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和刘备同样宗亲复兴汉室。为嘛结果却不同?
刘秀和刘备,同为宗室,同样做着复兴汉室的大业,要说个人勤勉,刘备比刘秀,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刘秀成功了,刘备却失败了。个中原因在于,两人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刘备都不如刘秀。
天时,决定了刘备的难度,要远大于刘秀东汉末年的历史,是寒门士族争取自身利益的一段历史。刘备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所以,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寒门,一跃而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大佬。
不过,很不幸的是,顺应历史大潮流的不光有刘备,还有曹操和孙家父子。
与此两家对比,刘备缺少了祖荫。孙家父子虽是打工仔,但至少为孙权谋取了一片根据地。曹操虽然被骂作“宦官之后”,但曹家至少给了他早年出仕的机会,和社交的圈子。
刘备呢?很不幸,什么都没有!他的事业,是靠他自己,用几十年的漂泊,打下来的。
更何况,曹操和孙权都是那个年代的枭雄,论能力,不比刘备差。能与强人对垒,既是刘备的幸运,他个人的光辉不朽于后世;也是他的不幸,到了,他只能谋得个三分天下。
刘秀则很幸运,就连出山,都是被哥哥强拉着上架的!
正因为无心于政治,所以一开始无人注意到刘秀的存在,他只是刘縯的帮手,在刘玄帐下也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当他发现,自己靠着刘玄的一杆破使节,竟然收获了刘杨的十万大军,他又靠着十万大军,平定了河北,这时,他的信心才陡然升起。
如果刘玄、樊崇具备曹操、孙权的谋略,或许三国演义提前上演,中国历史上将出现最奇特的景观:三汉分裂!
刘玄占据关内,刘盆子(樊崇实际掌权)占据山东,刘秀占据河北。刘邦的三个子孙,三个汉政权并存!
可惜刘玄不争气,才两年时间,就被樊崇干掉了。三足鼎缺了一条腿,刘秀这根粗腿,就显示出他的优势来了。樊崇在替刘秀除掉刘玄后,自己也被灭了。
老天要成全刘秀,让他面对的是懦弱无能的刘玄和樊崇。其实也不是老天偏心,而是刘备所处的时代,大批寒门士子报国无门,国家动乱,秩序打破,他们有了机会,是个人才井喷的时代。刘秀所处的时代,人才都在体制范围内,从体制外冲出来的,实力有限。
这就是刘秀的天时!
地利,决定了西蜀的偏安和东汉的开拓刘备占据的蜀地,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大治之世,可谓人间天堂。不过,倘若天下争锋,蜀地往往据天险而不守,出关隘而自疲。
有天险,却像被诅咒了似的,总也守不住,想主动出击,重重关隘,让自己先累个半死。诸葛亮治蜀,不可谓不成功,但六出祁山,除了劳民伤财,一无所获。
实在是西蜀的地理,决定了蜀汉政权,早晚会掉进守亡的陷阱!
刘秀则不一样,河北之地乃兵家要地,东有樊崇的赤眉军,西有刘玄的绿林军,周边还有无数小的割据政权。
这个不利因素,就决定了刘秀是守不住的,他必然四面受敌,唯一的出路就是主动出击。
当刘秀变守为攻,突然发现,四战之地也是四张之地,向哪边扩张都不是难事。
刘秀平定河北后,迅速将触角伸向河南、山东……
人和,是时代的伤痛,刘秀剜肉补疮,刘备被毒害刘秀能登基建国,很重要的因素是,他取得了河南、河北地主豪强势力的支持。
王莽新朝后期,由于改革失败,天下大乱,地主豪强们纷纷建立私人武装,以图自保。刘秀的起家,靠的就是这些私人武装。
其实,这些地主豪强才是西汉败亡,新朝败落的罪魁祸首。但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刘秀不得不与他们达成协议,承诺取得天下后,保证他们的利益。
当然,刘秀没有兑现承诺,除非他的王朝不想长久。当东汉政权稳定后,刘秀开始二次革命,冒着被推倒的危险,一步一步,铲除了地主豪强们的特权。
刘秀采取的是剜肉补疮术,获得了暂时的人和,为统一天下赢得了时间。
刘备则没那个福分,他的成功就是基于对豪门士族的斗争,所以,他与豪门士族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西蜀的内政,一直面临着内部瓦解的威胁。在蜀汉政权中,一直存在益州势力和东洲势力,这两大势力的成员,就是豪门士族。刘备占据益州,是军阀对门阀的武力胜利,要想在政治上,实现对他们的完胜,除非刘备抛弃自己的政治立场,挖自己的根!
所以,刘备的蜀汉政权,从来没有赢得人和。不光如此,尖锐的矛盾,导致蜀汉政权中的很多豪门士族当了“汉奸”,他们巴不得蜀汉亡掉。
难怪蜀地天险,形同虚设,一击即破!
