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有何功绩,被史学家公认为千古一帝,是否名副其实?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太特殊,他创造了多项第一,为汉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因为穷兵黩武,冷酷好杀,给国家和臣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因而汉武帝在历史上争议颇大,有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就是第二个秦始皇,以个人好恶行事,就是个暴君。

我觉得汉武帝究竟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首先要对“千古一帝”的标准弄清楚,其次要分析汉武帝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处于什么历史地位。

怎么理解“千古一帝”

没有人对“千古一帝”做出定义,它出自明朝心学大师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正因为没有准确定义,所以曾经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很多,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但公认比较多的“千古一帝”,集中在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人身上。

个人认为,千古一帝,是指该君王,在政绩上,要有明显高出其他君主的独特地方,必须有创造历史,或者对历史推进意义重大的举措。

这个评估标准,不包含君主作为自然人的品行道德,也不包括个人性格特点等自然属性,评价标准聚焦在“政绩”,以及政绩的影响深远度。

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汉武帝入选千古一帝是合适的。

汉武帝超越前人的,且意义深远的功绩
  • 1.保护国家领土,并开疆拓土

汉武帝一生北御匈奴,南征闽越,东服朝鲜,西拓西域,尤其是把危害汉民族百年的匈奴彻底打残,不但确保了边境安宁,还将汉民族的疆土大大扩展。

可以说,中华民族版图继秦始皇之后的第二次成型,源自于汉武帝。仅凭这一点,汉武帝功在千秋!

如果没有汉武帝,不光东南、西南处于分裂状态,西域不可能并入中华版图,北面很可能面临匈奴人的肢解,中国的地盘很可能缩小到黄河流域一带。

版图的扩展不光体现在国土面积,更重要的是,他让周边周家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汉民族的声名由此得以远播。

  • 2.开创以儒家思想为治国理念的先河

儒家思想虽然诞生于春秋,但真正变成治国理念,始自于汉武帝。时至今日,虽然很多人对“儒家思想”依然存在争议,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每个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儒家思想的血脉!没有儒家思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

一个民族没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是不能得以长久地,数千年的世界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儒家思想就是中华文化史的最核心部分,它的确立,汉武帝居功至伟。

  • 3.其它

此外,汉武帝还在开拓丝绸之路、律法、历法、选拔制度、经济改革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开拓与创新,很多都是开创性的,前无古人的创举。

存在的争议

质疑汉武帝名不副实的原因大致是以下几条理由:

  • 1.穷兵黩武

汉武帝一生四处征伐,对匈奴的仗,打了几十年,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使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一点是事实,汉武帝晚年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下令停止用兵,修生养息,还特地下了一份《罪己诏》,深刻检讨自己的失政之处。

不过,对匈作战本就是场持久战,汉武帝自己也有清醒认识,如果不能彻底清除匈奴的威胁,早晚会变成旷日持久的战争。所以,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能将匈奴打多残就打多残,是唯一选择,这是为了后世的长治久安,不得不做出的牺牲。

  • 2.嗜杀残暴

汉武帝为人刻薄寡恩、冷酷无情,好杀阀,这是事实。包括大臣和亲人,死在他手下的不计其数,但这不能作为否决汉武帝功绩的因素。

首先汉武帝的好杀不等于滥杀,他不会无缘无故乱杀人,也没有屠戮百姓,每次倒在他刀下的,都是卷进各种案件的,虽然有大量蒙冤者,但绝不是滥杀,滥杀与好杀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 3.晚年昏庸

汉武帝晚年确实因自己的昏庸,做出了一些让他自己都悔恨的事,如巫蛊之祸。不过,他的这些昏庸行为,尚不至于导致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更没有给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综上所说,评价一个帝王的功过,尤其是评价“千古一帝”,不能以个人的品行和好恶为标准,标准还是要聚焦在“功绩”上。评千古一帝,不是选好人好事,以汉武帝对我们这个民族的贡献来看,将他视为“千古一帝”,我觉得是恰当的。

汉武帝有何功绩,被史学家公认为千古一帝,是否名副其实?

汉武帝最大的功绩就是不拘一格从民间和匈奴战俘中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官员和将领,多次打败匈奴的入侵,并由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出击,北驱匈奴,不仅夺回了被匈奴侵占的土地,还夺取了匈奴本土的大量土地和人畜,这些重大胜利不仅沉重打击了匈奴,并造成了匈奴贵族之间的分裂,维护了大汉的边境安全和领土完整,作出了巨大贡献。

汉武帝有何功绩,被史学家公认为千古一帝,是否名副其实?

历史上给予一个皇帝“武”字这个称号。其在开疆拓土,反对外族入侵方面有很大的建树!汉武帝也不例外。武帝在历史上最大的标榜之处就在于此!不仅这些,其他方面汉武帝也有很大的成就,所以被誉为“千古一帝”名副其实。下面我们就说说汉武帝的历史贡献!

