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哀帝为什么给自己改了个“陈圣刘太平皇帝”?
汉哀帝改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本质上来说,他是在跟刘氏祖宗划清界限,不承认自己是刘家子弟!这种悖逆行为发生在皇帝身上,确实骇人听闻,有其很复杂的社会原因。
按理说,后续皇帝都是继承祖业,既然跟祖上划清界限了,等于你已经不承认自己是祖上的子孙了,那你这个皇位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难道你想"挥刀自宫"?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哀帝刘欣继承伯父汉成帝政治遗产,成为西汉第十位皇帝。虽然他不是先皇汉成帝的亲儿子,但却实实在在地是汉元帝的孙子,刘氏皇族纯正的血脉。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六月,刚刚即位两年的汉哀帝突然对外宣布:"自即日起,朕不再是大汉皇帝了!"
难道刘欣准备主动放弃皇位了?别急,刘欣又接着说:"朕从此改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改计时漏上的刻度一百度为一百二十度!"
今天人看到这段话会发懵,什么乱七八糟的内容!从文字内上看就是说,我刘欣从此跟汉室一刀两断,我不再是刘氏汉朝的皇帝了,但我还是皇帝,只是我变成了"陈圣刘太平皇帝",为庆贺"新皇"登基,改元"太初",且更改时漏......刘欣为什么要跟祖宗决裂,不惜骂名也不做汉皇?尽管刘欣的身体一直不大好,但这位小年轻精神一直很正常,之所以如此大逆不道,肯定别有玄机。
就在前四天,刘欣的母亲丁太后去世了,刘欣很悲伤。黄门待招夏贺良对他说:"陛下可知你为什么身体一直不好,并且无子?" 刘欣一头雾水,我从小就这样啊。夏贺良摇摇头,"陛下又可知,先帝为何也无子?"刘欣心想,先帝有子还能轮得到我当皇帝吗,他为什么无子?自作孽呗!但这话不好说,只得请教夏贺良有啥高论。
夏贺良说:"其实根源就在汉历已衰,天命绝刘,应该顺应天时,"更天命"了!"刘欣瞪大眼,心想,老小子,你还想不想活了?竟然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夏贺良也看到了刘欣表情的变化,他还是不紧不慢地说出了下面的话:"成帝就是没有遵循天命,所以他命中注定无子。陛下您称帝以来,一直身体不爽,也没生出个儿子。现在天下各种灾异不断,这是上天在警告您,赶紧更天命,这样才可以避免灾难,福寿多子,天下太平!"
汉哀帝冷冷地问:"以卿所言,如何更天命?"我倒要看看,你想让我把皇位让给谁?
"更换帝号,改元换历!"夏贺良说,"以此宣布您继承的不再是汉室天下,这就可以顺应天命了。"
刘欣松了口气,原来如此。这夏贺良够聪明,"更天命"这一说法其实并非他的发明,在他之前就有眭弘、甘忠可等提出过,不过肯定不能被皇帝接受,相反自己的命都被皇帝"更"了。于是夏贺良提出了这个改良版的"更天命",不一定非得换个非刘氏的皇帝,你只要宣布跟刘氏汉室划清界限,也是"更天命"。
只要你不觊觎刘欣的私产,那就可以接受,跟祖宗决裂就决裂呗,保命要紧。于是刘欣宣布改称"陈圣刘太平皇帝",启用汉武帝改制时的年号"太初",时漏刻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大臣们没几个相信夏贺良的这一套说法,表示反对,于是纷纷揭夏贺良的老底,把他师门从上到下都拉到太阳下曝光,指责他纯属政治骗子,无非想以邪说邀宠。
起初,汉哀帝并不理会朝臣们的弹劾之言,义无反顾地做起了"陈圣刘太平皇帝"。但两个月过去了,刘欣也开始怀疑起夏贺良。都两个多月了,老天爷该收到我"更天命"的诚心了,怎么我的身体不见半点好转呢?天下还是一天比一天乱呢?在大臣们不停的叨叨下,刘欣总算明白了,夏贺良就是个满嘴跑火车的江湖骗子。
八月,汉哀帝刘欣下旨:"我为了国家太平,误听了夏贺良这个骗子的话。夏贺良所言所行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废除之前的圣旨,夏贺良这个骗子妖言惑众,斩立决!"
一场历时两个月的闹剧结束了,夏贺良找他的老师,继续研讨如何"更天命"的课题去了。不过好玩的是,"更天命"的妖言并不妖,汉哀帝真的到死也没留下一个子嗣,汉朝也急速衰败,并于十三年后被王莽更了天命!
天命,到底是谁的天命?
汉哀帝为什么给自己改了个“陈圣刘太平皇帝”?
谢邀。
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即汉哀帝(前7年―前1年在位),字和,汉元帝刘奭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姬,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
汉哀帝是谥号:古代帝王死后,后继者往往要同大臣们共同讨论,根据其生前品行,给予一种特殊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谥号起于周初,谥号以褒扬的字眼为主。秦朝始皇帝废除谥法,汉朝又恢复了谥法,谥号开始的时候只有帝王有,后来一些帝王会赐予一些有过突出贡献的死去的大臣以谥号。谥号大体可分为美谥、恶谥、悯谥三大类。美谥有文、武、景、明、惠、平等,恶谥有灵、炀、厉、幽等,悯谥有哀、怀、愍等。
汉哀帝常常与自己宠爱的男宠董贤同卧同坐。曾有一次白天睡觉,董贤头偏枕了汉哀帝的衣袖,汉哀帝想起床,而董贤却未发觉,汉哀帝不想惊动董贤,于是用剑截断衣袖后才起来。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成语典故“断袖之癖”,后世泛指男子之间的同性恋行为。
汉哀帝继位前,封地靠近边境,时常爆发战争。汉哀帝继位后,命大将军霍照统领10万兵征讨边疆,得胜而归。自己给自己来了个:陈圣刘太平皇帝,我想应该是宣扬自己的文治武功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