刘秀靠自己的政治手腕,获得了人和,刘备因为自己的政治标签,得不到人和!
综上所述,刘秀与刘备同为宗室,都以复兴汉室为己任,但两人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拥有不通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刘秀的成功和刘备的遗憾!
刘秀和刘备同样宗亲复兴汉室。为嘛结果却不同?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最近我在写作《悠悠子衿女儿情---一代才女蔡文姬》,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发现所有的所谓的道德仁义都不过是一个幌子,最终还是依靠实力说话。那就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
何进如此,董卓如此,王允如此,李傕郭汜如此,董承如此,曹操亦如此。
无论刘秀还是刘备,恢复汉室,那就是一个噱头。利用大中华民族崇尚大一统的正宗血脉传承的情结,便于产生广告效应,宣传自己,聚集民心,成就霸业而已。
天下是不是有德者居之不说,起码是有势力的人占据吧。
姓刘如何?姓杨如何?姓李又如何?
说自己是正宗皇室跟那些造神的帝王们,说自己是真龙天子有何区别?
刘家的老祖宗玩得不就是这一招吗?
其后世子孙还在装神弄鬼。
很简单一句话:刘秀行,是刘秀有那个实力,否则,谁鸟他;刘备不行,是刘备没那个实力,尽管许多人鸟他,但毕竟实力不行。
刘秀和刘备同样宗亲复兴汉室。为嘛结果却不同?
说那么多只能说时势造英雄,把刘备放在刘秀之时不一定会失败,刘秀放在刘备之时也未必能成功,三分天下也就百年的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如同鸡肋一样,只不过三国演义把这些都带进了我们的生活
刘秀和刘备同样宗亲复兴汉室。为嘛结果却不同?
复兴一个王朝,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基本上是要“天时、地利、人和”三样齐全,那为什么刘秀可以复兴汉室,而刘备却是不行呢,那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
一、两人的在汉室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产生了一些很必要的悬殊。刘秀是刘邦的第九世孙,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血脉,虽然是又“推恩令”的缘故导致成为平民,但也是皇室直系后代。反观刘备,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虽然祖上有皇室,但是经历了那么多年,这一些血脉早就忽略不计,又有说刘备是皇叔,这只是杜撰,我们可以看看,刘备的血脉相差这么多代,何来的皇叔之说。
搞清楚了这些血脉,现在就可以说下正题了。刘秀正统皇室血脉,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的号召力比之刘备更加强大,汉室的贵族也更加容易拉拢。就像别人需要我们帮忙的时候,你是会帮你的你亲爷爷的孙子,还是会帮你大爷爷的孙子一样,我们肯定是选择离自己比较亲的人。那刘秀和刘备也是一样,汉室贵族也会对较亲的人帮助更大。这就造成了支持力度上的差别。
二、历史背景不一样,同是乱世,那就看谁更乱,还有支持者的看法。历史背景上,刘秀是为了推翻王莽政权,此时的政权已经是被夺了,再加上王莽的“不靠谱”政策,损害了贵族利益,老百姓的利益,起义的时候才会一呼百应,而且纵观历史可知王莽的政策是不可能成功的,必然会灭亡,刘秀只是加快了这个灭亡速度而已。
另外,这时的汉室贵族,还是有很大的权力的,也有很强的实力去支持一个后代复兴汉室。刘备那时候已经是汉室穷途末路的时候了,汉室凋零,要钱没钱,要权基本也是没了,曹操还干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呢,可想那时的汉室哪有说明本事去支持你。
再加上刘备的时候,曹操,袁绍,董卓等,在他起义之前就给汉室搞得一团糟,而且都不是省油的灯,这让一个卖草鞋的刘备如何去对抗,他只能从基层一步步做,这就比别人少了一大截路,况且还没啥有利的支持,复兴汉室可以说很难。
三、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比之西汉末年的刘秀,刘秀确是只有很少竞争力,基本上是没有。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让后刘秀起义,众人奉他为主,可以说局势是一边倒,都在刘秀这一块,也没啥竞争力,没有谁是想跟他去抢汉室,这就造成了一个领头羊,尽情发挥就可以了,然后又是顺利推翻王莽政权,复兴汉室。
而东汉末年呢,王室凋零,各路群雄争霸,都想分的一杯羹,或者独占整个天下,这时候刘备的压力可以说是非常大。三足鼎立的时候,魏蜀吴三国,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是收尽人才,再加上没有一方妥协,你想占领我这一块,那就打仗,谁都不让谁,即使再有才华也很难去突破这一层关系。而后刘备去世,三国局面到了后期,更是有个不成器的儿子,这时候蜀国跟刘备一块的名将大臣都是死的死,隐的隐,还有反的,更是没得希望去一统三国了,最后只落得阜蚌相争,渔翁得利。
众多因素的原因导致刘备复兴的难度比刘秀大很多,而且东汉末年就像是残烛的老人,没了朝气,再怎么去努力也很难去改变这些局面了,况且还有人在一边尽情的阻挠,更是难上加难。
刘秀和刘备同样宗亲复兴汉室。为嘛结果却不同?