第一开疆拓土,反抗外族入侵。原来的汉朝领土一直到汉文帝时期的疆域其实在秦朝的基础上没有什么改变,甚至还不如。武帝上位后总结失败教训,以为为自己修建陵寝为名暗养兵士。认真学习匈奴在骑兵、冶铁上的长处。经过长期间准备。一有文景之治积攒下的强大国力二有强大和训练有素的兵士,三有霍去病、李广、卫青等能征善战的将领。终于打败匈奴。结束自高祖以来被动挨打,和亲求和的局面!迫使匈奴分成两部分!南匈奴归降汉朝,北匈奴一瘸不振。消灭南方闽越和南越等割据政权。并拓展了汉朝疆域,把西域很多小国纳入汉朝版图,直达葱陵!第二派张骞出使西域,确定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初衷是找到月氏国。一向人家学习冶金技术锻造优质兵器二是与其结盟共同夹击匈奴。张骞不仅圆满完成武帝的任务。还遍访西域很多国家,传递汉朝的友好诚意。建立友好关系。在大败匈奴后!汉朝正式拥有西域地区,张骞便二次出使西域带去汉朝的瓷器和丝锦与他们共同贸易。西域商人也沿着张骞的路线来到长安进行贸易!汉朝的货物最远卖到了大腕和波斯。不仅在过去,现在丝绸之处在发挥更大的影响!所以说这点武帝功不可没!

第三实行推恩令 我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把子孙分封天下。各王都有自己的小王国,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和财政实力。所以便在汉景帝时期发生了“七王之乱”。景帝不得以先斩晁错平诸诸王之怒,后以周亚夫为帅才得以荡平七王之乱。武帝上位后实行推恩令就是允许诸王把自己的领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儿子再分给他的儿子!这样他们的地盘也来越小,慢慢就没有了。这一步棋,不可谓不高,不文不火便解决诸王分解国家的目的!

第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之前各种越说五花八门,都有各自的一套,很不方便管理。武帝统一思想。把儒家越说的精华运用到政治和治国上!国家没有统一的思想社会和国家都很难进步。武帝此举对后世二千多年封建统治甚至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五建立新的选拔制度和法度

废除自西周以来贵族权贵交替的模式!建立一套新的选拔制度,继承制度和考核制度。官员不仅要考核业绩,还有考核品质,例如是否孝敬父母,善待百姓等等!确定“执法如山,不避权贵”的法制观念。

第六远大的目光和外交策略

武帝十六岁继位是第一个拥有世界目光的皇帝。不断派遣使者去更远的地方进行交流和建立外交关系!目光更是越过长城,穿过南海。使汉朝成为方式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中心!

综合上述,武帝起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

汉武帝有何功绩,被史学家公认为千古一帝,是否名副其实?

首先,“千古一帝”最初是明朝狂儒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不知怎么的,后来好多皇帝都成了千古一帝,比如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康熙等。

不过,汉武帝推行的很多政策,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算是配得上这“千古一帝”的称号了。

个人认为他比较重要的政策有:

第一,大破闽越,凿空西域,经略西南夷,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第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确立了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第三,推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开创政府干预工商业的历史传统;

第四,创立内朝以牵制丞相,皇帝开始有意识地去分割相权,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转向。

汉武帝有何功绩,被史学家公认为千古一帝,是否名副其实?

称汉武帝是千古一帝者,是不折不扣的狗奴才。汉武帝是专制魔王。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张汤,实行法家愚民政策,扼杀思想,扼杀言论。重立秦始皇创立的诽谤之法。以及告奸之法,夷族连坐之法。 张汤立法,是中国法治史,乃至华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汉武帝与法家酷吏张汤创立腹诽之法。

汉武帝与张汤谋划,造白鹿皮币。武帝问与大夫颜异。颜异认为:今王侯朝贺以苍碧,值数千。而其皮值数万,本末相称。天子不悦。颜异并未骂天子。法家酷吏张汤认为颜异欲骂天子,不言而入腹。便以腹诽罪处死颜回十世孙,儒家大师颜异。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张汤、杜周、江充,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江充、太监苏文,以巫蛊之祸诬陷太子。致使太子刘据,卫皇后被灭族。几乎将皇族屠戮殆尽。

汉武帝重用法家桑弘羊,实行算緡法、平准法。压榨盘剥百姓。致使经济崩溃,民生凋零。

汉武帝倾尽天下之财寻仙求长生。致使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汉武帝后期,国家千疮百孔,人口减半。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还没灭掉匈奴。

汉武帝不但是罪恶滔天。还是一代熊主。狗熊的熊。

汉武帝有何功绩,被史学家公认为千古一帝,是否名副其实?

对于汉武帝,也许各位更多的是着眼于他的开疆拓土之功,特别是“武”字谥号,更说明其在武功方面的建树!

没错,汉武帝一生武功极盛,除了胖揍匈奴之外,他还破百越,定朝鲜,征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将汉文化的辐射圈扩大。

强汉之名,由此而始!

这是他的功绩,但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这其中也不免穷兵黩武之嫌,比如征讨西域大宛,不远万里,劳民伤财!

所以仅仅靠武功,汉武帝还不足以被评为千古一帝!(事实上个人认为只有秦始皇才是千古一帝!)

其实在内政上,汉武帝的贡献也是影响深远!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现在有些人看来,这是限制了学术的自由,抑制了文化的发展。但从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这项决定是需要肯定的。

至少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能得以传承,便离不开其在这方面的努力。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汉武帝是中国两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开创者!

再者,他的推恩令,即“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彻底的解决了诸侯之乱的问题,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此外在选官用人方面,他的刺史制、察举制可以说是开启了官员监督的先河。

总而言之,汉武帝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之后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绝对能进入到历史最杰出的帝王之列!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汉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