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对建立宋朝作出巨大贡献的赵普没有流芳百世?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为赵宋王朝的建立和稳定做出了不世功勋,可以说是赵宋集团最主要的功臣。之所以没有达到“流芳百世”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个人德行上的亏缺,这个亏缺主要体现在他为官期间的专横与贪腐,以及为了投靠赵光义,不惜炮制“金匮之盟”的谎言。因而,他那句有名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成了后人对他的嘲讽!
一、赵普的起家赵普能走进赵匡胤的身边,得益于宰相范质的推荐,由此成为赵匡胤手下的一名军事判官。不久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生病,赵普侍奉赵弘殷非常尽心。感动之余,赵弘殷视他为族人,并让赵匡胤多照看他。
赵匡胤此时已经身居要职,赵普对赵弘殷的侍奉,无疑是为了讨好赵匡胤。不过这也没什么可指责的,晋升之道,总比行贿强很多吧。赵匡胤跟赵普几次交流,发现这个人不简单,书虽然读得不多,但很有见识。
慢慢地赵匡胤交办他一些事,赵普也非常出色地完成,由此深得赵匡胤喜欢,官越做越高。当赵匡胤成了归德军节度使后,他提拔赵普做了他的掌书记官,成为赵匡胤的心腹。
赵普真正的发迹,源自于陈桥兵变的拥立之功。虽然史书交代得犹抱琵琶半遮面,但还是能看得出,赵普就是“陈桥兵变”的第一谋臣!因此,赵匡胤登基后,立即提升赵普为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自此,赵普奠定了他是赵匡胤最得力、最亲信的心腹地位。后来在征讨李筠、李重进的军事行动中有立下大功,为赵匡胤献计削弱武将兵权,以及军事、政治、经济改革方面都立下大功。乾德二年,赵普终于拜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
二、赵普的两次德行亏缺身份变了,想法也就变了。熬上顶峰的赵普开始变专横跋扈,而且视财如命。曾经有一次,他收受吴越王钱俶的贿赂,被赵匡胤抓了个正着。但赵匡胤只是一笑了之,权当没看见。
赵匡胤的宽容,没有让赵普引以为戒,反而变本加厉,竟然利用职权,做起木材生意来,弄得赵匡胤很生气,差点罢了他的相。但赵普依然不接受教训,大肆贪污,并有结党营私之举。终于被忍无可忍的赵匡胤降职调离京城。
不久,让赵普更加恐惧的事情发生了——赵光义即位!原来,赵普与赵光义的关系一直不好。原因在于,赵普早就看出赵光义有谋位的野心,一直想方设法打压赵光义。
应该说,他此举是对赵匡胤的忠诚,无可厚非,但不幸的是赵光义阴谋得逞了!不久他被调进京城闲置,恰恰又碰上一个官场恶狗,他的死敌卢多逊的打击报复,赵普过得很郁闷。
为了重新受宠,他找到了赵光义,献上一个投名状——“金匮之盟”。说当年太后曾经与赵匡胤兄弟定下盟约,立赵光义为嗣君,赵普就是证人!这个“金匮之盟”像一个历史谜团,在赵光义登基几年后,突然由赵普曝光。后世史学家大多认为,所谓“金匮之盟”就是赵普编造的谎言,正好满足了赵光义,以此堵住众人对他得位不正的指责!
“金匮之盟”曝光后,赵普再次迎来人生的巅峰,他二度拜相!
不可否认赵普的才华和卓越的政治才能,也不可抹杀他对大宋王朝的卓著功勋,但赵普的道德亏缺,还是给他留下了人生的遗憾!
为何对建立宋朝作出巨大贡献的赵普没有流芳百世?
赵普很早就跟随赵匡胤,虽然他没有什么文化,可做事还是很认真的,领导赵匡胤交代的事情也是处理得很好,因此是个可以信赖的人,赵普深知自己水平有限,也是积极学习,至少论语被他读了一半,所以他可以协助赵匡胤治理天下。
赵普的优点是谨小慎微,赵普的缺点也是谨小慎微,毕竟他的格局不大,所以后人对他不是很认可。
为何对建立宋朝作出巨大贡献的赵普没有流芳百世?
赵普出身小史,‘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儒学治国的名言。一生捕佐二位皇帝上位当了三任宰相。首先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普是其中最关健人物,对宋朝建立有着最重要的贡献。后又出策‘杯酒释兵权’同时参与筹建宋朝建国的方针战略,实现了大宋中央君主的高度集权,决定了整个宋朝的基本走势,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 一次,宋太祖登门看望生病的赵普,发现廊下放着有人刚送来的十瓶礼物,打开后见全部是瓜子黄金,心里产生阴影。后来又发现赵普违反禁令私运木材扩展府第等问题,逐惭使太祖失去对赵普的信任,贬任下放。 宋太祖死后宋太宗接帝位,‘兄终弟及’并不合宗法,‘烛光斧影’更加重了世人对宋太宗的质疑非议。此时赵普主动示好宋太宗,密陈上书言知道杜太后留有遗书,史称‘金匮盟书’。约定太祖死后传位于太宗赵光义。从此,赵普又得宠于太宗皇帝再次为相。 如此个为了私利而放弃原则的人,又怎么能够得到后世人们的推崇颂扬呢?
为何对建立宋朝作出巨大贡献的赵普没有流芳百世?
功劳有限,对宋朝影响远不如寇准,欧阳修,王安石等人。
为何对建立宋朝作出巨大贡献的赵普没有流芳百世?
真心不知道赵普功劳大在哪里!战略吗?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这个战略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战略,错失了辽朝最虚弱的时候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大好时机,先易后难本身就是怯懦的借口!而且,柴荣死后,南方再无强敌,最强悍的后唐主力被柴荣收拾了,从此只能向北屈膝讨好。对赵大忠诚吗?就是一个墙头草而已。
为何对建立宋朝作出巨大贡献的赵普没有流芳百世?
通观历代宰相,赵普也算一代名相了。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