把相隔近二百年的两个刘姓汉室宗亲放到一起比较,很有意思。
为啥两人同是汉室宗亲,复兴汉室结果却不一样呢?
时代不同,时势亦不同
刘秀起兵于王莽地皇三年(22年),刘备起兵于汉灵帝末年(约184年)。时代不同,时势亦不同。
王莽积极备战篡位时,西汉已经风雨飘摇,社会贫富差异巨大,权贵对土地的兼并和种种税负逼迫的农民几近没有活路,王莽篡位成功后,最大的改革是把天下土地收归国有,废掉五铢钱,两大改革均不成功,反而加重了官吏对人民的盘剥勒索,改革未成,激化旧有社会矛盾。结果肯定是天下大乱,刘秀乘势而起,水到渠成的光复了汉室。
刘备起兵于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失败后,各地封建势力混战十几年,曹操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壮大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打败了强大的对手袁绍,统一了黄河中下游一带;孙权霸占了长江下游地区;而刘备此时还没有自己的地盘,在孔明的扶持下,领着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颠簸流离,寄人篱下暂居荆州。后来的三国,其实蜀汉是最弱的,偏居于蜀地一带。
实力不同
刘秀是根正苗红的皇室宗亲,刘邦的九代孙,家产颇丰,起兵时即能自行招兵买马,且能得到皇室贵族大户的强有力经济支持。刘备则差远了,是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属于旁系后代,而且家境破败,靠和母亲一起卖鞋织席为生。起兵只能得到平民草根的支持。经济实力远不如刘秀。
对手不同
刘秀的对手王莽、刘玄、赤眉军等和他不在一个级别,刘秀打败他们只是个时间问题;
刘备的对手曹操、孙权、袁绍等从实力上都比他强大而且占尽先机。曹操更是在权术、才干、谋略上超过了刘备,孙权后来在蜀、吴的夷陵之战中,大败蜀军。
毛泽东评价刘备“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而评价曹操“曹操就多谋善断”。
刘秀的对手都弱于他,刘备的对手都强于他。
战略眼光不同
刘秀一场昆阳之战,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而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不听劝阻,执意亲率蜀军伐吴,虽有了夷陵之败,第二年就病重去世了。
综上,刘备和刘秀相比,天时地利人和都比不上,光复汉室的大业,一个成功建立东汉、一个成功了一点建立蜀汉。
刘秀和刘备同样宗亲复兴汉室。为嘛结果却不同?
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创建者!他是个极具个人能力的人,本身知识渊博,文武双全。况且又极具疑聚力,能够把各路豪杰吸收到自己的身边,帮助自己推倒"新莽″王朝,并扫平天下各地的割据势力。最终建立了东汉王朝,重延汉祚两百年!
刘秀能成功,一方面是其个人能力突出,有领导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王莽的"帮忙″!王莽是用:胡思乱想、肆意改制、上失臣心、下失民意,搞得上上下下没几个人对他满意,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天下大乱的方法,来″帮助”刘秀趁势壮大力量的!而且那个时候"西汉′对人民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还是很深厚的!也因此刘秀才能"复汉″成功!
而刘备呢?他所处的时代里,东汉政权己经十分腐朽了:宦官和外戚相继掌权,把天下搞得乌烟障气!最终引发了下面这个后果:黄巾军起义(动摇了汉统)——平复黄巾(兵权被地方官分占)——董卓进京(擅行废立,揽政专权)——各地诸候讨伐董卓(军阀形成)——各地军阀混战(割据形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成势)——曹操平定北方,孙权占据江东,刘备蜗居一隅(刘备起点最低,但旗号最响)——曹操南佂被火烧赤壁,折损实力,刘备趁机壮大(刘备刚刚有了地盘和孔明军师)——刘备占据川汉(三国形成)——三国鼎立(魏国实力最强,蜀吴联合方可抗魏)!
三国之中,刘备的力量并不出众!假如不是后来有孔明帮助刘备制定了有效的战略战朮,恐怕刘备的势力早己经被曹操或孙权吞并了!在那样一个形势与实力对比之下,刘备又怎么可能只靠凭借着″大汉皇叔″的旗号和"兴复汉室″的囗号,就能效仿刘秀,去重新统一天下,再延汉祚呢?
上述只是个人浅见,欢迎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