思想,他更崇尚法治,所以像弘恭这样的法律人才比较吃香。

同时汉宣帝为了平衡外朝势力,有意识地让弘恭参与朝政决策,开了西汉宦官干政的先河。

汉宣帝去世后,汉元帝大肆提拔儒生,以萧望之为首的儒家派,与弘恭、石显发生政见上的激烈冲突,他们与同样持法家思想的外戚史高勾结,共同打击萧望之、周堪等人。

在投机儒生郑朋等人的帮助下,萧望之被糊涂的汉元帝罢职,又在弘恭与石显的巧妙设计下,萧望之自杀身亡。

以萧望之的死为代表,西汉帝国进入汉元帝一朝,宦官与外戚把控朝政的局面。

把持朝政,把汉元帝玩弄于鼓掌的石显

石显是西汉二百年历史,最有权势的太监。他与弘恭一样,是法律专家,被汉宣帝提拔为尚书仆射(相当于副秘书长)。弘恭去世后,他接任中尚书令,开始了他权倾朝野的政治生涯。

与弘恭不一样的是,石显就像一头吃人的老虎,朝堂上的儒家派,被他杀的杀,罢的罢,剩下的都成了投靠在他门下的走狗。

除了萧望之,张猛、京房、贾捐之被杀,周堪、陈咸、冯野王、冯逡等人被贬黜,包括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忠等人,纷纷拜倒在石显的脚下,连史氏、许氏外戚都要对石显让三分。

汉成帝即位后,石显的好日子到头了,他被罢官免职,死在回乡的路途。

西汉宦官政治生态

西汉这三位最有影响力的太监,竟然出现在最有作为的两个皇帝,汉武帝和汉宣帝时期,不过他们的情况却不尽相同。

苏文纯粹是汉武帝的耳目,利用了汉武帝晚年的昏庸,屡屡干出不法之事。苏文本人谈不上政治人物,小人一个而已,不值得一提,是汉武帝让他散发了妖气。

弘恭和石显则不一样,抛开道德层面,他们俩是政治家,且是有治国理念的政治家。他们与儒家派的矛盾,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理念的冲突,不能因为太监身份,浅薄地以道德批判掩盖一切。

实事求是地讲,汉末新儒学的兴起,对汉帝国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破坏力,汉帝国灭亡,新儒学罪责难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弘恭和石显的政治主张没问题,他们是继承了汉宣帝的治国理念。只是,弘恭和石显对付儒家派的手段不够光明磊落,尤其是石显,充满残暴。

不过,西汉末年的宦官政治,维持的时间并不长,随着汉元帝的驾崩,石显倒台,宦官政治彻底彻底结束。其实如果抛开身份问题,本质上是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冲突。跟东汉末年的宦官政治,完全不一样。

西汉的宦官有哪些故事?

西汉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强大王朝,在其近两百年的历史中,始终贯穿着外戚与宦官擅权乱政的故事,导致朝政日益腐朽,最终因为君主的大权旁落,政权被外戚王莽纂夺。西汉一朝有关宦官的故事很多,其中关于“中行曰”叛国投敌、助纣为虐的故事最为耐人寻味。

西汉初年,汉朝国力未盛,尚且不能对侵扰边疆的匈奴持行“以和亲求和平”的权宜之计。试图争取时间强大自己,待积聚了足够的实力后,再对匈奴大加挞伐。

中行曰是西汉宫廷中的一名宦官。大约是因为他聪明伶俐的缘故,汉朝皇帝便派遣其随同执行“和亲”使命的公主一起到匈奴去,为的是让他侍奉公主。

中行曰不愿意离开繁华似锦的长安,去到草原苦寒之地受罪。为此他请求皇帝不要派自己去。然而皇帝却毫无情面,严词拒绝。并一定要让中行曰伴随公主同往,中行曰因此而怀恨在心!

待到了匈奴之后,中行曰设法取得了匈奴贵族的信任,便开始了对汉朝的报复行动!由于他对汉朝的国內情况了解透彻,知道汉朝和匈奴双方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在哪里?也知道汉朝皇帝为什么会同匈奴和亲!还知道汉朝皇帝实行和亲,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的权宜之计。更知道绝对不能坐等汉朝强盛后,必然会对匈奴大举讨伐的到来!

为此中行曰便有针对性地为匈奴单于出谋划策,处处为匈奴人思考破解之术。在中行曰的帮助下,匈奴人开始了有针对性的反制汉朝的“以美女惑其心,以金银解其志,以美酒惰其性”的“骄敌”之术。

有了中行曰的协助,使得匈奴人在对汉策略上做到了“既知己,又知彼”,从而可以扬长避短,利用汉朝的弱点大获其利。给中原人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汉武帝北伐匈奴时才得以改变!

西汉的宦官有哪些故事?

宦官被阉割始于西汉,乱政朝廷重在东汉。西汉也有不少宦官故事。

一 、宦官乱点鸳鸯谱。窦漪房年少家贫,从小入宫伺候吕后,后来吕后把一些宫女赏赐给各地诸侯王,窦漪房也在其中,她本想回到家乡赵国,于是贿赂负责分封的宦官,可宦官收钱后忘了此事,把她分封到了偏远的代国,正是这次弄巧成拙,成就了窦漪房的传奇命运。窦漪房得到代王刘恒的宠爱,后来吕后被废,刘恒继位,他就是汉文帝,窦漪房成为了皇后,她的儿子就是汉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她的孙子就是著名的汉武帝。

二 、中行说成为历史第一汉奸。汉文帝时与匈奴和亲,派中行说随行,可他不愿去,但又不得不去,于是他投靠了匈奴,把所有知识才华贡献给匈奴,他建议将病死的牲畜埋在流经汉镜的河流上游,以图毒死汉军,大将军霍去病因此而死,他算是历史上第一个汉奸。

三 、李延年谱写佳曲。汉武帝时期,李延年进宫当了宦官,负责在宫里养狗,但他非常会写歌曲,他创作了一首《佳人曲》,受到汉武帝的喜爱,改变了他一生,“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四 、苏文整蛊案。汉武帝晚年,宦官苏文在太子刘据花园中暗藏桐木人,诬陷太子以巫蛊之法诅咒汉武帝,太子得知消息后,解释无果,派兵诛杀查案的江充,独独跑了苏文,苏文报告汉武帝太子谋反,汉武帝出兵镇压,导致太子、皇后含冤而死,后来汉武帝发现这是幢冤案,苏文也被活活烧死。

西汉的宦官有哪些故事?

听说他们跟汉武帝有点故事呗,不知道真滴假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